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一個面對市政百年來僅見的重大傷亡事件,卻又責在市政府,主持市政的市長可以不必下台以示負責,這還是發生在「民主聖地」的高雄市,人家崑山市還是一黨專制的國度,市政負責人都得擔負「政治責任」,則民主國度的市長可不必面對「政治責任」本沒得比,原來,在民主政治的國度,政治人物只要懂算計,巧於閃爍,所謂「政治責任」就被等而下之了,不少台商看了崑山市與高雄市發生的工安大事件,同樣都是因爆炸造成的重大死亡,最後的處理結果竟然出現那麼大的落差,都不禁對民進黨人執政的高雄市,如此「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操弄手法,在大開眼界之餘,算是「三生有幸」讓大家眼見為「淨」了。
陳某某形同人身攻擊
高雄市議會議長許崑源對陳菊那句高不可攀的由「市民」來決定其個人去留,回以到了此時還在賣弄「政治語言」,就這件事而言,似乎太斯文了,話說的文縐縐,與個人政治涵養有關,換到了民進黨人卻又是另外一個「嘴臉」,那位高雄市選出的民進黨籍立委陳某某,面對壓根兒和氣暴扯不上關係的經濟部長張家祝,他的經典台詞,那句「你還是人嗎」再添上「冷血」二字,可夠嗆,夠狠了嗎?分明就是口出惡言,形同人身攻擊,張家祝因此被罵垮了,被迫只好下台走人,如果,他還戀棧不走正是應上了陳某滿口穢言,早已「不是人」了嗎?
因此,比較之下,許崑源那句對陳菊回擊的「政治語言」,再回頭看陳某某的「你是人嗎」再加「冷血」一句,真的沒得比,更不堪比,這個例子顯見藍營人士在面重大事件爭執中的表現,確實太斯文,聆聽民進黨人的潑婦罵街,則所謂的「口水之爭」,一比便比出了高下,但也比出了人性的「善與惡」。
在這種情形下,許崑源曾追憶三十年前豐原高中禮堂崩塌造成嚴重師生傷亡事件,當時發生後的政治人物表現的擔當之負責任,被認為成為後來政治人物遵循的一個標竿,案發後當時在美國訪問的前省主席後來的前總統李登輝立即中止行程,兼程回國坐鎮處理善後,在第一時間當年的台灣省教育廳長黃昆輝,現在是台聯黨主席立即辭職以示「負責」,經過卅多年後政界對豐原高中事件,政府相關官員的負責任表現,迄今仍然受肯定,而稍後發生的蘇澳沉船事件,當年交通部長二話不說,先下台再說,沒有硬拗,更沒有推卸責任。
豐原高中案官員有擔當
從豐原高中大禮堂傷亡事件而言,當年的教育廳長與禮堂因施工不當毫無關係,但做為當年省立高中的主管當局,則責無旁貸,只能辭職下台一途,這就是典型的相關官員應肩負的「政治責任」的表現。
任何人都可以肯定的指出,比較高雄氣爆事件嚴重性大過當年豐原高中事件,以當年政治人物所表現的負責任的尺度下,高雄市長陳菊只有下台負責任,任何理由都很難杜外界悠悠之口,更何況巧拖「算計」,由四位官員下台塞責,一句「抱歉」便可了事,是當年政治人物有擔當?或是現在的陳菊缺少應有擔當?答案再明確不夠了,要知道,千夫所指下,再高竿的算計都是逃不過市民雪亮的眼睛。
整個事態已夠分明了,陳菊所說的由「市民」來決定她的去留,絕對不足以反映一個負責任政治人物應展現的氣度,把問題拖延到三個月後的市長選舉,不是「活在當下」而是在推拖,陳菊知媒體的民調居高不下,超過近六十趴的支持度,即足以證明她到時市民投下的一票可讓她安然過關,市民還是支持她留下來,不僅如此,她還可以因勝算而連任,拜「綠大於藍」之賜,陳菊自然有恃無恐,由「市民」來決定去留,當下即有了答案,何必再等一百天後。
市長迴避了災民
問題在於,再高明的「算計」,再巧妙的盤算,陳菊這個坐穩市長寶座固然可安然過關,但她仍然要面對因她領導的市政府的失職,嚴重疏忽,造成三十二條寶貴人命,近三百市民重輕傷的慘案,畫面今猶在,那是血淚交加,慘不忍睹,一個市政負責人能視若無睹嗎?只因未受害市民多過災民,但憑這一點她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輕騎過關,果真如此,是否也該套上她的同路人陳某某那句名言「你還是人」嗎?外加「冷血」二字?因為她迴避了災民,無視水深火熱中的災民,對卅二條寶貴人命的葬送「眼不看為淨」。●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