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版 天津文化創意產業 如雨後春筍
各類創意產業園區、集聚區超過90個 加起來達到“1+1>2”的傳播效果
走進天津.你來我往,進入第五篇專 題。不同於物質文明的可替代性,文化藝術可隨時間而累積厚度,甚至創新發展。聯合國在2013年,曾對文化創意產業做調查,結果發現,光是在2011年這一年,全球從文化衍生出來的創意商機,就超過六千兩百億美元,而且每年以5_7%的幅度快速增長。
近兩年發展不容小覷
天津文化創意產業雖起步較晚,但近兩年的發展不容小覷。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的各類創意產業園區、集聚區超過90個,市級授牌創意產業園區22家,相對知名並運營成熟的包括6號院創意產業園、意庫創意產業園、國家遊戲動漫產業基地、民園西里文化創意街區等。一個平臺、一套想法,加起來卻是“1+1>2”的傳播效果。 代表園區 6號院:獨具一格的“天津798” 步,位於海河岸邊的6號院創意產業園,藝術氣息便撲面而來。由於其前身為英國怡和洋行的倉庫,改建為文創產業園後保留了大部分原有的建築風格和建築材料,所以也將懷舊的英倫範兒和古樸的木質建築感覺完整地延續了下來。
天津的798吸引藝術家
乍一看並不算顯眼的小窄巷,裡面卻別有洞天,僅院落中彼此貫穿通連、曲徑通幽的氛圍就能給予藝術家們無限的想象空間和創作靈感,難怪其被稱為“天津的798”,並且吸引了一批藝術模範企業家來此“安營紮寨”. 會所類企業-深柳堂為指標。深柳堂入駐6號院已經超過5年,從創辦角度而言,堂主深厚的知識底蘊和藝術品位 對於企業的發展,包括與園區中其他企業的藝術碰撞都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展覽類企業-三品堂藝術茶坊 在6號院中,三品堂藝術茶坊顯得獨樹一幟,因為它的老闆是一個收藏愛好者,從個人喜好出發把這裡打造成了一傢俬人彩陶博物館,三品堂藝術茶坊在園區中處於“門面”位置,在企業與6號院的發展中能起到一個相輔相成的作用:因位於6號院,三品堂找到一個適合發展的平臺;而6號院也因三品堂的存在,令整體文化藝術氛圍有了提升。
鮮明的文化特色
目前,園區共入駐藝術家工作室、公關廣告公司、彩陶博物館等企業30餘家,形成了鮮明的文化特色,代表著天津創意產業的發展水平。 文化是一門好生意,天津西卿區有霍元甲的功夫藝術,也有散布在民間的庶民美學楊柳青年畫,成為文化經濟顯學。 提起年畫,不少天津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楊柳青年畫。的確,這種木版年畫以其色彩的艷麗,題材的豐富,曾經在津門風行了近三百年。 上個世紀,天津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年畫品種,這就是石印年畫,起初這種年畫不被人們認可,因為這種年畫的印刷質量相對差一些,但是由於其制作工藝簡單,印刷成本低廉,很快就被市場接受了。
古木刻新膠版 年畫收藏當道
分為傳統年畫和現代年畫兩大類 題材內容豐富 文化內涵深厚 極有審美與研究價值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種石印年畫才逐漸地被新興膠版印刷技術印制的年畫取代。 張遠義介紹,明、清兩代的木刻年畫已具有文物性質,有著極高的收藏價值。他在收藏年畫之初,曾經有一段時間下了很大的功夫去收集楊柳青年畫,慢慢地,他發現這些年畫的價格非常昂貴,而且在這個領域有了專家級的收藏家,不但掌握大量的楊柳青年畫的木版,而且收藏的年畫規模也非常大。於是,他就放棄了收藏楊柳青年畫的念頭,開始下力氣收藏膠版年畫。
題材分為兩大類
在張遠義家中,記者看到了近千幅不同類型的年畫。據介紹,這些年畫類別可以分為傳統年畫和現代年畫兩大類。在傳統年畫中,題材大體又分為五類。一類為神像,如文武門神、財神等。二類為吉祥圖案,如狀元及第、吉慶有餘、連生貴子、群仙祝壽等。三類為歷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園結義、文姬歸漢、昭君出塞、穆桂英掛帥等。四類為戲曲故事,如《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回荊州》、《群英會》等。五類為市井風格,如《春游圖》、《賽龍舟》、《搖錢樹》、《聚寶盆》、《老鼠娶親》、《鯉魚躍龍門》等。 據介紹,年畫題材內容豐富,文化內涵深厚,極有審美與研究價值。作為優秀民間藝術的代表,年畫的收藏開始受到眾多收藏家的重視,並在收藏市場上逐漸昇溫。
在想象中寫實
除了傳統年畫以外,在民國年間興起的年畫在內容上,既有對傳統年畫的繼承,即大體上也還有財神、胖娃娃、戲劇、風景、花鳥等內容;同時,又有紀實類別的寫景年畫也已經出現。張遠義拿出了一張民國年間的石印年畫,在這幅年畫上,從裡面人物的造型、衣著來看,是典型的民國年間的人物,但裡面加上了傳統的財神等神話傳說人物,使得這種題材的年畫包含了寫實與想象的結合。年畫的時代性表現得非常明顯,在他家中還有一張剛剛解放時的年畫,能夠充分體現出年畫的變遷,裡面既有新的內容,同時,又保留了過去胖娃娃年畫的特點。
天津勞模上了年畫
張遠義對記者介紹,新中國建立後,膠版年畫的題材更廣泛,而且緊扣時代脈搏,如英雄人物、祖國建設、壯麗山河、自由婚姻、幸福家庭、科學知識、歷史人物等。 而尤其令記者感興趣的是,天津勞模也上了年畫,而且發行量非常大。這是河北人民美術出版社在1960年出版的年畫,以勞模張士珍的事跡為題材,在張遠義收藏的千餘種年畫中,這幅年畫是惟一的一幅天津勞模上了年畫的。張遠義表示,如果有機會,希望能夠請這位老勞模為他簽名。(5/12)●吳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