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有二百多萬遊客到高雄一遊,但十之八九都是「過客」,大約只有十分之一多一點的遊客在高雄「留一宿」,「高雄留,大不易」,反映了高雄在發展觀光,如何留住遊客的魅力不足,不是在給市府相關單位「喝倒彩」,而是提醒偌大的高雄市是否有辦法增加一些足以引人遐思、讓觀光客留下來的「賣點」。
留宿人數不增反減
這一年來高雄市新的住宿旅店如雨後春筍般到處增加,但最近的現況是,留宿人數不增反減,原來的統計數字,以去年七到八月二個月中遊客人數為四百七十六萬,比較前一年同一時間增加了近八萬人。但留宿人數卻少了一萬人,顯示,高雄市在發展觀光事業方面出現「罩門」,急待克服。
台灣在最近一年觀光人數已破一千萬人,政府以其中陸客超過四百萬人,佔四成,居來台觀光第一位,但不乏低價團,也就是消費不高,因此,觀光局決定改弦易轍,不再以人數為發展指標,而著重在提高品質,推動高消費觀光客為努力目標,其實,日本是觀光大國,但每年也不過吸引一千多萬觀光客,但到日本消費金額甚多,成為僅見的「超級消費觀光團」。
比較高雄市二個月內有近五百萬人來高雄一遊(其中包括國人在內),但只有不到八萬人留下,僅一成多,從這個現象不難發現,人潮洶湧卻多是「過客」,更不乏消費低的觀光客。
觀光住宿旅店直線增加
眼前高雄市觀光住宿旅店直線上增,應該是為爭取「陸客」有關,而陸客一團跟著一團來,他們大都是傍晚到高雄在餐廳一頓晚餐,或被安排到夜市打牙祭後就住進飯店,第二天則到特約商店,如珊瑚、伴手禮點走一遭便匆匆趕往下一站的墾丁觀光了,因此,在高雄消費不多,只是淺嚐即止,充其量,只有飯店、餐廳、伴手店沾了好處。
此外,陸客或其他港澳觀光客可能走的景點,屈指可數,西子灣必遊,然後唯佛光山的佛陀紀念館是熱門景點,其他,如左營蓮池潭、澄清湖,乃至旗津都是曇花一現,走馬看花。
顯然,來高雄的遊客十之八九是「過客」,如陸客能留一宿已不容易了,大都是轉車直奔墾丁看海去了,這就是為什麼到高雄遊客眾多,留一宿只十分之一,且人數還在遞減中,相對下,高雄能撈到的觀光消費就不多了,有人估算如一人每日消費二百美金,一萬人是六千萬台幣,十萬人六億,這是一個關鍵問題,也就是地方政府應正視的。
讓遊客肯留下來過夜
因為,明明來了那麼多人,卻何以留不住人,更沒辦法叫觀光客多掏荷包在高雄消費,癥結在那裡?一般以為高雄市百貨公司夠多了,大型商場比比皆是,都是提供消費的好所在,但從各百貨公司的訊息,大部份的消費靠國人,外國觀光客不多,既使陸客也因行程緊縮,晚上才抵高雄,吃了晚餐辦好入住手續後,都快入夜八、九點,而百貨公司十點半要打烊,又如何吸引陸客登門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