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好站相連
人氣1049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06期 | 2012-10-31 06:55:24 |

6版  笨蛋! 問題在開徵適法嗎

              環保局長李穆生異想天開 恐怕淪為廖學廣第二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打著因應氣候變遷,準備催生台灣第一個法令,在高雄市開徵「氣候變遷調適費」,市府為了這個首開先河的法令,敲鑼又打鼓,已經是既「露山又顯水」,擺明要和主管環保工作的環保署唱起,對台戲,除了在媒體上宣傳開徵的必然性外,還請來一些「學者專家」,在近乎「一言堂」的氛圍下,眾口鑠金,都支持市府的這個開徵的立法案。

  市府說得可好,開徵「氣候變遷調適費」,是為了面對嚴重碳排放高居全台第一的嚴重污染,打算從排碳較大,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溫室氣體排放大戶徵收「調適費」,鈔票從大戶徵收後再專款專用,有效率的運用在高雄市氣候變遷的調適工作上,這個由地方政府立法開徵調適費的理由,氣勢秉然,理由十足,但箇中端倪,仍然有另起爐灶,要與中央別苗頭潛意識,說白一點,地方立法,地方收錢,是否在「爭錢」又「撈權」?難免予人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受。

  大家如果不健忘的話,二十多年前汐止鎮那位廖姓鎮長看準了當地建築業如雨後春筍,紛紛崛起,建商獲利驚人,於是,這位腦門子轉得很快的鎮長,點子來了,認為建商在汐止大興土木,製造污染,影響交通,却坐收暴利,對地方政府財政拮據的汐止,等於是「下蛋沒有,却只有拉屎」,因此,他想出了就像如今的高雄市府要開徵全台第一個「調適費」,提出全台第一個向建商開徵「鎮長稅」。

  汐止鎮徵收的建商回饋地方「鎮長稅」,確實為財源陷在困境的地方增加了豐沛的「稅收」,但廖鎮長徵收手法太粗糙,他以為一個鎮長大權在握,未經報請上級政府核可,也未經代表會審議,便大剌剌的公然開徵,雖然,他收來了大批「鎮長稅」,並未混進私人荷包,都用在汐止的地方建設,但「鎮長稅」師出無名,也沒有法令依據,因此,他被依背信等罪移送法辦,吃定了官司。  汐止鎮地方私下立法開徵「稅收」一案,當時轟動全國,現在,回頭看看高雄市正在力爭催生的全台第一個開徵「調適費」,是否師出有名,依法有據,現在只是高雄市政府在唱獨角戲,中央環保署已出面反對,由此可見,市府的這個全台第一開徵「調適費」,似乎就法論法?乃至可行性都有爭議。

  當然,高雄市的「調適法」不能拿來與當年汐止鎮為地方建設而徵收「鎮長費」相提並論,畢竟「鎮長稅」絶對是可以確定與法無據,等而下之的一廂情願的做法,其抵觸刑案,了無異議,但是,撇開「鎮長稅」一詞不提,向建商徵收在投資案施工過程造成的污染,交通等問題,完全用在地方建設上,似乎也應上了「取之於地方,用之於地方」,手法不同,但目 的是良善。

  而今,仔細瞭解高雄市府以碳排放造成高雄市空氣污染全台最嚴重,不得不徵收,以所謂因應氣候變遷徵收「調適費」為名,如果真的是專款專用,出發點也是對的。市府為了催生這個全台第一,環保局長李穆生說的可冠冕堂皇,徵收這個費用不是「稅」,而是「原因者付費」,只是針對溫室氣體排放大戶開徵,他說得很好,也極盡粉飾太平之能事,認為提出開徵調適費的慨念,不過是要求工業部門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當然,開徵調適費不是「稅」,稅收的徵收,可不是一個地方政府可以自行立法,否則,台灣省二十多縣市,都比照辦理,台灣「萬萬稅」的罵名,天下豈不大亂,可是,開徵調適費既使不是稅,但要開徵,不是一、二句話,什麼要企業界善盡「社會責任」,便可簡化,一言以敝之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李穆生可能會陷在自以為是的旋渦中,而難以自拔。  環保局必須搞清楚,台灣與高雄市都是在同一個政府治轄下,要徵收任何費用,都得依法行事,其實,到現在外界還看不到環保局徵收調適費的法令依據,「事有本末」,這是一個淺顯道理,就像政府徵收燃料稅來說,是中央製訂法令,再由各縣市政府徵收,然後,用在交通建設上,當然,中央也會就徵收費有一定比例分配地方。

  在這種情形下高雄市政府開徵「調適費」的大前提是,不要忘了不是「高雄市說了就算數」,沒有錯,碳排放造成污染,問題嚴重,不光是高雄市一地,其他縣市也面臨同樣問題,高雄市要成為開徵第一個地方政府,其他縣市當然也會起而效之,如法炮製,這其間便涉及太多的問題,徵收標準如何訂定,中央的角色又如何扮演。

                                                                                                                                                              ( 文轉第七版)

 

人氣1120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06期 | 2012-10-31 06:47:25 |

7版 高市府硬幹 中央難點頭 

          節能減碳屬全球問題 地方巧立名目徵稅 台灣大亂

    高市府應該知道另一個徵收多時的「污染清潔費」,就是由中央訂定統一立法標準,再由各縣市政府透過水公司在收取水費中附帶收取,這筆錢不都是由地方運用嗎?儘管市府信誓旦旦的強調一定「專款專用」,環保局長指出,那是「取之於企業,用之於企業」,如建立監測海平面系統,建立災害防救體系,加強都市排水系統,乃至建立脆弱性評估與預警指標等,甚至,還會回饋企業,補助其進行氣候變遷因應措施,以及改善生產設備,以進一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這一系列的用途,其實,不乏空泛之論,也不少是政府環保工作早就在做的,對工廠排碳問題不是早已著墨多年。

  計劃也好,目的也罷,退一步看就算全都是可行的,問題在,未來又如何落實?照環保局的預估,這個調適費徵收對象是針對年排碳量超過一萬噸以上的企業,每一噸收取十五元,他們以這個標準下,大慨在高雄市可徵收的廠家一O八家,不到高雄市登記總數的百分之二,也就是說,絶大部份中小企業是不受影響,他們更提出排碳量最大的中鋼公司,一年將繳交約三億調適費,環保局還特別為中鋼的負擔「借奢代籌」,認為中鋼一年營收約在二千五百億,盞盞之數三億元,比例微乎其微,影響很小。

  因此,以一O八家十之八九是大企業要繳納調適費,中鋼一家是三億元,等而下之的,當然,一、二億,乃至數千萬是跑不了,一年環保局為高雄市增加的收入,大慨是數十億元,就估算高一些,以五十億來算,照市府提出的一大堆用途,真的都能發揮預期作用,恐怕未必,可能會淪為在量大餅,但這麼一搞,別說區區三億元在中鋼總營收中比例很少,但就純盈利來說,則是一筆負擔,其他廠商,面對經濟不景氣,既使一億,乃至幾千萬元都是負擔沈重,廠商必然是面有難色,不可能同意。

  廠商排放污染,已有憑處重罰規定,增加調適費就能因此不再遭受罰鍰嗎?有了數十億收入,高市嚴重的空氣污染就可以迎刄而解嗎?誰能保證,環保局能立此存據嗎?

  由環保局創意安排的「高雄市氣候變遷調適費之開徵與國際相關規範接軌」論壇,特別安排七、八位所謂的「學者專家」參與,在這些與會人士的發言中甚至有人以實施「地方自治」有開徵在地方立法必要,這個論調就值得商榷,地方自治實施已久,有關證收稅則已做了明確規範,調適費證收應該是鳯馬牛不相關,但大部份人士都附和高雄市開徵的論調,以這乃「地方事務」當然由地方處理,迎合所謂的地方自治的必然性,但叫人納悶的是,造成排碳污染問題怎麼是地方事,同樣問題難道只會發生在高雄市?

  要知道,排碳問題是全國性,與會中有人提出中央和地方都有「義務」改善,也有人提出應由中央出面調處是比較妥適做法,這種說法很正確,因為牽涉到其他縣市的問題,沒有理由排除中央,而任由地方政府自行立法處理,一般有識之士的看法是,開徵調適費,不是不可以,而應適法,由中央出面協調統一處理,不能各持一把號,各唱各的調,如果,真正是為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要立法徵收調適費,這是全國性的事,高雄市位階太低,未免托大了,尤其,更不可存有「爭錢又爭權」心態,高雄市政府大致不會這麼的低能吧!否則,又如何杜外界悠悠之口!

  其實,排碳問題已經不是一個地方政府能夠肩負的,那是全球性,據瞭解,國際間已決定在未來幾年全面性徵收排碳費,台灣是世界地球村的一員,屆時,也會成為徵收目標,因此,高雄市政府此時提出謂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打算單獨以地方政府名義開徵「調適費」,等到國際組織向各國開始徵收排碳費,那時豈不是「一頭牛要剝幾層皮」,顯  然,市府缺少國際觀,在全球化都在減碳,徵收排碳費中又如何能「自外」於這個全球化必然的趨勢。

  據指出,台灣目前的排碳一直在增加,平均每人每年排碳十一噸,主要是因為能源「發電」、工業生產、運輸、住宅等排放造成,政府計算出,目前以法國碳稅行情,預估在二O二五年全球徵收時,台灣就得繳納一千四百廿七億元,等到二OO年更增到五千二百億元,這是多麼驚人的天文數字,因此,台灣地區必須未雨綢繆,提早有所因應,如何節能「減碳」,全力以赴,而不是高雄市政府以單一地方政府可以埋頭「獨幹」的。●本報記者:章無忌

 

人氣1260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06期 | 2012-10-31 05:33:46 |

8.9版 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  率千人參加大陸活動圓滿結束

                 舉辦兩岸文化節  總會長郭有智 率進香團謁祖  同祈和平風調雨順

 

 

 由台灣上百個宮廟組成的「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6月26日由該會總會長郭有智率領上千人,分從台中港及金門小三通出發抵達大陸,參加「第二屆泉州海峽兩岸關帝文化節」活動。郭有智總會長表示,辦理該項海外大型活動,有著千金萬擔的壓力,感謝關聖帝君庇佑,護持整個活動圓滿落幕,千人平安回到台灣。

 

   根據一項非正式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奉祀關聖帝君廟宇超過500座以上,數百萬台灣子民崇拜忠義化身的關聖帝君,並代代傳承著關帝精神,在紛擾的社會環境中,另成一種維持良心正義的生活秩序。也由於信仰的結合,組成了以關聖帝君相同信仰的團體正逐漸堅強壯大;「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於焉形成,並在歷屆領導者的號召下,辦理各項海內外宗教文化交流活動。
  由大陸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所主辦的6月27日-6月29日「第二屆泉州海峽兩岸關帝文化節」活動,邀請台灣「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與會;由該會號召會員宮廟,超過千人踴躍報名參加,計有會員宮廟41家及18家友宮廟參加,人數超過千人,並由現任總會長郭有智帶領台灣民間傑出陣頭,包括有南台灣藝術舞蹈團的女子八家將、電音三太子民俗藝陣、中華民俗文化藝術團的駕前官將首還有天師鍾馗陣等陣頭在踩街的精采演出,獲得地方夾道熱烈讚揚。
  第二屆泉州海峽兩岸關帝文化節活動,6月27日晚間8點在通淮關岳廟廣場舉行「鯉城區第三屆道德模範及正氣之星表彰會暨正氣頌文藝晚會、6月28日下午2時40分在華僑大廈舉辦「中華關帝信仰文化論壇」、晚間7時30分舉行各地關帝神轎巡遊及民俗陣頭踩街活動,並安排神明入廟安座儀式。6月29日上午展開泉州海峽兩岸關帝文化節開幕儀式,進行隆重的台灣及海內外的關帝祭典儀式,活動進行到中午結束,來自台灣的參香隊伍及神轎回鑾,圓滿完成該次的盛會。
  近些年來,海峽兩岸民間往來日益增多。據統計,在過去的六年間,台灣宗教文化團體來泉州通淮關岳廟參觀訪問及台灣關帝廟、堂、宮組團來泉州通淮關岳廟謁祖進香的有一百多次,約五千多人。而自2008年起至2011年11月20日,泉州通淮關岳廟董事長吳金炎率團,四年四度訪台,也見證了泉台關帝聖君的情誼,作為泉州宗教文化和民間信仰的重要窗口,泉州通淮關岳廟在海內外,特別是在台灣的影響日益擴大,交流也日見頻繁。                                                           ●本報記者:劉采妮/大陸泉州報導


   
關帝廟為何成了關岳廟

     在泉州,關帝信仰已經世俗化,“通淮關岳信俗”在泉州民間信仰中最為活躍。


  為了更好地保護與弘揚關帝精神,2010年,泉州通淮關岳廟以“通淮關岳信俗”申報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專家評審組通過,並獲泉州市有關部門批准。
  2011年,鯉城“泉州關岳信俗”項目入選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與關帝有關的傳說,以及“關岳廟”名稱的由來,則反映了從民間到官方對這一信俗的重視。
  據《通淮關岳廟誌》紀載,泉州通淮關岳廟在明萬曆年間曾重修過,而具體創建日期,目前無從考證。泉州文博界人士劉志成說,涂門街在古代叫做通淮街,當時的泉州城共有七座城門,每座城門都有一座關帝廟。為了區別,人們在各個關帝廟前面加上街道的名稱,于是位于涂門街的關帝廟前加“通淮”二字。
但供奉著關公的廟宇,為何叫“關岳廟”,而不是“關帝廟”?答案就在泉州通淮關岳廟的大門兩側——這裡有關羽和岳飛的坐騎和馬夫。
  這兩尊2米多高,安放在大門兩側的駿馬雕像,其實是關羽的赤兔馬和岳飛的雪青騏驥。赤兔馬旁邊是紅面馬夫,雪青騏驥旁邊立一白面馬夫。
  泉州通淮關岳廟董事長吳金炎說,原先叫關帝廟的時候,廟裡供奉的是關公。1914年,當時的北洋政府下令,在北京鼓樓西興建關岳廟,將關公與岳飛合祀,祈望北洋軍將領能與關公和岳王爺一樣勇武善戰。後來,全國的關帝廟都陸續改名,于是泉州關帝廟就改成了關岳廟,同時供奉關公與岳飛,並且延續至今。泉州的關岳廟關公有神像,而岳飛沒有,只有一塊聖旨牌。
  目前,泉州各縣(市)區關帝廟還有不少,其他的都叫關帝廟,叫關岳廟的只有這一座。

      關岳廟怎無岳飛像

  既然合祀關羽和岳飛,那麼關岳廟裡,為何沒有岳飛神像,只有大門口的岳飛坐騎和馬夫?民間百姓用豐富的想像力譜寫出各種傳說故事。
傳說,關羽和岳飛,都曾經被選為“護國”之神。元代初年,關羽被加官晉爵,成為當時的護國神。明代朱元璋當政,把“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曾經反抗外族入侵的英雄岳飛請出來做護國神,同時震攝北方民族。
  相傳清朝誌治者曾想依照明代舊制,敕封岳飛為護國神,哪知敕令一下,岳飛神像的臉皮竟然脫落一大層,百姓們說,這是岳飛不願意接受敕封,他覺得無臉見中原父老。清朝統治者獲悉後,只好改封關羽為護國神,關羽的頭銜有26字,即“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靈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並追封關羽的曾祖、祖父、父親為公、為王。
  岳飛神像雖經過幾次修整,都無法彌補臉部脫落的缺陷,後來,只留牌位,連神像也沒有了。所以清代以後,泉州通淮關岳廟只有關帝塑像而無岳王塑像。
                                                                                                               (轉載自泉州東南早報)
 

 

人氣1080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06期 | 2012-10-31 05:20:11 |

10版  黃興國搭橋 天津.高雄港雙贏

            天津市長也將赴鎮瀾宮拜媽祖  致力發揚兩岸媽祖文化

   應台灣工業總會邀請,天津市長黃興國將於2012年7月8日至13日率團赴臺展開“津沽文化寶島行”交流活動。黃興國市長此行重點在訪高雄港,將針對天津港與高雄港的廣泛交流作深入研議,共創雙贏。


  黃興國在臺期間,將赴臺北、新竹、苗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走訪台灣社區、家庭、漁會和殘障群體,與民眾互動交流。同期,在台灣也會舉辦“魅力天津圖片展”、“港口合作發展懇談會”,並前往台中大甲鎮瀾宮拜媽祖。希望通過這次的赴臺交流,進一步擴大津臺兩地的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
天津港對外聯繫廣泛,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每月航班400餘班,直達世界各地港口。

 
天津港最早於1980年與日本神戶港建立了友好港關係,之後兩港進行了許多卓有成效的交往與合作。目前天津港已經和世界上的12個港口建立了友好港關係。它們分別是日本神戶港、東京港、韓國仁川港、澳大利亞墨爾本港、美國費城港、塔科馬港、加拿大蒙特利爾港、法國馬賽港、比利時布魯日港、荷蘭阿姆斯特丹港、義大利德里亞斯特港和西班牙巴賽隆納港。通過與各友好港進行高層互訪和資訊交流,為對外宣傳天津港,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和友好交往做出了積極貢獻。
 
高雄港位於臺灣西南部沿海,地處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航道交匯之要衝,是歐、美、亞海運必經之道,臺灣貨物進出口的首要門戶與集散中心。高雄港主要進出口貨物有集裝箱、石油、液化氣、煤炭、礦石、化工產品、鋼材、廢鋼鐵、機械設備、食糖、加工食品、農漁特產品和文化用品等,承擔臺灣進出口貨物的一半以上,為臺灣省最大的對外開放門戶和貨物集散中心,也是臺灣省第一大國際貿易港。 
 
天津港與高雄港都屬兩岸優良港口, 2008年12月15日,天津更是風光至極。在兩岸進入大三通的啟動時刻拔得頭籌,聲勢蓋過上海。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團往天津,參加兩岸首航儀式,觀看大陸自製、全球最大標準貨櫃輪「中遠大洋洲」在天津港鳴笛,現場歡聲雷動,歡送這艘船前往高雄港。
  為了這場直航盛事,天津市政府還和來自台灣高雄企業組織港都會合作,舉辦「首屆津台論壇和第一屆兩岸中小企業論壇」,單單台商就有300多位參加。威盛電子董事長王雪紅、工總理事長陳武雄等商界名流都出席了。就連負責軍機研發、一向低調的漢翔與台翔兩家航空公司也都派員前來尋求合作。
黃興國市長此行訪台的另一項重點工作就是進行兩岸馬祖文化交流。從2001年開始,舉辦首屆中國•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2004、2006、2008、2010年至今已舉辦了五屆。目前正在籌備第六屆中國•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從第一屆到第五屆,前來參節的臺灣嘉賓達兩千餘人,有臺灣高層、有工商界人士、有文化界人士、有民眾代表,有信眾代表。在臺灣天津媽祖深入人心,天津媽祖節已成為臺灣民眾嚮往來津的首選目標。通過辦節增進了兩岸人民的交流和往來,宣傳了天津,同時許多臺灣企業家看好天津的環境,紛紛來津投資發展。天津市媽祖宮廟和文化界、旅遊界以及社會各界與臺灣媽祖宮廟、旅遊、文化等各界建立了很好的聯繫,每年都有互訪交流活動。像臺灣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臺北鬆散慈佑宮、台南天后宮、澎湖天后宮、金門天后宮等等幾十家宮廟和旅行社與天津市有著很好往來。
  以羅遠鵬為會長的天津市媽祖文化促進會,致力於媽祖文化的傳播和弘揚,2009年在漢沽調研中,宣傳媽祖文化在兩岸交流中的作用和影響力,之後不久,漢沽區委領導到臺灣進行交流,促成臺灣大甲鎮瀾宮來津投資,在濱海新區投資40多個億建設媽祖文化園,在海中塑起高42.3米媽祖聖像,目前是國內外最高的。在今年媽祖節期間媽祖聖像將舉行落成典禮儀式,臺灣將有800餘嘉賓蒞津參加聖像典禮儀式。                                                                                                                       ●本報記者:向前走

人氣1103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06期 | 2012-10-31 05:16:33 |

11版  簡單的宣布停班停課措施 扯出政壇風暴

       連戰吳伯雄反撲馬英九?

 

 

   69日南部開始下豪大雨,西南氣流所造成的災情隨即到中部、北部,612日在雙北造成淹水、土石流,郝龍斌因為遲至當天上午955分才宣布停班停課引來各界撻伐,水利處長、工務局長相繼丟官棄俥保帥,究責聲浪仍無法平息,馬英九被迫做出清晨530分宣布停班停課的指示,郝龍斌也自救,推出北北基桃一日生活圈共同決定同時宣布停班停課,但是世事難料,桃園縣長吳志揚第一時間跳出來「打槍」,反對這項決定,根據內情顯示原本已達成協議,奈何變生胕腋,打亂郝龍斌的如意算盤,真正的內幕則是國民黨接班梯隊問題,也就是國民黨大老反撲、中生代上演政權爭奪戰。

  馬英九自當選連任後就任剛滿月,卻因無連任壓力推出多項背離民意的政策,引發天怒人怨民調剩15%,藍營有志於20142016者無不旁觀甚至暗爽,希望馬英九提前跛腳、斷腳,他們才能打破馬金體制的接班人選,才有機會出頭天,2016已有吳敦義提前布樁,林中森出任國民黨秘書長及安排各縣市黨部新主委,就是為四年後的選戰成立戰鬥團隊,當然也要將2014當成練兵試金石,未開出紅盤的縣市可立即調兵遣將,一切只為爭奪大位,布局可說是天衣無縫。

    或許吳敦義還要到香港去算算命、卜卦了解是否有帝王命,否則以吳敦義在政壇的評語及在藍營的人氣,恐怕有失人和,如要強取大位難免事倍功半,他的年齡也是另一項爭議,因此,在馬英九的口袋名單中應該沒有吳敦義,雖然吳敦義為馬英九打下半壁江山;其實,從國民黨逼退周錫瑋推出朱立倫參選新北市長,就已看出馬英九的接班人選,朱立倫的岳父是政壇大老高育仁,與馬鶴凌有交情,更在2012這一仗打宇昌案鼎力相助有功,而馬在雙北的接班布局更為他在2012交出傲人的成績,因此他肯為郝朱背書,即使2016有吳敦義虎視眈眈要擋朱立倫,2014有連勝文…等人要取代郝龍斌,都無法撼動馬金體制的計畫,因為郝龍斌為馬英九的8年台北市長擦了太多屁股,郝伯伯挺馬、護馬,2012更是打宋有功,如此的政治生態共同體,馬英九當然認郝朱是「兄弟」。

    只是,世事難料,兩位國民黨榮譽主席似乎有聯手甚至合縱連橫的態勢,連戰、吳伯雄遊走兩岸吃香喝辣,打著國民黨榮譽主席的虛名總是缺少實權,如能在台灣培養第二代掌權接班,那將如虎添翼可以呼風喚雨大大厚植實力,所以,連勝文可以大肆抨擊馬面的槍擊案疑點重重、大膽說出證所稅不當;吳志揚更是不願當郝朱的「老二」,過河拆橋公然反對北北基桃統一發布停班停課,其背後當然有老爸撐腰,而且連戰當然要報2004敗選被馬英九取締之辱,吳伯雄也不滿「一國兩區」傳話被栽贓風波,兩人更不滿馬英九集黨政軍大權一把抓、視黨內大老如無物的心態,連吳兩人就是看不下去馬金「整碗捧去」的嘴臉,說穿了就是不甘願馬英九連湯都不給人喝的「吃相難看」。

    世界已成地球村,無論生活、經濟、交通、氣候…詭譎多變,台灣也不能自劃於外,未來如何走、兩岸的關係也牽動美國全球戰略,馬英九要將台灣推向中國大陸,ECFA就是一個跡象,台灣股市本來看美股臉色,已轉變成受大陸AB股左右,馬英九的歷史定位當然著眼兩岸關係,連吳非白癡當然看出端倪,因此也急於在台灣的政壇至少佔有一席之地,他們的第二代當然成為棋子與籌碼,往後將更活躍於政壇,當然,世局瞬息萬變,馬英九與連吳的如意算盤能否成真,並不是他們所能主導的,還要看美國老大哥臉色、視中國是否加速民主化而定,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未來應該由台灣2300萬人來決定,政客的所有私心將被人民唾棄。                                 本報記者:向前走

 

 

人氣1735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06期 | 2012-10-31 05:12:38 |

12版 拚三冠王?陳菊立軍令狀!

       健康已不是問題 參選為壓制黨內接班山頭 未來發展受矚目

 

 

卸下民進黨主席重擔,陳菊是否邁向三冠王?已經成為外界焦點。  國民黨一直認為陳菊一定繼續連任,而且據說陳菊最近召集親信幕僚,雖然是閒話家常,但是已經透露繼續從政的決心,尤其她要幕僚注意在外面的言行,小心出入公共場所,目的就是提醒親信不要出差錯,以免影響到未來的市長選舉。但是仍然還有不同看法,一口咬定陳菊不會連任,除了見好就收的理由外,另一條件就是接班人選都已經在安排,等到陳菊確定後,就會讓接棒人士全力發揮。

  因此,如果陳菊真的表達連任意願,可以說轟動高雄政壇,因為陳菊當選後,就延攬前民進黨立委陳啟昱入府,當時就傳言陳菊因為健康因素,所以不打算連任而要準備交棒,如果親信幕僚所言屬實,代表陳菊的身體已經非常健朗,足堪應付繁重的市政工作。陳菊親信就說,何止完全從中風恢復健康,現在的體力比年輕的幕僚還好。

  或許健康情況可以允許陳菊再拚一任,但是因為四年前中風,甚至謠傳她在宜蘭是因為二次中風而摔倒,陳菊最近的健康狀況卻出奇得好,七十天的議會定期大會並沒有難倒她,甚至每天歷經三位議員輪番總質詢後,陳菊仍然精神抖擻,讓年輕幕僚自愧不如。的確,從最近連續兩周的風災水災,陳菊都能夠身先士卒,親赴現場關心防災救災的情況,一路健步如飛,說明她的健康情形比兩年前好得太多。陳菊目前身體狀況良好,據說歸功於每天的足療及全身按摩。幕僚說,雖然沒有運動時間,但是每晚一小時按摩身體捏腳底,等於幫助陳菊運動,才讓陳菊恢復中風前的體力。

  除了考慮健康,還有就是陳菊一向淡泊名利,可是當她不打算連任的傳言四散後,民進黨內立刻群雄並起,除了陳啟昱外,甚至首席副市長劉世芳因為全力忙於市政,立刻被視為是在為接班做準備,可能為了避免黨內廝殺,所以陳菊才決定繼續連任,打消了其他人接班的意圖。

  至於陳啟昱與劉世芳的競爭,據說其中還有內幕。本來,陳啟昱以立委之尊,卻屈就副市長職位,目的就是要接班競選市長,甚至,陳啟昱屬於原高雄縣余家班,儼然是黑派少主,對抗國民黨的勝算甚大,所以才願意放棄立法委員的舞台,轉任幕僚性質的副市長,說他屈就,並不為過,但是民進黨內人士認為,陳啟昱固然是『成也高雄縣』,但卻也是『敗也高雄縣』,因為當陳啟昱確定當高雄市副市長後,首先反彈的就是原先高雄縣的民進黨派系,當初由陳菊費盡力氣接收的楊秋興人馬,立刻拂袖而去,差一點讓陳啟昱接班計劃破滅,卻也影響到陳菊外甥李昆澤接替陳啟昱立委職位的規劃。

  另外讓陳啟昱夢想幻滅的原因,在於陳啟昱擔任立委職務期間涉及的案件,雖然事後證明是空穴來風,不過已經影響到陳啟昱的聲望。

  至於劉世芳成為陳菊接班人選,一方面是因為劉世芳是首席副市長,掌管高雄市政府最重要的招標發包市政,另一方面就是陳菊的關係,讓外界自然而然的猜測劉世芳會在下一次市長選舉出馬,不過,市府幕僚認為並不可能,原因也有兩個,一個是劉世芳似乎沒有更上層樓的野心,另一個,就是劉世芳相當自閉,除了高雄市政府外,劉世芳並不在外交際應酬,尤其是基層關係可以說是零,可是一旦選舉,不在外面與基層搏感情,這場選戰的勝選機率就不高,因此才讓陳菊的幕僚不看好。

  或許因為接班人選都有隱憂,加上陳菊自認身體健康,還可以再拚一任,實踐自己的夢想,因此才會向幕僚透露繼續參選的意願。

   不過,陳菊親信仍然認為還有變數,尤其政治人物兩任的『八年魔咒』可能不利於陳菊的第三度參選,這也是陳菊最近何以努力打拼高雄市政的原因。

  但是,民進黨人士認為,陳菊如果要拚三冠王,必須要重新整頓市府團隊,尤其不能在廉潔上出問題,或許才能破除『八年魔咒』的迷思。                                                                                                  ◎本報府會特搜記者:喬偉

 

 

 

人氣1054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06期 | 2012-10-31 05:06:59 |

13版 藍營苦覓無戰將 無黨籍楊秋興等待氣旋 綠營陳菊坐穩南霸天

             三年後 秋菊再戰?

 

   國、民兩黨同時在高雄市由新的市黨部主任委員出任,朝野兩黨在同一個時間由新人主持黨務工作,無庸置疑的,國、民兩黨未來在高雄市的黨務作為,當然,不約而同的目標是一致,全都放在三年後的市長選舉,雙方在未來的攻防中,熟悉選局人士已看出箇中端倪,民進黨的現任市長陳菊當然會全力爭取連任,而國民黨那一廂,也必然會在「眾裡中尋它千百次」,推出足以和陳菊相抗衡的適當人選。

     已經再明顯不過了,已年過六十的陳菊在擱下民進黨代理主席後,即不再介入黨中央主席選舉,雖然,就位階來說,她無疑是當前民進黨政治地位最高,也是最具影響力,但外界已不難看出,她不可能有再一層樓的打算,未來的總統選舉在民進黨內還是蔡、蘇二人之爭,因此,她安心的留在高雄市,不僅可以再打一場「有把握的選舉」樂個「南方稱王」。

 為此,三年後的高雄市長選舉,陳菊應該是民進黨不作第二人想的人選,那是了無疑問,在這種情形下,對就新上任的該黨市黨部立委,未來三年的黨務工作,壓力輕,一切都是現成,駕輕就熟。

    其實,民進黨的選戰策略,還是看重在文宣與「爾虞我詐」的戰術的運用,他們打的是聲勢的助長,不像到現在還是不脫多少年來一成不變的傳統「組織戰」,要靠樁腳打選戰的國民黨,雖然,在馬英九從二次總統選戰中由金溥聰督軍的策略,已偏重文宣,但那是用在全國性的總統選舉中,到了地方選舉,派系的調和鼎鼐,擺平派系,組識戰仍然是主戰的重點工作。

     所以說,打機遇戰,全力製造聲勢的民進黨,在兩軍對峙中的作戰運作,民進黨地方黨部扮演的角色,似乎偏重在輔助、人員支援,真正決戰於千里,折衝樽俎的主戰要務還是落在候選人本身全盤掌控的競選總部,比較民進黨而言,國民黨市黨部在市長選戰中扮演角色,顯然更加吃重,他們不僅在人力上要全力支援,打好組織戰,更得肩負平息地方派系內部糾葛,而財力方面的支援,也要擔負相當程度的責任。

     一個主打組織戰,文宣只是做為陪襯的國民黨的地方選舉,由此便不難看出黨部主委的責任之重,而這些年來國民黨在「黨產歸零」的壓力下,大幅度簡化各地方黨部組織,財源少了,人力更少得多,相對的,地方黨部影響力也因此減少,尤其,金溥聰二度擔任黨中央秘書長,黨的權力一把抓,影響力直接介入地方黨務,地方黨部大都明顯的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輔選工作之吃力,推動工作加困難,已到了舉步維艱地步。

     為此,新任高市黨部主委顏世一走馬上任後,他雖然鬥志高昂,但地方仍然不看好他會有更大作為,國民黨籍的高雄市議長許崑源就一針見血的指出,國民黨中央必須給顏世一全權發揮的空間,中央千萬不要掣肘,資源非下放不可,他所說的「資源」應該是候選人的提名權,乃至選戰策略的操控運作,一個缺少獨當處理權力的主委,又如何帶兵作戰?

     許崑源的一席話,點出了國民黨中央的過份操控選舉權力,造成地方進退失據,戰力難以施為,導致連連在高市吃敗仗的問題癥結,從去年市長選舉候選人其實就是中央決定,對地方戰局瞭解最深,未來選戰又站在第一線的地方黨部,人選戰力不足,聲勢一直無法提昇,這一戰「未選先輸」早就註定了,而黨中央仍然在自我感覺良好,到處宣稱支持度正在高昇,快趕上第二名,殊不知,市長選舉只有一人當選,爭取趕上第二名,豈非在自我作賤,黃昭順慘敗,人選不是很理想,可塑性又不強,在全力拱衛下仍難提昇戰力,這一仗,國民黨敗得理所當然,也不意外。

     顏世一並非完全沒有機會,過去歷經三個縣市長選戰操盤,打了全勝,不是僥倖,更不是浪得虛名,他的作戰經驗是應加肯定,高雄市地方確實已主客場互易,形成綠大於藍的態勢,是事實,這是他的困境。 四年半前的馬英九在總統選戰中不就改變了人們心中難以改變的高雄市「綠大於藍」的形勢,事在人為,馬英九在高市贏了謝長廷的「地盤」發跡的高雄市,即是反映藍軍在高雄市並非不可為,當然,人選的理想性是先決條件,放手讓地方黨部作戰,黨中央退而為支援工作,也許戰局的運作會更加靈活,也足以積蓄更大戰力與對手一拼。

     去年的黃昭順已過去了,「敗軍之將,不可言勇」,就目前高雄市藍營地方,要尋找一位足以和陳菊抗衡人選,固然難度高,但絶對不是沒有,當然,從檯面上的前現任立委中,大慨是比較困難,黃俊英「俱往矣」,機會已不再了,政界人士認為施政績效最佳的楊秋興是否重作馮婦,讓他再度披掛上陣,可能是人選難覓中比較俱有挑戰性人選。

     一般認為,楊秋興的條件就眼前檯面上藍營人選中比較,應該選戰條件較佳,問題上,他目前仍然無黨藉,他退出民進黨後去年便以無黨藉身份投入市長選戰,雖然吃了敗仗,但以一己之力,仍然在得票上遠較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的國民黨提名黃昭順高出很多,就當時的戰局,在「西瓜效應」未能發揮下,反而刺激民進黨選民同仇敵慨,全力支持陳菊,顯然,去年那一戰,陳菊的大勝,是「因緣際會」,也是「時勢造英雄」。

     三年後戰局又如何,目前言之過早,未來的演變似乎在看國民黨如何決定人選的提名,如果,仍然堅持其「執政黨的優勢」,不容扭曲,還是要在自己有限人選中提名「黨籍」人選,而楊秋興又堅持不願投入國民黨,仍然抱持無黨籍身份,那麼,去年的三對峙重演,則形勢所趨,到頭來又會「造就」了陳菊的優勢,連任之戰,是可期待。

     以楊秋興的參選為主軸,果真如此,則三年後的市長選舉,楊秋興的動向,當然是動見觀瞻,而姑且預測他到時一定會投入選局,却仍然以無黨籍身份參選,選局的走勢,則扮演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身份便落在國民黨這一,如果,國民黨在無法說服楊入黨下,為了拉下陳菊,只好「委屈求全」,全力支持楊秋興,國民黨則不提名人選參選角逐,這種演變的形勢,當然是形成二軍對峙,一對一單挑,操作效應問題沒有了,選局也就單純多了,到時戰局一定會拉高,鹿死誰手就難料了。

     相對的,楊秋興會不會回應國民黨的原則,成為國民黨人選?熟悉戰局人士的看法是,在「兩權相較,取其輕」的情形下,楊秋興成為國民黨人選可能性不高,雖說,下屆市長選舉市長與總統選舉合併辦理已成為「絕響」!儘管如此,執政當局的民生議題操作的不當而造成民怨,是否會繼續延燒到三年後,很難說,就算是眼前的紛擾,造成馬英九支持度爆跌,不會扯上那麼長久,但執政不利的問題,在未來三年內能否一舉丕轉,還是一個難以解套問題。

     在這種情形下,楊秋興如披著藍旗參選,一定無法割棄藍施政不力帶給他的沉重包袱,未來在選戰中,由綠轉藍的個人選舉形象的建立,仍然會造成負面的冲擊,因此,在以無黨籍為藍軍提名人選出戰兩者之間的選擇,對楊秋興而言,最後的選擇會是一個很難下決定的問題,除非,國民黨放任楊秋興採取最好選擇,仍然全力支持。

     如果,國民黨不願放棄黨的獨立自主原則,堅持非黨籍人選不可,唯一的可行之途是,具有足以「勸退」楊秋興的說服力,果真如此,楊不介入選局,但關鍵問題還是在自家人被提名人選,確是「一時之選」,讓未來市長選戰回到四年前「藍綠對決」戰局,可是,已浮上檯面的藍營人選,顯然很難找到一位超過楊秋興的人選,一個理想人選必須是:知名度高,可塑性強,普遍能取得地方支持共識,足以製造風潮,牽動戰局的條件,似乎這是一個高難度條件。

     因此,眼前的形勢楊秋興仍然是一位足以和陳菊分庭抗禮,爭一日之長的人選,國民黨要收回失去多年失土,如何在楊秋興是否入黨參選得失,進行深入探討,當然,藍營如有其他更佳人選,如中央知名度高的閣員,都是可以思考。                                                    ◎本報記者:風信子

 

人氣1106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06期 | 2012-10-31 05:02:29 |

14版  綠高雄城池「固若金湯」 顏世一恐難「單將突破」

 

  國民黨指派完全與地方毫無淵源的顏世一擔任懸缺近四個多月的高雄市黨部主任委員,主要是借重他過去在幾個縣市擔任主委時為國民黨打了幾場勝戰。保住台中.南投.與基隆市地方政權,算是【才將】型的主委,國民黨中央在剛完成合併高雄後,借重顏世一的【戰力】當然是冀望他在三年後的市長戰役中,打出漂亮【戰績】。

   顏世一雖算得上【戰功彪炳】,但高雄市畢竟不是基隆市,更不是台中縣,也不是南投縣,在【綠大於藍】的高雄市,再合併綠營當權二十多年的高雄縣後,對顏世一的挑戰更大,未來會不會是一場【不可能的任務】,可能性很高,但硬說藍營要在高雄市【翻盤】完全沒有機會,則是言重了!

  在高雄市升格院轄市後,藍營只在吳敦義手中擊敗綠軍的張俊雄,當年【雙人枕頭】台語歌曲流行正夯,張俊雄因原配外又有【如意夫人】,在藍營的操作下,【雙人枕頭】成為張俊雄競選時的【致命傷】,終於遭到吳敦義擊敗。

  但是,四年後也就是十三年前吳敦義爭取連任時,姿態擺足,當國民黨中央急於敲定市長候選人時,以吳敦義乃現任市長當然是不作第二人選,但為了地方建設經費問題與中央意見分歧,始終談不攏,是否競選連任,遲遲不予表態,甚至也搖擺反覆中,而此時民進黨早已做出了【綠色執政】要打下高雄市政權的準備工作,謝長廷當時背負綠營的期待,卻也是在各方完全不看好的雙重負荷下,以哀兵姿態,力爭上游,而選戰前的各種不同評估,也都看好吳敦義。

     就在吳敦義遲疑不定,賣足關子中,最後是迫在眉捷中才接受提名投入連任選戰,此時地方對他的【矯情】已有了不滿反應,即地方三大家族之一的王玉雲家族對他的不滿,因吳敦義始終拒絕王家提出安排副市長人選條件,當時已是禍起蕭牆,藍營依然不以為意,王家猛扯後腿,無疑是【城門失火.殃及城池】,即綠營更在投票前關鍵時刻,拋出了一個要命的誹聞錄音帶,在倉促中因應不及下,吳敦義的競選形象首當其衝,選後多年才證實那是一件人為操弄經過【剪接】的傑作。雖然最後還是還了吳的清白,但因此以五千多票的差距輸掉了選舉。

  從那一年後,高雄市藍旗更換成綠旗,迄今十多年了,藍營始終無法收回失土,後來,藍營二度打出形象牌的黃俊英,先是敗於爭取連任的謝長廷,後又以二千多些微差距票數敗給陳菊,【走路工】事件,有如吳敦義【錄音帶】的手法在如法炮製,都是選舉惡劣手法操作,黃俊英敗得很冤,【走路工】事件後經法院證實也是偽造的,但他只換得一身清白,卻輸掉了更可貴的選舉。

    陳菊僥倖當選後,去年高雄市合併高雄縣,擴大高雄市選區後的市長選舉,陳菊她四年經營,從謝長廷大刀闊斧,施展魄力的完成高雄捷運,以及稍後的世界運動會,巨蛋與主場館宏偉壯觀的重大建設,再配合世運會成功的辦好這場舉世矚目的盛事,為高雄市提高能見度,因此,市民的支持度大大提高,儘管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陳菊在市政行銷上仍然展現一番作為,這時的陳菊聲望與四年前以兩千多票些微差距,更很難割捨拜【走路工】事件之賜而險勝,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為此,去年高雄市合併高雄縣後的首次市長選舉,雖然,她面對自家人,也就政績甚佳,施政形象一等一的前高雄縣長楊秋興的挑戰,還面對國民黨提名黃昭順的夾攻,她兩面作戰,雖說,楊秋興的參選難免形成鬩牆之爭,但黃昭順也很努力在力爭上游,地方有識之士以黃昭順在那場選戰中也認為選情艱困,企圖操作【西瓜效應】,引導國民黨選票轉向民調第二的楊秋興。但國民黨以堂堂執政黨對犧牲自家人提名黃昭順面子掛不住,堅持應戰下去,結果,綠營反而激發支持者的向心力,連楊秋興經營多年的高雄縣厚實的基本盤也守不住,陳菊便如秋風掃落葉似的以八十多萬票大幅度領先,擊敗楊、黃二人還得票總數多而高票當選。  陳菊三年多後必爭取連任,在高雄市經營已完成了固若金湯的城池,是很難撼動的。

    在這種情形,號稱挾著過去在南投、台中縣、基隆市三個縣市長選舉連戰連捷,連三勝的輝煌【戰績】的顏世一此次出任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能因此而乘勝追擊,在高雄市再立下戰功,卻是一個相當高難度挑戰,他有高度戰鬥力,也有心思考經營地方黨政,但他還是很難避免面對【內場三分贏】的不變定律,尤其,以目前的國內政治形勢,黨中央都已面對執政黨的馬英九總統身陷美牛肉風波,油、電雙漲以及證所稅問題衝擊,民怨沸騰,民意支持跌入空前低紀錄,影響所及,主客觀事件都明顯不利下,顏世一這次在高雄市要發揮過去【戰功】先天條件不足,往後三年經營能否因此而否極泰來,確實很不樂觀。                                                                                                             ◎本報記者:風信子

 

人氣1056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06期 | 2012-10-31 04:56:33 |

15版  不懂黨務 林中森搞不出名堂

            放棄議會優勢走黨政平台 天馬行空無助奪回政權

 

   國民黨想奪回高雄市政權難度很高,最近卻傳中央黨部秘書長林中森要在高雄搞【黨政平台】,透過這個臨時組合的平台,凝聚地方向心力,這是一個【創舉】,但能否發揮平台的功能,重建國民黨在高雄地方積弱不振的影響力,恐怕不樂觀,熟悉地方政局人士認為,所謂【黨政平台】不過是林中森【一廂情願】的想法,倒是相對的意見,有人提出的強化【議會路線】要來得踏實有效

    林中森地政官僚起家,他跟對了人,隨著吳敦義一路由高市府地政所長,而秘書長後來在內政部次長轉了一圈,吳敦義當上副總統後,因緣際會,一躍而當上了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在歷屆秘書長中,他是唯一和黨務工作風馬牛不相干,他不懂黨務,國民黨卻讓他坐上黨秘書長要職,馬英九用人,外界無不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 他在高雄市多年充其量,只能說他對政務工作有其專長,黨務工作則是不內行,從他這一回提出的在高雄市成立【黨政平台】,卻對地方黨工提出應走【議會路線】建議擱置一邊,不可否認,他熟悉高雄市,但對黨務與選舉工作,並不是很了解,所謂【黨政平台】,可說是天馬行空,一句政治口號罷了!要收回失去多年的地方政權,一定要【務實】而不是【務虛】,尤其要用在地方,則就不知其所以然,也許用在中央如國會的黨政運作可以,拿到地方恐怕就會患上【水土不服】。

  照林中森得想法,透過成立的黨政平台,由出身高雄縣的前主委,現任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擔任這個平台召集人,不定時,或是經常性的集會,聽取地方代表性人士的意見,凝聚各方共識,找出問題,立即解決問題,當然,檯面下對執政黨的市府也做相對反制的運作,而地方在建設方面或有任何需求,即由平台操作配合林益世在中央影響力,由相關方面做具體的回應。

  黨政平台的構想,主意都可持正面看法,問題是,政府在高雄的南部行政中心,他們做的工作就是這些,而南部行政中心過去的行政績效如何?早有公斷,中心主任就空懸,執行長一直是落選政治人物的【落腳處】,檯面政治人物都視此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個中心存在的價值性如何,不言可喻。

  而性質類似的【黨政平台】不過是一個臨時編組,林益世在行政院公務繁瑣,早就分身乏術,他究竟能在這個平台付出多少時間,應該是很有限,而不定期的意見凝聚,能否落實,是一個問題,日久轉生,那是免不了,開始時可能參予者興致勃勃,意識高昂,一旦問題大都很難付諸解決,到時【虎頭蛇尾】落得個【無疾而終】恐怕也是始料未及。

  事實上,一個平台冠上【黨政】就令人有高不可攀,到時難免【曲高和寡】,林中森畢竟不懂黨務,也不諳地方選舉在地方人士心中的箇中三味,地方黨工提出的【議會路線】,比較下,是現成的,一蹴可及,如能在運作做綿密的配合,則是大有可為,因為,國民黨固然在高雄丟了政權十多年,缺少政治資源,可能要人無人,要錢無錢,要凝聚向心力,厚實地方基礎,卻是舉步維艱,但林中森顯然忽略了市議會仍然掌握在國民黨手中,議長許崑源是一塊料子,在府會之間正為國民黨提供最好的【反制空間】。

  當年在屏東縣長任期中的現任民進黨中央黨部主席蘇貞昌應該對【議會路線】對他爭取縣長連任造成莫大的制約力道,一定記憶猶新,而且,切膚之痛,感覺必然深刻,因為,他在執掌屏東縣政時其施政推動,國民黨控制的縣議會不僅反制,甚至全面改制,而更早的已故民進黨元老邱連輝,更深受【議會路線】之害,連莊失利,就敗在國民黨的縣議會的制約。

  蘇貞昌也好,邱連輝也罷,兩人先後爭取連任不成,最大的阻力就是縣議會,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國民黨此時有市議會優勢,卻不能活用,豈非【暴殄天物】,放著現成優勢,卻去搞完全不著邊際,也很難達成預期效應的甚麼平台,不能因黨籍議員過去的質詢火力不足,難以【借風扯蓬】的邊際效益,其實這是多慮,市府經緯萬端,缺失難免,正是大做【翻桌文章】的大好機會。

  只要妥善運作,全面配合,要發揮反制火力,並不是難事,媒體的運用,端在議員的質詢是否有新聞性,透過全面的操控,議會路線絕對是可行的。                                                                                                    ◎本報記者:高鳴

 

 

 

         

 

人氣1138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10期 | 2012-10-25 07:13:50 |

1版 靠爸編劇本 2512避風頭

人氣1168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10期 | 2012-10-25 07:08:02 |

2版 五都成立 社團法人兩難
          高雄建商公會合併破局 原市、縣業者各擁山頭 失去一加一大於二的局面

 

   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台灣 地方自治邁向嶄新的架構,全台五都成立,意即原台北市維持不變,原台北縣升格為新北 市直轄市,原台南市、台南縣消滅合併為全新的台南市直轄市,台中縣、台中市消滅而合併為新的台中市直轄市;至於高雄縣市升格,因高雄市原本即為直轄市,並無所謂升格問題,法律上的解釋應是高雄縣消滅,而併入高雄市,為五都成立最特殊的合併方式。

  高雄市轄區原本分據兩地的同質性的社團法人,原本各據山頭,在縣市合併立刻面臨了是否合併、應如何合併的立即性問題,雖然依法律解釋,高雄縣法人團體併入高雄市於法有據,但原高雄縣各公會、社團必然會有許多理事長、理監事,甚至許多法人團體的各階層工作人員失去其原本擁有的頭銜、舞台及引以為傲的社經地位,甚至失去賴以維持生計的工作,但社團合併不僅能壯大社團實力,擴充會員聲勢,統一行政運作,樽節人事費用,如僅以理、監事及會務人員之私利,寧捨成立社團服務會員之初衷,執意在同一行政區內維持兩同質性社團分立,以成就自我私利,視廣大會員權利於無物,豈不醜陋至極。

   公會合併具正向效果

   法人團體、社團的社會評價,往往取決於其會員人數及與公部門的聯繫能力,公會合併的正向效果即是凝聚原市、縣雙方會員,整合兩地原屬社團的社會資源、行政力量,雖然兩個團體的結合,關係會員代表席次分配,理、監事代表性結構,與全聯會接軌問題、會務人員安置問題、會館處理問題,及兩個團體淨值是否有明顯差異而造成對雙方會員顯有不公之情事,但這些細節都能攤在檯面上而由雙方派選理監事代表磋商,所得結論經提案會員大會追認通過。
  高雄市產業貧脊,設籍在高雄市內加入民間社團組織的企業不多,大型全國性企業及一般股票上市公司縱使加入公會關心會務發展者也鮮少有總經理以上具決斷性層級人士參予,在人民團體方面,資源最豐沛,制度面最健全,會務發展及會員服務最活躍的該屬建築開發公會,挾著前輩建商同業多年累積與政府機構的溝通經驗,及經年性的公益付出,為建築業在行政部門與廣大消費大眾間建立了一道鞏固的橋樑,但長期以來市、縣分立,各自為政,資源不能完全共享、共通,且高雄建商向來皆跨縣市推案建築、銷售,三分之二左右會員必須在市、縣兩公會分別入會、繳費,對建築同業無疑造成了無謂的成本浪費,且在溝通管道方面也無法達到單一窗口的便捷效果。在高雄市、縣合併之初,兩大公會在公開場合皆表示兩會已有合併的默契,也認為合併才是高雄建築業長遠發展最好的選擇,而背後卻暗地串聯,以莫須有的藉口,把合併計劃給擋下,在即將到來的明年初兩公會的會員大會也將再次的選舉各自的理監事及理事長。

 

 

 

 

 

 

 

 

 

 

 

 

 

人氣1069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10期 | 2012-10-25 07:04:27 |

3版 嘉惠偏區學童  中油e起來

        煉製事業部吳清陽執行長、高雄煉油廠李順欽廠長率隊贈內門區觀亭國小25部再生電腦

 

  吳清陽表示雖然是本公司汰換的電腦,功能還是非常良好,經過煉製事業部資訊單位用心檢修之再生電腦,嘉惠偏遠地區學子,讓資源重新再發揮最大功能,也對於資源的回收再利用盡到最大責任,他期盼這批電腦設備對學校學生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能幫助他們加快資訊、網路的數位學習,縮減城鄉數位落差。


  張俊民表示:中油煉製事業部提供這批電腦,讓偏鄉小學注入更豐沛之數位元素,活化傳統教學,他將這項有意義的捐贈儀式定位為「分享、永續、關懷、提升」,即資訊設備的分享轉化為知識分享、資源的永續利用支持終身學習、關懷偏鄉縮短差距及學習升級向上提升四個層面;在資訊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學校教育面臨資源設備缺乏的窘境,他感謝台灣中油公司煉製事業部暨高雄煉油廠,關心支持偏鄉教育,讓觀亭國小的教學能在E化設備的提升下更加生動活潑,更延伸觀亭孩子的學習觸角,立足觀亭放眼國際﹐讓偏鄉教育從「分享、永續、關懷、提升」出發。觀亭國小將善盡保管責任並發揮再生電腦最佳效益,融入各項教學活動,嘉惠觀亭學子!                                            (中油廣告)
 

     高雄煉油廠五輕丁二烯工場復工

 

  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五輕丁二烯工場,4月6日因第一萃取蒸餾塔再沸器燃燒塔管線破裂引起火警停工,經詳細檢查修護後,7月9日經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動檢查處審查同意復工,目前已做好試車準備,8月6日下午高雄市政府環保局來函同意進行試車,正式進料恢復生產,8月7日將有合格丁二烯產出,對下游廠商如台橡、奇美、國喬等都能恢復正常供料。
  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表示,本次重新開爐,事前知會鄉親地方人士,相關主管坐鎮指揮,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所有操作人員均依標準作業程序進行開爐,7日將有合格丁二烯產出,對台橡、奇美、國喬等下游廠商可恢復正常供料。
  高雄煉油廠指出,丁二烯工場是在今年四月六號,因為第一萃取蒸餾塔再沸器燃燒塔管線破裂,而引起火警停工,在經過詳細檢查修護後,並在七月九號經過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勞動檢查處審查同意復工,高雄煉油廠別強調,本次重新開爐,事前已經知會鄉親地方人士、相關主管坐鎮指揮,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所有操作人員都是依照標準作業程序進行開爐。                                                      (中油廣告)

人氣1357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10期 | 2012-10-25 07:00:37 |

4版 男人幫紛出事   菊團隊陷危機
     李穆生交保  重創高市府清廉 還有多少狗皮倒灶  恐烽火四起

 

  一連串的弊案纏身,李穆生當然矢口否認,連最賞識他、委託重任的市長陳菊,都公開為其清白強調「相信李穆生的操守不會有問題」。話是那麼說,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如果,李穆生真的操守經得起考驗,用不著陳菊為他「背書」,如果,在檢方明鏡高懸,全面追查下,查出確已涉有貪瀆,陳菊的「背書」也好,「保證」也罷,都是多此一舉,「傷人七分,自傷六分」,陳菊執政團隊的操守,勢將遭到重創。

    執法反覆 難自圓其說


  李穆生已很難逃脫已成為爭議人物,處理地勇公司爐渣廢料問題,執行態度反覆,光是這檔事,便是夠叫他「跳下黃河,洗不清」。
  因為,如果地勇公司爐渣的確製造污染,李穆生掌權的環保局便該依法行事,行文中鋼中止供料,沒有討價還價空間,之後,就不該有撤銷前文,要中鋼恢復供料之理。但卻有不同理由認為地勇已提出可行性改善計劃,在這種反覆、出爾反爾的執法決策下,就難杜外界悠悠之口,而更突兀的是,弊案風起雲湧,越扯越大時,李穆生卻又一反對地勇所提改善可行計劃的採信,以地勇已在六處農地堆積爐渣,污染嚴重,連連祭出重罰,行事變化之大,外界都被攪得如霧裡看花。
  事實上,環保局已坦承有上自中央,下至地方民代出面說項施壓,因此,環保局一會這、一會那的執行立場的變化,是否受民代施壓有關?環保局不會承認,但何以執法反覆,卻始終無法自圓其說。
  為此,太多的質疑面對環保局,環保局的執法威信重挫,引起外界對環保局官員是否有操守問題,傳說甚囂塵上,環保局在千夫所指下很難自處,陳菊仍然選擇相信她的愛將李穆生,悠關市府執政團體「清廉」,既使被指「護短」,但所有涉案傳說,在沒有確切證據前,特偵組也未對環保局官員採取法律行動時,陳菊相信李穆生清白,並不意外。

 

    大動作強調清白


  環保局處理地勇公司污染問題,其執行立場的反覆,在眾口鑠金下,已很難說得清楚,卻又在這個當兒,李穆生向陳啟祥索取五千萬元的內幕被壹週刊爆料了,這一爆,對已焦頭爛額的李穆生,處境更艱難,他能做的唯有對壹週刊反制,提出加重誹謗,藉以強調他的清白。
  李穆生的反制動作,外界印象深刻,也耳熟能詳,不是嗎?眼前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且看:
二個多月前壹週刊爆出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收賄,涉及中鋼弊案,收取陳啟祥六千三百萬元時,他不就是理直氣壯,一再強調畢生清廉, 絕對不收賄,更不藉勢藉權索賄,好幾次記者會,都聲廝力竭,誓言他的清白,不容被踐踏,接著便到地檢署按鈴申告,一連串反制作為,都是在為個人清白做最後掙扎,最後演變又如何?檢舉人出面了,錄音光碟「如假包換」,也呈堂供證,這時林益世再也拗不下去了,只好乖乖認罪,就這樣一齣「為清白奮戰不懈」鬧劇收場,林益世於是被送進了台北看守所,「成也林益世,敗也林益世」。
而回頭看看李穆生的情形,似乎也在循林益世為個人清白強力維護的軌跡,面對壹週刊的爆料,他也是趕在週刊發行同一天舉行記者招待會,矢口否認有所謂開口索取五千萬元事實,接著,就上地檢署控告壹週刊加重誹謗,以後的走向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文轉5版)

 

人氣1245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10期 | 2012-10-25 06:51:32 |

6版 搏版面 洪一半走火入魔

      真真假假:爆料大玩兩面手法  似是而非:擺烏龍走進死胡同

        

  要爆料,尤其要站上A咖級,說真的「沒有三兩三,如何上梁山」,特偵組為此而約談洪智坤,還根據洪智坤的「爆料」來源與資訊,除了深入查證外,也約談有關人士,一位高雄市戴姓前市議員是洪智坤所說的資料提供者之一,戴某到特偵組作證時,他供稱告訴洪智坤的內情,都是「開玩笑」並無其事,而其他查證也證實洪智坤有關吳敦義多次與林益世到中鋼與鄒若齊「密會」,證明是子虛烏有,不是事實

  「烏龍轉桌」太超過
 

  特偵組公務繁忙,還為這一爆料事件指派一組檢調人員深入調查,因為,攸關副總統聲譽,更甚的是,因為爆料內容已涉及中鋼弊案偵查工作,非弄得一清二楚不可,卻想不到,最後結果是洪智坤在「烏龍轉桌」,這個烏龍也未免玩得太超過了。
  好一個洪智坤,對特偵組戳破他的爆料是大烏龍後,他的回應卻讓外界看傻眼,對其爆料內容已被拆穿,完全是玩假的,避而不願面對,卻打了個轉,反而轉守為攻,對外嗆聲,要告特偵組洩密,引用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條「洩漏國防以外之機密」,追究特偵組洩密刑責。
  熟悉法界人士指出,偵查中秘密,依法偵查中的內容不得外洩,否則,就得擔負洪智坤引用的刑法一百三十二條,特偵組在查證洪智坤爆料中涉及吳敦義內情後,即透過新聞稿公開指出,其爆料來源依洪的說詞是依據戴姓前市議員以及中鋼高階主管在密會時透露得知,此外,還有某電視台記者,但戴已證稱那是「玩笑的話」,外面傳言,又從中鋼資料中認定洪的舉發是不實傳聞,他可能據此認為偵查內容豈可公開? 

    控告特偵組洩密

  洪智坤對著特偵組嗆聲,對吳敦義所說的「主戰場已結束」有所質疑,似乎懷疑吳敦義的說詞在暗示中鋼一案的偵查工作即將告一段落。
  從洪智坤的嗆聲,關心中鋼弊案人士倒希望洪智坤告特偵組,不要光說不練,也讓特偵組接受法律的檢驗,是否有洩密情事?或是綠營人士對吳敦義那一句「主戰場已結束」,是否是主戰場的轉移?洪智坤就直接指主戰場結束,似有把辦案重點由總統府轉到了綠色地方政府的質疑。
  事實上,綠營人士對檢方二度「大軍壓境」,對綠色的嘉義縣、雲林縣、台南市以及高雄市政府展開空前罕見大規模搜索,質疑是藍營在轉移其點,有「圍魏救趙」的侃味。
  在這種情形下,特偵組對中鋼一案的偵辦工作,外界懷疑涉案的人士,大有其人,但特偵組的偵辦工作一直在林益世周遭人士打轉,偵查箭頭一直未能對外延伸,而吳敦義在面對綠營人士的質疑中,竟然冒出「主戰場已結束」,等於益加外界對特偵組辦案有「自我設限」之嫌,平心而論,即使綠營人士乃至一些名嘴對吳敦義是否涉及中鋼一案,著墨頗深,窮追不捨,但都未有任何具體證據,吳敦義此時大可置身事外,但那一句「主戰場已結束」,就是為此一說,也予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受。
  話又說回來,洪智坤已對偵查組提告,不再是僅止於嗆聲階段,他這一告,可告得好,值得外界「期待」。
            
                                                                                                                                                                (文轉7版)

人氣1095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10期 | 2012-10-25 06:47:43 |

7版  烏賊戰術 禁不起考驗 

              名嘴當不成傷痕累累 在政論節目中銷聲匿跡

  但就他這次的大爆料,公然指出吳敦義偕同林益世與中鋼提出相關資料澄清,當事人吳敦義更提出副總統行事曆否定其事,在這種情形下,洪智坤對吳敦義一口咬定的數度「密會」,應該沒有事實根據,媒體以擺烏龍、子虛烏有形容,洪則未做回應。


  在特偵組指洪智坤爆料完全不是事實後,如果,他認為特偵組有偏頗,或是有其他進一步資料,強化其爆料並非在無的放矢,他大可針對這件事公開說明,甚而出面指摘,但他避開這件事,卻以特偵組違法洩密而提告,就這件事而言,對吳敦義爆的料,既然洪智坤未面對,或正面回應,卻繞了個彎,另找洩密事向特偵組嗆聲後再提告,顯示,這一回,他似乎是黔驢技窮了,包括胡忠信、黃光芹以及洪智坤在內的「名嘴」爆料,洪智坤是否可稱為名嘴?也許可以,也許不可,但他在爆料方面的表現,雖然是「遲來者」,但卻有「後發先至」的功力,因為,他第一次爆料是針對自家人,以民進黨中執委身分,卻揭發當選的中常委李清福涉及貪汙罪,已經判刑,雖尚在上訴中,接著他又爆出過去一手提拔他的高雄市長陳菊在中常委選舉中,她操作的菊系人馬在選票運作中有「黑道大哥」介入監控,連兩爆,件件深具爆炸性,在民進黨中央造成很大震撼,甚至傷及陳菊體系「黑影」罩頂。

   離開菊系  不甘寂寞

  洪智坤這次可稱得上在爆料界「初試啼聲」,卻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因此,一爆而紅,充其量只是地方型的人物,級數不算高,卻因到高雄三年而坐擁三棟豪宅,在市長選舉中成為陳菊競選對手攻擊焦點,後來遭菊系更貼近陳菊人士的排擠,因而走人,從此,在市府過去陳菊周遭人士中,他「斯人獨憔悴」,可是,他之後仍不時在報章雜誌為文臧否人物,評論時政,頗多擲地有聲,顯示,他並不寂寞,也不是甘於雌伏的人物。
尤其,他從偶而在筆桿上玩玩,倒也樂得逍遙自在,但他在民進黨中央選舉上爆起自家人的料,由於他爆料內容不是憑空杜撰,而是有所本,真正觸及民進黨的價值核心,尤其,他又爆出陳菊系統在中常委選舉中黑道大哥介入監控一事,更具震撼,一夕之間,洪智坤的聲名遠播,他已由地方級數不高的人物,一躍成為全國級頗受注目的人物,都快被視為爆料界的「A咖」。

     遭特偵組破功

  但他不爆則已,卻一爆再爆,把箭頭針對副總統吳敦義,當胡忠信的「長崎第二顆原子彈」並未引爆,淪為各方責難,爭相調侃而不再信任的「名嘴」後,對名嘴爆料的可信度普遍受到貶謫,洪智坤卻超越在這個風頭上,大爆料吳敦義與鄒若齊密會內幕,他雖然沒有胡忠信那麼誇張、危言聳聽,但他誓言對吳敦義爆料有事實根據,人、事、物齊全,一時間引起各界注目,都認為洪智坤的言行,動見觀瞻,果其所爆屬實,豈止讓吳敦義「跳下黃河也洗不清」。
由於他這一爆,已明顯對特偵組也造成了程度性衝擊,只好循胡忠信的例子,以證人身分把他請過去問話,而為了一次對此事做到「堅壁清野」作用,免得尾大不掉,同時,也找來洪智坤所說的人、事、物,一一查證,最後調查結果,原來又是一個大烏龍,根本不是事實。
  如果,洪智坤已擠身名嘴行列,這次的「處女作」已遭戳破,對名嘴們困在信任度受考驗風波中,無疑雪上加霜,想當年邱毅首爆高捷弊案,以一張在韓國濟州賭場抖出當時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前高捷已故董事長陳敏賢接受廠商招待醜聞,轟動一時,接著,他又一手揭發陳前總統一連串弊案,「爆料天王」成為邱毅不可搖撼的「桂冠」,之後,名嘴與爆料形成扯不清的連結體,名嘴崛起,更引領時政。

   玩很大被看破手腳

  但之後邱毅靠爆料雖偶有「佳作」,但仍難免馬有失蹄,而爆料天王對他在立委競選連任反而加分不大,競選失利即可明證,胡忠信稍後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最後在各方質疑責難中,不了了之,爆料的風潮反而轉到了數字周刊,在中鋼弊案中,壹週刊大爆其料無不中,且引領弊案風潮,每週三發行時,無不洛陽紙貴,也讓一些可能涉案者,人人自危。
  洪智坤此時爆料,外界期待他對爆料這一行,有振聾發聵效應,卻想不到他出手匆促、欲速則不達,反而被將了一軍,洪智坤卻對原始爆料事提都不提,反而告特偵組洩密,居然和檢方打起了官司,關心洪智坤會不會進退失据的人士,擔心他這一回,會不會玩太大了,千萬不要走進「死胡同」才好!                                 ◎本報記者:章無忌

共 234 頁,目前在第 231 頁: 第一頁第一頁 上一頁上一頁 [231] 232 233 234 下一頁下一頁 最後頁最後頁
新聞搜尋
Copyright by Toughgu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