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 高雄居大不易 走為上策
治安不佳 失業率高 生計困窘 人口明顯外移
從二年前台中、台南縣市合併再加上新北市等「三都升格」,加上原來的台北市、高雄市在內台灣已有五個院轄市,從當時人口數排名,新北市以逼近四百萬人居第一,高雄市則以二百八十萬人成為第二大都市,台中市則以二百六十萬人上下忝列第三都,首都的台北市則以二百五十多萬人列名第四,台南市逼近二百萬人居五都之末。
負債逾二千一百多億元
都市人口成長的因素,受地方工商發展,好壞關係最大,治安問題不佳,更是又一主因,而都市發展的動能則因財政問題是否獲得改善,而高雄市債台高築,負債超過二千一百多億元,而且,還在節節高昇中,不出二、三年便「破錶」,市府財政如此的惡化,直接冲擊地方經濟發展。
要找工作困難重重,治安又不好,市民生命財產面臨威脅,尤其在財政困境下,對推動地方建設,提升經濟發展,深陷左支右絀困境,上述種種因素,市民在生計窘困中,當然直接影響生育率降低,更多的年輕人為此而萌生「此地不宜留人,自有留人處」,不得不「遷地為良」,遠走他鄉,另謀生計。
照這種情勢演變下去,四、五年內,高雄市的人口數會由現在的第二大都市「淪落」為第三,甚至第四,形勢比人強,高雄市要「保二」已不可能,想「保三」,也是困難重重,一旦淪為第四,市民豈非「無語問蒼天」,夫復何言。
生育率偏低
這是一個很難避免的「淪落」,合併高雄縣後的高雄市長陳菊,當然是責無旁貸,不能再拿執政黨「重北輕南」推諉責任,她已當了五年多市長,如果加上前任謝長廷八年兩任市長,高雄市「綠色執政」加總也超過十三年多了,如今,高雄市人口外流,明顯的數字,白紙黑字,在五都中第一高,生育率也偏低,數字會說話,從去年起到今年七月高雄市人口大都在外流,而且,已持續了近十五個月,其間,只有五個月是勉強保住未超出外流,稍有淨流入,到上個月止,高雄市仍然維持第二大都市,但統計數字卻指出二年前五都升格時,高雄市人口比第三都的台中市還多出近十三萬人,如今,已縮小到十萬人,而原來比第四都的台北市多十六萬人,也減小到十一萬人差距。
統計數字指出,在五都升格時到現在快二年了,第二大都市的高雄市人口只增加二千三百人,比起台北市增加五萬人,台中市增加近三萬人,都差了十多倍,甚至廿多倍,連墊底的台南市的五千多人,都少了一半,因此,照這種形勢推算,不出四年,台中市人口會超過高雄市,成為第二大都市,把第二大的高雄市擠下一名,落居第三,而且,不僅如此,高雄市還是對這種人口外流問題依然拿不出有效改善辦法,再過一年,台北市就升上來,高雄市可能淪落為第四都市,只比台南市高一名。
市政人士認為「有鈔票好辦事」,因此,提出加發生育津貼也許對生育率提升有直接效應,但這只是「治標」,而不是「治本」。
可是,很見笑,在五都提出生育津貼中台北市是每名新生兒津貼二萬元,新北市也不遑多讓,也是每名二萬元,台中市減半,但發一萬元,台南市採折衷方式,第一胎六千元,第二胎一萬二千元,而高雄市則第一、二胎都是六千元,第三胎才一萬元,這方面也比不上人家,連生育津貼都居最後、最少的都市。
(文轉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