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國民黨19全 險演全武行
高市黨部主委顏世一要求勿舉手表示異見 黨代表陳燈住丟瓶裝水砸中主委額頭 顏腦羞成怒欲打陳 幸其他黨工化解風波

國民黨上月舉行的全代會, 表面一團和氣,私下卻是劍拔弩張,甚至出現高雄市黨部主委顏世一準備動手修理黨代表的場面,不過,黨中央即使知道也未動聲色,還慰留請辭的顏世一。
國民黨高雄市黨部的舉動,的確轟動全黨,因為原來以為馬、王之爭延續到全代會,派系人馬針鋒相對,將會成為國民黨全代會的焦點,不料,黨內最注目的馬、王之爭的連續劇暫停播出,換上高雄市黨內紛爭,不但引人注目,還因為差點打架,而比馬、王之爭更生動活潑。
高市藍營起紛爭
根據黨代表描述高雄市國民黨黨代表的風波,特別強調是高雄市黨部主委顏世一引起,因為國民黨全代會進行討論表決時,顏世一竟然要高雄市黨代表不要舉手表示不同意見。結果,黨代表陳燈住形容自己終於忍無可忍,以瓶裝水扔向顏世一,砸中額頭,來表達抗議,結果顏世一反應激烈,一個箭步竄向後排的陳燈住,準備出手教訓,當時,一旁的黨代表立刻出聲制止,嗆聲『你要幹什麼?』,全市年齡最大的黨代表林鳳山立刻站起來痛罵顏世一,還聯手其他黨代表準備群起圍毆顏世一,幸好其他黨工攔阻,否則就要上演全武行的大戲。
顏世一被黨代表的正義聲援嚇住了,為了替主委保留情面,黨工將顏世一拉到會場廁所,一方面安撫黨代表,一方面也等顏世一情緒平靜,大約十分鐘後,顏世一才回到會場,但是惦惦坐著,可能不敢再發言。
要出手打人引起公憤
不具名的黨代表指出,顏世一本來被砸中額頭,大夥原先要指責陳燈住,不料,顏世一反應太過激烈,竟然不顧總統還在場,就要出手打人,當然引起群情激憤,要聯手教訓顏世一。
全代會結束後,顏世一對黨工表示,早在八月間就向黨中央請辭主委,可是一直沒有下文,既然在全代會發生鬧場事件,他會再向黨中央請辭。
但是過了幾天,顏世一向黨工說,黨中央慰留他,不准他辭職。
不過,黨代表對於顏世一的『請辭說』,保持存疑的態度,因為他們私下就常聽顏世一說『我是馬欽點的,誰也不能把我怎麼樣』。因此,黨代表表示,黨中央不處理顏世一的脫線演出,究竟是不知道顏世一差一點釀成大禍?還是果真是黨主席欽點的主委?
疑吳敦義安排空降
不論黨中央是昏庸,還是包庇,至少顏世一至今仍然是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但是對於往後的黨務,甚至於明年的地方選舉,黨代表已經放話表示不會輔選,只會杯葛,因為擔心顏世一獨攬輔選功勞後,會高升黨中央要職。
但是,黨代表指出,他們不相信馬英九會欽點顏世一當主委,可能是因為顏世一曾在南投負責黨務,因此他們更相信顏世一利用地緣關係,投靠副總統吳敦義後,由吳敦義安排顏世一空降高雄當主委,因為吳敦義曾在高雄市主政八年,一直將高雄市視為第二故鄉,所以才要安排親信掌控市黨部。
3版 高市黨代表放話 明年不輔選
怨隙非一日造成 市長、議員、里長選舉將讓主委好看

不過,顏世一在高雄市可能水土不服,因此上任一年多,已經讓基層天怒人怨。
就以全代會的衝突起因,完全是由於顏世一的鴨霸,讓黨代表忍無可忍,才在全代會場故意讓顏世一難堪。
黨代表選出後,照例要推舉出黨代表聯誼會長,往常,黨部主委從來都很尊重黨代表自主,因為黨工很清楚必須拉攏黨代表,以免在全代會脫線演出。但是今年,顏世一卻橫加干涉,不但主導會長人選,而且還對黨代表嗆聲『我知道你們會以離席來杯葛,你們可以不去投票,你們不要投就算了』。顏世一的驕橫態度,終於埋下全代會差一點上演全武行的導火線。
顏世一聽令派系
其實,黨代表認為顏世一不只是驕橫,而且毫無能力,才會完全聽令地方派系,他們指出,高雄市的黨代表選舉從開始就由派系操縱,先將應選名額一分為二,維持縣市合併前的各自為政方式,因為地方派系擔心一旦依照縣市合併後的一區選舉,原來高雄縣的黨代表名額一定會減少,所以才堅持兩區,顏世一竟然照章全收。但是黨代表聯誼會本來照理應各選各的,不料因為原來高雄市的派系投靠王金平後,讓王系人馬蔡圖晉可以百分之百當選,地方派系改變主意,要顏世一出面制止各選各的,只准成立一個聯誼會,引起原來高雄市黨代表反彈,由前市議員黃紹庭出面聯署六十幾位黨代表,要求顏世一不要干涉,但是因為顏世一不但不公正處理,還向黨代表反嗆,終於造成全代會的激烈衝突。
不相信顏主動請辭
顏世一向派系低頭,另一證明,就是聯誼會長蔡圖晉護主心切,在全代會前一天,發給每位黨代表一隻口哨,挑明要求黨代表在聽到全代會上不利於王金平的發言,就吹哨子來反制馬系人馬,不料,顏世一知道蔡圖晉的計畫後,竟然沒有制止,才讓黨代表更感到不齒,痛批顏世一為了保住主委職位,連黨主席都出賣了,又怎麼會主動請辭。
其實,顏世一平時就不重視黨員、黨務。一位馬系市議員就懷疑顏世一是黨務大外行,才會隨意調動黨工人事,就連副主委蔡淑雅都不放過,不讓蔡淑雅在人、事都很熟悉的高雄縣發展黨務,卻限制蔡淑雅只能處理原先高雄市的黨務,以至於蔡淑雅只能待在辦公室,無法走出市黨部去指導工作,因為蔡淑雅根本是人生地不熟,不認識地方人士。
黨工無所適從
顏世一不按牌理出牌,已經讓黨工無所適從,現在又得罪黨代表,陳燈住就說『一半以上的黨代表已經放話,只要顏世一在高雄市,他們就不會替國民黨輔選』,可見國民黨的明年選舉不但是市長選舉很坎坷,就連市議員與基層里長的選舉前途都危機四伏。 ●喬偉
4版 別人出錢,他當老闆!
李哲朗的辦報經 行不通

新聞界關注的前民眾日報老板李哲朗打算創辦「民報」而東山再起計劃,已經胎死腹中,他之前更有創辦「玉山日報」重返報界,但都「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從玉山日報抬出前副總統呂秀蓮掛帥全力籌資,在國內國外到處奔波,因籌措困難,而告失敗,李哲朗以「壯志未酬」,不肯就此打住,仍然再接再厲,這一回,他抬出擁有諾貝爾獎頭銜的李遠哲以及身跨文藝、影視界頗吃得開的吳念真領銜衝刺,希望籌個四、五億,「民報」即可順利催生,結果,還是難如所願,足見,辦報打「名人牌」,還是行不通的,印證了名人是「金玉其表」,募款有落差。
玉山日報胎死腹中
從呂秀蓮具有前副總統的政治影響力,到一句「向下沉淪,向上提昇」,拉拔了陳水扁當選總統,前中央研究院長,又有諾貝爾獎頭銜的李遠哲,外加藝文影視兩棲通吃的吳念真的影響力,對一心一意東山再起的報人李哲朗,可說「好牌出盡」,以為有這些大咖名人光環四照下,當可事半功倍,但叫他難以置信的是,當年這些在政界,在學術領域「喊水會堅凍」的名人,竟然不管用,光芒盡失,完全發揮不了作用。
李哲朗原來打的如意算盤是,推出在反對黨陣營數一數二的政治人物,對他計劃籌辦新報,區區數億元,當可輕易到手,於是,一開始以「玉山日報」為招牌,更在千選萬選中看中了對辦報興趣很大的呂秀蓮合作,李自認辦報高手,當年賣掉民眾日報仍主客觀條件不利因素,但手中失去了一份可褒貶政事、批評政局,乃至吹捧政治人物的報紙後,才感受到社會冷暖,如脫掉了一層老虎皮後,卻動輒得咎,很難走出去,「再度劉朗」的野心,促使他決定東山再起的計劃。
而呂秀蓮任期屆滿下台後,雖然仍有副總統優異待遇,但人不在台上,對外發言已無當年一言九鼎,備受重視,影響力大減,因此,辦一份可作為發言平台運作媒體,正是時候,因此,李哲朗出面出了辦報點子,正合呂秀蓮胃口,雙方一拍即合。
呂秀蓮出馬也募不到錢
於是,玉山日報籌備工作很快推動,甚至,報社重要人事都內定了,李為擔任社長要職,開出自籌三千萬配合,目標為四億以上,由呂出面在李等籌備人士協助下接手募集,由於新報格局有限,顯是受初期資金有限影響,雖然,籌募目標不大,在國內向工商界籌措時,大都以意願不高婉拒,基於捧場樂於資助也是盞盞之數,相當有限。
為此,呂秀蓮單槍匹馬遠赴重洋,到華僑最多,具有標竿作用的美國東西部進行勸募,但這一趟,副總統的影響力或其辦報說服力是否不足,不得而知,收穫遠不如預期,經過半年多奔波,距目標金額落差大,呂秀蓮於是提出折衷方案,先辦週報後,再視情況再辦日報,「玉山週報」便在這個等而次之的改變下匆匆推出,對日報變為週報,李哲朗以和他的初衷背離,第一個退出。
也許生不逢辰,也可能是報業市場不佳,玉山週報出刊後,並未如預期一炮而響,引起各方迴響,因此,發行與廣告業績皆打不開,維持一年多,以停刊收場。
李仍然不死心
李哲朗東山再起的計劃失敗,但他仍然不信邪,在他前鎮經營的「南鎮瓦斯公司」內,他還是不時在作辦報的構思,不時召集當年民眾的五、六位一級主管密商,辦報計劃不斷提出,但參與計劃少數人士中有人已看出終究落得個「只聽人下樓梯,卻不見人下來」收場,完全在「紙上談兵」,幾位舊屬雖然指望不大,但仍然不死心。
5版 請出名人 民報仍然無疾而終
李遠哲、吳念真掛帥還是募不到經費 李哲郎打退堂鼓 剩下陳永興孤軍奮戰

未幾,李哲朗傳出他有新的東山再起,重返報界的計劃,在高雄新聞界人士傳說不一中,李哲朗果然以行動證明他的決心,這一回,他「敦請」了李遠哲這位同宗出馬,外加吳念真的加持,更找出了在宜蘭搞公益醫院的陳永興,湊足了「四人行」由李遠哲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名人領銜,四人一排坐,在台北安排記者會宣佈他們創辦 「民報」的決定,以理念結合,辦一份具有公信力,足為在野批評時政的媒體。
由於李遠哲來頭大,當年陳水扁政府「國師」的影響力,又是國際推崇的諾貝爾獎得主,聲名遠播,由他出馬創辦新報,自然各方都寄以厚望,給予很高評價。
姚人冬未答應當總編輯
李哲朗在李遠哲等名人的庇護下,信心十足,他立即馬不停蹄為「民報」創刊,到處招兵買馬,他相中了在清華大學當副教授,也兼蔡英文特助的姚人冬為總編輯,而姚老父從新聞界退休,在南部報界頗受推許的姚志海,曾先後擔任民眾全盛時的總編輯、社長,虎父自無犬子,姚人冬學養俱佳,政治眼光敏銳,常在媒體為文發表對時局批評,深受政界人士重視,且引起風潮。
李哲朗對「民報」延攬姚人冬一事,卻未重用原來和他共商創辦新報的舊屬,顯見,對民報求好心切,但姚人冬並未接受,後來,民報辦不成,他的一番雄心大志,難以抒發,報界人士對民報創刊認為未能心想事成,當然與資金籌措不利有關。
事實上,早在半年前民報籌備核心即傳出難產消息,李遠哲這個政學界大咖,對協助民報創刊吸取資金幫忙不大,名人出面,根本虛有其表,他在這家難產媒體不過扮演掛名角色,讓李哲朗一批人在籌募資金方便行事,後來資金籌措困難,阻力重重,印證了「空有其名」,報界人士認為,名人出面動動嘴巴,把自己招牌「出借」而已,原以為李遠哲名氣大,地位高好辦事,可無往不利,後來,處處碰壁,才證明「名人牌」是徒具虛名,根本派不上用場。
錯估李吳的影響力
而吳念真的號召力當然更等而下之,賣賣嘴皮事他很行,但「隔行如隔山」,他錯估了李遠哲與他在藝文界影響力,到了辦報時的真才實學似乎又有了落差,其實,對民報創刊與否,吳念真是否玩真的,出了多少力,要他在廣告收入中挹注資金,恐怕未必,也很難。
倒是陳永興很賣力,他跑遍全省,也一再南下爭取過去同道好友支持,但仍困難重重,後來,打算以「榮譽讀者」策略對外募集永久會員,或十萬元、二十萬不等贊助,可成為免費讀者,但竭盡所能還是難如所願,這時,一看苗頭不對的李哲朗又打起了退堂鼓了,只剩陳永興仍在賈其餘勇,很賣力的力爭不捨,但似無進一步消息,萬事起頭難,尤其,創辦新報更難。
李哲朗把民眾日報賣掉後,有人傳出他賺得飽飽,從八十七年出脫手中報紙後,民眾已三易其主,如今,苟延殘喘,李哲朗則在這十多年來,一直為東山再起,積極籌劃,幾位舊屬跟著他又是寫企劃,又是開會研商大計,可見,他重返新聞界毅力堅忍不拔,一些舊屬私下交換意見,既然要辦報,不如自掏腰包,看人臉色辦事,實在不容易,他們認為李哲朗捨不得砸大錢,想當年從基隆南下,只帶了「民眾日報」四個字的發行權,便在高雄就地待價而沽,吸引了不少政商界人士投資,一度報份衝破卅萬份,焉然國內前四大,廣告收入日進萬金,財源滾滾,後來,景氣不佳,六合彩廣告這個「金雞母」也不靈,因怕吃官司,他還一度惹上官符,六個月徒刑前科,不能再犯,從此,營運日落西山,股東在報社賺錢時只分到「股息」,卻一直不分紅利,要投資自是敬謝不敏,他自己習慣「別人拿錢,他當老板」,不願自掏腰包增資,民眾這家一度是國內在野人士心目中最具標竿的報紙,便以區區五千五百萬元脫手了結,隨後,民眾大樓也廉價賣給搞殯葬起家的龍巖公司。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看李哲朗的東山再起美夢難圓,「名人牌」好牌出盡,還是不管用,是否從此這個再回報界企圖該斷了念頭,自己口袋又「太深」,找人拿錢辦報又行不通,他應知道,此一時,彼一時,人家拿錢自己當老板,何勞他軋一腳呢?他該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了。●風信子
6版 王柯關說案調查 立院紀委會放水
藍委8席簽到後離席 綠委做出一致決議 全案不成立

立法院長王金平、立委柯建銘涉及「關說」一案,引爆「九月政爭」風暴後,王、柯二人果然政壇老手,他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連馬英九總統打出了「大是大非」,不容司法獨立被賤踏的道德訴求,但奈何不了二人,反而在透過「政治鬥爭」手腕,咄咄逼人,非僅安然置身事外,馬英九因此陷入難以自拔困境,以司法鬥士終身為己志的黃世銘更墜入深谷,面臨「政治清算」外,還得面對「司法追殺」,手法之高竿,不僅如此而已,在全國民眾注目下,二人涉及關說案在立法院紀律委員會審議後,自家人辦自家人的結果是,關說不成立,柯建銘沒事,王金平當然跟著一旁涼快去也沒事了。。
查無具體事證
套一句魯迅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堪為孺子牛」,叫人難以忍受,尤以立法院紀律委員會,在十六位王、柯二人同道組成的有關關說案調查進行中,卻有八位國民黨籍立委簽了到,然後集體離席,留下八位民進黨籍委員,在沒有雜音下,形成「臥榻之旁,容得自家人鼾聲」,讓他們一手遮天,做出了柯建銘「查無具體事證」,關說不成立,結果如此,消息傳開,國人無不瞠目以對,難以相信會有這種事。
但事實就是如此,國、民二黨是否早就敲好,不得而知,何以紀委會有國民黨委員步調一致離席,如果不是在「放水」?怎會如此,他們走了,留下的民進黨委員就不會礙手礙腳,自然好辦事了,才會有悖離國人期待的結果。
這個調查結果充滿了太多的疑竇與玄機,反正「外行看熱鬧,內行瞧門道」,箇中玄機,充滿詭變,「人在做,天在看」,國會殿堂,皇皇天日下,能杜萬民悠悠之口嗎?這八位一致決定關說不成立的民進黨立委,他們做了最高民意機關叫外界難以接受的「典範」,這一天,歷史上將會記上一筆。
柯沒事 王也跟著涼快
既然王金平與柯建銘二人都涉及關說案,由於柯建銘胸有成竹,他自信滿滿的主動請立院紀律委員會「調查」,王金平則「老僧入定」,一派關我底事的態勢,堅持不摻上一腳,以為主動送審,豈不自打嘴巴,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把「關說」一案定調為他與柯建銘在「練肖話」,而立法院由國民二黨各八位委員組成的紀委會,也就跟著王金平定調「戲碼」走,只就柯建銘主動請調查一事開了二次委員會,明眼人早就看出,紀委會的調查,雖僅鎖定柯建銘一人,但調查結果,卻可牽動王金平,也就是說,一旦調查結果,確認有關說,柯有事,難咎其責,王當然也跑不了,因為,在這個關說中,王、柯二人如孿生兄弟,難以切割,柯沒事,王也跟著沒事。
照說,關說案明明涉及王、柯二人,紀委會依會調查,就得將二人併案同步調查,王金平不願「對號入座」那是他個人的片面決定,但在同一個關說案中,卻由不得他去切割,容得他置身事外,顯見,紀委會對整個關說案的調查工作,未能將王也納入,說是沒有偏頗,又有誰信?因為這是同一碼事,在「千夫所指」下,僅調查柯建銘一人,卻剝離了王金平,稍有常識的人士都可以輕易看出「一隻巴掌是打不響」,沒有王、柯二人的串連,何來關說?
定調「練肖話」
王金平一再強調是在「練肖話」而不是為柯關說,但特偵組的錄音呈現的二人對話,從阿煌已同意,到那個女檢的也接受了,不就是為柯涉及刑案在二審無罪刑決後,電話要求王出面關說,請高檢處不要上訴,後來的錄音更有王告訴柯,阿煌伯說ok了,前提有了,又有後來ok的結論,「練肖話」會有如此荒腔走板的對話?但八位民進黨立委相信,而對柯建銘辯稱,他只是在電話中向王金平抱怨,對檢察官動輒上訴,有所抱怨罷了,何關說之有。
7版 事後喊翻案 國民黨中央馬後炮
「保王黨」藍綠都有 馬英九兼了黨主席也影響不了

但事後的發展確實是,那位高檢處女檢察官果然對柯案放棄上訴了,正如王金平電話中告訴柯建銘一切ok了,演變到這個地步,紀委會顯然相信柯的說詞,也對王金平在書面上指出的指控特偵組與黃世銘對他監聽又洩密是「違法又違憲」做了和盤採納的決定,才會有「無具體事證」關說不成立的調查結論。
八位民進黨紀律委員在另外八位國民黨委員離席後,立即做出調查結果,讓自家人柯建銘沒事,也讓「保王派」的同路人,為王金平也跟著關說不成立,額手稱慶,這一手,果然樂得自家人皆大歡喜。
全民都在看
十六位委員有一半離席,留下的一半逕行通過調查結論,外界的觀感確實不佳,連「瓜田李下之嫌」都不顧,便在自家人調查自家人,又做出了滿足自家人的結論,縱然,他們看法偏執,相信確然沒有關說,但「上天難欺,下民也難虐」,為什麼不能也勸國民黨八位委員坐下來共商大計,要搞大家一起來,不是更好,這齣「沒具體事證」的戲碼,才會演得更傳神,更入木三分,真不知,他們為什麼那麼急。
而國民黨那八位委員的離席,如果不是放水,實在弄不清楚他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膏藥,他們難道不知道八人一旦撤守,等於把機會拱手讓人,讓民進黨委員樂得順水推舟,做了自家人稱心如意的結論,用膝蓋都想得出,離席就等於放手由人,任人予取予求了,這麼淺顯道理不會不知道,莫非,果真他們之中也有「保王派」,大伙一鍋煮就可一了百了,但他們忘了「全民都在看」。
稍後才傳出國民黨因要翻案,國民黨中央都出面要紀律委員會「自重」,這句話可說重了,應該不僅是對民進黨委員,自己人也一體概括。
既有今日,又何必當初
翻案固然可行,既有今日,又何必當初,為什麼一開始不對八位國民黨委員加以約束,再說什麼,集體離席,讓對手人馬關起門來做決定,都是說不過去,外界以「放水」之嫌質疑,恐怕八位委員跳下黃河也洗不清。
柯建銘真行,王金平也不含糊,二人表面上是二個不同對峙陣營,但熟悉立院生態人士,則以為這二人表面各據山頭,各唱各的調,其實,私下二人可「麻吉」的很,在二人暗通款曲下,早就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了,他們挾國會以自重,王這個國會龍頭「藍綠交和」,已成為不倒翁,「保王派勢力普及,一旦有事,小老弟們藍的、綠的都不約而同出面捍衛,而柯建銘也因此在野大黨鞭高高坐,他「隆中高臥」,無人能取代,政治手腕之高,自不待言。
關說一案爆發,開始挨打,等到二人反撲時,民進黨早就出現「保王黨」,出面維護,藍營內部更有大老、大咖、中咖立委在互應、唱和,為此,在二人掀起的反撲聲浪中,居然掀起社會風潮,引領輿論,從「馬王政爭」中完全掌握的優勢,連兼任黨主席的馬英九總統都罩不住,遑論黃世銘這個單純不知政治險惡的司法人,只有一面倒挨打的份兒,形勢演變,對王、柯二人而言,套一句棒球話,那可是「逆轉勝」。
王黨籍案 法院已開庭審理
王、柯二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操弄政爭,借風扯蓬,居然足以掀起全國政爭的最大風暴,明明是涉及「關說」案的要角,卻在二人運作下,反賓為主,違法監聽與不當洩密,給國人一個驚心怵目的大帽子「違法又違憲」,反而壓縮了「關說」案,淪為不堪的局面,陷於茍延殘喘下場,馬英九豎起的「大是大非」旗幟,已被風暴吹倒了,民調因而更加難以回升。
在這種形勢比人強下,關說案已不成局,紀委會的調查結果「關說不成立」,比較下又算得了什麼,情形演變到這個地步,剛剛通過總統兼黨主席入黨章後,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連自家人都影響不了,何況對手,國民黨中央如此不長進,連最起碼的是非對錯,任人操弄而坐視不聞不問,寧非「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犀力哥
8.9版 「搶匪朱子昭VS.大亨朱國榮」
「台灣168周報」連續報導新新聞雜誌社社長是中國通緝犯 震驚社會大眾

每周六出刊在7_eleven販售的「台灣168周報」,最近洛陽紙貴,銷路長紅,以股票新聞及內幕消息見長的該周報,每份賣25元,在台灣股市卡在8500關卡、每天成交量都在千億以下徘徊時,為何能賣得嚇嚇叫?原來是連續幾期該周報熱炒「搶匪朱子昭VS.大亨朱國榮」,該報追蹤30多年前澳門的一樁銀行搶案,佐證結果似乎已獲得讀者認同,所以引起讀者注意,每期購買引起風潮。
為何「搶匪朱子昭VS.大亨朱國榮新聞會造成轟動?原來朱國榮現在身分比較為人知的是「新新聞周刊社長」,也是幕後老闆,其他身分及事業版圖則是透過福座開發、成威投資公司擁有國寶人壽、龍邦建設……,據說,最近正準備到基隆再搞大片土地來炒作開發。
1980年在澳門搶劫運鈔車
根據「台灣168周報」報導,朱子昭為首等7人組成武裝搶匪,於1980年10月18日在澳門搶劫南通銀行運鈔車,槍擊押鈔行員造成一死一傷,並搶走總額180多萬港幣,稍後2人被中國公安逮捕,5人在逃,中國懸賞100萬人民幣追緝。其後於1981年朱子昭持馬來西亞護照入境台灣,到1990年萬華分局破獲的「朱子昭大圈仔犯罪集團」出現在新聞報導,這十年間,進偷渡客搶銀樓、台港劫案珠寶流通銷贓、丙種洗錢、走私軍火……等等,犯罪史真是「豐功偉業」。該周刊又查證到1990年11月19日,由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所撰稿:「情治單位追查涉嫌在台組織大圈仔犯罪集團,走私軍火的朱子昭……被中共懸賞100萬元人民幣緝拿。」
「辦案人員與香港方面聯絡,初步查出香港幾起重大搶案與朱子昭有關,並間接獲報朱在大陸涉及多起重大案件,而被中共列為重要逃犯,懸賞100萬人民幣捉拿他。」
朱子昭犯罪事實明確
至此,朱子昭犯罪事實已很明確,只是「朱國榮就是朱子昭嗎?」這兩個名字能畫上等號嗎?令人不解的是:如非同一人,朱國榮為何那麼低調?為何未出招反擊?僅回應:朱國榮鬆了一口氣,「還好,我不是朱子超!」或許168周報錯了!朱國榮的確不是朱子超,但是朱國榮卻沒法對168提出任何回復名譽的法律訴訟;只因為,朱國榮雖不是朱子超,但是他仍參與了那次運鈔車劫殺案,而且他是七名盜匪之首,真正名字叫「朱子昭」!
不管如何,現在的朱國榮確實在台灣是「大亨」,就如同168查證的,他的事業版圖含括國寶人壽、龍邦建設……,搞納骨塔起家,但真正的背後還包括收購不良公司,尤其是上市的不良公司,也就是搞「借殼上市」手法,如同「胖達人」事件的翻版。但是國寶人壽卻是虧本200多億,在前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時代就是被列管的人壽公司,今年7月初還因介入「龍邦國際股東會,國寶人壽遭到金管會進駐「金檢」,讓大股東的財務一度出現「緊縮」。2013年7月29日曾銘宗上台後,金管會才對「國寶人壽併購案」未積極處哩,日前金管會更祭出限縮「借殼上市」措施,可說是「國寶條款」。
國寶人壽遭到金檢
大股東財務被限縮
介入龍邦股東會選舉陳裕璋震怒擬接管
今年7月2日國內新聞報導,國寶人壽違反金管會要求,介入龍邦股東會選舉,金管會表示,由於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皆曾表明態度不介入,因此,依保險法規定,撤換國寶投資長連乾良以及協理陳祥欽,同時,針對國寶101年度專案檢查缺失,處罰鍰480萬元。金管會表示,國寶人壽投資長連乾良以及協理陳祥欽遭到撤換後,5年內將不能再回到金融圈任職。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表示,金檢人員持續進駐國寶人壽,將視狀況決定是否撤離,且金管會也會持續評估是否進一步監管、接管國寶人壽。保險局主秘施瓊華表示,對於國寶101年專案檢查缺失,金管會除處罰緩、並以糾正、限制資金運用範圍及限期改善外,並要求該公司董事會通盤檢討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情形及有效性,於文到2個月內提報檢討改善結果到會。
逾1千萬元資金運用交易
均應提報董事會
另外,國寶除存款、公債、國庫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及指數股票型基金的投資外,辦理其他資金運用項目的個別標的超過1千萬元的資金運用交易均應提報董事會。至此,國寶人壽大股東的財務運作遭到限縮。
金管會接管國寶人壽的動作,因金管會主委換上曾銘宗而暫緩,但是新主委上任也針對「借殼上市」祭出緊箍咒。11月8日立委質詢時,金管會證期局長吳裕群說,所謂「借殼上市」是指,這家公司經營權及營業內容出現重大變更,未來會讓這家公司暫停6個月交易,讓承銷商進場,根據第一上市櫃(IPO)程序做評估,包括產業發展重新評估、是否有不宜上市櫃條款等。
新主委擬防堵借殼上市
吳裕群說,承銷商評估後,這家公司將有兩條路,一是評估後符合規定,半年後就恢復到一般上市櫃交易。二是若不符合者,將移到變更交易方式(即全額交割股)去處理,提醒投資人注意基本面、禁做融資券交易,券商還得預收款券才能交易。他說,若再一段時間不改善,就會讓他下市。據了解,現在國寶人壽有一位大股東就是在玩這套把戲,瞄準體質不良公司賤買後加以整頓,再高價出售,大玩金錢遊戲。而一般上市櫃公司開股東會及董監事會,也常出現「黑衣人」在會場「顧場面」,「借殼上市」條款就是在防阻這些現象發生。
黑漂白 黑白勢力錢滾錢
不管朱子超、朱子昭也好,朱國榮也罷,作奸犯科就應接受法律制裁,不是漂白成企業家後就像沒事一樣,否則,如168所言,調查局人員可以掐住把柄而肆無忌憚的需索無度,雖說是惡有惡報,但這也是犯法行為,如果朱子昭在台犯法已超過追訴期,但是中國的通緝是無時間限制的,為何不將他引渡回中國呢?同時對台灣黑道漂白模式:先黑後白,白了以後再用黑白惡勢力交相滾錢,政府對於這種不當行徑應該加以遏阻。●爆料者提供
10版 涉賄選被判當選高雄市議員無效 控訴高雄檢察署失職
朱信強陳情監院、司改會

前高雄市議員朱信強控告法官張國彬涉嫌瀆職,高雄檢察署沒有傳訊,也沒有開庭,甚至還不立案偵辦,就直接結案,讓朱信強不服,最近向監察院及司改會陳情,要求監委嚴懲官箴,司改會能夠送請檢評會評鑑高雄檢察署檢察長蔡瑞宗。
前市議員朱信強不服台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的判決,剝奪他的議員職務,因此向高雄檢察署告發高分院法官張國彬、鄭月霞、吳登輝。朱信強在去年七月九日提出告訴狀,高雄檢察署在去年十二月十九日就發文,聲稱『本署101年度他字第5734號張國彬、鄭月霞、吳登輝等三人偽造文書、瀆職案,查無事證,已予結案』。
檢方如何查無事證未說清楚
檢方究竟是如何查無事證?由檢察長蔡瑞宗具名的公文並沒有說清楚。
如果詳細閱讀蔡瑞宗具名公文的主旨後面的說明,就會發現其中的矛盾。根據檢察署說明『台端告訴〈發〉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及枉法裁判罪嫌雖屬明確,然經調查後查無特定人涉嫌犯罪嫌疑』。換句話說,高雄檢察署承認確實發生犯罪,但是找不到元凶,所以才『查無事證,已予結案』。
但是,朱信強明明狀告三位法官,而且審理官司的法官就僅此三位,別無他人。更荒唐的,朱信強告發後,一直在等檢方傳訊出庭作證,不過沒有接過開庭傳票,卻等到『已予結案』的公文書。
朱信強立刻再度提出告訴狀,針對檢察署的『查無特定人涉嫌犯罪嫌疑』的情況,特別提出異議。朱信強的律師指出,檢方既然認為罪嫌已屬明確,又如何認為查無特定人涉嫌犯罪嫌疑?而且,三位法官書寫的判決書,就是指證「特定犯罪嫌疑人」的證據。
高雄檢察署責任推給書記官
但是,高雄檢察署仍然我行我素,不理會朱信強的異議,甚至,理由更荒唐,將責任推給書記官,針對『查無特定人涉嫌犯罪嫌疑』的答覆,竟然表示是因為『書記官記載錯誤』。但是,即使是書記官的錯誤,檢察長難道不需針對書記官作出行政處分?
最荒唐之處,朱信強說,竟然不知道負責檢察官的身分,因為簽結的決定是由檢察長蔡瑞宗具名,朱信強詰問,檢察長何時開始辦案?
法界人士指出,針對張國彬三位法官在判決書中,將他人證詞故意栽贓為朱信強所說,朱信強提出的是『告訴狀』;同時,因為三位法官故意栽贓後做出枉法裁判,所以告發三位法官涉嫌瀆職,因此屬於告發性質。
不論是告訴或告發,甚至兩者兼具,檢方都必須立刻分案偵辦,絕對不能簽結了事,因為檢察官偵辦後予以不起訴,告訴人還可以依法向上一審級檢察官申請再議,可是一旦簽結,就不能申請再議,明顯剝奪人民權利。
簽結就不能申請再議
朱信強不滿檢方,因此連同張國彬三位法官,以及兩位檢察官,一併向監察院陳情,還向民間司改會陳訴委屈,希望司改會將三位法官與兩位檢察官送請評鑑。
目前被陳訴的司法人員是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庭張國彬法官、鄭月霞法官、吳登輝法官,以及民國101年12月19日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姓名不詳的藏股檢察官、魏豪勇檢察官。
朱信強指出,曾經於101年7月9日向高雄檢察署提出刑事告訴暨告發狀,控告三位法官,結果高雄檢察署於101年12月19日發函告知「台端告訴(發)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及枉法裁判罪嫌雖屬明確,然經調查後查無特定人涉嫌犯罪嫌疑」、「查無事證,已予結案」;因此在102年1月4日再次提出刑事告訴(發)狀,結果又經高雄檢察署於102年6月11日再次行政簽結。
11版 朱信強指出證人林瑞生的錄音遭斷章剪輯摘錄並移花接木
控高分院三法官登載不實

朱信強說,張國彬、鄭月霞、吳登輝三人違法失職事證明確,因為三人涉及觸犯刑法第213條公務員登載不實,明知朱信強並未有任何以貼補油錢方式賄選的意思,竟然將證人林瑞生的錄音內容斷章剪輯摘錄並為取巧之移花接木,嚴重悖離林瑞生陳述之真意,並與卷內林瑞生相關筆錄所載不符,就在判決書中載以「認定朱信強就林瑞生將以交付賄款予有投票權人賄選之方式,幫朱信強『拉』3、50票之犯意,有犯意聯絡」的不實事項,因而判定朱信強當選無效,顯已涉犯刑法第213條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嫌。
證人陳述變當事人說詞
朱信強說,張國彬等三人明知是林瑞生的陳述,並非他的陳述,竟刻意以加冒號及引號之標點,引為他所述,明顯是將明知不實之事項登載於判決書內。
甚至,朱信強痛批張國彬三人膽大妄為,引用刑事一審勘驗筆錄時,曲意調動勘驗筆錄順序,將林瑞生的證詞先後順序錯置、張冠李戴,當然是將明知不實之事項記載於判決書內,顯已涉犯刑法第213條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嫌。
至於三位法官涉及觸犯刑法第124條枉法裁判,朱信強表示,枉法裁判是指故意不依法律規定而為裁判,已有最高法院24年上字第1474號判例要旨可供參照。張國彬三人引用的勘驗筆錄內容,並無法推論出「朱信強與林瑞生有意思聯絡」的結論,三人竟然曲意調動筆錄順序,並將林瑞生的證詞來個張冠李戴,以冒號及引號方式意圖混淆視聽,顯已構成刑法第124條的枉法裁判罪。
至於高雄檢察署藏股檢察官的違法失職之處,朱信強指出,該檢察官受理針對張國彬等人的違法行為之刑事告訴及告發案件,未曾傳喚他到庭說明,就發函通知已經予以簽結,函件中亦未載明承辦檢察官之姓名,以致他至今仍不知檢察官身分。
檢察署未改分「偵」案辦理
朱信強說,依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所屬各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辦理「他」案應行注意事項之相關規定,應改分偵案而不得逕行簽結,尤其張國彬三人涉犯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及枉法裁判罪嫌已屬明確,不符合逕行簽請報結的條件,加上張國彬、鄭月霞、吳登輝的判決書歷歷在目,犯罪嫌疑人即已特定,並無尚無特定人涉有犯嫌之情形,即應改分「偵」案辦理,但是不名身分的檢察官以行政簽結該偵辦的告訴案,已損及再議權利,無異變相為張國彬、鄭月霞、吳登輝三人護航,並實質規避上級單位監督,同有失職未當之處。
朱信強說,不明身分的檢察官涉嫌包庇三位法官後,他不服氣,再向高雄檢察署具狀告發,但是檢察官魏豪勇又對張國彬三人再度予以行政簽結,且針對前次簽結理由的矛盾部分,竟推諉稱係書記官繕打語意致令有所誤解。但是,檢察官的簽結內容豈可能由書記官自行決定?
檢察長蔡瑞宗涉嫌監督不周
因此,朱信強認為,高雄檢察署101年12月19日雄檢瑞藏101他5734字第122449號函,絕非書記官任意而為,否則豈不越俎代庖、僭越檢察官職權,即使是書記官繕打行政簽結函件不當,更證明藏股檢察官未自行處理或指示簽結函件內容,任令書記官自行決定繕打簽結函件,這位身分不明檢察官顯有失職,檢察長蔡瑞宗難道不是監督不周?
目前,朱信強已向監察院陳情,不但要求彈劾張國彬、鄭月霞、吳登輝三名法官,並希望監委查明101年12月間擔任高雄檢察署藏股檢察官的身分,還要求追究檢察官魏豪勇的違法失職,並依監察法第6條規定對他們提出彈劾。
●喬偉
12版 「讓大社人的錢,花在大社人身上」
許慧玉 用心看守家園

「回饋金不應該淪為政治籌 碼」、同時帳目應該更透明化、法制化,讓所有大社鄉親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回饋金的福利,這是慧玉的原則與堅持。
慧玉是大社ㄟ女兒,從小生長在這個地方,大社毗鄰眾多石化廠周界而居,空氣中瀰漫著不知名的氣味,環境汙染嚴重,居住品質低落,從小就看到很多鄉親罹患各種莫名的病變,為什麼大社人要忍受如此不堪的待遇?難道這就是大社人的宿命?
用生命換得回饋金
意外終於在民國82年發生,一起不明的氣體外洩事故,引發了抗爭,由於沒有一家工廠願意承認污染是他們造成的,進而爆發了高度民怨,由時任大社鄉長,也是我的父親許正雄先生,出面帶領大社的民眾,不分黨派、不分男女老幼,為了護衛大社人的生存權利、財產安全,進行了為期三天三夜的強力抗爭,震驚全台各界,同時也驚動了時任立法院副院長的王金平先生及經濟部部長江丙坤先生,同年5月3日由江丙坤部長特別在國賓飯店召開協調會議,會議中達成設立地方回饋金…等決議;經濟部工業局遂於同年10月9日函請大社工業區廠商聯誼會,自83年起,按年營業額千分之0.75,提撥敦親睦鄰經費,每年約6,000萬元,交由大社鄉公所統籌管理,運用於地方公益事務,並接受鄉民代表會監督。
帳目須透明法制化
民國100年縣市政府合併前夕,時任大社鄉長的張勝富先生,自行成立了「高雄市大社回饋金福利協進會」,擔任理事長,運用了不知誰賦予的權力,逕行將每年高達6,000萬元的回饋金,撥入「協進會」這個團體,二年來匯入的回饋金高達一億二千六百多萬元,這段期間除有5,700多萬元用於老人營養午餐、每戶水、電基本費補助及國小學童美語教學補助等三項,另外還有6,900多萬元的回饋金怎麼用、用在哪?完全沒有資料可以稽查,區公所請該會提供帳目,卻因它是民間團體,它不予理會,也無法可管,大社鄉親們氣憤地反映給我,慧玉因無實職,無力為民喉舌,或許蒼天心疼大社子弟;張勝富議員在今年三月二十日因賄選案,被判當選無效,由落選頭慧玉遞補市議員職務,才有機會在5月份的市政總質詢中要求市府強力介入並落實回饋金必須法制化,帳目要公開及透明化。
民政局曾姿雯局長曾表示,目前高雄市所有享有回饋金的行政區域,唯有大社區的回饋金未歸區公所管理;再加上民眾對於回饋金黑箱作業造成資源分配不均涉嫌綁樁、貪污傳聞不斷,促使慧玉在5月的市政總質詢時,質疑將每年高達6仟多萬的回饋金匯入私人的福利協進會是否有法源依據?要求市政府應籌組新的審議小組,重新召開籌備會議並且在區公所網站設置回饋金專區,以方便民眾隨時查詢。
爭取現金發放獲好評
「讓大社人的錢,花在大社人身上」,是慧玉在9月底提出的連署口號,我希望能夠透過大社區民連署的方式,將每年廠商聯誼會所提供的回饋金,扣除老人營養午餐、每戶水、電基本費補助及國小學童美語教學補助等三項行之有年的福利外,所剩餘的回饋金,以現金發放的方式,平均發給設籍大社區滿三年的每位鄉親,以實質的方式,回饋給大社鄉親,讓每一位民眾都能真正享受到因長期污染下造成的傷害彌補,近期有民眾至服務處感謝慧玉,因為在慧玉的質詢及監督下,福利協進會在十二月即將解散,解散之前也提出「凡10月底前設籍大社區滿三年,每戶補助電費兩千元」的因應措施,這是協進會成立至今未曾有之事,慧玉認為只要對黎民百姓好的政策就應該做,但為何不及早發放?而是要再解散該會前夕才大張旗鼓來做,此舉無非是把回饋金當作政治籌碼來玩弄欺瞞百姓,未來慧玉將持續監督並要求區公所依法行政,真正落實專款專用,造福百姓。●玉質慧心
13版 林瑩蓉 問政精準專業
律師從政 宏觀高雄 重視產業經濟 推動優質生活 守護民眾

林瑩蓉從律師轉任市議員已連任兩屆,秉持律師的嚴謹訓練與專業素養,多年來問政重視實事求是,溫和理性中展現精準專業,更能宏觀高雄、重視產業經濟,致力推動高雄市整體優質生活品質、保障弱勢,諸如:
一、高雄市即將興建全國第一條輕軌,林瑩蓉曾陪同陳菊市長考察國外輕軌,吸取外國專業經驗,林瑩蓉支持輕軌啟動人本交通,打造高雄市交通新紀元。
二、林瑩蓉認為台灣產業結構,中小企業體佔九成以上,建請經發局架構中小企業的產銷、研發、培訓整合性平台,讓中小企業有強大的政府力做後盾,可以全球佈局,展現經濟實力。
增設公共托育站
三、林瑩蓉提出兒童福利聯盟調查,2成6幼兒媽媽每月支付子女托育費用佔家庭總收入30%,超過6成覺得負擔目前的托育費用很辛苦,近8成的幼兒媽媽認為要發放兒童津貼,才考慮多生孩子,建請增加公立托育機構及臨時托育服務,減輕民眾養育負擔及鼓勵生育,獲陳菊市長大力支持,今年分別在三民、左營等各區成立公共托育及臨時托育服務站。
四、林瑩蓉每兩年均在兒童日發布學童問卷調查,針對營養午餐、校園安全及學童快樂指數做調查,了解學童真正想法,作為教育重要參考方針。
五、林瑩蓉身為議會教育小組成員,多次參與12年國教座談會,要求正視家長心聲,比序與對應機制要完整並配套特色分班,真正落實適性教育,避免學童成為12年國教白老鼠。
六、為推動低碳永續家園扎根教育,林瑩蓉籲請教育局教育局訂定低碳能源教育政策,推動低碳能源教育教學,結合大學建置低碳能源教育推廣計畫。
七、近來爆發黑心食品後,林瑩蓉促教育局速建構營養午餐來源標示平台監督,要求農業局推廣高雄市安全標章,建立在地農產認證品牌 教導消費者辨識選擇。
積極捍衛勞工權益
八、林瑩蓉認為憲法保障勞動權,勞退年金制度本應以法律定之,但中央以勞退基金將破產為由,動輒片面變更勞退年金條件,不僅違憲、違法,對勞工權益影響甚鉅,林瑩蓉堅決與勞工聯盟共同捍衛權益,據法據理力爭。
九、林瑩蓉不斷呼籲中央公佈勞退基金財務,依勞工退休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第11條,中央對勞退基金負有補足虧損之責,積極捍衛勞工權益。
十、林瑩蓉為提升身心障礙者人權地位、健全身心障礙者權利保障機制,與高雄市身心障礙聯合總會共同推動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國內法化,率先在議會提案,獲議員同仁過半數之連署支持。
十一、林瑩蓉強烈主張鐵路地下化延伸至楠梓段,解決楠梓高架橋林立造成區域發展被高架橋切割分散之侷限,配合縣市合併後大高雄整體區域發展。
活化世運主場館
十二、世運主場館為建築界普立茲獎得主伊東豊雄之重要作品,且為太陽能建築,林瑩蓉建議以LED多彩變幻包裝,創造高雄重要地標的美麗夜景,並加強主場館旁生態園區之夜間照明,比照美術館園區模式,提供民眾夜間休閒運動好去處,林瑩蓉也建議舊左營國中用地盡速採複合式開發,最重要賣點是環湖美景(夜景)。
十三、林瑩蓉更建議楠梓射箭運動園區整體規劃為低碳綠能園地,開放給市民運動休閒使用,並加強夜間照明,便利民眾夜間運動。
十四、林瑩蓉多年來主張左營大路電線電纜地下化,又提出今年研考會進行二次施政滿意度調查,市民反應路面品質不佳的比例一成左右,左營楠梓區民眾反應路面品質不佳的比例相較他區為高,獲陳菊市長高度重視,特別動用市長預備金,年底前完成左營大路整理重鋪,並在左營區公所周邊先進行電線電纜地下化。
成為民眾最倚賴的靠山
林瑩蓉關心民生與弱勢不遺餘力,當觸及民眾權益時,又極專業的捍衛民眾權益,溫和理性卻不失鋒芒犀利,為打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給市民,四處奔走、不辭辛勞,深究每個環節解決問題,也戮力改善整體缺失,守護民眾,成為民眾最倚賴的靠山與先鋒。●凌波仙子
14版 屏東列特級戰區 藍將徵召選將
綠營推出潘孟安底定 終讓國民黨中央感受壓力 想辦法要光復阿猴城

民進黨通過提名敲定立委潘孟安競選屏東縣長壓力下,國民黨已把屏東列為特級戰區,將採取直接「徵召」方式,提出具有戰力人選,陳保基這位縣籍的現任農委會主委已排除,不分區立委蘇清泉則表示配合黨中央規劃,曾經是政大未來市場民調逼近潘孟安的前內政部次長,現轉任行政院副秘書長的簡太郎始終以沒有這方面規劃,顯示參選意願不高,國民黨勸進如難說服,會由蘇清泉披掛上陣應戰。
藍營失去20年政權
熟悉選局人士分析,國民黨目前最具實力,足以和民進黨已提名的潘孟安分庭抗衡,簡太郎應是比較理想人選,但就形勢走向看,此一時,彼一時,當年簡即被評估最具戰力,為國民黨收回政權人選,卻一而再被地方主流人士「挾中央而自重」,加以排除,失去了最可能勝算機會,如今,回頭再找簡太郎,儘管「廉頗已矣」,對返鄉參選的意願早已流失,似乎一切都看開了,這就是他一直堅不表態的背景因素。
當年,簡太郎曾堅持黨中央「徵召」,他才會披掛上陣,但中央考量特別多,要他透過正常提名機制,參加由地方黨部辦理的黨內提名初選,但他不接受,其實,瞭解他處境人士,深知以當時的立委曾永權、廖婉汝等在內的政治人物,他們和地方黨部一鼻子孔出氣,已有聽話的「乖乖牌人選」,一度甚至傳出,如中央「徵召」簡太郎,有人放出不惜「退黨」以為杯葛。
黨內鬥爭的結果
一位當年的理想人選就在這種「非我族類」,非排除不可情形下,國民黨提名實力與實際戰力落差太大的王進士,果然一比便比出了高下,蘇嘉全的財力因素在地方傳說甚囂中,仍然輕易擊敗王進士當選連任,之後,蘇連任屆滿,民進黨提出沒有特色,個人參選條件不甚突出的曹啟鴻,「敗兵之將」的王進士居然再獲提名,當時,有識人士以為這一次如讓一步可海闊天空,徵召簡太郎,大概已勝券在握了,但反簡人士仍然「在中央有人好辦事」壓力下,簡完全不被考慮,王進士還是再吞敗仗,到了這一屆,仍然不願簡出馬,又提名戰力更弱的周典論,未選即被外界判「輸定了」,曹啟鴻政績平平,仍然過關斬將,就這樣,國民黨地方政權喪失了二十年,包括曾永權二戰敗北,王進士一選再選又輸,周典論不堪一擊,吞下敗仗。
背水一戰進行溝通
如今,當年在屏東縣長選 舉的「敗軍之將」曾永權卻是「逆勢而起」居然當上了國民黨中央秘書長,手握兵符,掌明年大選戰局兵權,寧非怪事,但對他家鄉的縣長選舉,不得不有背水一戰,會傳出當年反簡,如今卻中央正溝通簡出馬之說,是否如此,不足為外人道,如是事實,則「形勢比人強」,並不意外。
15版 沒有特別人選 這仗怎麼打?
簡太郎是否出馬 但看曾永權態度 必須強棒才能與潘孟安對決

所謂「要選的就得選最好的」,簡太郎是不是最好的,值得觀察,從選舉中沉澱後,他大概已無太大逐鹿地方百里侯野心,他多年前便因政績蜚然,人脈廣被,學養俱佳,早就成為屏東縣鄉親中獲得全國文官職等「十四職等」最高的唯一,他有容乃大,海納百川,在民進黨執政時仍甚受重用,一度安排出任中選會秘書長,後又回內政部常務次長,到國民黨收回政權,更進一步升為政務次長,在移民署長出缺時,還兼署長,他公務繁忙,雖分身乏術,表現仍四平八穩,長期在中央處理全國內政、選務工作,且辯才無礙,深獲賞識,去年屆齡退休,但曾擔任過內政部長的江宜樺以人才豈可閒置即畀以重任,出任行政院副秘書長,退而不休,在官途中誠屬難能可貴。
簡服務鄉親獲好評
他給屏東鄉親印象深刻,倍加推許的是,鄉親中不論識與不識,乃至商界、民意代表、相關官員,甚而販夫走卒,北上求見請求協助,都不分彼此,一律笑納,統統接待,或解惑,或給予協助,地方人士電話求教,幾分鐘不到,即接簡親自電話回應,其為人處事,頗獲肯定。
這次由政大未來市場民調中心對屏東下屆縣長人選調查,意外把簡太郎列入,一個不談地方選舉久矣的他,也頗為意外,更大意外是,過去連續半年來在同一民調結果,民進黨「熱門人選」潘孟安以百分之八十居先,「冷門人選」的簡太郎卻獲百分之七十居次,然後是國、民二黨的「熱門人選」,蘇清泉百分之二十六,蘇震清也是二十六。
民調高跌破國民黨眼鏡
從這個民調的結果,簡太郎卻爆出百分之七十高民調,逼近潘孟安,就是國民黨想都想不到,其實,在國民黨從地方到中央的人選評估,根本未提及簡太郎,對他更完全未加著墨,地方黨部的熱門人選是蘇清泉,正因為這個高民調的意外,才逼得國民黨對簡太郎不得不另眼看待,一個意外人選,也是完全被「冷藏」人選卻意外出現,國民黨深知屏東縣不能不重新規劃了,才會有所謂定調為「特級選區」,直接徵召適當人選的決定,曾永權人在中央,屏東再輸又如何「回見江東父老」,需知「江東多人才,捲土重來未可知」,這一回才有人才就在身邊思維。
曾永權能變出新把戲嗎
問題是時不我予了,簡太郎過去在家鄉選舉衝鋒陷陣的勁道,在多年一再遭排斥,倍受冷落下,能否有東山再起雄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目前看不出端倪,完全要看黨中央的「決心」與「真心」,否則,簡太郎在中央好官我自為之,也有看曾永權葫蘆裡能玩出什麼好戲碼了,所謂「特級戰區」,沒有「特別人選」,這一仗怎麼打?
●高鳴
16版 楊秋興:既未參選,何來棄選
九月政爭後傳已減少跑行程 藍營高雄市長人選喬不定 衝擊選情

五都市長決戰已迫在眉捷,民進黨在高雄市已宣佈提名現任市長陳菊爭取連任,國民黨仍然有得等,原來「內定」人選楊秋興,最近卻傳出不打算參選訊息,而市黨部更頻頻出動「勸進」其他人選動作,連上次「慘敗」的立委黃昭順也被點到,國民黨袖裡乾坤,底牌遲遲翻不出來,讓地方人士如霧裡看花,茫茫不知所以然。
傳出已減少跑行程,因而有不選訊息的楊秋興,政壇人士以為楊秋興的參選動向之所以「由濃轉淡」與最近馬、王「九月政爭」有關,顯示從這場國民黨內的「茶壺裡風暴」,對選情造成衝擊,不過,在楊秋興「不選」傳說甚囂塵上聲中,他卻面對記者訪問何以「退選」時,以既未參選,何來「退選」消遣起記者們,似乎話中有話,頗有玄機。
楊:如無人選, 他會慎重考慮
「馬王政爭」確對國民黨造成創傷,尤其,王金平的高雄家鄉,楊秋興陣營評估影響選情,並不意外,但影響程度有多大,則有待觀察,熟悉政局人士認為應該不足以迫使楊秋興「不選」的最主要因素,以王金平的影響力大概是他出身的地區反應比較激烈,其他地區並沒有如支持者的預期,倒是,楊秋興減少行程,甚至有連跑行程都「喊卡」的說法,值得深入探討。
但進一步分析,認為楊秋興將放棄參選,眼前仍然言之過早,外傳,他也有進一步的說法,向黨部表示如無人選,他會慎重考慮。
其實,盱衡高雄市長未來選局,即使國民黨市黨部仍然對其他人選展開「勸進」,包括已浮出檯面的立委黃昭順、林國正,乃至市議員黃柏霖等人,除了黃昭順外,其他二人都是被認是煙幕彈,虛晃一招罷了,黃昭順之所以會浮出檯面,是因為她一直對國民黨行政部門在高雄市的一些重大建設政績,未能強力宣導,有拱手讓給對手,導致這些政績全都讓民進黨主政的高雄市府全都撈走,表示不滿與憂心,這個敏感度很高的反應,被外界解讀她有意捲土重來的侃味。
國民黨前面佈局白費?
而較早之前,黃昭順也對所謂「內定人選」是否足以肩負這次市長選舉重責,也有弦外之音的看法,有所推測。
一般看法,黃昭順之與楊秋興當然有介蒂,上次,楊以無黨籍身份介入市長選戰,形成三足鼎立戰局,而支持楊的人士祭出的「棄黃保楊」的策略,在選票開出後,她以最低票墊底落選,選後檢討對「棄保效應」,認為對其選情造成很大影響,以墊底「慘敗」,面子、裡子儘失,自然難以接受,而選後,國民黨從安排楊秋興入閣,擔任政務委員後,更進一步派任行政院南部服務中心主任,更兼任所謂「黨政平台」召集人,成為國民黨在南部的唯一擁有重責大任的實際負責人,政界人士因此而認為這種一連串的安排,顯然是為楊秋興再選市長鋪路。
稍後,更有黨中央已說服楊秋興加入國民黨,並由立法院長王金平為介紹人,拉抬他的聲勢,「內定人選」之說不脛而走。
「九月政爭」爆發,王金平遭國民黨撤銷黨籍,馬、王交惡,造成政局紊亂,對同是高雄出身的楊秋興而言,王金平「關說事件」,雖和他無關,但未來入黨介紹人如因此喪失,王在高雄地方的基層支持是否因此在直接受到衝擊下而流失,當然對楊秋興為未來戰局造成程度性影響,楊秋興因此而對是否還參選會進一步思考,這就是近來傳出楊可能「不選」的導火線。
國民黨在找適當人選
但外界因此在進一步觀察楊秋興最近減少「行程」甚至 有所謂行程「喊卡」的傳說,是否即可論斷楊秋興真的「不選」了,恐怕未必,也有嫌輕率的。
從楊秋興那句「既未參選,何來棄選」,即足以反映楊的內心世界,並未進退失據,而稍後他更撂下一句「如無人選,會慎重考慮披掛上陣」,可見,楊秋興對參選的動向,應該以正面態度視之。
當然,國民黨在高雄不會「沒有人選」,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沒有適當人選」,這是國民黨中央最主要考量,楊秋興未把話說死,也表白得很謙虛,最後,還是非他不可,事實上,以高雄市長選戰,可是滋事體大,地方黨部的「勸進」,那是臨時抱佛腳,而檯面人物中,似乎只有楊秋興早有佈局,對參選的部署工作,他是黨內人選中唯一可上得了台面,沒有「三兩三,如何上梁山」,因此,最後楊秋興還是會披掛上陣再戰吧!●吳濤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