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好站相連
 猴痘(monkeypox)疫情蔓延全球,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宣布將於下週再度召開會議,決定是否已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疾管署12日也公布第2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
 台灣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為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於今(2022)年1月至6月至德國就學,6月16日搭機返國,機場COVID-19檢驗陰性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20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於6月21、22日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及通報,檢體送疾管署昆陽實驗室檢驗,於今日確認陽性。
 疾管署表示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共197,315 bp)已完成分析,結果為B.1西非株基因型,此基因型為2022年歐美流行型別。
 疾管署指出,該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已提交至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病毒株名稱為hMpxV/Taiwan/CVDCDC- 110-231642 /2022。與2018年至2019年全球流行病毒株相較,胺基酸序列有28個不同之處,親緣分析結果與近期歐美國家流行病毒株的序列無明顯差異(參考資料:https://nextstrain.org/)。這些變異位點是否與疾病的嚴重度或是傳染力有關,臨床上尚待確認。
 而針對首例猴痘個案,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14日表示,個案的9名接觸者監測期滿,9人都沒有症狀,研判社區沒有傳播風險,至於首例猴痘個案,由於傷口尚未完全癒合、結痂未完全脫落,目前還在住院當中。
 
國內首例猴痘確診患者大腿水疱情況。(圖/台南市衛生局) 
 
疾管署12日也公布於國際機場經由檢疫發現第2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於今(2022)年5月至7月至美國出差,7月3日開始出現左睪丸腫脹、發燒、鼠蹊淋巴結腫脹狀況,曾於7月5日就醫服用抗生素,後續未改善且出現皮膚紅疹及腹瀉等症狀。7月10日返國入境時,自述疑似罹患猴痘,由機場檢疫人員後送就醫,經醫師評估後進行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認陽性,目前於醫院隔離治療中。
 疾管署指出,此波猴痘疫情自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64國報告至少9,664例確診,其中以歐洲(7,838例)及美洲(1,551例)病例數最多,累計病例前五名為西班牙2,034例、德國1,556例、英國1,552例、美國866例及法國721例,亞洲目前韓國報告1例境外移入病例,新加坡則已報告3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病例。
 疾管署表示,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多與陽性個案親密接觸或不安全性行為,或與照顧確診者的醫護人員有關;由於國際猴痘疫情逐漸擴大,疾管署將持續加強國際港埠檢疫措施及民眾風險溝通與衛教宣導,並積極與國際藥廠洽談採購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
 疾管署呼籲,為減少受感染的風險,疾管署已於今年6月30日起,將具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之49個國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基於當地可能已具社區傳播風險,若國人前往前述國家/地區旅遊,應避免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皮膚病灶如紅疹、丘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戴金倪整理
add to Twitter add to Plurk add to FaceBook

新聞搜尋
Copyright by Toughgu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