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好站相連
人氣1609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60期 | 2013-01-06 08:43:52|

4版  醫商一體賺很大

         健保局莫當冤大頭

 

 

  在台灣醫界為人詬病的,莫過於醫療政策財團化問題,這種採用財團企業化來經營醫院的方式,將一般企業成本概念導入醫療管理上,凡事只講求成本控制及利潤效益的模式,使得醫院經營朝向「錢」看,結果往往病人的健康問題遠不及財團營利來得重要,導致醫療倫理淪喪。

    而這樣的現象,正好讓不肖商人有機可乘,開始利用各種可能途徑勾結醫院,互相追求盈利達到「雙盈」。像是從全民健保開辦以來,中央健保局就成了一頭被痛宰的肥牛。舉例來說,健保給付中,血液透析(俗稱洗腎)在論次計酬支付制度下,洗腎人次及費用不斷提升;且在健保支出費用當中,洗腎費用是所有疾病當中佔健保給付費用最高者,成了許多不肖醫療業者覬覦的大餅,透過與醫院、醫師、護理人員的合作,聯合壟斷市場,大A健保費。從事醫療用品商爆料,這些集團勢力龐大,大多有立委撐腰,當初那些立委極力主張將洗腎納入健保,得利的是那家上市公司,健保局不難查出,至於該公司幕後股東,有沒有立委親朋好友,證管會要查也不難,遏止A健保費應從根本杜絕,據了解,該公司的觸角已伸向心臟、牙科、醫學美容和眼科,健保局倘再不出手整頓台灣醫療體係,斬斷財團攏斷醫療資源的作法,那麼健保制度永無健全之日。

一年健保給付逾370億元

   臺灣洗腎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一位,被醫界形容為「國病」,根據中央健保局統計,2008年洗腎人口高達61866人,支出超過370億門診洗腎健保費用,但是這些錢真正花在洗腎病患身上嗎?根據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統計,扣除透析耗材總值與腎臟醫師薪資,有超過一半的門診洗腎健保費用皆流向不明,試問背負龐大財務黑洞的健保局,是否真正關心過這些錢究竟怎麼用、用到哪裡去了?

   再者,過去幾年洗腎採包裏式給付,也就是,一個病例、每一次健保局只提供一個固定費用,這樣的設計原本是為了杜絕論量計酬下所造成的資源浪費,避免醫院將提供之醫療服務項目逐項計費申報,致使醫院相對缺乏節約醫療資源的誘因。但包裏式給付的弊端在於每次的費用中已包含所需各項費用,健保局給得乾脆,但醫療提供者是否相對逐項提供對價設備,卻令人質疑?目前耗材品質的控管只能仰賴醫院與其配合之耗材供應商,一般洗腎民眾根本無從檢視起,如果醫院只為求盈利、不發揮監督的責任,甚至於有意或無意地成為幫兇,放任醫師、醫護人員與供應商聯合利用職務之便,大賺黑心錢,那麼病患的健康權益應由誰承擔?而本應維護民眾健康、提升醫療品質的健保局,倒成了付錢的冤大頭。

洗腎耗材醫院撈很多

  從以上數據來看醫療資源的消耗,健保給付承載多大的負擔,這些錢進了誰的口袋?我們來看看,單就耗材中之「人工腎臟」項目,根據中華民國腎友協會調查發現,有4成以上洗腎院所皆重複使用人工腎臟,就醫院成本控制概念來看,隨著使用次數愈多,成本也就隨之越低;然而,無論耗材新舊程度,健保給付費用卻是一毛也不減。舉例來說,一支成本1500元的高透量人工腎臟若重複使用6次,每人次成本比起單次使用(約300元)起碼多賺了100元,2004年洗腎人次最多的高雄長庚醫院,一年就多賺了近17百萬元。2007健保局最新統計,基層診所醫師平均每月營收57萬元,洗腎醫師280萬元最多。可想而知,這之中的差額盈餘也就任由醫院與醫療供應商瓜分。人工腎臟的重覆使用是否合法,在台灣仍處於模糊地帶,衛生署和健保局並未針對此部份明定規範,也因此讓不肖業者大開貪婪之門。不但造成健保費不當失血,重複耗材的使用對洗腎民眾的醫療品質也有待商榷。

壟斷資源 洗腎中心集團化

    大至醫學中心、小至基層診所,對洗腎醫療都出現花招百出的「吸客」手法,常見的像是專車至洗腎病患家中作免費接送服務、提供洗腎病患免費便當、附贈其他免費醫療行為如健康檢查或施打流感疫苗等,甚至還曾出現免費招待洗腎病患旅遊或派專人至洗腎中心遊說轉院等誇張行徑。要不是因為有利可圖,各大醫院、洗腎中心又何必大費周章招攬洗腎病患上門?病患如果一時不察,貪圖眼前小便宜,殊不知「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額外的成本費用還是不折不扣轉嫁到病患身上,影響洗腎品質,最後犧牲的還是自己健康。

   對於「商機無限大」的醫療供應市場,業者積極投入此塊領域搶食大餅,如某生技上市公司專門供應血液透析相關系列醫療用品,包括人工腎臟、外科耗材、紅血球生成素、藥粉及藥水、洗腎機、血液迴路管、空氣清新機藥品、JMS血袋等。

醫療用品市佔率達3

  該生技公司為推廣業務還輔導透析中心經營管理,專門提供醫護人員專業教育訓練及醫療顧問團隊資源,目標是「透過完善的管理及諮詢服務,成為醫師及醫院首選的合作對象」。不僅設置護理、營養、開發、營運、人事專員及營業會計專員,來「協助」推動各透析中心的運作;更成立所謂「醫療顧問委員會」定期至合作之透析中心「指導」,其中某醫學中心腎臟科權威醫師名字赫見在委員名單內。

  高技巧的業務包裝手法,讓該公司供應的血液透析相關系列醫療用品市佔率高達近三成,全台五百多家透析中心,光與該生技公司有合作關係的就有一百多家。如此高比例的佔額,恐涉壟斷洗腎醫療提供市場之嫌。

洗腎中心月月日進斗金

    一般洗腎方法有兩種,一為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一是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比血液透析有較高的機會恢復殘餘的腎功能,並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有醫德的醫師會建議一開始就選用,可是健保局和醫界協商規劃將腹膜透析點數提高25%,健保局「大方散財」卻未能提昇腹膜透析的使用率,反而只肥了醫院。商人為了賺錢往往和醫師互通,讓不知情的病患捨人體天然的半透膜,也就是採腹膜來進行淨化,該方法較溫和可以保留較多的殘餘腎功能,也比較彈性自由,患者可以在家自己做。相對,醫院和醫師收入必會大降,應此血液透析相關系列醫療用品的供應商在全台廣設透析中心,該公司還在股東年報中自誇,全台500多家透析中心,已有逾百家成為旗下合作夥伴。該公司不但經營透析中心,還輔導開業醫生投入門下,提供管理諮詢業務,廠商看準這塊醫療大餅,藉醫護人員鼓吹洗腎患者以血液透析洗腎,大A健保費,因為病人必須1週有3天要到醫院報到。這一系列的「A錢套餐」名正言順,難怪洗腎醫師每月有280萬元進帳,當初洗腎納入健保給付,是那些立委主導的,這些人有無內神通外鬼,民眾不妨上網去查查應該不難查出。

社會特搜記者:秦立言
 

add to Twitter add to Plurk add to FaceBook

新聞搜尋
Copyright by Toughgu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