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屏東縣黨部主委由前女立委廖婉汝接任,她面對前主委張雅屏留給她吃了大敗仗的「戰績」,本來整個地方黨部陷入低迷不振的氛圍中,而她自己才從三個多月前的立委補選中吃了敗仗,「敗軍之將,豈能言勇」,包括正副總統、立委選舉接踵而至,她又如何承擔起這個重責大任?地方人士都為她擔心不已,無不認為她是「關關難過,關關不好過」。
推動選務將倍感吃力
在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慘敗後,朱立倫出任國民黨主席,各方都期待他能有所作為,非進行改革不可,儘管他已提出某些予人耳目一新的黨務改革,但外界希望新的黨中央能夠強化地方黨務工作,力主縣市黨部主委由黨員直選,厚實地方黨部基礎,提升地方黨部主委的影響力,中興以人才為本,可惜,朱立倫並未這麼做,在全面性更動地方黨部主委中,雖然延攬了具有民意基礎人選,如廖婉汝出任屏東縣黨部主委,但也不乏酬庸者出現。
有識之士認為,如經由黨員直選的主委,則廖婉汝的代表性被強化了,今後地方對黨務工作推動將受到尊重,具有一言九鼎的影響力,但一個才從補選中吃了敗仗的新主委,會被認為是一種「酬庸」,代表性不足,不難想像廖婉汝今後對「選務」工作的推動,將倍感吃力,外界對她這個主委的評價如何?不難想像。
熟悉當下政黨生態的人士分析,朱立倫仍然對地方黨務的作為,顯然以不變應萬變,還是不變的調調,對地方黨務的輕忽至為明顯,稍後,黨中央在早先公佈的明年1月16日的立委選舉的提名作業,由他任命的七人提名審核小組操控,提名權力收回中央,即不難看出其重中央輕地方,由此一里路即可理解為什麼國民黨在九合一大敗後,對地方黨務的作為,鑿斧之深。
低調上任氣勢失一半
在九合一慘敗後,政黨以選務為重,賞罰分明,此乃理所當然,既然捨棄了外界盼望地方黨部主委也實施民主選舉,由黨員直選的主張,但敗選後地方黨部主委仍積欠敗選責任,或被他調,或另有安排,大都換人「做做看」,屏東縣黨部張雅屏便在這個擔負敗選責任下走人,黨中央迅即安排才在屏東第三選區立委補選中吃了敗仗的廖婉汝接任,這個人事調動在屏東地方來說,被認為值得重視的,但國民黨很低調,雖說,敗選後人事更易,不值得敲鑼 打鼓,但這麼低調,不是好的做法。
當初,張雅屏剛走馬上任屏東縣黨部主委時,姿態擺得很高,外界甚至對「金溥聰子弟兵」南下整頓黨務,頗多物議,而張雅屏並不避諱所謂的「金溥聰子弟兵」說法,儼然後台很硬,一派大刀闊斧姿態,且咄咄逼人,他到處拜訪,宣示他的積極作為,連敵對的民進黨也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心態,頻頻造訪,交換地方選務心得,而為了提振新主委的威信,更以驚天霹靂手法開除前議長,現任又回鍋議長的周典論黨籍,震驚各方。
但從上次議長補選中,張雅屏處處受制,他才體會地方政治生態的紊亂,非他能一舉化解的,縣黨部主委的影響力與他所想的初衷落差很大,這次縣議長選舉,地方黨部根本插不上手,形同路人甲,周典論重作馮婦,即為明證。完全無視地方黨部。
張雅屏眼高手低
九合一大選張雅屏企圖心強,他決定完全介入,甚至連他不懂的文宣工作,也伸出「黑手」全面操控,卻因此讓他捅出了大紕漏,黨工多人吃上官司,最後連主委也賠進去而身陷囹圄,這個禍端更導致了縣長候選人簡太郎的聲勢受到重挫,因而造成了與對戰雙方的投票結果拉大了史上最大的差距,足足以十二萬多票敗下陣來,張雅屏的錯失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