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 三地角逐 各擅勝場
高雄、屏東、台南人士應屏除本位主義 至少要有三條跑道的規模
專家指出,桃園機場的規劃,根本問題在沒有宏觀而長遠的發展眼光,之後,才急急進行新建第二航廈,情況似乎略為好轉,但航廈興建仍然墨守成規,如香港、上海、北京,乃至各國機場都大量採用大空間,運用自然光建物,一、二航廈仍然是密閉式的建築,原來的兩條跑道,十年前早就應付不了航班增加需求,現在第一航廈整修,在原來格局下施工,猶如「老狗是變不出新花樣」。
為此,小港機場遷建,大前提可定調在,一定要早早進行規劃作業,非遷地為良不可,而遷建的規模當然要做長遠的發展規劃,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香港機場在一九九七年完工,迄今已使用十五年,仍然是舉世公認最具水準的國際現代化機場,目前已近四千萬人次的容量,即使未來達到六、七千萬人次,仍然足以應付,以高雄機場肩負南部七、八百萬人的出入境需求,更要加入國外觀光客的急速上升,陸客目前一年以超過一百五十萬人,破兩百萬人朝夕可至,以陸客一年到香港觀光人數一千多萬人,都快達到破表的兩千多萬人,已逼得香港政府要採取對陸客「限量」措施,比起香港,陸客來台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但幾年後三百萬不是問題,為此,遷建小港機場的規劃,應以一千萬人次為目標,二條跑道是最起碼要求。
彌陀位居南部偏中點 眼前的小港機場只能說是「小而美」,雖然七四七航機可降落,但空橋腹地小,所以在小港機場起落的各國航機,波音七三七八00算是中大型,一般以空中巴士三二0為多,由於七四七貨機機場負荷不了,這是機場貨運量小的主要因素。 一旦能促成政策上確定要遷建,遷建地址是當前要全盤探討,地方人應放棄本位主義,讓給專業決定,畢竟隔行如隔山,但可以預料的,對建場地址到時一定會出現各方爭取、角力局面,提案民代言下之意至為明顯,已經為彌陀鄉「量身訂做」,彌陀是不是為小港機場遷建最理想地點,自然有其說服力,從南到北的「距離論」位居南部地區偏中點,是其優勢,土地取得照支持者的說法,可運用面積大的養殖池土地,並不難,沒有太大阻力,似乎也是其優勢。 七股面臨環保問題 七股鄉在早先交通方面是比較偏向這個地方,如今被捅出影響生態的問題,到時,環保人士可有得「借題發揮」了,因此,阻力大,就距離點,似乎遠了一點,優勢便弱了 南星填海計劃,已停擺多年,別說四、五百公頃土地取得,遙遙無期,遑論一千多公頃國際水準機場用地,那更是天方夜譚,因此,這個地點應該出局,但平心而論,如果以高雄市為發展起點,機場遷到南星是最理想,可惜,填海困難重重已不可得,只能說「暴殄天物」了。 屏東一切都是現成 屏東人當然希望建在屏東最好了,因為,有現成的機場,完成五年的屏東機場因乘客少被迫在今年關閉,做為小港機場遷建,最大優勢便是一切都是現成,擴建是少不了,卻是所有遷建經費最小的,而且,有高屏溪二千多公尺寬的屏障,起降空間大,不受建築物影響都市發展,唯一給物議的是地處南端,距離遠了一些,從高雄去二十多公里,台南要五十多公里。 可是,有名的各國際機場,如東京成田、首爾新機場、洛杉磯機場,乃至巴黎戴高樂機場、紐約機場,甚至,香港機場、北京首都機場,不都是短則二、三十公里,長則六、七十公里,長短似乎不是重點,就拿桃園機場到台北不也是四、五十公里,如果,也比照台北把捷運拉到機場,距離不是變近了嗎。 盡早選址儘速規劃 究竟何處地點最理想,土地取得、距離、是否影響生態,都是考量的因素,但透過專家的深入探討,興建土地地質、風向問題,乃至未來發展潛力,尤其經費籌措更是要好好考慮。 但可以確定的是,小港國際機場有遷建必要,如果,興建機場動輒十年八年,現在即應提早決定,盡速進行地址選定,新機場的規劃,應該有這個必要。◎本報記者: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