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好站相連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高雄6月23日新增9例確診個案,感染源經釐清來自新北市,其中一感染源為新北恩主公醫院群聚感染,對此,市長陳其邁重申「疫調、匡列、隔離」的重要性,且「同島一命」南北人流移動頻繁,呼籲各縣市在疫情趨於平穩之下,應更有能力及餘力確實進行疫調,尤其優先處理機構群聚感染,精準鎖定造成社區傳播的感染源,並配合熱區快篩及PCR採檢,圍堵病毒再次擴散。
 
 有關新增9例本土個案,衛生局分為兩部分說明,全國案號14300及14302為朋友間的接觸感染,案14302於5月底有北部活動史,6月8日發病出現症狀、6月22日因匡列為密切接觸者採檢確診,推估感染源來自新北淡水;另一部分為仁武家庭群聚事件,目前共7人確診,指標個案14359在5月24至28日間於新北恩主公醫院開刀住院,與該院群聚首例同樓層病房,且採檢IgG呈陽性,以此確認感染源頭;衛生局表示該家庭群聚案件,已大範圍匡列採檢並進行疫調,感染源清楚,屬家庭及職場群聚,外溢風險相對低,請市民朋友放心。
 
 此外,北農專案採檢司機、隨車人員及其相關接觸者,第一圈匡列59人,49人PCR陰性、10人檢驗中;第二圈匡列91人採檢皆為陰性。
 
 面對新北醫院群聚感染延燒至高雄,陳其邁除了強調「疫調、匡列、隔離」的重要性外,也拜託長輩及可接種疫苗的市民朋友盡速施打疫苗,不分疫苗廠牌,預防重症及死亡皆達95%以上;首波27家基層診所試辦疫苗接種服務,也有38個疫苗社區接種站,施打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陳其邁:重申非同住者室內非必要社交聚會一律禁止。(圖/高雄市政府)
 
 而6月24日新增6例確診個案,分屬昨日確診案例於密閉空間接觸者的感染案例,市長陳其邁強調,相關人員及接觸者已匡列完成,請市民放心,也據此再度要求,一律禁止非同住者的室內非必要社交聚會,以避免群聚疫情。
 陳其邁表示,市民配合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規範,因此在社區傳播鏈守護得很好;但病毒傳播力強,在家庭的傳播方面,如一人染疫則通常幾乎全家染疫,因此高雄市之前就要求打麻將、玩撲克牌、桌遊、橋牌等非同住者的室內非必要聚會須禁止,甚至用餐、泡茶也在禁止之列,如此才能避免群聚疫情發生。
 
 針對醫院處理院內確診案例的作為,衛生局簡技潘炤穎摘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處置建議表示,醫院應對院內密切接觸者、風險對象(含已出院或轉院者)匡列造冊,提交衛生主管機關追蹤管理。此外,若有新增確診個案,應逐案研判風險對象。若病房已有2名以上人員確診,該病房之風險對象均須改列為密切接觸者列居家隔離。
 
 另對於高雄市有2名在長照機構工讀的未成年護專生,已完成AZ疫苗接種,潘炤穎簡技表示,該機構坦承有疏失,市府也要求接種站應徹底檢討,並嚴格要求覈實接種者年齡後,方可放行進入接種。市長陳其邁亦要求立刻檢討改進。
 
 高雄市依序為民眾接種疫苗,市府衛生局表示,7月起65歲以上長輩COVID-19疫苗開打,符合資格者可至23家醫療院所(需網路預約)、基層診所(另行公布)及社區接種站(符合接種對象發通知)接種,詳細日期公告後通知。
 
 COVID-19病毒已出現多種變種病毒株,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從專業角度切入,他表示COVID-19病毒為RNA病毒,在複製過程中容易發生突變而形成變異株。預防病毒的傳播,仍要透過全民接種疫苗。目前各大藥廠的疫苗,在預防重症及死亡上均有卓越的預防效果。據英國研究發現,AZ疫苗可預防印度變種病毒造成之感染住院,對英國變種病毒也具有保護力;另一實驗研究發現,接種莫德納後產生的抗體,對印度變種病毒的中和效果降低7倍。面對病毒變種威脅,除了持續戴口罩、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檢疫及隔離等防疫工作不能鬆懈,需盡快提高疫苗接種的涵蓋率,同時監測疫苗對變種病毒感染的保護力。
 
       高雄市政府

 

衛福部食藥署公布「民眾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指引」。(圖/衛福部食藥署)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24日表示,「民眾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指引」已於6月19日公布。為利民眾居家正確自行檢測,指揮中心再次提醒民眾使用家用快篩試劑相關流程與注意事項。 指揮中心指出,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可由醫療器材販賣業者、藥粧店、醫療器材行、便利商店等或藥局販售,民眾購買時,請確認產品名稱是否有「家用」、包裝是否刊載「防疫專案核准製造第XXXXXXXXXX號」或「防疫專案核准輸入第XXXXXXXXXX號」等字樣(已核准之家用快篩試劑名單可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網站確認)、產品效期是否在有效期間或保存期限內,並依使用說明書或操作影片進行採檢及操作。對使用家用快篩試劑有任何疑問,可洽詢販售該產品之醫療器材商或藥局,或逕洽詢試劑廠商。
 
 指揮中心說明,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如測出結果為陽性時,請立即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打1922,依指示方式處理;非居家隔離且非居家檢疫者測出結果為陽性時,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儘速至鄰近的社區採檢院所進一步檢測,並將使用過之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一併攜帶至社區採檢院所,交予院所人員。當測出結果為陰性時,仍請遵循指揮中心的防疫規範,做好個人防護,持續自我健康管理,採檢完之家用快篩試劑及試劑棒勿任意棄置,請以塑膠袋密封包好,以一般垃圾處理。
 
 指揮中心提醒,若民眾已出現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相關症狀,不宜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自行在家檢測,應佩戴醫用口罩,儘速前往醫療院所就醫,且前往就醫時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另外,提醒居家快篩試劑測試結果可能出現偽陰性或偽陽性,仍需經認可實驗室所進行的「核酸檢測」作為診斷COVID-19感染之依據。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產品核准名單、說明書及操作影片均可至食藥署網站( http://www.fda.gov.tw )之業務專區 > 醫療器材 > COVID-19 防疫醫材專區 > 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檢驗試劑專區查詢。
 
 
 
「泰博福爾威創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驗套組」(圖/7-ELEVEN)
 
 
衛生福利部

 

 肝臟,對於人體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旦肝臟出現問題的話,身體自然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而下奶不好認都開始注重養護所能了,而也有不少傳言說「晚上11點肝臟開始排毒」,晚上11點不睡覺,肝臟積滿了毒!教你5招拯救你的肝臟。
 我們知道,人體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都會由肝臟解毒。但是由於11點以後肝臟需要睡眠來完成自身的休息狀態,如果長期的處在睡眠不足或者熬夜狀態,會加大肝臟的負擔,影響其代謝功能。導致解毒的效率變慢,使得肝臟內部積滿了有毒物質,除了降低了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會使得這4樣疾病容易找上門。  
1、心腦血管疾病 
 晚睡與熬夜會讓緊張忙碌一整天的神經系統,依然得不到放鬆。並且晚睡的人的血壓會比正常人高出許多,兩者相結合,會大大提升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所以由於年輕人熬夜已經變成一種常態,也是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的原因之一。 
2、損害腸胃 
 晚睡對腸胃來講也是危害極大的行為,如果長期在11點以後不睡覺的話,會導致腸胃也得不到休息,使得我們的腸胃在吸收與消化上受到影響。而腸胃出問題會進一步影響到人身體營養的吸收與排泄功能,也就會很容易生病。所以,腸胃有問題的人更不要熬夜。 
3、癌症 
 經常晚睡形成習慣的人,不僅僅是疾病那麼簡單,甚至還提升了患癌症的風險。不規律的睡眠習慣會打亂控制生活鐘活動的基因,會使一種促癌基因大量聚集,刺激細胞的繁殖,產生更高的癌變風險。因此,千萬別對自己的熬夜行為滿不在乎,它會慢慢的腐蝕我們的健康。 
4、猝亡 
 在網吧通宵玩遊戲以及加班熬夜猝亡的情況,我們在新聞上已經屢見不鮮。經常晚睡熬夜的人,在白天的時候看起來會萎靡不振,沒有精氣神的同時還會伴隨著免疫力的降低,沒有充足的睡眠自然會不健康。而且降低大腦的記憶力,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 
 熬夜令肝臟代謝受阻,加重肝臟負擔 
好睡眠是護肝良藥。睡眠不足,肝病患者代謝功能受影響,全身所需的營養不夠用。良好的睡眠可以減少營養消耗,有利於肝病康復。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每晚睡眠不足4小時者,免疫系統功能要下降50%,肝臟易受損生病。但是現代人不可能完全戒掉熬夜這一習慣,那麼怎樣才能避免熬夜給肝臟帶來的危害呢? 
保護肝臟分5步走 
一、重視蛋白質的補充 
 經常熬夜對肝的損傷很大,需要及時補充大量的蛋白質食物,來彌補因為熬夜造成的肝損傷。而常見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花生、核桃等堅果,牛肉、羊肉等肉食,牛奶雞蛋等常見食物。建議在熬夜的時候就可以喝一杯牛奶還養養肝吧。 
二、補充肝的供血 
 每天吃一勺當歸粉。當歸粉最適合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的上班族和熬夜族。中醫講「久視傷肝」,看久了電腦螢幕會傷肝的,而當歸補血效果特別快,無副作用,能直接改善肝的供血,最好能長期堅持吃當歸粉,對身體會有很大的益處。 
三、給足充沛的水分 
 保持室內空氣通暢並有一定的濕度。如果無法改變身處的環境品質(如酒吧、飯店、工廠生產線等),就要在護理上用心了——使用含有充足水分和養分的乳液,易於皮膚吸收。 
四、戒酒 
 如果熬夜且飲酒的話,無疑讓本來就不堪重負的肝臟更加雪上加霜。如果因為應酬需要飲酒的話,就在飲完酒後洗個熱水澡,然後美美的睡一覺吧,畢竟喝酒加熬夜本來的工作效率就不會高。 
五、平和心態 
 要想使肝臟健康,還要學會保持好情緒,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以使肝氣正常生髮、順調。 
肝不好,這種食物不要吃! 
 現在天氣悶熱潮濕,濕熱的氣候食物容易變質,食物變質後會產生一種致癌性非常強的物質——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具有肯定的強烈致肝癌作用。
 黃麴黴菌是幾種有毒黴菌的一種,它的毒素B1對肝臟有強烈的毒性,並與B肝病毒被認為有協同致癌作用。 此外,黃麴黴素可損害細胞免疫功能,促使B肝病毒在一定人群中高度流行,導致一些B肝患者遷延不愈,直到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 
 因此,我們應防止糧食、食物霉變,嚴控黃麴黴毒素對食品的污染。平時應注意不要食用霉變的食物,食用油應注意選擇大品牌,慎選不明來源的食用油。 並且,多喝茶水,可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還有利於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謝慧真整理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30-5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導致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為菸、酒、檳、不健康飲食、不運動及肥胖、感染(如:人類乳突病毒(HPV)、B、C型肝炎病毒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及環境因素等。

 為喚起社會對防癌之重視,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出抗癌4招「拒菸酒檳、飲食衛生、規律運動、均衡營養」,邀請全民共同抗癌兼抗疫。

第一招 拒菸酒檳

 癌症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應拒檳榔、拒菸,避免過度飲酒。嚼檳榔不但增加口腔癌風險,長期下來還會危害全身健康,如食道癌、心血管疾病、腸胃系統疾病、腎功能受損與肝硬化等,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吸菸除了增加罹癌風險,也會增加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風險,吸菸會導致肺功能受損,若吸菸者感染COVID-19,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更大,也更容易死亡。

 喝酒除了會提高食道癌、肝癌等罹癌風險,導致胃潰瘍、肝硬化、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失智、癲癇等200多種疾病外,過量飲酒還會降低免疫力,甚至會增加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風險。想用酒精抗病毒,外用就好,不要喝酒。

第二招 飲食衛生

 自行烹煮前應徹底將食材洗淨,無法自行烹煮時應選擇注重衛生的店家,減少生食、不飲用生水及不共飲共食、使用公筷母匙,用餐及喝水前,落實正確洗手,用乾淨流動的水且使用肥皂,每次至少20秒。如果一時不方便用清水洗手,可先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替代,有機會就趕快以肥皂洗手,才能有效防疫。此外,也可避免經糞、口傳染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擤鼻涕及如廁後都應徹底洗手。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因此餐前落實正確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防疫又防癌。

第三招 均衡營養

 健康均衡的飲食可增加抵抗力、增進營養及改善免疫系統。選購當季、新鮮的食材,避免加工類食物及甜食和含糖飲料,當無法親自採買或想避免至人多的地方採買,也可運用網購方式聰明選擇優質新鮮的產品,肉類多選用家禽及瘦肉,減少飲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取量、多喝水,選擇原形食物最健康;每天應攝取6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等,國民健康署提供「我的餐盤」圖像(https://ppt.cc/fiGZux),依各類別之比例,均衡多樣化攝取食物,較容易落實每一餐,吃得夠,營養跟著來。

第四招 規律運動

 運動可增加心肺功能及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規律運動也有益於身心健康,可降低高血壓、有助於控制體重,並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之風險,而這些疾病也是導致COVID-19重症的原因,改善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維持健康體位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增加抵抗力。

國民健康署

人氣433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287期 | 2021-06-28 01:51:25 |

 

人氣423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286期 | 2021-06-11 05:59:21 |

 

 

       古人又說:亡羊補牢猶時未晚,但台灣已經錯過最好的時機,以及死於安樂的悲慘中,就在本土疫情蔓延提升到三級時,我們還要「世界看好了,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周內解除第三級。」讓原本充滿正能量的喊話,卻因缺水、缺電、缺疫苗的問題,成為世界級的笑話,確診率的提高,死亡率已比全世界的2.2百分比還高,但卻還在用2020的防疫觀念對抗新冠性變種肺炎,整個國家束手無策,只能仰賴被動式的疫苗援助,才能抓住生存的稻草,但人心已亂也慌了,各種說法眾說紛紜,讓整個台灣動盪不安,三級警戒也延長了。

 

       在這次的教訓中,我們還沒有學習到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嚴陣以待面對變種的疫情,疾管局啟用了「校正回歸」的新名詞,對於公布足跡的時間點,也慢了好幾拍,宛如火車都過了才在吹哨子!整個確診的數字與死亡率不斷調整與修改,但整個防疫措施還是漏洞百出,更出現了都已是疫情三級提升,還是有勇士忍不住要出門,偷偷摸摸的做著人與人的連接活動,群聚開趴、四健會、口罩也刻意不戴,南北往來交流,病毒也隨之南北串連一發不可收拾,讓確診數與死亡數高居不下,但最擔心的的是到底還有多少的隱瞞個案數?連死亡的原因判定也草草率率,中央與地方不同調,不同政黨執政縣市也與中央不同心,基層公務員更是便宜行事,苦了第一線的醫療人員,以及警消人員,最可悲的是連確診人員都沒能及時受到妥善的安排與照顧,讓疫情大肆蔓延,每天只期待什麼時候「加零」會回來?還是跟人跑了? 

 

       反思一下,許多防疫的作法與處理方式是有問題的,比如防疫旅館幾乎都是中央空調,而新冠病毒正是靠著空氣的傳播而散播,還記得一年多前的快樂公主號嗎?因為確診與沒確診的人都同在一個船上密閉空間,換句話說有就是所謂的雞兔同籠,沒有把確診與無確診的隔離,藉著中央空調散播讓更多人得病,最後還是靠著隔離下船,才遏止了這場悲劇。

 

       另外隨著確診人數與死亡率越來越高,人們也遺忘這些確診與死亡者的家中垃圾如何處理?不就是丟上垃圾車隨著四處走動,再送進焚化爐,這個病毒可是能在空氣著停留二十四小時,但權責單位不也就是草草了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確作法是把隔離觀察的人,與確診或死亡人所產出的垃圾,放在冰箱冷藏,在由醫療廢棄物專屬的垃圾車來收走直接送進焚化爐,如同確診死亡者,就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火化,沒有家屬見最後一面,沒有各種宗教儀式,更沒有告別式,直接與屍袋入棺後,送至火化場火化,但我們有這樣做嗎?難怪病毒已在我們輕忽時,無聲無息的進入我們的身體,將器官破壞殆盡,我們卻還覺得下一個不是我!

 

輝 哥/文

 

鍾佳濱、莊瑞雄以及周春米(圖截自臉書)

         屏東縣長潘孟安任期只剩下不到兩年的時間,因為藍營幾乎沒有強棒或搶眼的人選,因此只要通過民進黨黨內初選獲提名,幾乎就是當選的保證,因此綠營爭取提名的初選活動早就開打,原本四大強的精英,因為有人深陷官司問題而退黨,讓原本的四強相爭變成三巨頭抗衡,分別是二龍一鳳的鍾佳濱、莊瑞雄以及周春米,三位台大人的較勁,一開始兩位男士氣勢如虹,各有所長各具特色,也分別在不同鄉鎮市互有勝負與領先,讓原本伯仲之間的實力,變成了近距離的廝殺,但在現任縣長的力挺下,唯一的女性周春米大有急起直追之勢,形象看板四處林立,讓原本具有法官與律師職業冷冰冰的距離感,因大力的宣傳與縣府資源支援下,知名度如同一步跨兩三階樓梯的速度提升,讓三足鼎立的態勢形成。

 

         就在小米有著豐沛的縣政資源挹注下,各式縣府的公開行程常常會有潘縣長與小米的身影相隨,春米姐姐更能跨越藍綠陣營,獲得國民黨的重量級政治人物奧援,替她舉辦了數十場的說明會,到場的也幾乎是藍營支持者,大有藍綠通吃的特性,但卻也引來了黨內的不滿,以及藍營支持者的非議,認為沒有黨格與分際,不過由於初選遊戲規則極可能採用全民調的方式,因此爭取藍營支持者的方式也不為過,但是由現任的在野黨市長、代表會主席、縣議員、代表、以及卸任議員出席與安排座談會,就有些過頭,不過屏東的媒體也都如同變頻冷氣般「安靜、無聲」,冷得令人有感,就如同已經伏法的前議長般,需要由外界的力量與媒體報導,才能產生力量,否則「過高屏溪殺人無罪」可不是空穴來風的。就在三級警戒前出現了震撼性的報導,讓這位唯一的女性遭受非議就更多更多,逼得藍營女性主委也得跳出來表示不恰當,不過正當風波風起雲湧時,恰巧遇到疫情提升三級,所有的競選活動都嘎然而止,等候疫情退燒之後再重起戰火,但對於小米姐姐來說傷害已成,據消息來源指出,民調又掉落到原本的個位數,不過民調人人做,各有各說法,但形象受損已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具體來說,縣內的政治熱衷者表示,由曹老師所支持的陣營,目前正以鴨子划水之姿,奮力往前,對於檯面上的風風雨雨雨,都冷眼看待,心如止水不受外界影響,走自己的路,雖然沒有大財力奧援,憑藉著以往札下的根基與不斷的經營與努力,實力保持不墜。而另一位口若懸河、辯才無礙、媒體寵兒的雄讚,正努力的往屏東市與屏北地區經營與深耕,團隊也是相當積極的出席各式活動,以及不停拜訪,希望能將以往較陌生卻又是自己家鄉的地方發掘出更多支持者,不過似乎不是那麼遊刃有餘,但在裁判沒有喊比賽結束,輸贏還是難講,畢竟跟地球一樣會公轉自轉的。


 

         另外最大的變數應該就是小蘇家班,目前已是無黨籍,又有官司疑雲未解決,不過實力雄厚是檯面上唯一能在屏南、屏北憑實力選上立委的,可惜命運多舛,讓原本十拿九穩的百里侯,卻成了最近但也最遙遠的距離,不過進可攻退可守,在怎麼不順立委還是現任,要連任也不是問題,但是縣長這一役準備許久,整體服務團隊深入全屏東縣個角落,服務品質沒話說,就是運氣與命格到底有沒有縣長命?

 

         未來縣長將落誰家?還有一年多,不過以目前排兵佈陣的形式來看,形勢越來越明顯,但這也跟六合彩時代看「浮字」與明牌數字一樣各自解讀、各自認定,反正老話一句,「有福者得」!反正誰中獎都不會分給我好處!對不?!

阿 震/文

      台灣目前最重要的議題是全民防疫,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看,每個政黨和人民都在努力做一些防疫的事,大家都很辛苦。但「努力」和「成效」卻是兩件事,只有努力而沒有成效,結果會是一場空。

       現在各黨派的領導者最重要的事,也是防疫,如何讓這場防疫,變得快速有效,就考驗著政府各部門領導者的智慧,建立國產疫苗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是絕對必要的,因為這是國之重器。但是在效果還不完善的時候,如何有階段性的疫苗防疫措施,就變成是施政者很重要的施政智慧。

       研發新冠疫苗是一場國際賽事,因此我們要有參與國際賽事的策略思維和做法,才能在國際上建立有效的國產疫苗競爭策略,而不單單是看台灣區域內的需求和競爭。要有效的施政,領導者首先要「去私」,沒有去私的領導,就容易陷入權力和慾望的盲區!在國產疫苗還不完善的時候,如何快速有效地取得國際上好的疫苗,供全民施打,就變成是現階段,政府相關部門領導人的重要施政理念,而在這個時候,也正是政治人物去私並思考問題的時候!

 

      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寶島,更是一個高新科技聚集的寶島,政治人物應該思考,如何創造台灣科技產業需要的,可創新科技的舞台,如何整合台灣各個高科技產業和優良企業,變成寶島的護國群山。而不是把台灣社會,訓練成一個人人談法,人人玩文字遊戲的爾虞我詐社會。台灣需要的是,有策略的思考,如何建構未來20年的基礎建設,如何有目標的建構未來20年,具競爭優勢的產業策略。現在各黨各派都有人才,如何讓這些人才,能貢獻自己的智慧,來福蔭台灣,德澤子孫,是各黨派領導人重要的責任。

 

      能力越大,對社會的責任就越大,我相信台灣有能力的人很多,只要每個人盡自己的本分,做好份內工作。每個人都能用積極的態度,影響自己周邊的10個人,那未來台灣的社會,一定是一個積極向上、友善又和諧的社會!

智頻科技董事長林佳璋/文

           台灣COVID-19疫情仍嚴峻,獲日本捐贈124萬劑AZ疫苗。高雄市政府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公費疫苗接種對象,自本月15日起將依序施打,其中75歲以上長者也在名單中。市長陳其邁10日表示,在「打好打滿」之餘,市府會留意長輩的身體狀況,並號召熱血計程車司機加入接送特定族群長輩接種疫苗的行列。

        這次疫苗接種順序分別是醫事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機構、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與洗腎患者;及75歲以上長者等。陳其邁市長重申市府會依序執行疫苗接種工作,而其中長輩因為身體狀況需要特別照顧,由區公所里幹事依戶籍所在地通知長輩接種。市府進一步針對獨居、身心障礙及重大傷病長輩,號召計程車司機接送相關長輩前往接種疫苗,市府也會補貼計程車司機,請有需要、符合資格的民眾,可向各區公所洽詢。

        陳其邁說,長輩接種按年齡分三波:首波接種時程6月15日至17日,對象是87歲以上高齡長輩(23年次12月31日以前出生),預估約3萬1千人;第二波視中央疫苗撥補狀況,接種時程6月18日至22日,對象是80至86歲(24年次1月1日至30年次12月31日出生),預估約6萬1千人;第三波同樣視中央疫苗撥補狀況,接種時程6月23日起,對象是75至79歲(31年次1月1日至35年次12月31日出生),預估約6萬8千人。

        高雄市另針對後續大規模疫苗快速接種,設置各式接種站,包含小型:76間合約醫療院所:中型:53處社區活動中心接種站;中大型:25間高中職校園接種站;與大型:4處體育館接種站,提供市民便捷的疫苗接種管道,預估全市單日可接種50,250人。

        感謝醫護人員的付出,陳其邁市長表示,市府除了提供防疫津貼、疫苗保險及免費住宿,也提出0至2歲托育津貼:全日托育8千元、日間托育4千元,防疫警消亦同步享有這項服務。此外,產業園區防疫不可忽視,市府擴大篩檢量能,明日新增大發工業區、臨海工業區篩檢站,預計6月18日完成17,132名全園區移工篩檢。

        端午連假即將到來,陳其邁也再次呼籲民眾,端午節假期盡量不要移動,返鄉的旅客,高雄會要求要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在高鐵站、火車站上下車,必須使用QRCODE實施實聯制。

高雄市政府


講述了一位老年人迷失在失智症幻覺中的電影《父親》劇照。

      當地時間6月7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加速批准由美國藥廠「百健」(Biogen)與日本「衛采」(Eisai)所開發的阿茲海默症的新型藥物「aducanumab」上市。

      這是自2003年以來FDA批准的首個阿茲海默新藥,也是全球第一個有機會減緩、甚至逆轉阿茲海默症「病程擴散」的突破性新藥。不過,《科學》雜誌文章稱,這是一項震驚業內專家的有爭議的決定,因為FDA否決了一組顧問的結論,而FDA很少做出這種違背建議之舉。

      無論如何,這一天值得銘記。阿茲海默症臨床失敗率高達99.6%,這是因為確切發病原因迄今未明。阿茲海默症屬於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一種。從病理學來看,它是大腦和特定皮層下區域神經元和突觸的損傷,這種損傷使病人出現顯著的大腦萎縮和衰退。目前認為一些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對該病的發病起了重要作用,但這僅是公認的危險因素,由於發病機制不明確,人們一直不能從根本上來阻止或延緩阿茲海默症病程的進展。

      6月7日,首款可以阻止其進展的疾病修正類藥物終於獲批上市。支持這一做法的人們認為:這不僅是一種新藥,還進一步證實了目前方法對疾病治療的有效性,讓人們真正看到了攻克該病的希望;但反對的聲音稱,明明兩項大型臨床試驗表明關於該藥物減緩患者認知能力下降的證據不足且薄弱,FDA還要堅持己見,實令人困惑且懷疑。    

       此次FDA發布的聲明指出,aducanumab在3期臨床試驗中,一致地降低了患者大腦中澱粉樣蛋白斑塊的水平,但是對患者認知能力下降指標的緩解卻並不一致。FDA承認這些對早期疾病患者的研究在臨床獲益方面存在不確定性。但他們認為aducanumab對患者的益處超過了風險,因此對其使用了加速批准通道,這一通道被用於批准治療嚴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的創新療法。

      美國阿滋海默症藥物研發基金會( Alzheimer's Drug Discovery Foundation, ADDF)首席科學官霍華德·菲利特醫生(Dr Howard Fillit)說:「我認為他們(美國FDA)做了正確的決定。這讓病人能獲取新藥,同時要求藥企持續研究,證明其藥效。」

戴金倪整理

 

       依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8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2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1歲,其中35歲以上者占30.94%。而108年出生通報統計年報資料也顯示生母年齡為35歲至39歲之早產比例達12.54%,較25歲至29歲之早產比例高(8.31%)。隨著孕媽咪年齡升高,懷孕早產風險也隨之提升。另,正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期間,孕媽咪對於是否到醫院進行產檢充滿擔心及焦慮,國民健康署呼籲高齡孕婦應「重視產前檢查」、「注重葉酸、鐵攝取」、「注重體重管理」、「避免危害物質」、「認識早產預兆」、「瞭解產兆來臨」及「自我健康管理」等原則,幫助寶寶健康長大。

好孕助攻原則 確保孕期健康

       為讓高齡懷孕媽咪降低妊娠相關併發症風險,國民健康署建議高齡孕婦應掌握下列原則:

  • 重視產前檢查:孕婦定期產前檢查,可追蹤胎兒發育及母體生理變化,發現任何異常,就能及早治療。自今年7月起,國民健康署補助每位準媽媽14次產前檢查、3次超音波檢查及妊娠糖尿病、貧血、乙型鏈球菌等檢查,請孕媽咪務必按照妊娠期程接受產檢。

  • 注重葉酸、鐵攝取:葉酸與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有關,建議每日應攝取3-4份深綠葉蔬菜、豆類及切塊水果約2-3碗,以達到每日葉酸建議攝取量;鐵是製造母體及胎兒血紅素的重要元素,建議食用鐵質豐富的食物,如紅肉、深綠色蔬菜(如莧菜、甜碗豆、紅鳳菜等)及豆類,可於用餐中或餐後一起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當季水果,可促進鐵吸收。

  • 注重體重管理:懷孕期間,孕婦體重應依懷孕前體重做適量調整,以增加10~14公斤為宜。若懷孕期間低於建議體重,會增加胎兒成長發育不良、早產風險;高於建議體重,會有胎兒過大,增加生產風險。如果增重異常者,或有特殊情況者如懷多胞胎,建議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 避免危害物質:菸(含二手菸)、咖啡因、酒都會對準媽媽及胎兒造成危害,包含影響胎兒智力發展及發育,或造成早產或流產的風險。孕媽咪若有戒菸、戒酒的困擾,可主動向您的產檢醫療院所人員提出,讓專業人員提供您相關支持與協助。

  • 認識早產徵兆:如出現產兆,或是子宮規則性收縮、腹部悶痛、腹痛、下墜感或便意感、胎動較平常明顯減少等早產徵兆,應儘速就醫,以降低早產風險。

  • 瞭解產兆來臨:若出現輕鬆感(食慾較好,呼吸較順暢)、落紅、陣痛或腰痠(不規則疼痛轉變為規則陣痛,且無論按摩或走動都無法減輕)、破水(由陰道流出多量液體)等生產徵兆,應儘速至醫院待產。

  • 自我健康管理:建議孕婦依照孕期時程進行產檢。平日非必要請勿出門,避免接觸人群而增加感染風險,並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如有不明原因的發燒或其他症狀應主動告訴醫師,讓專業的醫護人員協助順利渡過孕產期。

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及防疫諮詢管道一把罩

       如有任何孕前、孕期及產後健康管理相關問題,歡迎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將由專業人員解答及主動致電回復,或至「孕產婦關懷網站」查詢孕期照護資訊;相關防疫措施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 洽詢。

國民健康署

 

人氣604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285期 | 2021-05-07 01:39:35 |

高雄市美術館特區一家精品網拍店四月廿一日晚遭歹徒砸店。

  群鬥成了警局分局長烏紗帽的死穴!鼓山警分局為抑止轄區治安問題,竟然勞師動眾,指派轄下龍華派出所員警,廿四小時在肇事直播精品店門口,以巡邏車意圖阻止二度發生砸店事件,除引發基層員警不滿,也讓外界直疑,鼓山分局真正成為人民「褓姆」,還是分局長葉錫山為了保官,不惜一切,甘願淪為私人企業的「保全」,令人不勝唏噓。

台北市松山分局中崙派出所發生黑衣人闖入打砸事件,卻未在當下送辦,引起外界質疑。(圖截自Google地圖)

 最近台北松山分局發生的黑衣人群聚闖入派出所打砸事件,原傳出僅為分局教官與黑衣青年的吵架紛爭,最後才發現內情不單純,還扯出正副派出所主管涉湮滅錄影帶證據。分局長還因為不明究理就開記者會,被指說謊而調職下台,正副所長也被移送法辦。殷鑑當前也讓各地警局神經緊繃,遇有社會矚目的治安事件莫不緊迫盯人,不敢鬆懈,也不惜浪費大量警力防堵事件擴大,看起來就是保官位,其他就不在考慮之列。
 
 本刊接獲多名市民舉報,指此行為把警力當成業者的「保全」,鼓山警分局長葉錫山為保住烏紗帽,竟也不惜浪費大批警力,只為已移送法辦的幾名嘍囉,竟連續一周以上派遣基層警力全日駐守事件地點,已引起外界嘩然。
 高雄市美術館特區一家精品網拍店四月廿一日晚遭歹徒砸店,根據業者提供線索逮捕五名嫌犯,全部移送法辦,但鼓山警分局耽心還會有第二波的打砸報復,指示管區派出所派員全天站崗,不過這一派崗已超過一星期,仍未見撤崗跡象,許多經過此地的民眾大為不解,認為浪費警力莫此為甚,為了保官位將員警當成業者的保全使用,市民的稅金就這樣被浪費。
 
警方在案發當天後就派出警力駐守在店門口。
 
 警方說,四名戴著口罩、棒球帽的男子共乘一部白色汽車,停在鼓山區美術館特區的東四路與青海路口附近,將停在門口的兩部汽車與機車砸毀,並打破落地玻璃進入屋內,四名歹徒動作迅速俐落,砸完後共乘白色轎車離去。
 砸店當時仍進行直播賣手表,女直播主得知砸店,也不顧直播正在進行,脫口「現在是怎樣,有人來砸店,走走走,等我。」嚇得逃離直播檯,還出聲要求同事等她 。女直播主花容失色,倉惶逃離的過程也全程直播出去,也被人po上網,一度成為網上熱搜鏡頭。
 這家被遭砸的精品店,前年十月在鼓山區現址開幕,主要業務是在網上販售手表、香水、珍珠項鍊等物品,價格在數千元至十多萬元不等,係由女直播主以叫賣方式拍賣,由線上的多名買主以出價競標方式購得。
 
 
 由於這種叫賣方式常因價格過低,直播主就會以加贈其他贈品方式一再延長競標時間,引起買家不滿,目前警方公布的原因就是「賣家眉角太多」,因而不滿而糾眾前去砸店洩憤,但這是否真正的原因不得而知。
 這家精品店的吳姓負責人,暱稱水哥,神奇傑克,過去曾以大時代精品店負責人在左營設店,一年半前才遷到鼓山區再以精品店之名,改用網拍方式銷售,警方查出吳姓負責人沒有不良記錄,是背景單純的生意人,全案朝消費糾紛調查。
 警方根據接應的車牌找到車主,發現該車牌車非作案用車,經多方比對車輛車牌係為A、B車牌互換,發現就是侵入砸店的五人之一,也分別查出其他同夥身分,全部逮捕到案移送法辦,目前都交保在外,警方為避免二次砸店,案發當天之後就派出一部警車與兩名警員駐守在店門口守望,至今已超過一星期仍未見撤崗。
 警方表示,動手的五名歹徒年齡都在廿五歲左右,有些還有正當工作,目前仍在查證這五人是否為精品公司會員,有無在網上下過單,買過商品,否則就是為人唆使而也案的可能性較高。
 該精品店也在公司官網上貼出公告,全文如下:大家晚上好,最近關於我們被誤砸在網路上有一些紛擾,先謝謝各位好朋友及老鐵們的支持,大家都知道我們以誠信為本,以人和為善,我們家全體員工也絕對不會輕言的炮轟他人,希望大家做生意各憑本事,謝謝留下來相挺的老鐵,也歡迎因為本事件才知道我們的新朋友,給我們一個機會,證明我們用真心相伴,與各位做朋友,祝福大家事事順心。
 從公司的官網公告就看出事情不單純,並不是買賣的糾紛,也不是不滿直播主「眉角太多」而動手,「希望大家做生意各憑本事」這句話就透露端倪,完全是同行競爭所衍生的衝突,不太可能只是看不慣直播主的小動作就衝動的展開打砸行動。
 目前市議會正值定期會期間,一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讓分局長下台,葉錫山更是不敢大意,全面防堵事件擴大也不意外。
 凱因斯

 

共 235 頁,目前在第 20 頁: 第一頁第一頁 上一頁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頁下一頁 最後頁最後頁
新聞搜尋
Copyright by Toughgu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