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軍服。(記者王清正攝影)
民國初年,列強環伺、內憂外患,為建立國家武力,培養軍事人才,國父孫中山先生決議設立陸軍軍官學校,乃於民國十三年在廣州市長洲島創校,任命蔣中正先生為校長,並親頒「親愛精誠」校訓及開學訓詞(此訓詞即為我國國歌歌詞),此為陸軍官校的創建史。陸軍官校因應時局經過三度遷校,為國家培育上萬堅毅勇敢的軍事人材,堅守節操、保國衛民。為紀錄及保存陸軍官校創校近百年以來北伐抗戰剿匪等等的可歌可泣的歷史,陸軍官校特在校內的黃埔六路網球場旁成立校史館,與教育展示館為鄰,介紹黃埔建校歷程與展望,並區分為國父與黃埔、蔣公與黃埔、經國先生與黃埔及今日之黃埔。二層樓的建築物中可以參觀各種史料及文物照片,也是暸解我國培育陸軍人才搖籃及政府百年來歷史的最佳場所。
最受矚目的輕兵器展示區,包含美造,日軍伏獲,國軍自製等。(記者王清正攝影)
陸軍軍官學校113年6月16日黃埔建校百年校慶,特別在校史館舉行100周年校史數位展,展示區內介紹當年黃埔軍校成立的時空背景,從1922年當時的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及陸海軍大元帥孫中山,遭到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在廣州叛變,造成他幾陷危難,因此認為軍人缺政治訓練,無法成為革命軍,於是他募資成立黃埔軍校,成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堅實的軍事後盾。
陸軍官校6月16日黃埔建校百年校慶當天,下午1點10分開始開放營區供民眾參觀,其中校史館最吸引老青中三代一起參觀,今年黃埔建校百年特展中,特別安排新式數位互動展區,呈現黃埔建軍歷史。陸軍官校表示,校慶當天校區中正堂也將舉行埔光聯展暨建校百年特展,以「黃埔百年,國祚綿延」為主題,透過埔光聯展及建校百年特展之展出,呈現先烈志士為國犧牲奉獻的榮耀與傳承。埔光聯展區分埔光美展、文藝金像獎展及郵展等三展區;黃埔建校百年特展則在校史館以數位互動等四個展區,呈現有關黃埔在中國大陸建校歷史、遷台、台海光榮戰役等9個不同主題。

俚語說:「未吃五月粽,破裘不敢放」,代表過了端午,天氣逐漸炎熱,冬衣棉被才可收藏起來,而緊接著夏至到來,氣溫更是明顯上升。根據中央氣象署觀測資料顯示,臺灣年平均氣溫與過去1世紀(1911-2020年)相比,溫度上升約1.6℃;在四季分布上,21世紀初(自2001年起)夏季的天數已增加至約120-150天。而每年7、8月正值學童暑假時間,也是兒童活動與家庭旅遊的旺季,環境溫度越來越高,可說是中暑、熱急症的高峰期,其中幼兒族群因生理功能與自理能力的關係,無法適時的補充水分與休息擦汗;較大的孩童則是在活動過程中,容易忽略環境高溫和身體缺水產生的不適,造成熱傷害的症狀。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等單位跨域攜手合作,在暑假來臨前,透過記者會及發布兒童熱傷害衛教素材,共同提醒家長與學童,不論室內與室外遊玩,都要注意預防熱傷害,減少熱急症的發生,開心健康放暑假。

520新總統、副總統上任就職,成為世界各地矚目,然而在立法院也不惶多讓,朝野立委為處理國會職權改革修法,上演為了搶佔主席台爆發激烈的肢體衝突,導致多名委員受傷,衝突的攻防大戰也上了全球的傳媒上,在雙方互相指控暴力,有男委員擒抱女委員臀部,也有立委從主席台後方以疊羅漢的方式扛入主席台後,被在野黨委員給推下主席台,拜現在科技便利性,透過直播鏡頭就能即時看到這場當家鬧事的大亂劇。


民進黨中評會召開第11次會議,針對113年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違紀助選案進行審議,經會議討論後,中評會與會委員做出一致性決議,將屏東25位違紀黨員予以除名開除黨籍。以上25位被開除黨籍,全都是支持蘇孟淳而違反黨規的人,這些是由屏東縣黨部自動評議除名,有當事者不服上訴至中評會,最後仍徒勞無功,仍被開除。
民進黨前立委蘇震清(右)因排黑條款限制,無法爭取連任,改派兒子蘇孟淳(左)參選。(圖截自FB)
黨員指控潘孟安支持何春美議員候選人。(記者翻攝)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5月20日盛大登場,陸海空軍出動空中兵力衝場,向卸任的蔡英文總統,以及向新任的三軍統帥、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致敬。機型除了AH-64E、三型主力戰機外,也包括國機國造的勇鷹高教機與陸軍禮砲連的21響禮砲。


中央社會住宅專案在高雄有30案,由於本國勞工嚴重不足,申請外勞移工成了當務之急,日前傳出由某營造商得標的「興邦安居A」欲與國策顧問陳旺來經營「東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移工申請契約之際,不料半路殺出程咬金,高雄市議員吳銘賜要求對方將該案給他承辦,硬將陳顧問口中的鴨子搶走,甚至還檢舉對方在高雄30幾處的移工管理宿舍違建,引發陳旺來急跳腳,不過記者訪問吳議員,他不但矢口否認,還全盤指稱是外界空穴來風。
無黨籍市議員吳銘賜。(記者翻攝)

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丁訪問中國造成旋風,而在沒有人注意下,中國一架客機悄悄飛向印度。乘坐的正是中國新任駐印度大使徐飛洪,之前中國駐印度大使職位的空缺已經持續1年半了,這顯示著中印關係有所緩和。
中國新任駐印度大使徐飛洪(中)。(圖截自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網站)

隨著超高齡化浪潮來襲,臺灣預計於明(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如何讓家中長輩的身體功能維持且健康的老化呢?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身心功能可以透過適當的介入策略而維持或回復,進而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發生,並明確點出「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情緒)」是維持生活品質不可或缺之六項能力,國民健康署為高齡長者及其家人或照顧者提供身體功能評估的APP,推動我國「量六力」服務。



國民黨宣布2024總統大選敗選。(圖截自臉書)
總統大選證實國民黨不受年輕人信賴,但是藍軍的檢討結論,卻好像是牛頭不對馬嘴,給予外界的印象,就是國民黨根本是廢物。

2024總統立委選舉剛落幕,綠營人士就迫不急待忙於2026選舉,或參選、或布署,甚至規劃東山再起,總之,不是為自身政治前途絞盡腦汁,就是為派系利益而忙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