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 派系把持 農民被踩腳底
林園農會淪家族企業
農會是一服務性的組織,非政治性組織,其活動以服務農民為主,因此農會主要是社會與經濟性組織,不宜涉入太多政治性,應該具有「農有、農治、農享」的精神,不過農民認為政府長期漠視農民權益,以及農會受派系介入,沒有真正照顧農民利益,憤怒的農民曾走上街頭抗議甚至引發520暴力流血事件,農民也抗抗議農會為「派系所有、派系所治、派系所享」,林園鄉農會40多年來在黃進登、黃世明父子主掌下業務日益萎縮,農會不收購農民的稻穀,輔導農民的業務只剩潭頭的蔬菜共同運銷班,林園農會可說是黃家所有、黃家所治、黃家所享,台灣在近幾年來無論在政治、社會與經濟方面都加劇變遷,林園農會面對這些衝擊經營更加慘澹,不變的是林園農會還在黃家手中。
林園鄉農會在黃進登擔任總幹事時,農會界就流傳一句黃氏名言,千萬不要把農會經營得太好,只要過得去就好了,這樣才不會引起注意,讓更多人覬覦農會利益,而且要注意申請入會農民會不會有貳心,長期控制、主導下,理監事都是同額競選,可說是黃家的子弟兵,理事長和常務監事更是黃家的心腹,兩屆任滿理事長改當常務監事,常務監事改做理事長,一直沒有什麼爭議,雖然農會業務經營得不怎麼樣,也曾有個人倒債爭議,但黃家卻能穩固掌控農會,讓一些想進入領導中心的地方人士氣得牙癢癢的,但一點辦法也沒有。
林園蘆筍曾風光一時
林園鄉在光復前,可說是人口眾多,因為每戶擁有的耕作面積不大,耕地規模小,農民對農地的依賴也不那麼大,比較容易轉行從事其他行業,而傳統耕作的農民也不願投資提升生產設備、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除了洋蔥沒有培育出其他特產別的經濟作物,民國40年林園鄉有3371公頃農地,主要作物是稻米、蔬菜、大豆、地瓜、玉米、花瓜等,60年代初期林園鄉曾大量種植蘆筍,掀起一陣蘆筍汁風潮,面積高達254公頃,位居當年經濟作物第一位,民國62年政府開始徵收土地興建工業區,大批蘆筍田被徵收,過幾年蘆筍汁退流行,種植面積更是縮水。
70年代洋蔥價格好,林園洋蔥種植面積上百公頃,林園鄉雖曾號稱是洋蔥的故鄉,可是種植面積、產量都不如後來加入的屏東縣恆春,林園在地洋蔥的知名度也漸漸讓恆春取代。近年來洋蔥價格疲軟,民國96年種植面積下滑到39公頃,農業人口流失,有不少農地閒置,海軍陸戰隊進駐林園鄉,也使農地減少,民國64年成立林園工業區更是流失大量農地,農業萎縮相當明顯,民國95年農地只剩607公頃。
創新產品只聞樓梯響
林園鄉農會曾把九孔、洋蔥、花瓜列為林園特產,卻一直相當低調地營運,10多年前第十三屆理監事改選後,黃世明獲得農會理事會支持,從他的父親黃進登手上接下總幹事職位,曾經以較新的觀念和九孔養殖業者合作,希望能把九孔製成微波食品,在市場上銷售,不過這個計畫因為九孔苗培育不易而停擺,現在九孔養殖業幾乎消失了,洋蔥、花瓜的市場競爭力也大不如前,客觀條件讓林園農會經營不容易,農會總幹事黃世明、理事長黃昭順、常務監事吳清泰都認為,只有開拓符合現代社會的新產品,才不致於被淘汰,不過他們的想法一直沒有落實在實際行動,不過農會人員指出,林園郷耕地面積小,也沒有什麼特產,經營者相當為難。
稻田日減喪失服務機能
正值一期稻作收成期間,爆發林園鄉稻農抨擊盤商壟斷市場,收購第一期稻作價格偏低一事,引發林園鄉農會沒有收購稻榖保障農民權益的機制,任由糧商操控。經農糧署高雄糧食局主任孫清義調查,發現大寮鄉賣出的是曬乾的每一千公斤11500元,林園鄉還未曬或烘乾的每一千公斤9200元,可能是從農田收購還沒有曬乾的稻榖價格較低,經過曬乾或烘的稻榖價格當然就比較好。過去收購稻穀的盤商大多是輾米廠廠商,為了服務農民,這項業務已由如鳳山農會等農會系統承接;大寮鄉種稻面積與產稻產量較大,鄉農會為了保障農民權益,規劃投資上億元,在和春技術學院附近購買台糖土地面積一公頃多,將作為烘穀廠與倉庫,林園鄉因為稻田較少,林園鄉農會在商言商認為,興建烘穀廠與倉庫不符合投資報酬率,未做此項服務,部分農民認為林園鄉農會已沒有什麼服務農民的機能。
社會特搜記者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