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y

很角色週報129期 - 很角色週報
 
會員登錄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好站相連
人氣652
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29期 | 2013-06-24 05:32:04|

6版  凡事正面積極看待 不能只有回憶與失意 

       高雄火車站 未來會更美

     高雄火車站地下化工程正積極施工中,套一句小百姓所說的「頭都剃一半了,還能叫停嗎?」有所謂「高雄車站公民參與行動聯盟」組織抗議地下化後的未來地面建築規劃工程是「黑箱作業」,理由是沒有讓他們參與,恕小市民孤陋寡聞,「公民參與」是否有界限?如只是他們組成的一些綠色團體的成員參與,便行了,那麼,其他二百多萬市民是否也可以參與或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僅他們這個行動聯盟即足矣,則叫人深為納悶,也不知所以然!

 公民聯盟抗議欠公允

    已經由主管相關機關經由層層籌劃、研議,一再協商才敲定的地下化工程規劃案,被指為因為沒有「聯盟」參與就是「黑箱作業」,這個抗議「台詞」是否有「無限上綱」之嫌,值得商榷。

   沒錯,原舊有高雄帝冠火車站建築,雖存在時間不到百年,但就保留「歷史記憶」,當然有必要,也值得保存,當年,市長謝長廷以人工手法活生生位移百公尺多,成為建築界值得肯定的的一章,因此,對所謂「公民參與聯盟」的抗議,外界的回應是,自應給予尊重。
    但是,多少年來政府重大建設計劃的規劃,向來行之多年,都是依法行政,經由主管官員、專家深入研議,一再協商後決定的規劃案,且問,上至中央乃至地方又有那些曾有「公民參
與」?因此,政府依法規劃的建設案如地下化工程後的地上建築一案,以「黑箱作業」視之,就有「以偏概全」之虞。
    如果說,這個自稱「公民參與聯盟」指出,當初曾獲市府承未來規劃工作一定要有「公民參與」,而市府卻忽略了,在規劃中也沒有作為,因此,他們的抗議有理,問題是,當初規劃如果讓「公民參與」,則這個參與的「公民」如何去界限?什麼團體才可以代表「公民參與」?如果,只限於該「聯盟」組成的一些綠色團體,豈不有「劃地為界」,從字面上去推敲,既為「公民」而「參與」,那麼,二百八十萬高雄市民都是「名正又言順」的「公民」,當然有「參與」資格了,而不只是那一天到市府抗議的那些綠色團體的成員而已。我們當然相信,這個聯盟是不能「無限上綱」,為「公民參與」做了一廂情願的界定。

 近三百萬市民都是公民

    當然,對這些綠色團體組成的「公民參與聯盟」,他們挺身而出為保存那座世界少有的帝冠式車站,為近三百萬市民保留人們的「歷史記憶」而發聲,這個作為值得肯定,但還是要話說從頭,「公民參與」不是他們的「專利」,而是全體市民共有的權利,沒人可越俎代 ,這是不爭的事實。
      問題在鐵工局的規劃案,不可視為「黑箱作業」,要知道,「黑箱」一詞,那是見不得人的勾當,主管單位依法行事,怎可以「黑箱」概而括之,如有缺陷、不妥,則另當別倫,大可公開批判,加以質問。市府認為超大鋼棚架,以及提供台鐵使用的兩棟高層建築,是否可營造市民未來活動空間,尤其,移回原址的帝冠老站如何安排,顯然交代不清,似乎市府的反應多少已呼應了「公民參與聯盟」的主張。

  建築美學 各有立論

    其實,市府的看法,也予人有「見樹不見林」之嫌,如大棚鋼架問題,台鐵規劃有不同看法,所謂「橫看成林,側成峰」,自然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感受,這是建築外觀的認同殊異,大可經由雙方進一步溝通,提出建築美學,專業理論,不是鐵板一塊,完全不能談的。
    顯然,「聯盟」的反彈重點與市府指出的,未來地下化後地面上出現的兩棟超過五十公尺做為台鐵使用高建築,把那座舊車站左右包夾下,將使舊站存在受到很大沖擊,套一句老調,那就是「在兩大之間難為小」。

 

add to Twitter add to Plurk add to FaceBook

新聞搜尋
Copyright by Toughguy.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