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y

很角色新聞 - 很角色週報
 
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好站相連
人氣1737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5期 | 2013-01-22 07:41:53 |

12版  擁資源 券在握

 

  仁武、大社選區現任有許慧玉、吳利成、王慧玲、錢聖武、葉進國、吳文耀、黃明河,他們明知道不好選,但已經沒有別的退路了,加上大社鄉長張勝富、仁武鄉民代表會主席曾欽宏、前鳥松鄉長陳秋東、大樹鄉選上議員被判當選無效的黃登丕妻子林芳如也宣布投入選戰,國民黨對許慧玉、吳利成的選情相當樂觀,民進黨認為錢聖武實力看好,林芳如有大樹鄉長曾英志、鄉民代表會主席的背書,而且有一席婦女保障名額的優勢,可獲得民進黨提名,和國民黨的許慧玉演出兩個女人的戰爭,張勝富、曾欽宏必須爭取黨內提名才可能出線,無黨籍的葉進國自有一套選舉兵法,黃明河、王慧玲正評估選情再決定是不是投入選戰。

所會龍頭換道享優勢

   林園、大寮選區現任蔡昌達、于淑恩、孫祈政、吳政勳、蔡寬興、王耀裕、洪秀錦,蔡寬興表明不選,吳政勳涉及毒品案退出國民黨,民意代表生涯已劃下休止符,改由另一半李雨庭代夫出征,和洪秀錦爭取國民黨提名,洪秀錦因為楊秋興站台飽受攻擊,登記民進黨初選的大寮鄉民代表洪村銘有前縣議員洪添丁的基本盤,加上勤走基層,雖是議壇新人但有實力,前林園鄉長、現任林園鄉代表會副主席黃兆呈已決定不缺席,卻有同屬地方紅派的前縣議員黃順成表態參選,分食票源,如果黃兆呈陣營能勸下黃順成,黃兆呈有可能晉升為A咖,大寮鄉長黃天煌、林園鄉長韓賜村也投入選戰,他們兩人有行政資源的奧援,且在地方經營得不錯,預估他們會在各自主掌的鄉內拿到相當高的選票,讓現任議員倍感威脅。洪秀錦與李雨庭爭取國民黨提名,有可能演變成國民黨女將同額競選局面,不過民進黨為了防範同額競選情況,不排除徵召女黨員參選。

泛藍鐵票區有機可乘

   岡山、橋頭選區現任議長許褔森、副議長陸淑美、議員曾水文、林連森、耿雄山、李蕙蕙、方信淵、謝志富、盧謝珊珊、陳致富,岡山鎮長吳森發、前縣議員黃萬全妻子翁瑞珠、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陳政聞宣布競選市議員,這個選區1席婦女保障名額,不過表明要參選市議員的女性如現任的陸淑美、李蕙蕙、盧謝珊珊等人實力不比男性差,還可能會有2席以上的女性出線,有沒有保障名額都一樣,若想要出線就只能靠實力 。岡山鎮有不少眷村是泛藍的基本盤,國民黨籍議長許福森,副議長陸淑美2人實力堅強,競選市議員成功率相當高,義聯集團支持的縣議員李蕙蕙其夫婿是前縣議員吳承璋,眷村支持的縣議員耿雄山,決定轉換跑道的岡山鎮長吳森發,都是泛藍系統,國民黨要在這個選區足額提名,不把民進黨放在眼裡,可能影響彼此間的選情,反而讓民進黨候選人得利。

派系力挺贏面更大

   路竹湖內選區現任李長生、張文瑞、陳明澤、蘇琦莉,前議員程進添、史萬忠因病過世,程進添的兒子程啟龍、前縣議員葉香、阿蓮鄉民代表會副主席朱合都表態選參選,山線的阿蓮鄉現任縣議員李長生已連任多屆,由於地方人脈廣闊,擁有國民黨派系力挺,海線陳明澤有3屆縣議員資歷,選情較其他選將穩定,他擔任過民進黨高雄縣黨部主委,基層黨員實力雄厚及握有民進黨主要脈絡票源,堪稱本選區的一軍,田寮鄉現任民進黨籍縣議員張文瑞在第二次參選縣議員時,服務基層馬不停蹄,力圖連任的態勢信心十足,現任阿蓮鄉長陳東海原為民進黨籍,當選過兩屆縣議員,以無黨籍參選合併後第一屆市議員,擁有兩屆鄉長資歷,極具基層實力,不過失去民進黨奧援,勢必和張文瑞有一番苦戰。蘇琦莉本屆以黑馬之姿,擊敗民進黨重量級女議員葉香,國民黨看好婦女保障席次,但葉香也非省油的燈,可順利獲得民進黨提名,葉香落敗還是深耕基層,蘇、葉兩個女人再次交鋒,鹿死誰手難下定論。國民黨籍縣議員程進添在兩年多前過世後,兒子程啟龍承接衣缽,已積極固樁及走訪基層深獲地方鄉親認同,是可受栽培的政壇新秀。


後山有實力才能出線

   旗美選區現任鍾盛有、李鴻鈞、蕭育穎、張乾德、林富寶、林洪愛玉都有意決定參選市議員,美濃鎮農會理事長朱信強、旗山鎮長林義迪表明將投入市議員選戰,他們都是立委鍾紹和的選舉大將,鍾紹和的支持決定是不是能進入市議會。國民黨李鴻鈞在兩屆縣議員選舉中,得票率都維持在前三名,是最具有進入合併後的高雄市議會實力,林洪愛玉是高雄農田水利會的會務委員,擁有相當好的基層背景,不過最近身體欠安,必須依賴洗腎才能維持身體正常。張乾德是美濃出身的縣議員,他有意讓孩子繼承衣缽。民進黨的鍾盛有、林富寶都是高雄縣余家班的支持者,蕭育穎承接前縣議員蕭王平的衣缽,有清新的外表,吸收一些年輕票源,還掛出和高雄市長陳菊合照的看板,傾向余家路線,鍾盛有在杉林鄉、美濃鎮有穩固及足以讓他出線的票源,林富寶則在旗山鎮、六龜鄉、甲仙鄉、內門鄉則實力堅強,兩強誰能出線?選票開出才揭曉。

山地原住民要求正本清源

   至於平地原住民議員詹金福可能碰上高雄市議員林國權、山地原住民議員孫慶龍、謝貴來、李德康等人提出搬到平地的原住民可能超過還留在山地鄉的選民,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已對地方有些生疏,山地原住民選區應該以留在地方的原住民為主,不要提名住在平地的搶飯碗,以免影響山地鄉民權益。

府會特搜記者:海風

人氣795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5期 | 2013-01-22 07:41:38 |

13版  抗旱珍惜水資源

 

人氣829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5期 | 2013-01-22 07:41:24 |

14版  水銀行命運多坎坷

 

人氣794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5期 | 2013-01-22 07:41:08 |

15版  造湖兼鑿井  解渴有望?

 

 

人氣1008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5期 | 2013-01-22 07:40:41 |

16版   綠議員提名  烽火起 

                     挺菊選將待論功行賞   楊家將憂心被逼上梁山

 

  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民調結果於5日公布,確定由現任高雄市長陳菊出線,原以為秋菊之爭可以就此停止,沒想到兩人戰場反而從市長初選延伸到市議員民調,戰火越演越烈。高雄市議員民調於517日起依序執行,秋菊子弟兵為爭奪市議員提名,不斷運用民進黨中央勢力相互攻防,楊秋興陣營輔選大將以前立委顏文章及現任縣議員顏曉菁父女為主,也因此,替鳳山市的市議員提名作業加諸許多複雜因素,陳菊陣營大將曾在黨中央中執會意圖增加市議員提名1席次,提名人選是縣府現任民政處長邱志偉,也讓顏曉菁腹背受敵、陷入苦戰,外界傳言,秋菊子弟兵之所以激烈應戰,原因有二,一來替老闆爭口氣,二來替自己打出一片天。記者調查發現,菊營施展的戰略相當高招,企圖製造楊秋興大將的互相廝殺,造成楊秋興陣營內亂、互鬥情景,再加上有心人士又將陳致中將加入鳳山市選區選舉的「放話」陰謀,顯見民進黨今年三合一選舉,不止五都市長爭提名暗潮洶湧,連市議員戰局也是烽火四起。

顏曉菁靠錯邊芒刺難除

   民進黨大高雄市長秋菊之爭已經落幕,秋菊二人是否會如往常姊弟相稱的扶持,國民黨這廂「坐山觀虎鬥」當然希望秋菊永無和好之日,或許還能「絕地大反攻」,一舉奪回暌違12年的高雄市長。

   當秋菊爭越演越烈同時,兩人的子弟兵為爭取市議員提名,紛紛展現「各扶其主」的氣勢,以楊秋興而言,前立委顏文章在各大、小造勢場合中,不斷宣傳施展楊秋興施政五顆星、民意滿意度第一的「名嘴」功夫,現任縣議員的女兒顏曉菁則擔任主持人,父女二人聲嘶力竭替楊秋興衝鋒陷陣,顏文章甚至在各處的「小蜜蜂」活動演講廣場,演活了楊秋興「分尊」的戲碼,即因如此,顏曉菁爭取鳳山市議員提名之路恐遭狙擊。陳菊陣營處心積慮將市長戰場拉開,在瞭解鳳山市選情因素後,率先從民進黨中央著手,意圖讓顏曉菁的提名及選情「困難重重」。

菊營高手出招刀刀狠

   記者深入查訪發現,擔任中執委的前內政部長余政憲於316日提案,認為鳳山市有提名4席的空間,同時也是中執委的陳菊市長辦公室主任洪智坤則2度發言附議力挺,希望增加徵召第4席次,讓民進黨在應選8席的鳳山市有增加1席的機會;而立委潘孟安、前立委段宜康則發言反對表示,此屆鳳山市縣議員選舉在縣市尚未合併前有14席,民進黨只當選顏曉菁、陳惠文及林漢忠等3席,如今,合併後的鳳山市當選席次減半,僅為8席,民進黨在14席中取得率不到4分之1,民進黨何以攻佔一半席次?顯然是錯估選情的分析,因此,中執會最後進行表決,以贊成8票比反對17票未獲通過。

   為何民進黨中執會為了鳳山區市議員選情動員表決,最主要原因可歸列為,顏文章、顏曉菁父女力挺楊秋興的過度賣力演出,讓陳菊陣營看了分外眼紅,如同背上刺、眼中釘;雖然鳳山選區只有現任3席登記參選,倘若徵召與顏曉菁形象、學歷相當的邱志偉出馬參選,邱顏兩人的選票重疊性高,絕對會影響顏曉菁選情,加上邱志偉是楊秋興縣長相當賞識的子弟兵,勢必造成楊秋興與顏文章、顏曉菁父女的對立與嫌隙,以消滅顏文章政治家族勢力,菊營「高手出招」果真夠狠。

陳楊分裂 便宜藍將

   根據54日媒體報導指出,有意參選市議員的前總統之子陳致中不排除在鳳山市參選,陳致中當天也表示「不可能」,暗指此為有心人士的「陰謀論」,陳致中現身闢謠,並在隔天55日公開表明以無黨籍身份參加高雄市前鎮、小港區市議員選舉。陳致中只要出馬鳳山市,絕對會影響顏曉菁的綠營主流派票源,勢必對顏曉菁的連任路造成衝擊,甚至重挫顏文章下屆立委選盤佈局,這都是有心人士故意放出風聲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在市長初選結束後,秋菊兩派市議員選舉也是捉對廝殺,目前以陳菊陣營較佔優勢,若兩派人馬再度爭鋒相對、互不相讓,民進黨高雄市版圖將明顯分裂,牽動年底市長選盤,主席蔡英文高呼團結將淪為口號,增加未來市長選舉變數,誰又能保證民進黨的陳菊一定會頭過身就過?

                 府會特搜記者:賴博偉     

人氣831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6期 | 2013-01-22 07:39:25 |

1版  號外  黨中央被收買  楊秋興爆民調有鬼

 

人氣861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6期 | 2013-01-22 07:39:12 |

2版   民調稿鬼 偷龍轉鳳 ?

 

  以民調論輸贏,到底公不公平?民進黨大高雄市長民調初選結果,楊秋興以近十八趴差距輸給陳菊,支持者跌破眼鏡,中間選民也覺得「差很大」,支持者質疑民進黨中央搞鬼,也有親楊派黨員質疑「電話大軍」偷龍轉鳳,選舉民調為什麼會不準確?選舉民調應該是在反映民意,但民進黨中央的民調結果卻像是在引導民意,事實上,人為操作民調非常簡單,只要運用箇中巧門,作假民調在台灣選舉中處處可見,一開始楊秋興就曾被假民調所害,這種人為操作總讓外行人信以為真,內行人氣到跳腳的手法,它不只用來形塑、行銷特定的政治人物與議題,甚至也用來對民眾進行洗腦,假民調事件手法是否成功,從楊秋興一路被打即可見一斑。民進黨中央辦理黨內初選民調,引發民調不公爭議,其公平性和公正性都受到黨員質疑,雖然選舉中有所謂「騎牆派」,或稱「西瓜偎大邊」者,但是楊的支持者認為這不是投票,這只是電話訪問,不該有上述情事發生,黨中央不但要公佈民調電訪錄音帶,更應深入調查是否有「搞鬼部隊」偷轉民調電話,以昭公信。

聯合報民調受讀者質疑

  民調,本來是一門專業的學問,然而,民調在台灣已成為一種常態,516日聯合報公佈針對全國25縣市施政滿意度調查,高雄市長陳菊和高雄縣長楊秋興施政滿意度都超過七成,好評達到「五星級」水準;聯合報這份民調是從426日至514日晚間進行,共計成功訪問17232位成年人,另3300百人拒訪;各縣市有效樣本在700749人之間;調查是以各縣市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聯合報的民調是在週日公布,不少記者、議員都對陳菊施政民調獲得如此高評價不以為然,甚至深藍民眾反應也是一片嘩然,認為聯合報的民調存在很大疑義,第一、受訪民眾僅700多人,這700多人分布在那些區域,提問那些內容,這對民調結果都有很大的影響,況且由700多人來論定陳菊施政五顆星,這對多數不滿意高雄市政建設的市民非常不公平。

   聯合報公布這份民調用意甚至也遭受各界質疑,據媒體界談論,聯合報這種反其道的報導方法,和以往的言論立場大相逕庭,不但死忠派讀者不能接受,其他偏綠媒體也覺得不可思議,熟悉內情人土研判,應與旺旺集團的中時報系爭寵有關,這兩家「偏藍」報系一向是比挖國民黨政黨獨家消息出名,旺旺集團擁有電子和平面媒體,加上一些親中色彩,國民黨高層向其示好無可厚非,而聯合報系要保住這「第一」的地位自然就要多下功夫了,如果這份民調是項莊舞劍,那麼陳菊施政滿意度第一和郝龍斌的表現平平,聯合報讀者就不必耿耿於懷,該深入檢討的是國民黨執政團隊為何讓這第一的媒體大發如此「醋勁」。

攔截民調電話早有先例

 再看20075月民進黨立委初選,爭議比較大的是管碧玲和劉俊雄的民調,管碧玲以現任立委優勢獲得的支持度是84.38%、劉俊雄是15.62%;管是謝長廷子弟兵,劉曾是前立法委員、當過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劉俊雄民調大輸近70%讓他覺得臉上無光、其中有鬼,事後也傳出「偷遷電話」的風聲。在台灣科技、電子發達,從此下手作假也不無可能,當時劉俊雄很多死忠支持者幾乎全部被電話鎖死,一通民調電話也沒接到,如今歷史重演,楊秋興的支持者也出現同樣情況,據楊家將成員透露,他們分散在高雄縣市的親朋好友沒有一個人接到民調電話,本報認為楊家將說話可信度有待查證,特別訪問一些居住在高雄縣鳳山、大寮、林園支持民進黨的居民,電訪40人當中,鳳山20人、大寮、林園各10人,他們都說沒有接到電話。依人口數來看鳳山逾34萬人,大寮有10萬多人,林園有7萬多人,如此誤差值實在大得很離譜,在初選前就有媒體披露「攔截民調電話」的報導,如果楊秋興果真被「攔截民調電話」所害,那麼民進黨中央更應該應楊秋興要求,公佈民調錄音帶來還原真相。

黨中央宜速公布真相

   回歸政績的比較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理事長陳銘彬421日就痛斥國民黨和民進黨,兩黨中央踐踏民主,要求「兩黨應即規劃在初選民調前辦理候選人電視政見辯論會」,結果沒有一個政黨甩陳銘彬。陳銘彬更抨擊民進黨中央424日晚上12點要求秋菊停止一切宣傳活動,這項舉動不僅表明黨中央無意辦理政見發表會或辯論會,也間接封殺所有高雄民間團體自辦辯論會的機會。政見辯論會是候選人的責任也是義務,民進黨中央在325日就行文,要求候選人在329日前要回傳意見書。楊秋興出示文件證實,他早已經簽名同意,陳菊競選辦公室主任洪智坤也說,陳菊有向黨中央出具同意書,問題是陳陣營為何不自行提出文件自清,反而要楊陣營向黨中央查證,既是如此,那是民進黨中央虛應故事、唬弄民間社團?還是擺明暗挺某人?否則為何不辦政見辯論會?雖然初選結果大勢已定,對於民進黨中央的冷處理態度,不少挺楊秋興的民進黨員仍處於不安和鼓噪的情緒中,民調真相一天不公布,疑惑一天不解開,秋、菊恐永無握手言歡之日。

黨政特搜記者:犀立哥

人氣835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6期 | 2013-01-22 07:39:00 |

3版  公佈民調 蘇嘉全推托拉

              推說聽錄音檔要兩天兩夜  只給聽有問題段落

 

   民進黨高雄市長民調初選揭曉,高雄市長陳菊以近18%的懸殊差距大贏高雄縣長楊秋興,確定代表民進黨角逐年底大高雄市長選舉。儘管初選落幕,卻因為高雄縣長楊秋興在出國前向民進黨中央來一記「回馬槍」,提出數條民調異議問題,要求公布民調錄音檔資料,民進黨民調委員會嚴陣以待將在本週五前召開專案審查會議,一旦錄音檔資料公布後仍有爭議,楊秋興「動向」勢將吹亂一池春水。

   民進黨民調中心副主任劉秀專表示,高雄縣長楊秋興提出的民調異議部份,確實向民調委員會提出申訴,有關民調過程的電訪錄音檔資料民調中心都已經嚴加控管與存檔,民調委員會由五人小組進行專案研議,成員包括祕書長蘇嘉全、二名律師、二名教授。祕書長蘇嘉全指出,有關高雄縣長楊秋興所提出異議部份,517日已召開過會議,初步認為高雄縣長楊秋興所提異議並沒有問題,其中有關未何民調不交由政大等學術單位進行,他認為中執會對於民調有一套完整的實施辦法,並不是不交由學術單位,而是學術單位不願意承接或是本身民調技術不夠,缺乏公信力,例如政大、世新等學術單位根本沒有意願。

   蘇嘉全強調初選民調的電訪錄音檔資料原本就不能對外公佈,候選人如果有異議可以向民調中心提出,民調委員會會針對所提異議是否合乎道理,進而評估調查的必要性並找出問題所在,如果沒有問題就直接向所提異議候選人說明清楚即可。他認為民調電訪錄音檔資料全部要聽完的話需要22夜,原則上候選人可以針對那些認為有問題的段落向民調中心提出,民調中心會讓候選人私下去聽聽看。

楊秋興道盡不公問心有愧

  眾所矚目的民進黨高雄市長「秋菊鬥」初選民調於五月五日公布,高雄市長陳菊獲得58.92的支持度;高雄縣長楊秋興則獲得41.08的支持度,陳菊以近18%懸殊差距大贏楊秋興,其懸殊比分令人大呼驚奇,難道楊秋興號稱「五顆星」的8年縣長政績一點都經不起民眾考驗,猶如炫麗的泡泡一戳即破,對於陳菊市長的挑戰毫無招架之力,才會落得如此懸殊的差距!

  高雄縣長楊秋興55日面對民調出爐結果,下午330分在縣長室百感交集地召開記者會,其間侃侃而談的數語之間,不僅紅了眼眶,也「語露玄機」地道出整個民調過程確實有「不公平的地方」,而他也盡了最大努力,只是對於熱情支持他的選民「問心有愧」!經過幾日沈澱後,楊秋興實踐了民調後最想做的事「休息」,在511日前往美國來一趟「沈靜之旅」。

縣府、親友團多未接到電話

  不過,支持楊秋興的幕僚團隊以及親朋友好無不納悶,為何會與陳菊市長相比落得如此懸殊的比數?更何況近4000-5000千人的縣府團對與親友團竟然接到民調電話的人卻是寥寥可數,民調過程是否內幕重重令人疑竇!為此,楊秋興在出國前也向民進黨中央反映此次民調的狐疑之處,提出數條異議內容要求民調委員會審慎調查,同時必須公布民調過程中的電訪錄音檔資料。

  楊秋興出國前的「回馬槍」,不僅撼動了民進黨中央,唯恐引發台南市長許添財比照辦理,另大高雄市長、大台南市長選情增添一份詭譎氛圍。


府會特搜記者:姜易
 

人氣1894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6期 | 2013-01-22 07:38:48 |

4版  樹倒猢猻散  縣府鬧家變

         楊家將唱背叛

 

  民進黨高雄市長選舉「秋菊之爭」,隨著民調公布而落幕,隔日卻發生高雄縣政府農業處長張清泉疑似以土石流紅色警戒專線發出簡訊給部分民代和縣民,此舉暴露出張清泉先前力挺縣長楊秋興的態度於初選過後隨即判若兩人,更遭縣議員痛批,使用土石流專線根本是公器私用,引發各界爭議、被眾人指責「忘恩負義」,張清泉為讓事件平息,12日請辭農業處長獲准,也掀起了高雄縣長楊秋興的縣府團隊投靠陳菊陣營的危機。

  55日民進黨公布大高雄市長提名民調結果,高雄市長陳菊大贏高雄縣長楊秋興近18%,確定代表民進黨參選高雄市長選舉。6日上午9點多,高雄縣民意代表、鄉長、縣民及部分八八風災災民均收到高雄縣農業處長張清泉署名的簡訊,內容為「親愛的朋友們:感謝大家對楊秋興縣長的支持,請繼續支持代表民進黨的陳菊市長。」,此簡訊一出立刻引起高雄縣政壇一片譁然,種種的評論接踵而來。

救命專線淪為選舉工具

「親者痛,仇者快」,面對此事件國民黨陣營的政治人物以「看好戲」的立場出面攻訐,國民黨籍高雄縣議員郭素桃即指出接到簡訊的第一時間「有一點意外!」,認為高雄縣長楊秋興前一天才未通過民進黨市長民調初選,隔天就傳出這通簡訊,「要表態也不宜這麼快吧!」。假如這通簡訊真是由土石流紅色警戒門號所發送,說簡單一點,「是公器私用」。「公器私用」是否成立?高雄縣政府獲悉後即做內部調查,高雄縣副縣長葉南銘表示會找張清泉問個清楚!有任何違法事項,一定依法處置。農業處長張清泉則強調,沒有土石流專線,是以農務專線傳出,而簡訊費用,他自己會買單,「絕對與土石流紅色警戒簡訊無關」。他還解釋,自己不會用電腦,是請他辦公室的小姐代發,不了解簡訊如何發出,他強調「我很注意這個,不會公器私用!」。


證據確鑿 張清泉公器私用

   發出「支持陳菊市長」的這些簡訊門號,竟是農業處水保科於去年八八風災後購置,準備一旦達到土石流紅色警戒時,用來通知民眾緊急撤離的簡訊門號,共有20000通簡訊額度,11.5元,完全推翻張清泉事前所表示的「不知情」與「不會公器私用」說詞。既然是因應土石流紅色警戒作為民眾緊急撤離之用,「支持陳菊市長」簡訊應屬於張清泉個人行為,就算完全支付簡訊費用也不應該透過這類緊急簡訊門號發出,土石流紅色警戒專線是拿來緊急救命用的,又怎能讓官員拿來成為選舉拉票的工具?面對各方質疑聲浪,張清泉採取「快刀斬亂麻」的應變措施,立刻請辭農業處長一職,縣府也於第一時間請辭獲准。

為前途棄恩人投奔菊營

 檢驗張清泉的從政經歷,從一屆高雄市議員轉進擔任高雄縣本洲工業區主任,進而拔擢到高雄縣政府一級主管農業處長一職,縣長楊秋興可說是張清泉的「貴人」,在民進黨高雄市長民調初選階段,張清泉為了報答楊秋興知遇之恩,極盡所能地為楊秋興在高雄市開疆闢土,動用昔日關係拉攏三民、左營等區的里長們,為楊秋的高雄市「巷戰」宣傳上盡心盡力,「秋菊鬥」的戰役中楊秋興左右無不見張清泉身影,只要是楊秋興拜訪高雄市各行政區時就可見到張清泉身影!

  張清泉與楊秋興的知恩之旅,也因為民進黨高雄市長民調初選揭曉而告一段落,應驗了警世通言中的「一貴一賤,交情乃見;一生一死,乃見交情」,從政者的為人不能以一般世俗度之,交情是交情,大趨所勢唯有「前程」二字。「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兩紛飛」夫妻之情都會面臨如此考驗,更何況一般朋友之交?另外,張清泉的妻子尚在高雄市政府任職機要,儘管幕僚群對於張清泉的所做所為頗有微詞,對於張清泉保全愛妻職位的「識時務」作法,也認為情有可原,只是張清泉體現「二擇一」法則,終究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西瓜偎大邊效應漸起

  若要進一步論及張清泉簡訊作為,僅能說張清泉選擇發出簡訊的「時機」不對,因為楊秋興才剛落敗,此舉無異是「落井下石」,輔選過程明明是同一陣營,事後立場卻判若兩人。如果張清泉能夠等到年底以後再選擇表態就比較不會惹人爭議,也不會被人指責為忘恩負義之徒。其實,張清泉的投靠效應,並不是無機可循,過去縣府的新聞室主任如李昆澤、陳凱凌、閻青智等人雖然都曾經獲得縣長楊秋興重用,也因事務官與政務官不同屬性,如今哪一個不在陳菊市長團隊中?「張清泉效應」還會在楊秋興團隊中陸續發酵,只是時機的早晚而已!

府會特搜記者:度安

人氣790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6期 | 2013-01-22 07:38:36 |

5版  8悍馬擠下4A咖

             高縣市議員初選也喊不公

 

人氣776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6期 | 2013-01-22 07:38:23 |

6版  新手入門  來勢洶洶

 

人氣755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6期 | 2013-01-22 07:38:09 |

7版 三山選區  勢必激戰

     鳳山偏綠四人爭  岡山謝志富決脫黨參選  旗山鍾盛有絕不退縮

 

人氣837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6期 | 2013-01-22 07:37:53 |

8.9版  合併縣市當大老婆

        高縣議會新址爭難選

 

   高雄縣市合併後相關組織調整及組織員額、人員權益保障的「直轄市組織規程草案」,在5月底前必須送內政部審議,卻因為兩縣市首長為了拚民進黨提名初選,遲遲無法定案,加上縣市合併之後,未來議會地址,也因縣市議員意見不一,導致議會新址,從預計5月底公布延到6月中旬才會確定,縣市議長親自到對方議會參觀,相互交流,仍然沒有結論。外界認為,未來議會要設在何處,相當單純,應該以17年前專門為高雄縣市合併規劃建成,位於衛武營旁,縣市合併後的市中心,佔地、空間寬廣的高雄縣議會,做為將來大高雄市議會新址。卻因為縣市議會兩方強烈的本位主義作祟,至今仍各自堅持以「自己的所在地」做為將來的市議會新址。縣、市,府、會,都出問題,看在民眾眼裡,不是在爭春秋,而是在爭意氣。

   高雄縣市合併在去〈98〉年5月間確定後,合併後的大高雄市政府、市議會的所在地,以及組織人事調整等問題,引起外界關注。不少聲音認為,縣市合併後,衛武營都會公園、藝術園區將成為市中心,未來的府、會行政中心應該以面積廣達70餘公頃的衛武營為基準,尤其該處鄰近高速公路中正、九如交流道,捷運橘線重要站口,衛武營正門對面的公車處地面也已經規劃建設為高雄市交通轉運站,不論在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等方面,都是府、會行政中心的最佳位置。

府會應共構新趨勢

   高雄縣議會就在衛武營旁的國泰路上,佔地2.1公頃,旁臨高雄市中正路、高雄縣自由路、南京路、澄清路的縣市交界處,更有一塊約10公頃的台糖土地,可做為未來市政府新址,府會共構新市政中心,只需新建市政府行政中心,不必再花大錢新建市議會。

   有關未來大高雄市行政中心與市議會新址,以及組織人事案、行政中心案,縣市政府早已有所共識,因為現有的縣市政府合署辦公大樓不足以容納合併後的局處使用,待99年底選出大高雄市長後,新市府團隊提出新行政中心規劃興建完成後再搬遷。新行政中心未規劃興建完成之前,以現有位於四維路的高雄市政府合署辦公大樓為主體,高雄縣政府為副,新大高雄市長先於四維路的合署辦公大樓辦公。

合併組織 出現諸多牴觸

   反觀,縣市政府局處合併組織人事案,卻呈現牛步化,也出現諸多爭議與不滿聲音。高雄市政府認為,高雄市原本就是直轄市,縣市合併後,是將高雄縣併入高雄市,一切應該以高雄市為主。高雄縣政府方面卻認為,所謂縣市合併,應該是高雄縣與高雄市合併,雙方地位相等,不是高雄市「併吞」高雄縣。因為雙方的認知差距,導致在局處合併組織人事出現諸多牴觸。

   今年32日首先完成合併的大高雄市選舉委員會,新址設於高雄市鹽埕區必忠街的高雄市選舉委員會,就被批評的體無完膚。位於高雄縣光復二路的高雄選舉委員會,土地與辦公廳舍獨立,屬於高雄縣選舉委員會所有,地方寬廣,停車方便,在縣市合併後,位置屬大高雄正中心。高雄市選舉委員會,土地與辦公廳舍均是借用,腹地窄小,停車困難,尤其,縣市合併後,高雄市選舉委員會位置反而地屬偏僻。就因為「我是老大」,又逢兩縣市首長力拼民進黨提名參選大高雄市長,不能輸了氣勢,所以首先合併的大高雄市選舉委員會,必須設在原本的高雄市選委會址,管他腹地狹小、土地與廳舍屬誰,高雄縣選舉委員會就留做未來候選人登記、選務人員訓練講習、選票存放等選務工作地點就可以。

  秋菊初選 延宕公務員權益

   高雄縣市合併相關組織調整及組織員額、人員權益保障的「直轄市組織規程草案」,在5月底前必須送內政部審議,但是高雄市長陳菊與高雄縣長楊秋興雙方陣營為了民進黨大高雄市長提名初選殺紅了眼,嚴重敵對,影響「直轄市組織規程草案」的進度,甚至55日提名確定,陳菊獲勝,但是對於局處合併的「直轄市組織規程草案」,還是阻礙重重。高雄市議員林國正就重批,有關組織人事案,縣市政府在去年10月底開會後,事隔半年即未再開會研商,眼看時間迫近,兩縣市首長為了拚民進黨提名初選,意氣用事,導致合併百年大計停擺,更罔顧數萬名公務人員權益。

  高雄縣市議會有關組織與人力部分,合併後公務員額編制,將從98人減為92人,早就確定。但是,原本大眾認為未來大高雄市議會應該會以現有的高雄縣議會為新址,卻出了意外,至今縣市議會雙方仍爭的「難分難捨」。

府會特搜記者:李元路

     

議事廳不是皇宮!

民代莫納稅人的錢

 

   高雄縣市現有98名議員,其中高雄市44名,高雄縣54名,縣市合併後,減少為66席。高雄市議會佔地1.2公頃,超過50年歷史,當初規劃空間包括議事廳議員座位、議員研究室,早已飽和,以現有的空間,難以容納將來66名議員使用。高雄縣議會在民國80年吳伯雄擔任內政部長時,規劃台灣「3都」,分為北、中、高3都,因應高雄縣市合併後所規劃設計,於82年興建完成,佔地2.1公頃,議員座位與研究室都是以78席議員做為設計規劃,空間足以容納未來的66名議員使用。

  空間問題一直是外界認為,現有的高雄縣議會成為未來大高雄市議會新址的主要原因,不過,縣市議會經過4次會議討論,並由議長率團相互參觀了解,至今雙方仍各持己見、沒有共識。

本位主義互不相讓

  高雄縣議會認為,高雄縣議會占地2.1公頃,是高雄市議會1.71倍,現有議員研究室78間,(高市議會只有44間)足以供新市議會66席議員使用;另縣議會內部有三溫暖室可供議員使用,還有寬廣空間可辦藝文展覽、水舞活動。未來縣市合併後,不必再花大錢興建新的市議會,可以節省相當大一筆經費,如果還要像高雄市政府一樣必須興建新的行政中心,反而浪費人民血汗錢,勢必遭市民痛罵。高雄市議會則認為,市議會軟體設備完善,而且府會共構是未來趨勢,縣市合併後選擇新地方建設與新市府、新議會相鄰的新市政中心,在所必然,沒有必要先花大錢整建現有議會, 浪費公帑。

  高雄市議會則認為,雖然現行設備不足容納合併後的66名議員,但是議事廳議員座位只要擠一擠,研究室可由現在的11間改為2名議員1間,空間問題就可克服,應該以現有的市議會做為縣市合併後暫時的大高雄市議會會址,等府會共構新市政中心完成後再搬遷,這樣比較合適。

不論在那都要花上億元

  據指出,縣市議會主管會議原本有共識,由現任98位議員在5月底之前以投票方式決定未來大高雄市議會新址,高雄市議會原本有預備方案,如果大高雄市議會新址決定設在現有的高雄市議會,為因應市議會現有議事廳議員桌椅、議員研究室不夠,擬規劃增建研究室、擴充議事廳,經過估價約需花1億元,最後決定取消該議案,大幅修改縮減規模。

  縣市議會為了大高雄市議會新址爭議不休之際,高雄縣議會爆出因應合併需要,將提案追加近13000萬元預算,進行建築與軟硬體設備改造,引發更大爭議。高雄市議會抨擊高雄縣議會「太奢華、太浪費」。高雄縣議會則表示,當初縣議會建造時,就針對縣市合併的規模設計,並預留擴充空間,縣議會大樓落成於199310月,迄今已有17年,包括議員席次增加與直轄市審查室的規模,都有必要在相關軟硬體上實質修造,以符合所需。尤其,會在確定選擇縣議會大樓作為新市議會會址,並經審議通過後才會動用裝修預算,不是現在就支出這筆費用。

縣議會符合各項所需

  大高雄市議會新址原本預定在5月底之前決定,但是因為縣市議會雙方爭執仍相當大,可能要延到6月中旬才能有所決定。不過,若雙方未能達成共識,是否還會再繼續拖延?誰也無法確定。市議會抨擊縣市政府因為民進黨提名初選意氣用事而延宕「直轄市組織規程草案」的完成時程,若縣市議會也因為意氣之爭而導致大高雄市議會新址難產,有如自打嘴巴。事實上,一般認為,高雄縣議會當年就是針對縣市合併的規模設計,而且縣議會位於縣市合併後的市中心,不論在空間、交通便利等等因素,都符合未來大高雄市議會所需,沒有必要將單純的問題複雜化,反而變成了政治問題。
 

府會特搜記者:李元路      

人氣836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6期 | 2013-01-22 07:37:41 |

10版  為民爭福址勿自肥

 

   今年1225日高雄縣市將完成合併,新市議會會址由於高縣市議會各有盤算,時間緊迫,但大高雄市新都心的具體規劃至今迄今舉棋不定。高縣議會占地2.1公頃,是高市議會1.71倍,現有議員研究室78間(高市議會只有46間)足以供新市議會66席議員使用;高市議會被認擁有生活機能、交通便利等優點,最大缺點在現有空間不足,充當新會址勢必要大興土木;高縣議會位置雖不如高市議會理想,但現有空間大、停車容易較符合新市議會需求。另縣議會內部有三溫暖室可供議員使用,還有寬廣空間可辦藝文展覽、水舞活動。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新市議會會址還未敲定,雙方卻已各自喊出為迎接新議事運作,均需動支上億元改善議事空間,消息傳出令各方咋舌。市民希望未來大高雄議會應以務實、適用為主;議員諸公應以財政考量撙節人民的納稅錢,議員自肥如何為民表率,不顧輿情只會自損形象引起全市市民反感。

勿亂花費民脂民膏

高雄市民 張小姐28歲 業務員

  基本上我對議會運作並不清楚,但是,我反對再花人民的納稅錢擴建,高雄市議會面積如果太小就換到高雄縣去也無妨,議員是人民選出來的,凡事應該站在民眾的利益和角度來為民服務,現在失業率這麼嚴重,很多大學畢業生,一個月的薪水不到2萬元彼彼皆是,議員的待遇聽說包括助理費有30多萬元,議員諸公多應該多為我們這些辛苦付納稅錢的小市民想想,我們賺錢真的很不容易,請不要再亂花民脂民膏好嗎?

為民服務 不要債留子孫

高雄市民 陳先生35歲 內勤職員

  我不知道是不是要遷,我都沒意見;只要不要浪費納稅人的錢就好。高雄不是已經負債累累了嗎?為了縣市合併還要這樣大費周章耗損財力大舉整修擴建市議會,不是我想看到的。我們選議員是來幫我們監督政府,不是要讓你們來享受,就看那邊方便那邊地方大,就搬過去就好。我們這些小市民賺錢不容易,不要動不動就要花錢整修有的沒的,多為我們下一代想想,不要債留子孫。若你們覺得一定要整修,你們有錢,你們就自己拿錢出來整修,拜託不要再花我們納稅人的辛苦錢。

不希望花錢擴建市議會

高雄縣民 林先生48歲 工廠老闆

   縣議會不是比較新嗎?地方也很大,禮拜六都有辦卡拉OK比賽,我覺得那裡地方大,停車方便,如果能成為大高雄市議會很好啊,高雄市議會在中正四路上,雖然交通便利,可是地方好像比較小,如果選在高雄市是不是要擴建?我是生意人,在商研商,有一個不用花錢的大廠房要讓我用何樂不為,如果沒有地方可選,那在高雄市就地擴建是OK啦,基本上我不希望政府再把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更何是民意代表,他們更應該為我們看緊荷包才是。

親身經歷高縣比較優

高縣市民 葉小姐 學生 21

 之前學校有帶我們去參觀高雄縣、市議會,車子一開進高雄縣議會圓環,停車場很大,不像高雄市議會停車場小小的、感覺車子都擠在一起。進入高雄縣議會門口之後,可以看到櫃台牆上掛著出席議員的名牌,議員有沒有出席從這裡就可以得知,走進議事廳裡面也很寬敞,每位議員都有各自的位置,一點都不擁擠,旁邊還設有記者旁聽席。高雄市議會就顯得狹窄許多,議事廳的空間很小,感覺每個人都是擠在一起似的。其實,縣市議會有許多設備都差不多,但是高雄縣議會就比市議會大的多、舒服很多,在高速公路附近,要去那裡都很方便,這樣居住在高雄縣的居民要去議會也比較方便。只是離捷運站有點距離,不過我上次看見很多議員都是開車去議會,對他們來說,未來議會在那裡,應該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高雄市議會雖然鄰近捷運站,但是腹地太小,附近很難停車、停車位也很少。縣市合併之後,議員人又變更多了,我很懷疑高雄市議會能容納得下那麼多議員嗎?

 府會特搜記者:犀立哥

 

人氣808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56期 | 2013-01-22 07:37:28 |

11版  新議會呼之欲出

 

  高雄縣市今年底合併,對於合併後的市議會地點,由於縣市議員對於議會新址各有看法,因此市議會將徵詢議員意見,5月底可望確定新址。高雄縣議會經過開會研討,所有縣議員幾乎一致認為縣議會環境條件最適合設新市議會,不僅可以避免新市議會改建、重建造成民脂民膏浪費,且能縮減城鄉差距,符合縣市合併原意,希望高雄市議員能同意新市議會設於縣議會現址。對於外界對縣議會擬編列2.5億元更新設備一事,縣議會澄清,該筆預算為1.28億元,僅止於規劃階段,尚未進行審議,須待新會址選定縣議會現址時,才得動支;由於建築體落成於民國8210月,迄今約17年之久,包括議員席次增加,與直轄市審查室之規模,都有必要在相關軟硬體上實質修造,以符合所需。不過高雄市議員對於高縣議會的「豪宅」吸引力似乎另有註解。

黃石龍希望在高市

  高市副議長黃石龍坦言,市議會現有議事廳議員桌椅、議員研究室確實不夠,不過,合併後大高雄市議會還是在市議會比較方便,有四通八達捷運站方便人民陳情,高雄縣議會雖然也有捷運站,但距離較遠不方便。

  國民黨總召許崑源不諱言,高市議會現有廳舍太窄,要容納合併後66席議員可能有問題,未來大高雄市議會應以方便為最主要考量。

   市議員蕭永達比喻縣議會是豪宅,市議會是國民住宅。空間是考量因素,而不是設備的問題,縣議會僅圖書館的藏書少外,其餘都屬優勢。

洪平朗贊成去高縣

  高雄縣議會空間大、設備完善,民進黨團總召洪平朗表示,合併後的議會新址應以目前的縣議會為宜,只要增置議員席位就能使用。他認為,縣議會設備先進、位置也不錯,大高雄市議會設在縣議會很適當,他很贊成,加上未來大高雄市政府若設在衛武營,府會一起,很好、很方便。

  新議會要設在何處,國民黨書記長林國正主張透過民調決定,反對議會高層逕行決定。他說,現任議員面臨改選,應尊重改選後的議員意見。他建議由下屆新當選議員決定。

府會特搜記者:吳雙
 

共 237 頁,目前在第 194 頁: 第一頁第一頁 上一頁上一頁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下一頁下一頁 最後頁最後頁
新聞搜尋
Copyright by Toughgu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