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好站相連
穿越不斷的抗爭,和平取得用地
 北二高興建之初即面臨「土地徵收」的棘手問題。過去興建中山高速公路,僅依公告現值加二成即取得土地,甚至有民眾願意無償提供,在土地徵收上並無過多爭議。到二高興建時,適逢民國76年以來景氣的高點,國內股市與房地產大漲,以致市價與公告現值相差許多,因此當時欲以公告現值徵收土地,就產生了很大的反彈與抗拒。加上民國77年臺灣解嚴,各種價值觀產生劇烈的震盪、跳躍及轉變,國內政治環境逐日開放,民主意識高漲,群眾抗爭事件也伴隨而來,也讓用地取得的過程面臨了極大的挑戰。例如,北二高工程於規劃時即經過台北市邊緣熱鬧地區,對於當地住戶的拆遷是無可避免的,在當時的平面媒體報導中,即清楚記錄了群眾頭綁白布條誓死抗爭的畫面,恰與當時工程人員因抗爭衝突頭上血跡斑斑的白紗布,形成強烈的對比。
 整個用地取得的過程中,較為重大的抗爭路段包括中和土城段、桃園內環線、苗栗竹南路段、台中環線、南投竹山路段、雲林林內路段、台南善化路段及屏東路段。當時,透過主事者和地方不斷的協商和共同努力,終於妥善解決了用地取得的艱難任務。
 鑑於北二高的經驗,可知工程規劃與用地取得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無法完全切割的,所以在二高後續計畫的規劃時,便特別注意盡可能地避開住戶群及相關重要設施。二高後續計畫無論是整體路線長度、取得用地數量及地主數量都遠比北二高來得多,但拆遷數卻大幅下降至1,615戶。
 第二高速公路取得用地之面積,於北二高為1,415公頃,二高後續計畫為3,439公頃,總計4,854公頃。整體路線穿越18個縣市、92個鄉鎮市區,用地經費總計1,368億元。
民國78年正要闢建北二高鶯歌段時遭遇民眾抗議。
 
建立工程品管基石,形塑工程新局面
 第二高速公路興建時期,也是國工局處理最多工程案的時刻,當時重大的公共工程幾乎由國工局主辦或代辦,除了規模最大的第二高速公路之外,執行難度最高的北宜高速公路也同步進行中,需考量的層面多而複雜,因此工程管理理念也在此時期產生關鍵性的變化。
 十大建設完成後,臺灣幾乎不再有重大的公共工程建設,以致國內工程技術發展亦相當於暫時停擺,直至北二高開始著手規劃後才再繼續發展。然而,在北二高開始施作時,當年參與中山高速公路興建的工程師們有許多已退休或轉行,導致在施工技術上的傳承產生了落差。舉例來說,現今施工常見的平衡懸臂工法,在中山高速公路興建時,僅圓山橋運用到此項技術,直至北二高關西的牛欄河橋設計時才再度被使用,而也因為技術經驗的傳承斷層,使得牛欄河橋甫開工之際即發生嚴重工安意外,間接影響了工程執行進度。其後在工程人員針對施作技術制訂出標準作業程序後,才得以順利完成。
 
懸臂工法是一種橋梁工法。(圖截自網站 葛瑪蘭傳奇-國道5號)
 
 另外,當時臺灣營建業嚴重缺工,為解決工程施作所需的人力問題,開始研究引進外籍勞工,協助執行臺灣許多的建設工程。換句話說,臺灣外籍勞工的引進及推廣,也是在當時環境因素下所衍生出來的結果。
 此外,從因應時代需要應運而生的局供材料制度轉變,從議價改為公開招標、執行資格預審制度、採用仲裁條款來解決工程爭議等,均是當時因應二高龐大的計畫,在國工局努力之下發展出的積極而有效的工程管理制度與作法。
 國工局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在許多方面均以領頭羊的角色,引領了時代的改變,至今影響深遠,諸如大型工地需依出入口數量編列洗車台、工地圍籬美化、駛出工地之卡車車頂加蓋帆布、餘土運離工地時需有運送憑證(或稱四聯單)等工程管理細節,都是在第二高速公路開始興建之後漸趨發展而成。行政院在這段過程中也成立了公共工程督導會報(現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成立初期的細目規則許多皆沿用國工局的相關規範,這些相關規範後來也發展成今日的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
 
位於中油大樓9樓的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圖截自維基百科)
 
鑑古知今,繼往開來
 在第二高速公路的推動過程裡,國工局特別訂有「國道技術學術化」及「國道經驗文獻化」的策略,導因於過去學術界和工程界之間存在偏見,兩者間的關係往往因彼此輕視而緊張,遑論借力使力、相輔相成。
 當時國工局在引進諸多工程技術後,積極鼓勵工程人員進行專題論文的發表,努力推動雙方的溝通及互動,亦得到相當豐碩的成果。至民國93年時,為將國道技術學術化,國工局已舉辦了研討會10場、論文專輯發表156篇;而在國道經驗文獻化的作法上,則出版有相關書籍,如教育訓練及各項工程簡介38冊、技術叢書如橋樑工法影輯5套、二高興建專輯29冊,相關研究報告更多達138篇,累積至今日,已成為工程界極為重要的參考文獻,同時更具有傳承的重大意義。這點更是今天的紀念研討會中最重要的精神與意義!
 國道三號高速公路十餘年施工的蘊涵,除了培育諸多傑出的工程人員以外,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工程技術經驗與資料,國道三號高速公路通車十周年紀念研討會最重要的目的即是回顧此段歷史,也留下記錄。前瞻未來,亦當以經驗傳承為先,使相關工程規劃經驗、技術、典籍、文獻記錄等,均得有系統的彙整、發表與推展!
 
 
       現任台船董事長鄭文隆
原載於103年12月26日臺灣營建研究院主辦
《國道3號高速公路通車十周年紀念研討會》
 
 
 
add to Twitter add to Plurk add to FaceBook

新聞搜尋
Copyright by Toughgu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