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版 馬英九的自我毀滅
台灣三位卸任民選總統 馬英九卻無根無蒂 已然是孤家寡人 /大陸學者王陶陶對他的評價
前言: 韓信評價項羽:“項王對待長輩謙恭,對待弱者仁慈,對待病者體恤,但這不過是婦人的美德。項王對待立功的健兒吝於賞賜,對待勇武的壯士不予提拔。因此,英雄豪傑終究要離他而去。
” 劉邦問陳平,“我與項王有什何區別?”陳平對曰:“大王粗野輕慢,項王謙遜有禮。”劉問:“那何以棄項王而歸我?”陳對曰:“大王不吝恩賜,項王則寡於封賞。” 問趙烈文:“眾皆出我下,奈何盡歸胡公?”趙曰“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財,不走何待?”曾曰:“當如何?”趙曰:“集眾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曾聞之甚然。
被對手和盟友共同仇視
毫無疑問,馬英九算得上一個優雅的君子,他為官清廉,做人謙遜。然而,他卻是一個被對手和盟友共同仇視的總統。 對比台灣政壇曾經的弄權者,馬英九的結局堪稱悲涼。李登輝黑金權詐,現在卻依然有人崇拜他;陳水扁貪汙腐敗,現在卻依然有人捍衛他。而馬英九卻無根無蒂,已然是孤家寡人。
致命的傲慢
很多時候,真正的好人和君子並不適合從政。 這是因為,他們無可挑剔的品德,以及容不得沙子的世界觀,往往會化作致命的傲慢,為他們制造無數的敵人。對美德過高的執念,往往會使他們低估最基本的常識,忽略普通人參與政治的本能動機,把道德上的瑕疵視為不可饒恕的過錯,並將別人的付出和犧牲視為職責之內的理所當然。
前盟友宋楚瑜成敵人
宋楚瑜的親民黨是馬英九曾經的藍營盟友,並在2008年的大選中出力甚多,成為馬英九壓倒性勝選不可或缺的幫手。但是,勝選之後的馬英九並沒有照顧勞苦功高、但卻被他鄙夷的“官迷”盟友(根據維基解密電文,朱立倫曾告訴美方美國在台協會人員,馬英九“非常不喜歡宋楚瑜”),宋楚瑜不但沒能獲得夢寐以求的行政院長職務,連自己的親民黨也被挖角,從此,前盟友宋楚瑜成為馬英九政治生涯中最堅定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