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y

很角色週報184期 - 很角色週報
 
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好站相連
人氣700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84期 | 2015-10-11 08:23:27|

15版 嵐縣百變土豆宴

    絕大多數人都吃過馬鈴薯,但很少人 看過一望無際的馬鈴薯花海,聞過馬鈴薯花香。山西省呂梁市嵐縣今年第一次舉辦「土豆花開了」旅遊文化月,促銷當地的特產,也讓旅客大開眼界。 大陸稱為土豆的馬鈴薯,是嵐縣主要作物,全縣的耕地有超過1/3都種植馬鈴薯,也是農民主要收入來源。 嵐縣早在清道光年間就開始種植馬鈴薯,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嵐縣平均海拔1154公尺,年平均氣溫攝氏6.8度,氣候涼爽、日夜溫差大,土壤含鉀量高,農民多用農家肥而非化學肥料,因此種出的馬鈴薯品質優良。 「土豆花開了」的主會場在嵐縣的河口鄉,該鄉6萬畝的耕地,有一半都種植馬鈴薯。走進主會場,印入眼簾的除了一望無際的馬鈴薯花海,還有撲鼻而來的馬鈴薯花香。馬鈴薯花香有點類似夜來香的香味,但沒有夜來香那樣的濃郁。花色則以白色為主,但因為品種的不同,也有紫色、粉紅色、黃色的花穿插其間。

   馬鈴薯花季20萬遊客

   馬鈴薯的花季是每年的7月中到8月底,嵐縣距離太原僅1.5小時車程,今年的「土豆花開了」旅遊文化月,吸引了近 20萬的遊客,飯店入住率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6.5%。當地政府希望逐步打造成像江西婺源油菜花一樣的旅遊活動。馬鈴薯是嵐縣的主要作物,也是當地人的主要食物。嵐縣的馬鈴薯吃法變化繁多,甚至已經發展出了108道的「土豆宴」。

   108道土豆宴嵐鮑嵐參

   除了一般的粉條、燴菜、煎餅之類的作法之外,嵐縣的馬鈴薯幾乎可以做成各式各樣麵食,餃子、抿尖、河撈、長魚魚,用生熟軟硬不同的馬鈴薯泥,做出不同的變化。 此外,馬鈴薯泥還可以做成油糕等各式冷熱甜點。當地的主廚還發展出用馬鈴薯做月亮蝦餅,甚至做出馬鈴薯鮑魚、海參等菜色,由於是嵐縣的特產,就直接取名為嵐鮑、嵐參。 除了馬鈴薯,嵐縣的民間文化也很有看頭。嵐縣的麵塑,是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到農曆2月19日觀世音菩薩生日的這天,嵐縣的嵐城北街都會舉辦嵐城供會,長家家戶戶都會以麵塑供奉觀世音菩薩,長達數百公尺連接不斷的供台上,擺滿琳瑯滿目的麵塑,場面相當壯觀。

  麵塑藏孝道孝媳濟世

   麵塑始於明代、盛於清代,據傳是當地一個孝媳,背著雙目失明的婆婆四處求醫,最後婆媳兩人因為饑寒交迫,昏倒在一破廟中。朦朧中,觀音大士顯靈,治好了婆婆的眼疾,並將治病的祕方傳給媳婦。媳婦以此方行醫鄉里,治好無數人的病,去世的那天正好是2月19日;民間傳說她是觀音化身,就在觀音生日擺供祭祀。麵塑最初是以普通的白饅頭為主,逐漸發展成色彩鮮豔、形制複雜的藝術作品,主題從動物、花草、人物、神話故事,手法越來越多樣。如今麵塑已經變成藝術收藏品,嵐縣已經有很多商家全年都接受顧客下單訂製;將麵團蒸熟、乾燥之後製作的麵塑,可以歷久不壞。 嵐縣八音,也是當地特有的民間藝術。八音,顧名思義,有八種主要的樂器,又稱為八音會。其中,嗩吶和笙是最主要的樂器,嗩吶吹出的音色低沉、粗獷、有濃厚的韻味,又兼有黃土高原高亢、明快、火爆的風格。

add to Twitter add to Plurk add to FaceBook

新聞搜尋
Copyright by Toughgu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