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渮澤牡丹甲天下 政經人文匯聚
華東地區產量最大、品質最好的煤田 「物華天寶,宜工宜商」
渮澤市有「牡丹城」美譽,人們以「渮澤牡丹甲天下」稱許,位處江蘇、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轄下八縣一區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資源豐富,深具開發前景,為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是對岸最著名的糧棉林畜生產基地,為中國大陸三個農區畜牧大市和首批平原綠化達標地區之一,尤以煤炭儲量高達二八一億噸,為華東地區產量最大、品質最好的最後一塊煤田,天然氣儲量五千六百廿五萬噸,因此,以發展電力、機械、化工、紡織、林產品,乃至醫藥、食品為主,目前更與一百多個國家、地區建立經貿關係。
歷史名人古蹟甚多
渮澤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稱「曹州」,曾經在歷史上為中原地區重要政治、文化與經濟中心,上古的堯、舜著名氏族部落首領即在裡發跡,著名軍事家孫臏、思想家莊周、政治家伊尹都是渮澤出生,而中國商人推崇「商界鼻祖」范蠡經商致富,之後,劉邦創立漢朝登基稱帝,以及後來的曹操成就霸業都在這裡,黃巢起義以及章回小說水滸傳內宋江聚義等都在渮澤發生,因此,在渮澤保留古蹟如堯王墓、蚩尤塚、范蠡湖、孫臏故里,乃至秦王避暑洞,古蹟甚多,都和歷史名人息息相關。
除了歷史古蹟外,這幾年來渮澤在基礎建設方面已有明顯發展,市內有三座火車站、二座鐵路站,而鐵路專用線更多達十二個,交通方便,稱得上四通八達,千條公路輻射全市,只有兩條國道通向全國,轄內又有嘉祥機場可通京、滬等重大都市,為對外貿易暢通,更設有鐵公路各二類口岸。
被推稱為「牡丹城市」的渮澤牡丹,種植面積高達五萬多畝,品種六百多項,因此,經多次舉辦國際牡丹花會後,「渮澤牡丹甲天下」美名不脛而走,現在,牡丹產業已成為一方經濟支柱產業,花隨人意、四季常開,不僅美化人們的生活,牡丹也融入了渮澤市每一位市民生活空間,且大量牡丹遠銷世界二十多個國家,牡丹已成為渮澤人的驕傲。
對已在渮澤投資的台商,以「物華天寶,宜工宜商」推許這個佔地有台灣三分之一大,人口有台灣三分之一多的城市,多年來的努力已營造為一個「宜商宜工」的最理想投資環境,為此,孫愛軍這一趟寶島行在和台灣企業界領導人晤談時,以極大誠意與優異條件吸引台商投資,他更以實現「合作共贏」目標,爭取台商的投資渮澤市。
風塵僕僕全力拼經濟
從孫愛軍這個年輕的市長,卻能領導一個近九百萬人,比新北市加上台北市總和人口數還大的省級城市,對岸培養各級政府領導人才的處心積慮,顯示執政的長遠規劃目標,而各級領導人在全力拼經濟,不遺餘力下舟車不停、僕僕風塵中,不難看出他們在一切為發展經濟的投入。
其實,絡驛不斷於兩岸之間的對岸人士,孫愛軍雖為一個值得報導個案,但更多的各級省、市長、局處長來台,早已難計其數。不久前才由商業部長調任大陸海協會長的陳德銘也決定這個月底來台,據瞭解,陳德銘這次來台之行,將率領具有企業背景的官員及高新科技相關負責人,一行卅多人,計劃參觀台北港、台中港、高雄港以及桃園航空城,當然,更少不了參訪台陸資企業,並進行座談。
而值得台灣注目的是,這個參訪團中有剛成立引起國際重視的「上海自由貿易區」的五名管委會副主任就來了三人,顯示對岸發展經濟的重視,從上海自貿區的後發先至,再看看我們叫了多年的自由貿易區,一直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光是一個自貿區改為貿易自由港的規劃,在紙上談兵便扯了近二年,高雄市長陳菊為此針對高雄自由貿易港的遲遲難產,一直處在畫大餅,深感憂心。
台灣藍綠還在惡鬥
看看人家,再回頭看看自己,對岸對人才培養,市長等人選的安排,都以經濟發展為首要考量,反觀我們這二十多年來政治人物除了搞選舉,自己利益外,曾幾合何時為台灣『拼經濟』,我們只看到藍綠把精力放在「政爭」中,台魯交流人家派出來的全是主力菁英,我們呢?全是『LKK』;出席的大咖只有一位叱吒商場的郭台銘,藍綠立委竟全部缺席,官方則派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虛應了事,如此台灣還有什麼值得驕傲,未來前程,何去何從,怎麼不叫人唏噓、憂心。●章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