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說話又出包,此次就 連一向視柯為偶像,在網路力挺的民進黨立委管碧玲都為之語塞,自我解嘲地說,要等『柯語錄』出來後,才能梳理出柯文哲發言的含意。但是管碧玲能等到那一天嗎?
管碧玲不需要等到那一天,理由很簡單,柯文哲無厘頭地繼續發言下去,一是成為笑話而無人再會相信;或者,柯文哲的亞斯伯格症狀愈來愈嚴重,最後進了精神病院。所以,不論哪一種情況,一定不會有『柯語錄』問世。
發言越麻辣 越無人相信
柯文哲的發言越麻辣,也就越無人會相信。很簡單,柯文哲接受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訪問,說出『殖民進步論』後,很多人或許會認為他說得似乎很有哲理,台北市政府發言人甚至還以『殖民現代性』的歷史學者研究,企圖替柯文哲遮醜,不料,卻在不到一天的時間,柯文哲就說『怎麼會被寫成被殖民越久越進步,天啊,這實在是差太多了』,明顯是企圖讓『殖民進步論』的爭議,變成翻譯不精準。
柯文哲責怪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的翻譯,可是就在二十天前,愛爾蘭國會眾議員拜訪時,柯文哲以英文表達歡迎之意,最後卻用台語問翻譯「接下來,要說甚麼」,後來,柯文哲解釋,自己在美國住過,當然會講英文,但平常很少講,每次去美國開會,要到第三天才有辦法開始講比較順的英文,這是「舌尖現象」。柯柯哲甚至說,兩天時間就能講比較順,並當場落出英文「It takes me two days to merge into English communication」。
推給翻譯明顯說謊
按照柯文哲的說法,英文對他不是難事,甚至聽英文的能力更超越說英文。所以,翻譯不夠精準,柯文哲可以當場糾正,事後推卸責任,難道是要翻譯砸飯碗?做人實在太不厚道。
因此,殖民進步論暴露三種可能性。如果英文能力確實如自己所說地好,柯文哲就是故意不糾正翻譯,因為可以將錯就錯,宣揚日本皇民的思想;可是引起亡國奴的反彈後,輕鬆將責任推給翻譯,可以得到最廉價的諒解,繼續玩弄台北市民;最可能的情況,就是柯文哲根本不會說,也聽不懂英文,所以翻譯並沒有『不夠精準』,反而更準確地傳達柯文哲的意思,後來的責怪,簡直是演戲給拒當亡國奴的民眾看。
但是,從美國雜誌公開錄音檔案,三種可能狀況變成一種,證明柯文哲根本是『想到就說,說了就錯,錯了就騙,騙不過去,就公開耍賴』。說白話一點,柯文哲把責任推給翻譯,就足以證明他在說謊。
亞斯伯格症似乎要復發
當然,即使謊言被拆穿,柯文哲仍然以狡賴態度來圓謊。先說他的『殖民進步論』要表達的意思是『接觸近代文明越久影響越深』,不料台灣記者已經不給情面,當場拆穿西洋鏡,明確指出美國雜誌證明柯文哲是以中文說『殖民』,他才承認『講錯了』,可是仍然死纏爛打,指責記者『抓〈殖民〉兩個字就窮追猛打』。要注意,柯文哲已經開始不耐煩了,果然,當天晚上拜訪體育署長的行程外洩,看到媒體大陣仗時,柯文哲立刻以不耐煩的口氣,轉 身痛罵市府官員,也就是說,柯文哲的亞斯伯格症似乎要復發。
但是,明知柯文哲具有精神病症,台北人卻要選他當市長,難道真的是『被馬英九逼瘋了?』
柯文哲上任一個多月後,自我吹噓地表示,每個駐台代表都跟他問,「他們實在無法理解這場選舉是怎麼打的」。的確,台北人的選擇,實在是令人驚訝。
柯文哲說,這場選舉其實不是一個人的選舉,打到最後每個人都是參與者,且第一次就是民國102年的8月3日洪仲丘那晚。他說,「我們只是代表很多人去做這件事情」,台灣首次在歷史上出現公民社會,也是一次很成功的公民運動。
嚮往帝國主義統治?
不過,柯文哲公然說謊後,公民運動是不是也到了開始反省的時候?尤其,柯文哲說「不好意思的講,就文化而言,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台灣好,台灣比中國大陸好,」柯文哲還稱越南文化要比中國大陸的文化更加優越,因為雖然越南人很窮,但他們總是在紅燈面前停下腳步。聽了柯文哲的話,難道台灣公民是在嚮往英日帝國主義的統治?
在台灣,政治人物對殖民歷史發表觀點並引發爭議已非首次。前總統李登輝就肯定日本對台灣的殖民,還吹捧台灣與日本是「命運共同體」。柯文哲表露日本皇民的姿態,完全是繼承李登輝的衣缽。
但是柯文哲崇拜殖民進步論,學者王曉波立刻駁斥,痛批「歐洲殖民者把北美建設成最先進的國家,難道是印第安人的光榮嗎?」
王曉波說,日本殖民期間的種種建設,並不完全是為了台灣人民的好,也是為了方便統治和掠奪資源,所以評價殖民時,應注意「主體性」。
郝柏村不幸言中
就連民進黨立委蔡其昌也看不下去,認為以台灣經驗來看,過去的殖民「帶有掠奪資源的本質,統治者並沒有平等地看待事物」。
柯文哲尊崇日本殖民,顯然是來自家族就是日本皇民的影響。當柯家是日本皇民,享受日據時代的權貴利益後,自然會影響柯文哲,但是選舉期間,竟然因為是由郝柏村說出『皇民論』,所以反而讓社會群眾同情柯文哲,名嘴胡忠信就痛斥郝柏村不顧台灣人的感受。
但是,日據時代究竟有多少台灣人願意當『日本皇民』?
日本統治台灣時,推動假民主,在地方成立參議會,但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參議員是正宗的日本血統,雖然也有假日本人當參議員,但是高雄市參議會就有三位台灣人『行改名、坐不改姓』,在參議會的文獻紀錄上,仍然是以漢字為姓名,其中一位,就是彭明敏的父親彭清靠,另一位是高雄陳家,還有一位是高雄市內惟陳姓望族的人士。他們三人,要說財產有財產,要說家人也都是枝葉繁茂,但是他們三位不願當亡國奴,豪不考慮身家安危,拒絕當日本皇民,才在高雄市參議會留下光榮的歷史紀錄。
九十九趴台灣人不願當皇民
由此可見,日據時代推動皇民化,百分之九十九的台灣人改名,不願當日本皇民,其原因就是有骨氣的台灣人拒絕接受殖民統治。
現在,日本皇民後代成為台北市長,雖然柯文哲的失言已經是族繁不及備載,但是要注意的是,殖民進步論絕對不是失言,而是柯文哲的內心話,因為身為日本皇民後代,怎能不繼續推動皇民化?首先當然要肯定日本殖民統治,才配得上皇民的身分。 ●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