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57期 | 2014-09-15 06:52:58

4版  是否下台由市民做主  陳菊硬ㄠ 

    為何不是災民決定?為政治前途「算計」  缺乏擔當

 

 

   高雄氣爆對市長陳菊是否應下台向市民謝罪的爭議,陳菊一句由「市民」來決定,已說明了她要繼續「拗」下去,既使有人罵她「厚顏無恥」!為什麼不是由「災」民來決定而用「市民」來決定其進退,這中間的落差,一字之差,何止三千里,根本就是藉「市」民的決定把時間落在三個月後的市長選舉,一切都是在精算,之前,讓四位部屬辭職就是精算下的「算計」,面對這麼一位完全計從精算來,災民的聲聲呼喚要她下台,能奈她何!


   且看看「市」民與「災」民之間可有多大的落差,市民有二百八十多萬人,「災」民不過是區區千個八百,怎麼得比,陳菊為自己的進退與否,如此「無限上綱」,處處都在算計,顯見,處在水深火熱中的災民們正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陳菊沒有責任嗎?要她面對的是「災民」卻無限上綱到全體市民,這一手,這個算計,印證了一個事實,她當然難辭其咎,可是,要她因此辭職下台,豈非所願,因為,市長如要擔起責任,唯有下台一途別無選擇,這是政治責任,任何一位政治人物難以迴避的問題,可是,對陳菊而言,一旦下台謝罪,整個形勢便全盤翻轉過來,一個為氣爆處理失當的市長又如何面對未來的連任?
   顯然,陳菊心中早有算計,一句「非常抱歉」外加賠上四位大員辭職下台,自認已經面對責任的「承擔」,問題是,說什麼她都不能下台,面對四面八方的指責圍剿,她還是要挺住,一定要繼續拗下去,她明知打發走了四位宰割由人的官員辭職,仍然很難平息這場交相責的壓力,在這個當兒,任何對她「逼宮」的施壓,只有以四兩撥千斤手法面對,一句話:靠算計。
   於是乎,在精算下她想到由「市民」來決定她進退這個藉詞,因為,由市民來決定一來可堵住外界逼退的風暴,二來可輕易的迴避已坦然面對究責,而讓市民決定其進退不是現在而是年底,因為,年底市長選舉正是表現市民對其進退與否的最佳「落點」,透過市民在市長選舉投下的票,如她當選了便足以反映市民的支持,毋庸下台,如她落選了,自然乖乖下台一鞠躬,表明她的負責。

     高民調讓她靠

   這一手很高竿,因為,氣暴後民調顯示,超過一半的市民支持她,到時不必擔心會落選,當選了便過關,繼續她漫長的市長任期,迎合她現在對外界的回應,市民已對她進退做了決定。
   當然,撇開了災民,讓災民呼天搶地,哭訴無門,也非其所願,但「台上一條龍,台下一條蟲」,對這個台灣第二大都市的市長,豈可說辭就辭、下台一走了事?一定要硬拗,到了這種利弊之間,陳菊選擇了「市民」,放棄了「災民」,對災民確實很殘酷,但輕重兩權之間,做了她個人自以為是的正確選擇,也只好對災民再說聲「抱歉」了。
   在高市氣暴造成三十二條生命喪失,近三百人輕重傷中,市長陳菊沒有下台,也在巧妙的算計中迴避了所謂的「政治責任」,就在這個當兒,對岸台商雲集的崑山市一家由台商經營的工廠發生爆炸,造成一百多人喪生,崑山市爆炸事件正好尾隨高雄市氣暴而發生。
   在這個當兒,我們高雄市長是否要下台引起爭議時,實在也是「歹戲拖棚」,陳菊在綠營人士近乎「橫柴入灶」的手法遮遮掩掩中,只輕鬆的一句「抱歉」後讓四位部屬下台「塞責」了事,充其量再添上一句由「市民」來決定便呼攏過去,但看看對岸崑山市是怎麼的處理相關官員,他們在案發後第二天便劍及履及的由相關官員自己做了究責的決定,崑山市書記二個大過,市長也是,善後即打包走人,原來看好的政治前途也跟著結束了,崑山市的上級市政府即蘇州市委書記、市長一個漏不了,不是記過便是申誡,前途因此無「亮」了。

 崑山爆炸案官員下台負責

   崑山爆炸是一家台商因安全處理失當造成,是個案,比較高雄氣暴不同,後者因管線與箱涵未妥為管理,責任在市政府,而連環爆後又因市府缺少專業認知,應變失當,明顯的行政疏失,結果,人家有好多位市府負責人下台,我們的高雄市長陳菊則在硬拗「好官我自為之」。
   不少人看了二地發生的工安事件,人家是快刀斬亂麻,書記、市長明明沒責任,但管轄出了重大紕漏,二話不說,還是要究責,都是記過下台,反觀高雄市從氣爆後一個多月了,責任問題仍然在吵個不停,口水戰四濺,叫人看了都噁心,市長陳菊硬拗,只由四名官員「犧牲打」
,負責人卻可以一邊涼快,就是不必下台。

 

⇧回模組首頁
⇦09-15 很角色週報157期
⇨09-15 很角色週報1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