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台籍日本兵不公平待遇 未獲平反
亞洲各國反省檢討日本殖民侵略歷史 台灣的親日態度簡直是「亞洲孤兒」
此外,郭正亮還指出李登輝雖將自願參軍奉為至高榮譽,但日本對台籍日本兵有著嚴重的歧視待遇,根據厚生省公布的戰後軍人復員統計,台籍日本兵從軍死亡率高達15%,是朝鮮兵的5倍。
李登輝未爭取
且儘管台籍日本兵和日本軍人服役相同,台灣兵戰後卻始終無法得到日本政府補償,直到1995年才發放補償金,且只以當年未支付金額的120倍計算,比起日本軍人的7000倍,相差高達58.3倍。但李登輝在總統任內,卻不曾為台籍日本兵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做過爭取。 郭正亮再以台灣跟韓國做比較,認為當年朝鮮人的日本皇民化程度,其實遠超過台灣,但在戰後韓國人對日本持負面態度高達77%,僅次於中國90%,高居世界第二,和台灣成為強烈的對比。他認為這是一種「台灣人完全被『親日史觀』誤導的歷史迷失!」
李登輝曾改名「岩里政男」
他提到,和李登輝曾改名「岩里政男」一樣,後來發動軍事政變的朴正熙也曾在1940年改名「高木正雄」。1945年日本投降,「高木正雄」堅持日本皇軍精神拒不投降,還槍殺蘇聯紅軍聯絡員,後來才輾轉被遣返韓國。但他回國後,始終避談這段從軍史,即使如此,朴正熙仍然因為急於和日本發展經濟合作,被韓國人抨擊為戰後最親日的國家領導人。而他的女兒朴槿惠在1998年首次當選國會議員之後,就始終以堅定反日著稱。 他提到,在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向韓國抗日人士紀念碑獻花下跪、為日本殖民統治道歉的時刻,做過台灣總統的李登輝卻配合日本政界說出以偏概全的言論。對比亞洲各國反省檢討日本殖民侵略歷史,台灣的親日態度簡直是「亞洲孤兒」。若繼續縱容李登輝的「親日史觀」橫行無阻,才是台灣人的真正悲哀。
以『當年曾為日本皇民』為榮
郭正亮最後提到,呂秋遠律師曾替李登輝辯護,認為李只是「說出事實」,並以1945年台北遭到美軍轟炸為例,說明當時台灣是日本殖民地,和中美兩國站在對立面。但1945年蘇聯對日宣戰,半個月內攻入朝鮮,同樣造成許多朝鮮民眾傷亡,但戰後韓國主流史觀,是堅持朝鮮人追求民族解放的抗日立場,儘管蘇聯與日本激戰導致朝鮮民眾傷亡,但韓國人則認為這是推翻日本殖民統治的必要之惡。「從來沒有韓國人會以『這就是歷史事實』的態度來自我辯護,更不可能以『當年曾為日本皇民』為榮!」李登輝能不慚愧乎。●千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