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鋒頭出盡之餘,欲與陳菊一爭短長,可是觀察兩人後,單論政治風範,柯文哲就已經望塵莫及。
尤其從最近公布的民調,陳菊獨占鰲頭,公認是最受人民歡迎的政治人物;在人民期望的選項上,陳菊也超過柯文哲。因此,只從粉絲團的人數來評斷政治人物,實屬不公,尤其網路可以灌水;再說,目前台灣最黑的政治人物當屬馬英九,但是粉絲團人數卻是台灣第一,所以柯文哲目前在粉絲團人數上領先陳菊,實在毫無意義。
穩定成長的粉絲才具意義
陳菊團隊發言人丁允恭就認為,粉絲人數多寡,要以平常心看待,但是不能暴漲,因為突發事件可能會贏得掌聲,可是這種現象不會持久。所以,只有穩定成長的粉絲才具意義,代表陳菊的確受到肯定,就好像倒吃甘蔗般漸入佳境。
至於目前粉絲團的差距,尤其柯文哲突然受到『婉君』歡迎,丁允恭指出,柯文哲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受到媒體高度關注,即使台灣各地同時舉辦九合一選舉,柯文哲都長期占據平面媒體版面,帶動電視台不得不跟進報導;加上獨特的柯P風格,媒體在台北比較集中,各種因素加在一起,才颳起柯P旋風,不過無論如何,柯文哲的粉絲人數暴漲,應該是正常現象,否則所有媒體傳播功能豈不消失?
陳菊是全台灣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即使粉絲稱為賴神的台南市長賴清德都被甩在第三名,更別提蔡英文受歡迎程度,還不如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以及立法院長王金平,即使其他各項民調,陳菊也遙遙領先,所以民進黨面臨2016總統大選,其實只有陳菊『再創高峰選總統』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柯文哲現象只在台北市
雖然柯迷曾經喊出『選總統』,但是高雄市政府新聞局長丁允恭認為,柯文哲的粉絲暴增,應該與總統選舉議題無關,或許民眾對柯文哲心懷期待,但是絕對不是粉絲團成長的主因,尤其柯文哲是國民黨長期執政後首位非藍營的台北市長,因此更增加民眾的好奇感,的確希望分享柯文哲的觀念、施政心得,所以才成為粉絲關心的網頁,不過當柯文哲斬釘截鐵表示,『對於2016沒有意願』後,柯文哲的粉絲數目並沒有增減,就可以說明柯文哲現象只是在台北市,不足以影響到全台灣。
反觀陳菊,丁允恭認為長期投身於政治,早就呈現出很穩定的政治風格,所以陳菊即使剛就任高雄市長,也不會胡言亂語而造成失言的遺憾。丁允恭說,陳菊可以說是台灣民主化歷程的縮影,經歷作為民主抗爭者的階段,以後成為政治治理者,讓陳菊長久而深刻的體悟到政治精髓。可以說,陳菊在改革過程中,訴求溫暖平和,逐漸達成 目標的方式,過程中又重視人民價值與感情的調和,才是受到人民歡迎的原因。
陳菊施政重視團體決策
丁允恭指出,陳菊施政中,重視團體決策,充分授權政務官與核心幕僚討論政策,然後謙卑聆聽討論結果。因此,陳菊是在型塑群體的智慧,然後善用每個人長處,做最適宜的配置,才是高雄市政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