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唐榮鍾自強 想當土地公
本業虧損不思振作 打地產主意擬蓋旅館賺陸客旅遊財
面臨一年五億元虧損,不思 考拯救本業的對策,卻要搞外行的土地開發業務,唐榮董事長鍾自強被形容為天馬行空的天將,的確其來有自。
唐榮的本業是不鏽鋼,但是近年同樣面對中國崛起,不只是鋼鐵產量過剩而造成國際鋼價下跌,就連不鏽鋼的產量,從二十年前不到十萬噸,現在為兩千萬噸,當然造成全世界價格下跌,也讓唐榮虧損連連。
成本太高失去競爭力
不只是產量無法相比,唐榮人員承認就連生產技術都可能趕不上中國大陸,因此才會成本太高,失去競爭能力。
目前唐榮限制於老舊機器,因此是傳統的生產方式,以純鎳及廢不鏽鋼或廢碳鋼為材料,投入煉製鎳鐵,然後經過熱壓、冷壓,最後酸洗製成不鏽鋼,其中原料佔成本七成,其他煉製成本為三成,但是原料成本又以鎳價格來決定,因為雖然不銹鋼的含鎳只有百分之八,但是卻占了七成的物料成本。
既然不鏽鋼主要材料是鎳,因此倫敦期貨市場的少數人自然容易操縱價格,尤其在美國推出QE手段,以印鈔票方式拯救腐敗的金融業,造成美鈔流竄全世界,更讓期貨市場價格狂飆,國際鎳價最高曾經到達一噸五萬元美金,因此造成唐榮生產成本暴增,但是中國大陸的不鏽鋼業者福建青山集團,以及北海誠德集團,卻因為不以純鎳金屬提煉不鏽鋼,改以紅土鎳來提煉,反而因為生產成本降低,不但在國際不鏽鋼市場可以操縱價格,青山集團主席項光達甚至還在倫敦原物料市場拋售鎳金屬,強迫原先的期貨吸血蟲必須降價求售,因為青山集團一直以兩百至三百元美金的價差,在國際市場拋售鎳金屬,可以說,亞洲人首次讓白人見識到厲害。
大陸業者降低成本
其實項光達最厲害的理論,就是要將不鏽鋼運用到極致,不管是鍍鋅還是鍍其他金屬的鋼板,他要以最便宜的不鏽鋼取代,因此不但極力降低不鏽鋼生產成本,甚至還繼續擴廠,結果讓全世界不鏽鋼生產過剩,更拉低價格,而讓無法降低生產成本的不鏽鋼廠,必須停止提煉不鏽鋼鐵水製成的鋼胚,轉向青山集團進貨,年產兩百萬噸的台灣燁聯集團從去年起就向外購買鋼胚,目的在減少虧損,果然在今年上半年就出現盈餘。
但是,由於印尼將要在明年採礦合約屆滿後,計畫禁止外國人直接出口紅土鎳,加上中國大陸環保意識抬頭,因此讓中國不鏽鋼業者也面臨危機,不過一切還是未定數,所以更要在眼前先搶占不鏽鋼市場。
既然福建、廣東的煉鋼集團能夠採用紅土鎳來提煉不鏽鋼,台灣的業者為何不跟進?
台灣業者承認,一方面是環保不允許,因為紅土鎳產生的廢棄物,在台灣絕對無法處理,相反的,不重視環保的中國大陸卻放任業者任意傾倒,以福建青山集團的工廠所產生的廢棄物,幾乎佈滿工廠所在的福建寧德、福安等地,但是因為紅土鎳便宜,而且中國大陸業者包攬了印尼、菲律賓的礦區,讓中國大陸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不得不默許業者繼續製造環境汙染,但是這樣的廢棄物是絕對無法在台灣立足。
不知道利用紅土鎳提煉
但是另一方面,台灣業者也承認技術不如人,根本不知道利用紅土鎳提煉不銹鋼鐵水的製程,所以無法採用便宜的紅土鎳。
除了環保政策及生產技術,讓唐榮沒了競爭力,就連機器設備也大不如人。
唐榮曾經是全台灣最大的不鏽鋼廠,當時曾很風光,不過畢竟是二十年前的事情,經歷風雨後,從前視為先進的機器,早就老舊不堪使用,因此唐榮不能提煉最高級的400系列不鏽鋼,因為高爐是老舊的轉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