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好站相連
人氣902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4期 | 2012-12-16 04:12:45 |

8版 中油打造綠海家園

         朱少華領軍造林  綠美化高雄都會公園

    中油煉製事業部與高雄煉油廠響應政府「一生一樹,綠海家園」植樹活動及推行減碳政策,深耕台灣淨土,綠化優質的生活空間,也藉由健行接近大自然,培養同仁、眷屬植樹愛林的素養,與多運動的健康觀念,於99911日上午630分在高雄都會公園二期園區舉辦「99年植樹及健行活動」。

    一生秉持工安環保、綠化美化理念的中油公司董事長朱少華親臨現場,帶領煉製事業部吳清陽執行長、高雄廠李順欽廠長、大林廠沈天河廠長及各級主管,同仁、眷屬共約2000多人,植栽了3000株的桃花心木、欖仁樹苗,一棵樹一世情,中油期望能藉此改善環境品質、園地景觀及活化生態機能,創造都會公園為休閒遊憩之多功能戶外場地,善盡企業回饋社會的責任。

    黃昭順立委、高雄市副市長林仁益、台灣石油工會王明輝理事長、中油公司董事吳土水、高雄縣楊秋興縣長及多位市議員等貴賓亦都來到現場,人手一株,親自種下一棵愛心的樹,為節能減碳保護地球善盡一份心力。植樹後,中油也為熱心參與的同仁、眷屬提供精美禮品摸彩、穿插節目表演,現場熱鬧滾滾。


    善盡社會責任 做好厝邊

    朱少華董事長致詞時,首先感謝大家熱情參加植樹活動,讓都會公園更美麗。他表示中油從民國35年起,就在高雄落地生根,與高雄一起成長發展。他相信高雄縣、市合併後經濟發展會更好,他期望中油能與高雄同步發展,中油也願意做高雄的好厝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讓高雄更繁榮、美麗、健康。

    吳清陽執行長致詞時表示,歡迎與感謝大家的蒞臨,希望這次多元化的植樹、健行、摸彩、節目表演等,能帶給同仁、眷屬與鄉親一個美好的假日活動。他也推崇內政部營建署高雄都會公園管理處,讓都會公園在10年內化腐朽為神奇,變得這麼美麗。他表示,中油煉製事業部將與都會公園管理處協商認養園區內20公頃的植樹造林,共同打造高雄成為一個綠化美化的低碳城市。

    煉製事業部高雄廠自建廠以來致力於廠區、宿舍區栽植樹木及美化環境,推動工廠、宿舍區公園化,讓廠區、宿舍區處處綠油油一片,前來參觀的貴賓對高廠多年努力讚賞有加。廠區更有監管的珍貴樹木印度菩提、茄冬、樟樹、白千層、大葉桉、大葉雀榕、雨豆樹等八棵。宿舍區監管的珍貴樹木有榕樹1棵、雨豆樹40棵、茄冬2棵、樟樹18棵、白千層134棵、大葉桉1棵、大葉雀榕2棵、莿桐2棵、錫蘭橄欖4棵、銀樺1棵共205棵。中油煉製事業部將繼續配合政府推行造林綠海計劃,為減緩全球暖化貢獻心力。

 

人氣825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4期 | 2012-12-16 04:10:40 |

 

9版   中油陪老人舞中秋

 

             高雄廠托兒所小娃大跳no body 獨居老人笑開懷

 

 

   中秋佳節,許多弱勢長輩無家人陪伴,中油煉製事業部與高雄煉油廠發起「爺奶亮起來」,李順欽廠長特於97日星期二上午10點,帶領油廠托兒所21位小朋友們,為五位獨居長輩進行變裝SHOW,呼籲大眾支持華山.創世基金會中秋到宅關懷長輩行動。

    小朋友一開開場即以一首「no body」炒熱現場氣氛,讓現場的獨居長輩們看的十分開心;接著油廠托兒所的小朋友們將麻豆乳香柚剝開後,親手餵老爺爺、奶奶們享用,有位阿嬤感動地流下眼淚,眼眶泛紅地抱著小朋友,親切的說:「好久沒有這麼多可愛小朋友的陪伴了,你們就好像自己的孫子一樣,真的好親切、好討人喜歡!」。

    接著小朋友們利用剝好的柚子皮、柚葉加以點綴,幫阿公、阿嬤們打扮成妖嬌美麗的夏威夷女郎及森林泰山,陪著阿公、阿嬤上台一同走秀,熱鬧氣氛讓長輩們個個笑開懷,現場氣氛倍感溫馨。87歲李奶奶表示:「好久沒這麼開心,看到這麼多小朋友,就像與家人團圓一樣,讓我好感動!」。

    台灣中油以「爺奶亮起來」做此次中秋節主題,邀請大眾關懷獨居長輩,讓長輩們即使無親人在身邊,也能感受過節溫馨氣氛。李順欽表示:「明年希望號召更多善心人士響應中秋分享禮,點亮大眾的愛,也溫暖長輩的心。」

愛心專線:(07)537-8285王小姐。

 

退休林海平愛心滿人間

親手製月餅 分送創世及弱勢家庭

    從中油高雄煉油廠退休的林海平,退休後仍秉持中油關懷弱勢精神,在自閉症、喜憨兒、啟智協會等弱勢團體當了卅年志工。為了要去探望這些孩子,他開始參加烘焙教室學做糕點,他說,總不能空手去,為了準備「伴手禮」,從「自己做比較便宜、衛生」的觀念,他「硬著頭皮做」親手做蛋黃酥、月餅,做著做著,竟練出一手好功夫。

    林海平說,活到這把年紀還能做志工為人服務,真的很開心!可快速累積成佛的資糧, 80歲老爺爺林海平為了趕製中秋月餅,犧牲睡眠,花了兩天時間獨力為創世基金會製作1100個月餅,另外也贈送清寒植物人家庭及獨居老人;他說,做得很開心,不累。

         目前仍住在中油宿舍的林爺爺,三年前與高雄市中油婦女會開始支持創世基金會「到植物人宅」服務,因中秋節腳步將近,他與中油婦女會義工們決定製作1000顆月餅,支持創世的「到宅幸福禮」。

  林爺爺家有大烤箱,原本大家約定找一天一起做月餅,但林爺爺自己在家花了兩天時間,一天從凌晨三點、一天從凌晨一點開始做月餅,獨力完成1100百個月餅;當中油婦女會義工們來到林爺爺家,見到成堆月餅,嚇了一大跳,才知道林爺爺獨力把月餅做好了,非常感佩他的毅力。

   中油婦女會義工也沒閒著,協助包裝成盒,在中秋節前夕把1100百顆愛心月餅送到創世基金會,另一批文旦等物品則送到植物人家庭及獨居老人住處,中油婦女會陪他們提早過節,讓這些弱勢家庭獨居老人好開心。

 

人氣767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4期 | 2012-12-16 04:05:58 |

6版  蠻市長牽拖無用

         災民能申請市賠嗎?

 

    陳菊還是在硬拗,只不過過去一直大拗,這次小拗而已,對水淹高雄推稱「八成責任,中央負責」,經過三大煎熬後,才勉強說「市長也要負責,她不推卸」的話,態度轉軟,卻又說了一句「從來沒有,也絕不卸責」的半吊子話。如果,真如她說的從不卸責,那麼「責任中央負八成」,話說在前頭,又做何解釋?硬拗成性,老毛病改不了,只不過這次是小拗,但在身陷各方群起圍剿,民調也跟著掉落,形勢比人強,果然「不見棺材不掉淚」!媒體描述她是忍住淚,一度哽咽,女強人態度變軟,最是傳神。

    水淹高雄市,市民受苦受難、怨聲載道,這是不爭的事實。身為父母官的市長首當其衝,責任根本就推卸不了,理應坦然面對才是。而所謂「責任政治」,陳菊從政多年,豈會不知從事政治工作,就該擔負該負的責任!依據現行法令制度,訂得非常明確,毫無模糊地帶,規定「防洪治水計畫,預算編列,乃至執行工作,均應由直轄市政府負責」。同時,法治也有「部分經費中央分擔補助,然後撥支,再由市政府執行」,從這個法制規定,白紙黑字,市政府應百分之百負責治水工作,以及經費支付,了無疑問。

   治水法制防災應變不及格

    陳菊過去當過勞委會主委,對相關治水法令,也許無知,並不為過,但當了四年直轄市長。高雄市過去多次受風災襲擊,如淹水、民房損毀,市民招致傷害,已司空見慣。尤以高雄地處風災淹水地區,作為一市之長,對治水法制、防災應變,自然要全盤熟悉,了然於胸。

   陳菊漠視法令規定,把水淹高雄市的責任歸屬,等分八成在中央,另兩成在老天爺,陳菊這些公開且官方式的宣示,鐵證如山,根本就是百分之百在推卸責任。這與她最近對「高雄三高」,把責任一股腦的往中央推卸,手法一致,都是先拗,再牽拖,然後推責。如此故技重施、老調再彈,高雄市民早就見怪不怪了!

   停止選舉超級城市廣告照打

   這次水淹高雄,金獅湖足足有7年的時間從未清淤。即使是專家年年警告,在陳菊執政的這3年仍置若罔聞,前幾天,國家地理頻道還播出「超級城市─高雄」若不是這次水災,陳菊還準備盛裝接受專訪呢!陳菊在各大電視媒體大搞置入性行銷廣告中視、台視也看得到。陳菊對外宣稱要暫停選舉活動,結果她的個人競選廣告,不是照樣出現在媒體上,還登大半個版面呢。

   「超級城市──高雄市」好一個綠色執政,品質保證,919一天就讓陳菊的超級城市陷在一片污濁泥濘的愛河汪洋中。

    其實,要一以貫之的推卸責任,是經不起考驗的,市民眼睛雪亮,再會唬弄,最後西洋鏡還是會被拆穿。回憶陳菊對水淹高雄的一系列卸責說辭,應該是九月十八日,也就是淹水前一天,她說「風和日麗」,因此決定不參加中央召開的「防災視訊會議」。一開始,她便輕忽凡那比的威力,等到颱風掠過,大水漫淹高雄市區,愛河水溢出,她才慢條斯理開始計畫推卸責任的第一步,指出「會淹水是因為暴雨超過二百年的頻率」,是天災,不是人禍,大致為災害做了定調。等到災區市民怒氣沖天、叫罵聲不斷、民憤高漲時,又搬出她推卸責任的「看家本領」,於是乎「八成責任由中央負責」一句高論便由此應運而生。

   道歉平撫民怨太遲了

    過去,陳菊在硬拗、牽拖,施展其看家本領的獨門手法時,如失業率最高、治安最爛、舉債最多,都照著她信手拈來寫下的劇本唱「責任在中央」一調。市民因對市政涉獵有限,大都未置可否,沒有任何反彈,她因此而自以為推卸伎倆得逞。這一回,把責任推給中央的老把戲重演,由於水漫成災,人民受到直接性的災害創傷,感受強烈,也使得陳菊狡辯難以得逞,因此而招致排山倒海的攻擊。

   這時陳菊眼見情勢不妙,只好拖著「沉重」的身軀出面道歉,以「市長也要承擔、也要負責」,企圖平撫民怨。

   但是,當她以哀兵策略,語帶悲情的說「市長要負責」聲中,卻又補上了一句「她從來沒有、也絕不推卸責任」,反映陳菊的道歉、市長也要負責…此一連串的官方式說辭,繞了又繞,還是在變相式的為自己辯解,誠信度明顯已打折扣。

   光是高雄市區,就已冒出至少5000台的泡水車,還不提人民所受到難以估計的財產損失,乃至心靈的嚴重受創,民進黨卻依然不思檢討和反省,還在台北大吹法螺,企圖誤導民眾,想盡辦方法穩住選票。

    陳菊強調「八成由中央負責」,如此推卸責任,依據甚麼邏輯,毫無由來,完全是一派胡言亂語。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為這一句話做完整交代!事實上她也交代不了,說甚麼「市長也要負責」,究竟怎麼負責,高雄市民能申請市賠嗎?府會特搜記者/章無忌

 

人氣782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4期 | 2012-12-16 04:03:09 |

7版  綠色執政大事化小

        藍色執政小事變大

 

健忘的市民還記得2001917納莉颱風吧!當時台北市長是馬英九執政,親綠的政治漫畫家魚夫以馬英九帶賽,禍國殃民,報紙頭條為證,鐵證如山痛擊馬英九,他說,只消馬英九執政,台北人乃至台灣人,禍害無窮,請看2001年的918日納莉颱風報導,台北市民損害最為慘重,算你馬英九倒楣,魚夫正好有下面的收藏!還指中國時報專為馬英九粉身碎骨,不惜造假的統媒中國時報,再也無法昩著良心,只好據實報導2001年的納莉颱風是如何讓台北市東區變水都,繁華全泡湯。以上紀實在網路上都找得到,既然魚夫都亮出中時在918報紙上痛批馬英九的事證,可想而知民進黨籍北市議員會放過馬市長嗎?

當時在千夫所指情況下,馬英九有將責任推給民進黨執政的中央嗎?國民黨籍議員有出面為馬英九召開「停止口水戰」的記者會嗎?北市、高市都是直轄市,9年之後民進黨執政的高市也發生了919大水災,何以當了馬英九的總統又成為箭靶,陳菊及民進黨立委、議員又將責任全推給國民黨執政的中央頭上;再說納莉風災橫掃過後,時任總統的陳水扁、行政院長張俊雄有巡視災區?有傾聽災民意見嗎?有出動過一位國軍官兵幫忙救災嗎?看了以上這段歷史,陳菊市長作何感想?若現在還是民進黨掌中央,市長還會要中央負八成責任嗎?

水淹高市小事一樁


    水淹高雄市,市民叫苦連天,怨聲載道,市長陳菊把責任推給中央,還是在硬拗、在牽拖。如此老套的舊調又再度重彈,面對高雄市失業全國第一、治安最爛全國第一、舉債最高全國第一,她統統都推給中央,好像甚麼問題臨頭了,她只有那一句「都是中央的錯」,果真當市長一身輕,那麼好幹,高雄市根本就不需要市長了,要陳菊這個沒責任感的市長做甚麼!小市民大可大聲說,就讓她一邊涼快去!

高雄市遭到嚴重水患,陳菊在面臨四面八方的責難、砲火連天時,大家以為她大概是除了道歉,還是道歉。結果小市民看走眼了,她還是在老調重彈,把責任推給中央,四兩撥千斤,這麼一句話,她花媽便自以為「好官我自為之」,水淹高市只是小事一樁。

下民易欺 花媽說了算

陳菊顯然不知庶民感受,在她的心中,市民是最容易唬弄的。三言兩語,即可打發了事,菊姐妳可錯了,如意算盤再怎麼會打,有時也會敲錯了鍵,要知道「神明打鼓有時錯」,一定會被戳破西洋鏡。因為市民面對水患為害,是市區排水系統與淤泥填塞且疏於清除。而積水不退,則是抽水機荒於維修,一時派不上用場。一件件、一樁樁,所有浮上檯面的災害問題,都是市政府職責所在。「鐵路警察管不了這一段」,這跟中央風馬牛不相干,硬拗,也得繞個彎。直來直往,小市民難道連怎麼分辨是非的常識都沒有,豈非在「愚民」!要牽拖,也得找一個可以被接受的理由。睜眼說瞎話,莫非下民易欺?

水患成災,明明發生在高雄市,市長首當其衝,百分之百責任該由陳菊承擔,這一回她似乎自認說得還算客氣。「八成責任在中央」,打了個折扣,真不知她這個八成責任怎麼算的!另外的兩成,可又該是誰的責任,提都沒有提。如果,照陳菊的這一番詮釋,話中未提她自己,也未提市政府該負責任。那麼,外界便可以從陳菊的片面措詞中,加以「蓋棺論定」。陳菊沒有責任,市政府自然也沒有責任!


          市長無責論真好用

那麼,市民不禁要請教陳菊,在高雄市發生這麼嚴重的水患,市長甚麼責任都沒有,那麼市長「所司何職」?從陳菊「水災市長無責論」中,便可以為她的基本論調加以邏輯推理了。市長沒有責任,市長就甚麼事都可以不用做,因為不必做事,當然就不會有任何責任了。有一句成語不是在提醒當官的要謹守「為官之道」麼,那就是「大做大錯、小做小錯、不做不錯」!

在高雄都市長選舉選戰序幕揭開時,高雄市政績效攤開後,白紙黑字,既清楚又明白,高雄市的失業率全國第一高;高雄市的治安問題,全國第一爛;高雄市的舉債問題,全國第一多;面對這三高,角逐者無不火力全開,大肆抨擊,陳菊的支持者當時都替她捏把冷汗,擔心她如何去面對。

卻想不到,陳菊的回應竟然是「面不紅、氣不喘」,一派視若無睹的回以,都是中央的問題。不僅把責任推給中央,還硬把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前市長也扯進去,擺明了硬拗到底。   

這次高雄市水滿為患,面對各方責難,大家以為她應該沒臉再拗、再牽拖了吧!想不到她還真讓市民看走了眼,就連新的藉口也懶得端出來,活生生的就是「一曲走天下」,還是那句說爛了嘴,耳根子都快受不了的「責在中央」!


           藍綠情結再爛也沒關係


    政界人士以為,水漫高雄市,陳菊不會再硬拗、牽拖才是。如此才能避開人們對她是否腹內空空、眼高手低的質疑。陳菊老是舊調重彈,莫非她顢頇無能、黔驢技窮了嗎?只有那麼一句「責在中央」,便可以吃定高雄市。其實陳菊的政治歷練、對高雄市地方政情了解,一點都不含糊,根本上她早就在盤算,認為「綠大於藍」的地方生態下,即使她施政再多缺失也無損選票。府會特搜記者/犀力哥

 

人氣1560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4期 | 2012-12-16 03:59:22 |

10版  事前未防患  市府雞嘴變鴨嘴

          滯洪池淹慘本和里

凡那比颱風攔腰橫掃台灣,重創高雄縣市,到處都傳出淹水災情,連擁有一座滯洪池的三民區本和里,這次竟也難逃噩運,淹水高度達2公尺,區內15棟大樓全被大水攻陷,1700住戶受害,至少有500輛汽車泡在水裡。9年前的711大水,高雄市區成了水鄉澤國,市府委託的學者專家建議在市區各地興建六座滯洪池,徹底解決水患,但目前為止只勉強蓋了兩座,其中最早完工的本和里滯洪池,市府誇口說可應付100年一次的暴雨排水需求,但919日凡那比過境高雄,就立刻「雞嘴變鴨嘴」,皇后的貞操瞬間破功了。居民懷疑滯洪池抽水動線設計失當,才會造成抽水機當機,影響雨水的宣洩,讓過去的努力都白費了,市府相關單位救災也是慢半拍,造成地方蒙受鉅額財產損失,欲哭無淚的民眾決定申請國家賠償討回公道,本和里里長林紀美說「行政效率、政策嚴重錯誤,比貪污還可怕。」

地勢低窪的本和里,由區域地表漫流自然匯流的水,無法經由排水幹線排流,甚至迴水後倒灌,再加上原來有調節水量的功能的大埤塘,在政府都市開發的過程中,被填平作為學校與公園用地,水路也被加蓋成不透氣的鋪面,做為人行道或停車場,不尊重大自然的結果,終於付出慘痛代價。此後本和里逢雨必淹,居民叫苦連天,市政府也束手無策。

治洪良策經不起考驗

2001711日潭美颱風帶來瞬間豐沛雨量,兩小時內就讓高雄市區完全淪陷,滾滾黃水四處流竄,不但處處可見拋錨的汽車,不少大樓地下室也無法倖免於難,市民財產損失難以估計。有了慘重的教訓,高雄市府團隊揚棄過去加高提防或加寬排水的作法,改以生態的角度來正視水災成因,經委託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進行檢討規劃後,提出施設六處滯洪池方案,包括本和里滯洪池、科工館及寶珠溝一帶的籃球場、寶珠溝一帶的體育用地、自由路與天祥路一帶、三民一號及二號公園、台泥礦區一帶等串連成濕地廊道,希望找回被人為破壞的大自然治洪調節功能

市府將原本被墊高的公共設施用地重新向下開挖成地勢較低的空間,讓本和里滯洪池就像一個大型蓄水池,旱季時只有一池60公分深的生態水塘,暴雨季來臨,整個滯洪池可以成為一座縱深達600公分的大水池,蓄洪量達11萬立方公尺,可以將周遭的水集中過來,並適度將過多的雨水透過池底的開口排出,並結合滯洪池設置抽水站,同時解決低漥區積水並兼顧下游愛河調洪需求。

8台抽水機只裝5

這次本和里大淹水,除了適逢愛河漲潮的因素,抽水站未能發揮功能也是關鍵,原本滯洪池最初規劃8台抽水機,但迄今有3台還沒裝,剩下的5台中有2台老舊泡水故障,雨水無處可去,在「水往低處流」的自然法則下,大樓地下室就成了暫時的蓄水池,也讓四五年沒有淹水的本和里這次又淪為重災區了,居民怨聲載道,紛紛將矛頭指向市政府事前防範欠周、事後救災不力。

高雄市一再以經費不足為藉口,拖延攸關民生至鉅的排水防洪工程,就連前市長謝長廷高升行政院院長後推動的八年八百億治水方案也淪為口號,高雄市近年來寧可每年拿三千萬去辦熱熱鬧鬧的萬年季騙騙選民,或是在五福路、七賢路搞不關痛癢的道路美化工程,對於排水防洪工程認為無關緊要,六處滯洪池方案目前只完成本和里及愛河之心,根本無法有效排除瞬間暴雨帶來的充沛水量,只能被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至把下雨淹水當成必然現象。

責任推天災陳菊夠了

   凡那比颱風帶來的教訓,絕不是陳菊一句「中央要負八成責任」可推拖了事,追究水患成因,天候條件惡劣固然是元凶,但人謀不臧也難辭其咎,在上位者無心,部屬當然也是應付心態。以選舉為當前首要目標的陳菊,在去年88颱風肆虐高雄縣山區,楊秋興蒙受池魚之殃之際,把握天賜良機買通媒體,一再宣傳自己是民調施政滿意度第一的縣市長,但同樣也是一場颱風讓她露出原形,可見老天是公平的。高雄市議長莊啟旺不滿市府團隊未記取「711水災」教訓,市長陳菊還把責任都推卸給「天災」,他認為陳市長把責任推給天災是不負責任的說法,如果是「天災」,為何部分地區水淹了一天仍未退?這絕對是高雄市區整個排水系統和滯洪池的抽水機設備失靈問題,他將成立「919水災專案調查小組」,徹底追究人為疏失及行政責任;要求市府全面檢討防洪系統,並虛心反省,接受民代的監督及市民的檢驗。 府會特搜記者/孫 政

 

人氣1628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4期 | 2012-12-16 03:56:56 |

11版  豆腐渣工程又一樁

         花錢不消災  高雄市雨水下水道形同虛設

中度颱風凡那比本月十九日強襲南台灣,高雄市災情慘重,11個行政區就有9個嚴重淹水,80%的市區泡在水裡,尤其左營、楠梓、鼓山、三民更是滿目瘡痍,連愛河河水也滿出堤岸,高雄市自詡的雨水下水道系統一夕之間破功,益發證明陳菊政府浪費公帑、官員顢頇無能,簡直視民脂民膏如糞土,拿人民生命財產當兒戲。

工務局誇口全市雨水下水道幹線完成率接近100%,已建構全國首創且唯一最完整的城市防洪自動監控系統,還拿來當做天大的政績,但如此不堪一擊的豆腐渣工程,不但陳菊只做表面工夫的所謂市政建設一下子就被戳破,也讓高雄縣市民眾見識到陳菊遇事推諉卸責的太極神功,未來四年如果還要把自己的命運交到這樣的首長手裡,只怕淹水的惡夢還會如影隨形,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園也將難逃一雨成災的宿命。

綠治水砸近30億元

高雄市為做好排水洩洪,歷年來所耗費的金錢不知凡幾,單單從民進黨在高雄市執政開始,19992006年就已編列227千萬元,完成215件排水改善工程,陳菊上任市長這四年來,至少動用三、四億元在市區大大小小的雨水下水道工程上。工務局去年在市議會第7屆第6次定期大會業務報告中就指出,雨水下水道、排水工程方面,前年花了一億元完成三民區義德路、建興路及遼北路一帶排水改善工程等11件排水興建工程,結果這次凡那比一來,仍難逃淹水命運去年完成前鎮區鎮東三街、二聖一路等12件排水改善工程,經費總計約17百萬元,同樣也沒收到多少成效。

內政部營建署去年補助2千萬元,高雄市政府自籌2千萬元,辦理楠梓區清豐路(楠梓高中--典寶溪)排水幹線等6件排水改善工程,另爭取「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第二階段實施計畫18百萬元補助辦理小港區鳳林抽水站改善等2件工程;今年又花了747萬餘元完成鹽埕區大勇路(河西路--大公路) 排水改善工程。但這些白花花銀子砌出來的防線,一遇上凡那比的超大雨量就紛紛棄守,積水成災的老問題依然無解。

 增設排水幹線中央有補助

此外,楠梓區藍田里舊部落、小港區大林蒲鳳林國中、鼓山區河邊里、前鎮區鎮州路及旗津區南汕里大汕頭等地區,地勢與周邊地形相較略顯低窪,遇農曆大潮或瞬間豪大雨易產生積水。其中藍田里舊部落及大林蒲鳳林國中一帶,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98年度分別爭取內政部營建署補助款各600萬元,針對區域排水系統規劃改善計畫或擴充抽水機組容量,但套句大陸人常說的話,這些人民的納稅錢也全都「打水漂」了

前鎮區成功路、擴建路一帶排水幹線,受潮位及斷面淤積影響,常出現不通暢的情形,水工處去年提報中央振興經濟新方案加速雨水下水道建設計畫申請補助3千萬元進行改善工程;楠梓區清豐里因典寶溪下游高雄縣境部分尚未完成整治,短期內為改善積水情形,水工處去年度爭取內政部營建署補助300萬元,再自籌300萬元,完成排水幹線增設計畫。但凡那比短短五六小時帶來的驚人雨量,照樣造成水漫楠梓的空前災情,有些地區竟然淹到一層樓高。

排量不及雨量必淹無疑

高雄市有後勁溪、愛河及前鎮河等三個主要排水區,皆由東向西排入台灣海峽及高雄港,但因地勢東高西低,平均坡度僅約0.10.15%,先天排水條件不佳,又有許多雨水循縣市交界的水利溝排入市區,一旦降雨量超過雨水下水道設計容量,又適逢高雄港區水位高潮期,往往造成高雄市瞬間積水,造成交通不便。

高雄市雨水下水道系統規劃,過去依據34年前臺灣省政府公共工程局統計19481974年間降雨情形迴歸分析所獲得之51次歷時1小時暴雨強度70.9mm/hr為排水斷面設計標準,並一直延用下來,直到近年收集高雄氣象站19762005年間降雨情形重新迴歸分析,才將相關數據提升為72.9mm/hr,但近年來地球溫室效應造成大氣氣候異常變化,未來市區遭受超過設計標準的瞬間暴雨侵襲的頻率有提高趨勢,以這次凡那比1小時暴雨強度就接近100 mm/hr來看,如果再不大幅提升雨水下水道排水斷面設計標準,以後高雄市區積水的現象將司空見慣,同時也會成為市民揮之不去的夢魘。‧府會特搜記者/孫 政

 

人氣781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4期 | 2012-12-16 03:52:26 |

12版 速揭柏油路下的秘密

        淤泥.堵塞.接管存在太多肇禍因子

人氣717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4期 | 2012-12-16 03:50:35 |

13版  爆紅部落格-沉局篇

人氣807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4期 | 2012-12-16 03:47:03 |

14版  高市交通中風啦!

               救高捷先疏通微血管

在前市長謝長廷興高采烈的開工,現任市長陳菊風風光光的通車啟用,最多也不過三年時間,現在的高雄捷運就像在燒鈔票似的,一個月虧2億,累積到如今前後虧損七十多億元,差不多就要虧掉一個資本額,市府面對如此情況,也完全束手無策,「五星級市長」都不知如何是好了!高捷怪市府不僅不理會,還萬般刁難,照這種情形繼續下去,這個無底洞是用鈔票填不滿的,高捷已面臨打烊危機。

  高捷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乘客不如預期。沒有乘客,營運收入就掛點。而捷運在高雄市乏人問津,也證明了高雄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反映市政工作推展績效不佳,顯然「五星市長」政績已面臨嚴峻考驗。

    一個月虧2億,一年就虧24億,但這還是最近一年多,市府和捷運拚盡九牛二虎之力全面改善,才勉強將虧損數字拉低。最慘不忍睹的是,當陳菊還在為高捷通車典禮而沉緬在風光的市政榮景美夢中時,第一年就虧了22億,到第2年更增加到30多億的驚人數字,瞬間美夢,竟如曇花一現,經不起實際營運的虧損,到現在已累積到了74多億。根據估算,高捷每個月至少還要虧損2億元,再過一年就會把整個資本額全部虧光。

  月虧2止血不可能

   監察院認為,高捷也好,市政府也罷,3年來根本無法把捷運量拉起來。當初捷運開工時,市政當局揚言捷運通車,高雄市的經濟繁榮指日可待,通車後,市政府更信誓旦旦的說,地方要發了,結果三年過去了,營運量還是如同老蝸牛散步,停滯不前。

   監察院深入調查後,認為高捷已面臨「停駛危機」,市政府在束手無策之下也只得坦承,要使虧損「止血」不可能,盡全力也只能做到讓血不要流那麼快。證明「五星市長」的施政本領也不過爾爾,此事很有可能會遭到監察院的「糾正」。

   要解決捷運困境,其一是增資,挹注資金,避免因週轉失序而被迫停止營運的危機,其二是提高營運量,增加營運收入,進一步減少虧損。有網友形容高鐵是大動脈、捷運就是小動脈、公車算是微血管,光有小動脈 缺乏微血管當然活不起來 因為養分到不了,這句話一語道破高雄市目前交通路網的貧瘠,市長陳菊應該知道現在高雄的交通路網就像「中風」一般,不是隨便派個江湖郎中就能醫治的。派出副市長李永得粉墨登場代打,能治得了這中風隱疾嗎?

  辦年節活動助益不大

    如高捷面臨的問題,都快爆發停駛危機了,還是看不到我們的主治大夫「五星市長」,她貴人事忙,自然緣慳一面。但碰上如前些時間的郵輪母港、遊艇造船中心,乃至近日還在「紙上談兵」,八字剛寫一撇的國際展覽中心簽約典禮上,花媽就「真人露面」涼涼站台。副市長李永得出面「代打」了半天,如何挽捷運於狂瀾沒半句,卻以一句市府已盡力協助為場面話就交代了事,說了等於沒說。

  他認為市府已盡力協助捷運提升營運量,理由是市府已在各捷運站設接駁車,舉辦大型活動配合搭乘捷運,如燈會、跨年活動,又如演唱會等。原來市府所謂已盡力就指這些!接駁車乘客寥寥無幾人,和公車一樣三、四十分一班,聊勝於無,又能協助捷運多少;燈會、跨年,一年也就那麼一兩次,其他剩餘下的時間,捷運豈不是要喝西北風?演唱會一年最多也不過1-3次!如此屈指一算,十隻手指都湊不齊,也算是幫捷運盡力了嗎?

   明知路網不足為何要建

   有一點,李永得倒是說對了,捷運基本路網不足,運量很難提升。那麼,當初捷運開建時,怎沒想到這最基本的問題,根本就一派「為捷運而建捷運」,沒有萬全計畫,分明市政當局在「好大喜功」。從謝長廷決定施工,到陳菊快樂通車,從頭到尾對捷運會面臨的基本問題,完全輕忽,且行為草率、欠缺思慮!就「五星級」市長而言,恐成最大諷刺。

   不久前,不是要辦輕軌嗎?市政府在中央公園把西德輕軌車全盤搬來,讓市民試乘,風光一時。重新檢視輕軌在哪裡?不就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太多的計畫開始時吹得鎮天價響,最後一陣風吹過去便消失於無形,完全在「紙上談兵」。其實,施政計畫要務實,光說不練,唬得了一時,卻瞞不了一世。

   高捷雖有公司經營,但市府別忘了,高市捷運的興建工程費千餘億元,都是公帑、是民脂民膏、人民的血汗錢,高捷公司要「救急」,希望增資而緩和迫在眉睫的問題,但是高捷官員劈頭就讓高捷公司碰一鼻子灰,官員不諱言要通過增資案很難,認為市政府不僅不理會,還刁難,因為市府擔心高捷財務會波及高雄市政府。值此選舉時刻,市府擔心也對,不如就讓捷運停駛好了,看看五星級市長陳菊將如何面對二百多萬市民!府會特搜記者/犀力哥


 

人氣800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4期 | 2012-12-16 03:42:30 |

15版 庶民的時間也很寶貴

          救高捷建輕軌  策略何在?

陳菊對捷運虧損嚴重而面臨停駛危機,揚言不會坐視,也不會讓捷運停駛,話說的鏗鏘有力,但虧損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要解決問題,其一提高營運量,其次增資,舒緩虧損造成的財務壓力,以當前情況來說,提升營運量根本不可能,剩下的只有增資一途。捷運公司最大股東中鋼同意增資,也有能力增資,其他股東對增資意願不高,大都怯步不前。因為擔心鈔票丟下去,就有去無回,問題仍然棘手,這一番折騰下來,增資困難度更高,如何做就要看市長能耐了。陳菊當然不能坐視捷運停駛,否則,她這市長真的幹不下去,由於虧損問題從通車起即存在,拖了兩三年,都快虧掉一個資本額了,陳菊說絕不會讓捷運停駛,是不是空話或光說不練,看來民眾要等選後才會有答案了。

   市民都很清楚,當初高雄市根本沒有花大錢建捷運的條件,只是一味的好大喜功,提出來的營運量分明在誇大其詞灌水。通車三年,現在每天營運量還不到台北捷運的十分之一,即使加兩倍辦燈會、跨年、演唱會,充其量增加二、三個百分點,還是杯水車薪、於事無補!交通部年初宣布計畫建捷運的縣市立即停辦,這個決定相當正確,高市捷運便是前車之鑑。

   看病公車只限早上班

   就捷運虧損問題,陳菊並未提出解決辦法,若再拖延,恐已到了水火相交之際。其實花了一千多億的捷運,當初倘若沒做,只需拿出一半,甚至更少投資在輕軌,大量增加公車、密集班車間距,路線大幅調整增加,大眾運輸問題早就迎刃而解。高雄市的發展與繁榮,不是有捷運就夠,現代化的途徑很多,也非唯捷運不可。同樣的政策錯誤,不應再犯。

  高縣市合併後,龐大的交通補助支出將是一筆相當可觀數目,就8月份高雄市政府補貼敬老月票、博愛月票、仁愛學生及半價優惠等金額即高達近300萬元,由此也可了解搭乘公車者的主力大部是老人家,低收入戶,絕對不會是上班族。為何無法吸引上班族搭乘,最簡單的理由就是「不便捷」,

   不論公車也好、接駁車也罷,對偶而搭乘的人來說一定會覺得誰有那麼多美國時間等啊!就拿小港到長庚醫院的30路公車來說,平均發車時間為一小時一班,去程最後一班到中午12時即不再發車,由長庚醫院返回小港最後一班車為下午110分,且例假日均停駛,這對看病、探病民眾何其不便,另外,市府因虧損,公車班次減少或取消行駛,這不是和鼓勵民眾搭大眾運輸系統宣導背道而馳?

   政策錯誤比貪汙更嚴重

    庶民的時間也很寶貴,陳菊市長何不放棄市長座車,搭乘公車跑選舉行程,感受一下庶民平時出入不便所帶來的痛苦。其實,未來誰當市長都好,只要能讓270多萬市民搭上10分鐘一班公車,就符合所謂大眾捷運需求,屆時市民自然會感受到誰才是好市長。

   高市公車如果平均還維持在30分鐘一班,這種不懂庶民之苦的市長,選民就該檢視其適任性,大家都說「政策錯誤,比貪汙更嚴重」,高市捷運當初興建決策,就是政策錯誤中活生生的例子,民進黨籍前市長謝長廷決策冒進,禍遺高雄。同黨的現任市長陳菊沒有理由坐視不管,更不可拖延不決。

   全國首條中央核定的輕軌案「高雄市環狀輕軌」2次招商均因無人投標而流標。市府捷運局曾說,不排除再進行第3次招商,不過半年快過去了,何時辦第3次招商,市府總該給市民一個訊息吧!

   路網緊密自然能賺錢

   捷運局長陳凱凌說,高市府推動環狀輕軌已做好準備,除了財務計畫已獲中央核定,也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今年更將沿著輕軌路線,闢建東臨港線自行車道,將竭盡所能推動輕軌,只要有意願廠商,就能跨出輕軌建設的第一步。當初以BOT興建的高捷陷入財務危機風暴中,輕軌複製高捷BOT模式如今困難重重,倘再不能獲得民間共鳴,環狀輕軌的命運,市府還能拍胸脯保證絕對會建嗎?

   高雄捷運的問題,的確是路網不足,倘以輕軌補其不足,絕對是正點。全世界所有成功的捷運,最起碼的要求是,市民從居住所在到捷運站不能超過500公尺。高雄市捷運平均距離1-2公里,甚至更遠,如何稱為「大眾運輸」?香港、新加坡的成功有跡可循,不說遠的,且說台北捷運一天超過100多萬乘客,就是路網緊密,不賺錢都難。輕軌興建計畫從陳菊上任就在進行,四年快過去了,結果是招商無能,吸引不了廠商來投資,原因何在?商人會投資一定要算能不能賺錢,以目前高雄的交通網路,即便建好輕軌能賺錢嗎?高捷虧損超過70多億元,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救高捷建輕軌,陳菊市長應立即提出一套可行辦法,否則選舉一過又是船過水無痕!府會特搜記者/犀力哥


 

人氣738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4期 | 2012-12-16 03:28:31 |

16版  謹記88教訓  14鄉鎮撤離2112人

         楊秋興坐鎮 救人第一

 

人氣803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5期 | 2012-12-15 15:18:38 |

1版  919關鍵3小時

     噓 !市長在睡覺   

       風雨剿菊 ! 天意?

 

 

人氣976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5期 | 2012-12-15 15:16:54 |

2版  高雄市民選了一位神

    打盹也能坐鎮指揮

 

 

 

 

   「坐鎮指揮,鐵證如山」,是什麼樣的人能夠面對著電視台新聞採訪的攝影機面不改色的對著全國人民說謊?是什麼樣的一群人能夠各自在不同的地方接受採訪卻還能講出相同的謊話?是什麼樣的一群人將「睡覺」當笑話看,101日王齡嬌質詢時向陳菊市長要2支手機及一支室內電話通聯紀錄,結果被陳菊拒絕;副市長李永得在28日上午都敢對著電視台新聞採訪的攝影機召開「坐鎮指揮,鐵證如山」的記者會上秀出市長行車紀錄照片,

    既然鐵證如山,那麼陳菊團隊又在怕什麼?社會局長蘇麗瓊919中午陪市長共進午餐,有幾人在場都不敢直接回答,一直強調「市長說四人」、市長已說過了,真是了得,主子的推、拖真傳全學會了。台北花博民進黨議員打了一個多月還沒完沒了,這是職責所在理當如此,但國民黨高市議員質詢市長陳菊就被民進黨說是「口水戰」,可憐的高雄市民連追查真相、追究水災責任的權利都沒有,悲哀啊!

    民進黨市議員林宛蓉說防災事前準備很重要,她在風災前請水工處到前鎮河清淤,所以前鎮區市民可免受淹水之苦,若依此邏輯,市府水工處是要接到民代電話請求才被動清淤嗎?否則北高雄四個區為何淹水如此嚴重?

 

 

 

    既有鐵證還怕什麼?

  v 是高雄人太有人性了嗎?淹水怪老天、怪中央就是不能怪陳菊,議員批判陳菊就遭到恐嚇、車子被砸、媒體批判陳菊就叫媒體滾出高雄市,意識形態可以淩駕一切之上,台灣社會因為選舉、政黨,民眾變得毫無理性可言,民主國家竟容不下媒體報導真相,容不得議員監督市政,北高雄淹大水,關鍵時刻市長在家「打盹」,是那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總絯查清楚,是中央的錯就找中央算帳,是老天的錯那就怪老天不該下在高雄市,是市長陳菊的錯難道要跳過、避過嗎?愛陳菊是對的,但不能不面對真相吧!

   議員提出合理質疑有何不對,況且就事論事有其正當性,災後檢討難道不應該嗎?市民捫心自問,官員會把老百姓的身家,當成自己的身家嗎?老百姓對於貪官們尸位素餐,吃到腦滿腸肥,也覺得理所當然嗎?

    風災後第9天副市長李永得召開記者會「鐵證如山,坐鎮指揮」這八個大字貼在牆上;公佈了市長座車在當日下午230分行進間的監視器畫面!還對記者說:「市長那三小時在官邸,跟救災有什麼關係?」還笑著說:「我告訴各位,當天我人也在家裡睡了一個多小時,哈哈哈!」;高雄市議員、陳菊競選辦公室發言人趙天麟也在其部落格上公開發表,「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召開記者會,公佈各路口監視錄影,證實陳菊市長19日下午2-5點皆在高雄市巡視勘災。鉅細靡遺,斑斑可考。國民黨王議員、李艷秋女士等,願說聲抱歉嗎?」答案在928日下午揭曉,陳菊在議會坦承在官邸「打盹」,趙議員是否該為冤枉人道歉?

    在家睡覺推翻坐鎮指揮

    陳菊選市長的重要幕僚洪智坤,在水災期間竟說這次淹大水「何嚐不是好事」,難道市民生命財產飽受大水威脅是好事?非要從水災來檢視缺失嗎?從官員到幕僚,陳菊身邊的人沒有一個人敢說真話,沒有一個人敢面對真相,消防局長陳龍虹在災害應變中心,也坦承儘管已是水漫北高雄,他還是沒有打話給陳菊,這說明什麼。陳局長因官位太小不敢驚動市長大人,怕市長怪罪丟了官位嗎?在災難時,升斗小民有獲得市長關愛的眼神嗎?歹勢,市長在打盹,噓!「在家睡覺推翻坐鎮指揮」,還不夠「鐵證如山」嗎?

    民進黨市議員問政應該就事論事,像周玲妏議員一樣說出釀災「癥結點」,那才叫問政,議事廳如果淪為執政者的打手、護航者,相信不是市民所不樂見,議員不對自己的問政品質負責,又怎麼對得起投票給你的選民們!

    再弄清楚一點,什麼叫做「救災」和「勘災」,所謂救災是災害發生時正在進行或同時進行搶救的動作叫做救災。勘災是指災害發生後,勘察災情的動作叫做勘災。蔡英文說,勘災、救災「累了」是人之常情!敢問陳菊市長919早上到下午2點妳勘了什麼災?救了什麼災?陳菊不但睡著了,兩個副市長也一樣睡。更荒謬的是,919至今,陳菊陣營還發動了「系統性的全方面說謊」,在任何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陳菊早該「謝謝收看」了。

     不容官員欺騙社會

    官員謊話連篇市民同意嗎?市長陳菊、副市長李永得、林仁益這三巨頭的行程,除了吃就是睡、還有跑攤,「鐵證如山」為何還要硬拗!挺菊的群眾請接受事實,不要對著災民大聲怒吼,或許在你們心目中市民受的災害遠不如陳菊當市長重要,市民可以被淹死,家裡可以被水淹一層樓高,這都是活該。甚至有人公然向國民黨籍市議員示威、恐嚇、砸車。陳菊市長醒醒吧!妳不是要讓高雄人過得更好、更幸福,請展現誠意好嗎?很角色記者/吳濤

 


 

 

人氣840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5期 | 2012-12-15 15:14:19 |

3版  主帥回府救災亂套

        陳菊團隊誠信破產

 

 

 

    女議員王齡嬌928日在議會質詢時打破砂鍋問到底,市長陳菊919風災當天下午「2-5時失去音訊」三小時,芳蹤何處。原來就「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曾經小中風的女市長回官邸「休息」去了,莫非是「不打不成招」!再追下去,連連「賓果」,又追出二位副市長,李副回宿舍睡大頭覺,林副則到處走走,但不是去視察災情。三位正副市長飽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竟然學會「先市民之樂而先樂,後市民之憂而不憂」,不但身體力行,而且一以貫之。面對暴風雨交加,市民泡在水深苦痛中,市長、二位副市長卻都「有官一身輕」,不是在與市民共患難,也不是在「解市民於倒懸」,這場在高雄市悽慘無比的919水災中,高雄市主帥副將居然不約而同放起颱風假了,三位大官不是失職是什麼?

   王齡嬌從20日開始便契而不捨追蹤市長下落,對陳菊在「失去訊息的三小時」,人究竟在何處尤其在意。陳菊團隊從竄改行程表、再硬拗說在市區巡視,一直在閃爍其詞,一下子在這裡,一下又到那裡,總是交代不出一個完整的個人行程。王齡嬌不惜賭下她的政治前途,也要追查出陳菊的行蹤。如果是919這一天是風和日麗,相信王齡嬌議員不會沒事找陳菊市長的碴,正因為919這一天高雄市陷入水淹大高雄的危機,身為民意代表當然要追查市長的行蹤,這也是監督市政職責所在、更是考驗陳菊的誠信度。經過919檢驗,陳菊的誠信已確定破產。

    對照說辭都在狡辯

    問題在919凡那比颱風來襲,陳菊率先拒絕參加由中央召開的防災視訊會議,外界以為對防災工作,陳菊早就了然於胸,已有萬全準備。災後,高雄市受創最重,這才引起各方高度注視,而災後曝露的災情慘重問題,一一浮現後,市長完全在輕忽。官員救災無方,責任難卸,當時陳菊居然還「理直氣壯」的高調說「八成責任在中央」,又說是二百年難得洪災將2成怪到老天爺頭上,陳菊有無失職當然要給民眾一個合理的交代,否則919這場水災的帳將無從算起。

    而災害肆虐之時,正是919下午二點以後,市長陳菊的芳蹤何處尋,在王齡嬌的質疑聲中,點醒了一百多萬市民,原來市長不是在救災,因為她早上已虛幌一招任務完成,於是中午離開救災指揮中心,和官員去吃素了,吃完素後延路欣賞風景一番,就回官阺做愛做的事。此時,積水節節高漲,市民泡在水中叫苦連天求助無門,因為市長沒有「與市民同在」。王齡嬌追出「真相」,證明市長先前的說辭皆是「狡辯」。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下午的關鍵三個小時中,陳菊「窩」在市長官邸,她在屋內究竟幹甚麼,可以有太多假設,比如睡大頭覺,或是做好夢,圓市長當選美夢,也可能是在養精蓄銳,暗自算計,如何打垮二位競選對手。當然,也可能在宿舍內看電視,但在那三小時內,電視台還看不到災害畫面,凡比那的風力,暴雨,經氣象報導,已足以提醒市長如何面對,但留在官邸三個多小時中,她沒有任何因應之道。也未接到下屬向她報告災情的電話,原因很簡單坐鎮指揮中心的副指揮官消防局長已經忙得不知所措了,那有時間去擾市長的清夢,與其被刮鬍子不如埋頭苦幹,可惜副將終究是副將,真箇應驗了「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這句話。

    陳菊在市長官邸幹甚麼,已不足以外人道,外界關切的是在那個關鍵時刻,災民泡在水中,生命財產面臨嚴重考驗,不斷的電話打到救災指揮中心,大部分的市民反映,求助電話根本打不通,只好轉而打給議員和里長,試想經過這麼多手,水早已淹到一層樓高了。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

    因為市長不在,人在官邸休息;二位副市長,李永得已坦承回宿舍睡午覺,林仁益則說到處看看,證實不是在看災情。正因為市府「大人都不在」,這也難怪市民最需要市府高官照顧時,會到處碰壁,期待落空,而擺在市府的緊急救災指揮中心,只有一位消防局長在硬撐,其他局處長都不在場,有人描述那場景,簡直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那位局長還算盡職,但偌大的救災中心,碰上如919淹水成災時,涉及問題大,必須有相關主管局長配合才能決,工務局長吳宏謀一直跳出來為市府辯護,但當天他人在何處,議員諸公是否也該問一聲。

    市長行蹤的「謎底」已揭開,市長在官邸,一位副市長在宿舍休息,另一位副市長在外頭趴趴走,市政府三位最高層領導人,在高雄市蒙受凡那比颱風來襲時,最關鍵的三小時,也就是市民與暴雨強風對抗,飽受困苦時,正副市長都「置身事外」,議員們一致認為這是失職。高雄市長在最緊要關頭不能與市民同甘共苦,坐視民困,就政治責任而言,陳菊無可迴避!記者洪亮

 

人氣867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75期 | 2012-12-15 15:04:59 |

4版  追究責任為何牽拖別人

     現任高雄市長是誰?

 

 

 

 

    陳菊因為高雄淹水連番遭到批評,民進黨籍議員極力維護陳菊,議員吳明賜甚至在議會說出「阿公店水庫颱風天洩洪,是國民黨用來影響高雄市長選舉的陰謀」。接著由市議會副議長黃石龍領軍民進黨議員控訴「海軍築牆、高雄淹水」記者會,隨後更點名黃昭順颱風天去新加坡、楊秋興也有回官邸等情緒批判,民進黨老是愛顧左言他,今天陳菊之所以遭媒體質疑是因為市長在第一時間沒有說真話,就事論事,黃、楊二人至少沒有編故事說謊、硬拗吧!

    民進黨籍議員吳明賜在議會公開說,颱風天高雄市淹水時,水利署還讓高雄縣阿公店水庫洩洪,他說這是要讓高雄市淹水淹到死,他並直指阿公店水庫洩洪是國民黨用來影響高雄市長選舉的陰謀。但阿公店水庫管理中心反駁指控,強調高雄市的淹水不可能跟水庫洩洪有關聯,管理中心人員很擔心單純的水庫管理工作意外捲入選舉紛爭中。

    莫將淹水和選舉混為一談

    阿公店水庫在燕巢鄉,洩洪經由阿公店溪,水流經岡山鎮,到彌陀鄉與永安鄉的交界河口出海,怎麼會經過高雄市,況且阿公店溪出海口距離高雄市楠梓區援中港直線距離12公里,距離淹水的三民區更遠,災民要向吳明賜議員討教是根據什麼提出這樣天方夜譚的質疑,更誇張的是竟能將淹水和選舉混為一談?

    陳菊挨轟民進黨人士真的是痛入心了,要知道唯有真正問題解決問題才能解除陳菊施政危機,如果還是一味抱著大腿不敢面對錯誤,那民進黨就沒救了,凡那比颱風帶來嚴重災情,就顯示高雄市的防災系統有重大缺失,

    楠梓區盛昌里等數里在這次919颱風水淹高度達1.2米,8千戶居民受害,500多輛汽機車泡水,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原因何在?就是人為疏失。

    議員陳玫娟率災民到議會陳情,陳玫娟說造成右昌地區大淹水的罪魁禍首,一是市府加寬了後勁溪兩岸堤防各兩公尺的寬度,二是堤防加寬後,右昌至後勁溪的排水溝拉長,排水溝寬度反而大幅減,由5公尺減為2公尺。後勁溪堤防原本面寬4公尺,但市府工務局為了在河堤上做自行車道及美化工程,讓陳菊「政績看得見」,所以將堤防加寬2公尺、成為6公尺。

    陳玫娟說,後勁溪附近幾里居民之所以蒙受這麼大的損失,不是因為水量太大的天災,而是市政府「公有設施設置有欠缺」的人禍。

    與水爭地致後勁溪溢堤

    後勁溪是從高雄縣仁武鄉流經高雄市楠梓右昌地區,注入台灣海峽,是高雄市境內最大的河川,後勁溪共有青埔溝、右昌、軍區及黑橋、匝門大排等五條支流。市府與水爭地硬將兩岸堤防共侵佔了四公尺行水區,造成河道縮減,當地居民當時就警告會使後勁溪通水斷面不足,市議員藍星木也曾在議會質詢時指出這樣會釀成水患,但當時市府官員信誓旦旦、保證不會淹水。結果凡那比颱風一來,因排水溝加長,出口少了3公尺的寬度,右昌的積水難以渲洩,導致後勁溪溢堤,大水淹沒附近八個里。

   可是對右昌地區重大水火災情,市府水工處長湯毓勳仍堅持設計並無不當,市府官僚作風如出一轍,就是打死不認錯,陳玫娟痛批市府還在硬拗。

    國家賠償法第三條規定:「公有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致人民生命、身體或財產受損害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市政府加寬堤防、與水爭地,顯然屬公有設施設置或管理有欠缺,,陳玫娟要求市府必須依法賠償居民損失。

   老翁風災喪命 官員要求解剖

    凡那比颱風造成行道樹傾倒影響供電,造成自強三村177歲靠呼吸器維生的薛老伯停電而送命。高雄市議員陳美雅事後通知鼓山區公所協助善後,結果官員竟冷血的要家屬「解剖」舉證才能補助,這樣沒人性的回應。

    令陳美雅在市政總質詢時大發雷霆,她說,除了薛姓受災家屬不滿,還有很多凡那比颱風受災民眾不滿市府對災損問題束手無策。政府依據「水災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輸電線路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及「高雄市天然災害救助標準」給予住屋淹水達到50公分以上且有居住事實的現住戶救助;卻忽視淹水低於50公分、店家及地下室淹水者權益。民進黨市議員連立堅也認為市府應放寬淹水低於50公分、店家及地下室淹水者救助的標準。

    市府可以動支市長陳菊預備金,做為市政宣導,卻無法在意外緊急狀況下動支預算金救災,被議員批判根本是視民意為無物,認錯就該心誠,不要牽拖到其他人身上,畢竟現任高雄市長是陳菊!府會特搜記者/章無忌

 

共 235 頁,目前在第 213 頁: 第一頁第一頁 上一頁上一頁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下一頁下一頁 最後頁最後頁
新聞搜尋
Copyright by Toughgu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