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 曾永權的崛起 屏東另一傳奇
張豐緒拉拔入政壇 見風轉舵自李登輝、王金平、馬英九 經營中央有成
比較伍錦霖,曾永權的崛起,則是政界的最大「異數」他是從一個基層海關人員,獲得屏東縣政界大老前縣長張豐緒拉拔,轉而投入公職生涯,初試諦聲,第一次當選國大代表後,即受張豐緒培養為屏東張派「接班人」的不二人選,之後,他當選立法委員,多年來一直是張派推出的代表人選。
但隨地方派系式微,張豐緒因國民黨在李登輝操弄下,這位把台北市長寶座交棒給李登輝的屏東出身的重量級政治人物,已被冷落,曾永權無疑是政界中最會「見風轉舵」識時務的英雄,多年的國會議員生涯,他已深諳經營中央之道,他慢慢和當年提拔他的張豐緒疏遠,甚至,近年來張豐緒年華老邁臥病床榻時,都未曾露面探病,畢竟,現在的曾永權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彼一時,此一時,也證明政治人物的現實的一面,仿如「不認識耶穌的彼德」似的。
當立法院副院長
李登輝當道時,曾永權靠得很近,對曾的幾經觀察以他堪用,很快獲得李的另眼相待,因此,當王金平在李的安排下取代劉松藩而坐上立法院長寶座後,他即被賦予國民黨由小黨鞭,再執大黨鞭重任。
稍後,王金平在國民黨主席選舉中單挑馬英九時,曾永權是王金平「馬前卒」,全力支持王金平,但馬英九當上主席後,為撫平與王的裂痕,曾委婉的請王擔任副主席,王對這個副主席一職以「如雞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才讓已擔任副院長的曾永權接任,從大黨鞭後又高昇立法院副院長,當然是王金平的佈局,也算是回饋曾在主席選舉時力挺恩情。
一般人士認為曾永權在黨主席選舉時挺王,馬英九一旦當選,大權在握,曾永權的政治前途大概走到了「終點」了,但都看走眼,曾永權硬是要得,他轉折能力非常人能及,在見風轉舵中做了「政治正確」,果然出手高桿,非但馬英九記恨,反而慧眼獨具,認為堪可重用,曾永權這種能隨政治生態的轉變,隨風逐浪,又能屈能伸,無寧是官場中最能適應環境的高手。
因此,馬英九給他當了副主席,日前,雙北市與台中市三位市長郝立強都納入中央,排排坐的加上副主席頭銜後,論排名,居然曾永權是「第一副主席」,政壇中如此「因循苟且」的竄升,當然是最大「異數」了。
輸掉屏東政權16年
曾永權曾經在當選多屆立委後,他一直的志向是百里侯,才返鄉選屏東縣長,頭一遭,是在民國八十年和蘇貞昌在縣長選舉中對抗,但不敵而敗陣,選後他一直在檢討對手之所以操勝券,主要是蘇貞昌擔任多屆省議員時在議席上與省府大員對話,咄咄逼人,淋漓盡致的表現了他的辯才,透過無數的錄影帶在屏東各個角落播出,收到震撼效果,為此,他曾經與當地第四台合作,定期安排不同議題的對話節目,由此可見,落選後對縣長選舉的不死心,至為明顯。
在國民黨內一旦縣長選舉中敗北,想捲土重來是不可能,因此,面對蘇貞昌爭取連任時,他雖躍躍欲試,但中央評估以勝算不高,因此提名實力堅強的伍澤元,終於為國民黨收回政權,曾永權仍然不死心,正巧,四汴頭一案伍澤元身陷囹圄,善於鑽營的他,終於獲黨中央破格提名,讓他再試一次。
當時的地方有識之士對曾永權的實力不是不看好,雖然,這一回對手換了新人蘇嘉全,但以為曾權全力經營中央關係,對地方不甚著力,二度問津百里侯,還是以缺少地方基礎,二度敗北。
至此,曾永權才對縣長選舉死心了,但他在中央的經營,依舊可以暢所欲為,於是,戰力更差的王進士在他的刻意安排下,出馬挑戰蘇嘉全,這一戰又敗了,曾永權影響力在中央確是叫人刮目相看,但回到地方,就經不起考驗了,可是,他又偏不信邪,明明是「蜀中有大將,卻叫廖化當先鋒」,王進士這個小老弟,又二度出馬,對手是比較蘇嘉全更弱的曹啟鴻,但敗軍之將,豈可言勇,王進士二度敗下陣來,曾、王二位哥倆就這樣連
手把地方政權拱手送人,一來一往便喪失了十六年。
一品大員高高坐
地方人士以為曾永權已不行,一手推出人選還是不行,如此一來,他在國民黨的政治行情,該是「跌停板」了吧!錯了,馬政權就是不長進,打敗仗的人士,在政壇中失敗責任是要追究的,但從後來曾永權的步步高昇,由立法院副院長、總統府秘書長,乃至現在的中央黨部秘書長,甚至操控年底七合一大選重責大任,在在都顯示馬英九用人不按牌理出牌,得失過錯,不是人才任用的選擇條件。
曾永權擅於鑽營,政界關係經營有術,高人一等,因此,國民黨面對的困境再怎麼壞,還是照用不誤,他懂得「押寶」,更深知跟對人之道,一品大員高高坐,可不是浪得虛名,他的崛起,成為屏東子弟在國民黨政權一再被重用的「唯二」,另一人是伍錦霖,地方政壇的反應是,是一個異數,而且,是最叫人看走眼的異數。●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