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 利益掛帥 蔡明忠練台生挨批
兩大系統商不點頭 剝奪球迷看球習慣 政府權責機關不該漠視
蔡明忠一手掌握了最大系統商,只因利益的沖擊,卻導致了職棒轉播無法在球迷習以為常,都在有線電視上收看的習慣,卻因此而遭「剝削」,固然,商人「在商言商」,存有「利之在前,雖千萬人吾往之」的想法,他當然可以這麼做,管他球迷權益,乃至因此對職棒發展造成沖擊,問題是國球發展,職棒推動都因此受阻、遭到傷害,基於「兩權相較,取其輕」的理念下,賺錢固然重要,維護「國球」發展顯然更為重要。雖然,有所謂「商人無祖國」的說法,但面對「國球」推展的大前提,蔡明忠似乎應在輕重緩急間有更正確作為。
「社會責任」在哪裡
話說回來,就是「社會責任」的必然性,這是任何一位成功企業家不能、也不可迴避的責任。
練台生在第四台起家,從高點到與邱復生合作年代,在邱復生全心投入開發投資事業後,他獨力吃下年代經營權,終於在電視經營這一區塊站穩了腳步,之後,又買了苦於無法在有線頻道上架的壹電視,被迫拋售,他又成功的取得壹電視經營權,如今的練某已成為傳媒的巨擘。
他在年代全力開闢新聞台,從T台挖來一些一線主持人,收編不少名嘴們,成為新聞台政論節目的「獨大」之後,更在高點連開多個政論節目,節目導向也跟著「轉性」,成為「打馬」挺綠的急先鋒,他的崛起,頗出一般意料,如今成為馬政府最頭痛的媒體人,當年國民黨中央未能接受有識之士建言,買下年代股份,反而造就了練某的「反馬」勢力,金溥聰識人多矣,卻是「百聞不如一見」。
當然,以年代集團的練某既有了系統這一塊,人家蔡明忠的對「社會責任」認知,造成職棒無法在有線台轉播,則又如何對練台生有更高的期待呢?
由於以廿六億多天價取得職棒轉播權,經年餘努力,仍然無法說服有線台轉播職棒,被迫「斷尾求生」,藉口中職洩漏保密條款聲明中止與中職合作,此舉無疑對職棒的經營給予致命一擊。
中職出面收拾爛攤子
外商深知和系統商談是不會有結果,找有線台協商,年餘的協商還是無果,即可反應在後頭扮影武人的系統商不點頭是沒路用,既然,此路不通,才會祭出了中止合作關係這個殺手 ,把問題丟給中職,讓中職出面收拾爛攤子。
因為,問題背後沒有數以百萬計的球迷,其至揹負「國球」推動的大帽子,中職當然非出面處理不可,而政府相關單位也有「丟不起臉」的沉重包袱,教育部也好、NCC也罷,都會主動介入這個風波,協助中職解決問題,據瞭解,朝野二黨關心「國球」發展的立委已出面向政府嗆聲,要求盡速解決中職轉播問題。
龐大的球迷在這場風波中表面的關心,顯然,積極性的表現不足,因為壓力太弱,商人雖然一切「向錢看」,但社會對他們如有適度反彈,還是會叫他們「有感」,不致於置身事外。也就是說,在千萬球迷的咄咄逼人壓力下,如配合政府的干預,對問題懸而難解,會找到各方都達成共識所在,進而解決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已拖延多時,中職的表現不及格,政府坐視不管,當然難咎其責,而轉播權問題無解的系統商,未能從善盡「社會責任」角度切入,社會是難以諒解。
外商那一廂當初開出天價,從緯來台奪下職棒轉播權,未能事先有妥善的考量,以為MOD便可邁步前進,卻忽略了缺少有線電視轉播的嚴重性,想法太天真,等到問題難以收拾,才祭出一個不痛不癢藉口,企圖抽身了事,表現低能,也難獲外界認同。
會長黃鎮台辭職
原來,當初中職打的如意算盤,擺開轉播十七年的老搭檔緯來公司,只為了多撈些轉播收入,讓四個球隊今年多分些鈔票,而且又打開更多轉播管道,甚而藉外商便橋,中職因此可走上國際賽事,但中職顯然是「偷雞不著蝕把米」,因為外商抽腿,今年的轉播收入也跟著落空,一切又得重頭來,中職已陷入一團亂。
上任二年對中職頗有建樹的會長黃鎮台也受此一事件沖擊,受到甚大,已經丟下辭職書走人了,當初的一切美夢落空,轉播權未能順利在有線台播出是主主要原因,那二位控有大部份系統的人士,既使不入為此負起任何責任,但中職面臨眼前困頓,仍然會引起萬千球迷的爭議。●宋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