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好站相連
人氣5935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69期 | 2012-12-28 05:32:28|

14版   逢雨必髒.漲潮必臭

           愛河整治只做半套

   愛河整治做半套,上游飄惡臭,垃圾伴美景,這是716日被年代電視拍到畫面下的標題,最近一個月來高雄地區常下起間歇性大雨,本報自720日起溯源追蹤,結果發現愛河整治根本是治標不治本,美麗的河段只是假象,甚至很多市民不知道愛河的源頭在何處,整治愛河31年,為何逢雨必髒、漲潮必臭,高雄縣市合併能否徹底解決愛河整治問題,今年適逢五都大選,三位高雄市長候選人更應提出具體「治河」方案,過去政黨候選人總喜歡將愛河整治當選舉話題,噴了30多年口水,愛河依舊老毛病不改。

    迴避解決不了問題,過去因政黨關係互相推諉,民進黨在高縣執政25年、高雄市執政快12年,2000年政黨輪替,中央由民進黨的陳水扁總統執政8年,可是愛河也未因政黨相同、姐弟深厚情誼有所改變,這12年愛河依舊是你治你的,河川水質、淤泥、污染問題仍未改善。

愛河流入太多政治口水

    記者追本溯源,從一片雜草叢生的沼澤中找到源頭,愛河源於高雄縣仁武鄉八卦竂的北屋排水,尾入高雄港中,沿經榮民總醫院、文藻外語學院、河堤社區、三民一號公園,市立美術館等,全長12公里,原本是一條市港運輸幹線,但由於後來的工、農廢水紛紛湧入,造成嚴重污染,愛河逐漸變成一條「臭河」。自68年高雄改為院轄市以後,才開始有整治愛河的決心,歷時30多年,經官派時代的王玉雲、楊金欉、許水德、蘇南成、吳敦義,到民選後的吳敦義、謝長廷、陳菊共8位市長,從蘇南成喝「愛河水」展現整治成果,到前市議員陳村雄跳入愛河帶上螃蟹,愛河成了政治人物作秀和選舉最好題材。

   以前的愛河是一個風光明媚、水清如鏡、漁產豐饒的遊覽勝地,遊客隨手用畚箕就可以撈起一堆魚蝦,也是市港間的水運交通重要之地,但民國50年代後,逐漸因外來人口的大量移入,工廠林立,早期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業迴歸水和畜牧廢水等通通都直接排入愛河中,自此,愛河變成高雄「毒瘤」。

   76年改始整治臭水溝

    民國68年高雄市改制為院轄市後,才開始辦理「仁愛河污染整治計劃及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工程」,並在民國69年王玉雲市長主政時期,由市議會通過288千萬元的工程費用,為當時通過單項工程費用最高的一項,開始積極辦理愛河的整治及污水下水道系統的興建。此工程歷時7年多,經四任市長(王玉雲、楊金欉、許水德至蘇南成),終於在民國75年完成並於翌年元月正式通水運轉。

    民國76年元月開始運轉的「污水下水道第一階段工程」是愛河整治的基石,由於當時高雄市的都市計畫發展中並無污水下水道系統的設置,因此各式的污廢水便利用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的小水溝流注到愛河裡,因此原本應該只收納雨水及地表逕流水的河川,只好毫無選擇餘地,照單全收,變成匯集全市污廢水的超級大臭水溝,愛河的根本問題還是未得全面改善。

污水下水道系統收成效

    設置截流站只是權宜之計,其治本方法還在於下水道的分流工程,由於經費和規模的問題一直遲遲未得完善,所以愛河的整治問題還是持續存在著。

   愛河的整治至此,只是一個開端而已,更龐大複雜艱困的全市污水下水道系統的建設,才剛要起步。

   屬於高雄市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的愛河整治,自第二期起即規劃每期六年逐步進行高雄市雨污水分流的工程建設。雨污水分流的好處是,各式的事業及家庭污水可以經由污水分、次、主幹管接收至污水處理廠進行淨化處理後再進行排放,與流經地表開放式的雨水幹管(水溝)分流,不但可改善環境衛生,減少蚊蠅的滋生,同時,因此污水不再流入河川中對河川污染也會有很大的改善。

   截至目前,愛河截流工程配合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工程實施計畫現已完成,在治平橋、九如橋、鼓山運河、力行路、興隆溝、二號運河、七賢路、六和路、民生路、新樂街、大義路等11處,都分別設有防潮閘截流設施,每日截取污水送至中洲污水處理廠處理再排放。如此一來,雖然未達其全面效果,但也使愛河髒臭問題改善不少。

蘇南成除穢只是起步

   762月,當時的市長蘇南成配合截流整治工程完成,舉辦感性的「愛河之旅」,市議員陳村雄為了證實愛河洗盡污穢,兩度跳入河中,上岸之後,他表示水是甜的,並發現口袋中有一隻螃蟹。此一「跳河」事件一度引起中外媒體關注,但不代表著從此以後愛河真的就乾淨了。


府會特搜記者/夏毓翎

 

add to Twitter add to Plurk add to FaceBook

新聞搜尋
Copyright by Toughgu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