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 楊秋興打經濟牌 差距縮小
選戰主軸對了 擊中陳菊弱點 綠營雖然冷處理 終將對決
「笨蛋,就是要拼經濟」, 這是前美國總統柯林頓當年在競選時面臨劣勢中之所以「異軍突起」的一句名言,因拼經濟而贏得了陷於經濟困境的美國人民支持而獲得當選,這次,楊秋興與被認為穩如泰山的陳菊,在邁向「三連霸」的連任之選時,也喊出了「要拼經濟」,為高雄市民找出路,話說得震天價響,拼經濟成為這次競選主軸,有柯林頓逆轉勝的前車之鑑,能否在順籐摸瓜的策略中,也在11月29日的選舉日「逆轉勝」,戰局顯示楊秋興樂觀以對,但受注目。
爭取連任,要成為繼胡志強之後「任期最長」市長的陳菊,在競選總部成立時,並未觸及經濟議題,她只在為高雄市民擘畫未來「宜居」城市著眼,大都用在宣傳過去政績,多加著墨。
競選連任避談經濟
超然人士認為,楊秋興既然擺出了「拼經濟」的陣仗,對這些年來高雄市受經濟發遲緩,沉重的債台高築,要拼經濟,除了對手掠美在前,這個拼經濟領域似乎是她的「弱項」,其不彈拼經濟這個「調調」,操作避重就輕手法,不難理解。
據瞭解,以綠人士自恃陳菊選舉形勢,穩若磐石,大可「隆中高臥」了,因此,從對手投入選局後,即採取「淡化」戰略,面對這場選戰,把對手當成「空氣」似的,完全在迴避,不加理會,對手如出手太重,或是擊中痛處,充其量,不過由旗下人馬出面回嗆,她則「騎高山看馬相踢」,如路人甲似的,當然,藍營也不是省油的燈,已看破對方腳手,便找具有監督市府的市議會出手,直搗對方弱處,此時,陳菊不好迴避,但「戲法人人會變,只是巧妙不同」,面對議會,避重就輕的手法,成為她的應變之道,而市議會針對陳菊揮擊,也只能在開會期間,會後便「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外界一直期待藍綠雙方有「電視辯論」,藍軍提出「統包式」的手法,即要辯論應全面,要一個縣市都辦,民進黨則提出選擇性的,有意願縣市才辦,因此,電視辯論這個連台好戲,胎死腹中了。
拒電視辯論淡化選情
以六都的市長選舉是選民希望有電視辯論演出,到目前為止,經過多次,藍綠推敲,還是談不成,只有台北市的連勝文與柯文哲這一對,雙方都說好要在辯論上「見真章」。
卻令市民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高雄市長陳菊是最早對「電視辯論」表示敬謝不敏,之後,被認為在市長選舉中「一枝獨秀」的台南市長候選人賴清德也回絕,不和對手在電視辯論上分高下,高雄市的鄰居屏東縣長候選人潘孟安,更是在自己訂下的「淡化選情」中,不願和簡太郎面對面說三道四。
從陳菊以下,到賴清德乃至潘孟安都不願接受「電視辯論挑戰」,答案一個,因為他三人都自恃選情穩固,勝算很大,也就不願在電視辯論上給對手有製造聲勢的機會,這是為「選情考量」,對選民的期待,則不在他們的思考中。
選情看好,支持度居高不下,希望這種形勢一直持續下去,到投票日方休,此正是陳菊的「一番盤算」,淡化選局,正是「淡弱」對手的做法,對居劣勢的楊秋興來說,豈能因此任由對手擺佈,於是,攻勢更強,火力更旺,一波一波的主動攻擊,連連不停。
因此,看準了陳菊的「弱項」,也就是多年高雄市經濟發展不振,全力搶攻,就選戰策略而論,這一手很正確,能否命中要害,達成戰術的預期效應。
當年柯林頓扳倒布希
當年,柯林頓以美國一個小州長身份挺身而出,單挑老布希,在布希連任中,舉世均認為是「以卵擊石」,勝算不大,布希過去政治生涯戰功彪炳,且為現任優勢,連任率很高,但選戰序幕揭開,柯林頓便打出了那句名垂青史的名言「笨蛋,就是要拼經濟」,上面加了一句「笨蛋」,可真是一言而驚醒多少沮喪於對生活不易的美國人民,如初夢方醒,人人為之側目,倚為挽救美國經濟於之將倒的良言。
於是,一個不起眼來自阿肯色州小州長,選情丕變,支持度節節高昇,終至以很高的聲勢壓垮了布希,之後,並連選連任,期間,緋聞案雖重創其形象,但柯林頓在「兩岸猿聲啼不住」的窘境中,仍能「輕舟已過萬重山」,直到八年任期屆滿,卸任後依舊贏取高人氣支持,成為政績斐然的下台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