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 沒有特色就沒有競爭力
六合夜市錢途茫茫
六合夜市從風光一時到人氣指數下跌,再到近兩年因為大陸旅遊團的開放而有所轉變,現在的六合夜市,經常看到一部部載著陸客的大型遊覽車停在中山路、六合路口,因為影響行車安全而遭市政府告發開單,一團團的大陸遊客魚貫進入夜市,他們遠比那些日本、香港的散客還多,購買力也很強,但是六合夜市就此要擠身世界級的觀光夜市實在還有很大很多要努力改善的空間。六合夜市要成為國際觀光夜市,不是增加一個遊客中心與公廁、辦辦活動就夠了,恐怕還要加上市政府的魄力與攤商的決心。記者在觀察過程,發現一個攤位設計頗具特色的飲料攤,老闆在每位客人的包裝袋中,附贈一份濕紙巾,這樣貼心的服務,讓人感覺:六合夜市還是有提升服務品質的希望,只要願意改變,消費者還是會支持六合夜市。
六合夜市是高雄典型的小吃夜市,早期由在「大港埔」營業的小吃攤聚集,變成小吃聞名的「大港埔夜市」,由於小吃攤多,夜市規模逐漸擴大,轉變聞名全台的六合夜市。
歷史的味道令人回味
從中山路的入口沿著六合路往愛河方向,兩旁店家與攤位林立,從山產、海產、特產到冷飲、冰品應有盡有,美食豐富,尤其是海鮮是南台灣的特產,一攤接一攤的海產料理,令人垂涎,從一般的蚵仔煎、老字號的烏魚子攤、料豐的海產粥、深海野生石班、炒花枝、炒鱔魚、蝦羹…,而吃氣味的擔仔麵、香Q的肉粽、肉丸,都令人吃過一攤還想嚐下一攤,攤販賣的水果切片、現打果汁、木瓜牛奶的水果攤,也是六合夜市的熱賣攤位種類,後來還加入大型的平價牛排館,甚受年輕人與阿兵哥喜愛;除了美味小吃,六合夜市的蛇店更是與台北華西街齊名,早期也有現場殺蛇的示範,而其他諸如販賣大陸手工陶壺、茶具、玉石、木雕,甚至有人販售大陸進來的文物、古董。
在民國60-70年代,要說六合夜市說是高雄、甚至南台灣最知名的夜市都不過,因為其豐富、美味的小吃與琳瑯滿目、稀奇古怪的藝品、舶來品,在過去進口諸多限制的年代,成為在地民眾最愛去的夜市之外,不僅是外縣市民眾到高雄必之處,也是日本等外國觀光客一定會來的觀光據點,六合夜市在觀光客的知名度,幾乎就與左營龍虎塔、春秋閣一樣,等同代表「高雄」。
攤販發覺賣台貨有希望
然而隨著高雄商業環境變遷,六合夜市週邊的夜店逐漸沒落蕭條,影響宵夜客數,市區的百貨公司、小吃夜市也是越來越多,使得六合夜市生意大不如從前,過去一攤難求、甚至傳出攤位權利金數十萬、百萬的天價,如今已不復見。儘管市政府也曾輔導將六合夜市重新塑造為美食觀光夜市形象,人潮還是有限,不少攤位求去。
華燈初上,跟著這些觀光客踏入六合夜市,發現增加不少飲料攤,以台灣白甘蔗為主的甘蔗汁攤很密集,加上檸檬的口感很受遊客歡迎;許多攤位都標榜是台灣口味的特產、手工,像鳳梨酥是最普遍的特產伴手,各種口味的牛軋糖也是競爭的伴手之一,還有用台灣水果去製作的芒果乾、哈木瓜酥、鳳梨乾片等禮盒,也是引人注意。
創意竹筷生意超好
隨著客源的轉變,標榜台灣製工藝品取代過去的大陸陶壺、古董,一家強調專利、台灣師傅製作不含防腐劑的竹筷攤,上面美麗的花紋圖案吸引日本與大陸遊客駐足,一旁的海報紙上寫著:10雙100元台幣、20元人民幣,一般零買1雙是新台幣10元,可以不同花色混合購買,老闆說陸客比日本人買的下手,但就是愛殺價,儘管如此,就因為生意「還可以」,已經擺攤一年多啦。另外,標榜台灣精品的皮包、配件、造型夜燈,則較吸引一般年輕客層,較不受中年陸客青睞。
除了這些新攤位,當然,那些已有2、30年、甚至4、50年以上歷史的傳統美食老店,仍是數年年如一日賣著相同的美味,儘管價錢較外面的攤子貴些,仍是許多人消夜的選擇,他們都會掛上攤販證、優良商攤等資料,作為品質保證。
攤位規劃依舊很凌亂
儘管六合夜市的動線與環境有稍加改進,但是攤位規劃依舊很凌亂,而且有的攤位掛著合格攤販證的證照與攤位號碼、大部分則沒有,也讓人搞不清楚到底大家需不需要證照?其實,有沒有證照是另一回事,如何讓整體夜市的形象提昇更重要,而六合夜市夾著歷史的知名度,要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國際觀光夜市並非難事,只要妥善將攤位分類規劃、重新整頓,但是往往礙於現實利益,要整合所有意見與力量去做,就變成不是容易的事情。
社會特搜記者/陳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