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y

很角色週報137期 - 很角色週報
 
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好站相連
人氣2565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37期 | 2013-11-05 05:43:09|

8.9版    台開案還在最高法院與更二審中旅行

       游世一已是道路用地大盤商

  

     背著當年與「駙馬爺」趙建銘父子等一夥政商名流,大搞內線交易遭高院判處重刑的游世一,七年了官司還在打,何年何日才定案,可有得拖,趙建銘南下在新樓醫院當骨科大夫,沉澱多時,同案獲判重刑的有前國票金董事長蔡清文、前台開董事長蘇德建以及現在身陷囹圄的陳水扁及親家趙玉柱等人,都「神隱」不見人影,惟獨游世一非但不知閉門思過,更在金錢堆內翻滾,他左右逢源,財源滾滾,不僅在法拍屋上揮灑,更在公共設施保留地、道路用地上,如走鋼索的炒作,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這些年來相當活耀,毫無忌諱,以一個重案待判的被告,卻能在法院審案拖延不決的有限空間中,累積了上百億的驚人財富,寧非怪事。
 

    游世一現在儼然是全台「道路用地大盤商」。自一九八六年他退役後即開始接觸房地產,開始時是以一坪九萬多元買下一戶台北民生路房屋,三天後,卻以每坪十五萬賣出,賺了一倍,從此他的第一桶金三百多萬到手後便一頭栽入房地產界,後來就以對政府政策走向判斷正確、出手精準,鑽營公設地及道路用地收購買賣,以公告地價的1至2成買進,再用5至6成賣給建商及政府,據內幕人士爆料,游世一的身價已達數百億。建商以便宜的價錢向他下單買地,捐給政府換得建案容積率,一坪1萬可換得1坪數十萬的容積率,當然趨之若鶩;而地方政府財務吃緊,無力收購要徵收的道路用地,當然樂得有商人來代替解決問題,五都甚至推出容積銀行管理,雖然解決部分問題,但也挨轟是推高房價的元兇之一。

「三井」宴扯出內線交易

   游世一因台開內線交易案,搭上了陳水扁女婿「便車」,這件讓趙建銘父子、蘇德建與蔡清文等人,只不過是在台北一家叫「三井」日本料理店「歡聚」,餐後,一夕之間便讓一夥人賺取了一億六千多萬元的不法所得,駙馬爺的能耐,果然不是蓋的,而游世一則居中運籌帷幄,聲名大噪,成為證券市場人士寄以異樣眼光的「怪胎」,以一個才過四十歲即能夠和國票金、台開二家公司大咖董事長平坐平起,且連總統女婿也是「座上客」,炒出了這個驚動各界的弊案,可見,游世一的炒作能耐,不是浪得虛名。
   這是由當年前立委邱毅在電視叩應節目中把這個不足為外人道的驚人內線交易弊案爆料後,總統女婿因此鎯鐺入獄,游世一、蘇德建、蔡清文等人都因而陪駙馬爺一塊兒蹚進這個大渾水,屈指算來,已是十年多前的事,那時是二00六年,全案在一審均遭重刑,二審趙建民七年徒刑,他的老子趙玉柱因另涉及挪用桌球協會補助款則併案判處八年六月,而蘇德建與游世一同判七年二月,全都併科罰金三千萬,至於蔡清文因為配合偵辦,和盤抖出,一、二審從輕量刑判二年,且得緩刑四年定讞。

  司法改革後本案將速判

    全案從一審到更二審拖了近四年,他們一夥人向最高法院上訴,始由三審以被告犯案所得仍有爭議發回更審,因此,全案就這樣從二00六年拖到二0一三年,足足七年多,何時判決定讞,不得而知,高院更二審仍在慢條斯理、字斟句酌中,一般以不久前司法院認為三審案件累積太多,均因拖延太久,而有新的改革,二審後如逾五年未決,三審即可逕行判決,本案應無再拖延可能。
    而叫財經界人士瞠目以對的是,以待罪之身被重判七年二個月的游世一,一個官符纏身,社會人士都會以異樣眼光視之,甚至敬鬼神而遠之,避之惟恐不及,但人們卻看走了眼,迄今仍然掛著「寬頻房訊公司」總經理名義,從北到南,到處出現他的蹤跡,不僅介入土地交易,也在法拍屋市場軋一腳,扮演吃重的「橋段」角色,更躋身最近炒得很夯的公共設施保留地、道路用地交易,他穿梭於地主、建築界,乃至地方政府相關單位之間,在買進賣出之間,賺起驚人利益。
   游世一真的是敢做又敢當,說白一點,他確是「膽大包天」,最叫建築界人士傻眼,也叫炒作市場人士不得不另眼相看,自嘆不如的是,當台開弊案爆發後不久,官司並未影響他的衝勁,從看守所交保後一個月,他便出手寫下了堪稱驚動萬教的土地交易。

    十一坪土地賣一億五千萬

     不搞股市轉進房地產  看準政府政策走勢  呼風喚雨成最大贏家

   他僅以購入掌握在手中的一筆區區十一坪土地,以這麼小坪數土地,別說蓋平房,恐怕連建照都拿不到,但他硬是有辦法讓中部建築大亨、身兼全國建築公會理事的賴正鎰就範,因勢導利下,以一億五千萬高價買下,而十年前游世一卻「慧眼獨具」便看上這筆十一坪土地的未來驚人潛力,不過以八百萬元取得,在他如魔手的操作下,由八百萬買進,再以一億五千萬賣出,他淨賺一億四千多萬元,一進一出,二者利得差近20倍。
  游世一眼光精準,當年已預知十一坪土地對比鄰的大建地,後來由賴正鎰推出官邸豪宅,缺了十一坪不成局,他因此而待價而沽,這個大剌剌的作為,在建築界是罕見的,因此,交易完成,消息傳開,怎不引人驚訝,轟動一時。

賺進第一桶金三百多萬起家

   他在土地交易上的「超人」演出,財源滾滾,有人認為是靠房地產致富,他卻毫無保留的說什麼,他是靠政策變動而賺了大把鈔票。
    一九八六年他退役後即開始接觸房地產,開始時是以一坪九萬多元買下一戶台北民生路房屋,三天後,卻以每坪十五賣出,賺了一倍,從此他的第一桶金三百多萬到手後便一頭栽入房地產界,顯然,他能從交易中吸取經驗,他指出賺大錢是看政府政策的走動而下注,當年十一坪土地讓他賺足了近20倍利益,即是針對台灣設治以來,政府對編定的各縣市公共設施保留地、道路用地,因財源拮据無力徵收,這些原來是私有土地被政府依都市計劃需求編列為道路用地、公園綠地,乃至相關公共設施用地,五十年來始終成為政府無力處理的重大懸案。
   為此,政府這些年來在政策上對公共設施保留地已採取因應變通辦法,如由地主提供則獲得稅捐減免,乃至由政府視實際情形部份由地主取得合法利得,部份捐給政府無償使用,游世一對所謂政策的變動高度注意,而且,他更在公司成立一個透過電腦操作,完全掌握全國各地保留地資訊,隨時配合因應,如較早之前,他曾在高雄取得七筆不到一千萬元的保留用地,亦即一般所說的既成道路,轉手間即從漢神百貨取得另一筆高達三千萬元商用土地,他這種等於如變戲法似的,把「土塊變金塊」的操作手法,真的罊竹難書,據後來消息,游又在轉手中讓那塊換來土地搖身一變而為五千萬元。

兩面手法  迅速累積財富

    針對游世一把魔手伸入高雄,當年曾引起市議會強烈質疑,認為游世一在一處既成道路上連翻三番便獲取五倍厚利,懷疑市府官員勾結,但卻不了了之。
    對政府寬鬆農地使用交易政策後,游世一銳利如鷹一般眼睛已看準了這個改變。
當年政府為平息農民長期農地不能高度運用,而開放農民只需有一百坪以上土地,即可由農地變成建地,游世一立即劍及履及撲向了宜蘭,在羅東公園附近找到二千坪農地,然後以一坪三萬向農民取得農地權,再合法變更為建地,最後卻以一坪二十多萬售出,這一次,他賺到了一億多元。

   當然,在公共設施保留地上這一區域操作,機會大,空間也大,全台有近八千公頃土地列入公共設施保留地,政府如全部徵收,動輒數十兆,根本不可能,游世一在高雄牛刀小試,轉手由一千萬賺了五千萬,僅是其中一例,對野心大、敢做敢為的他而言,不過是「冰山一角」,外界已預知他在這方面操作,因政府政策寬鬆,他早就伺機而動,全面鑽營,一個因內線交易,犯行重大罪犯,卻能在法院拖拖拉拉的審理中,猛鑽撈錢機會,這是外界難以想像的事。(文轉10版)
 

add to Twitter add to Plurk add to FaceBook

新聞搜尋
Copyright by Toughgu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