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52期 | 2014-06-24 03:15:34

10版  縣市長施政成績  遠見雜誌大放送 

       五個縣市長獲五星獎  幾乎是「統統有獎」廣告收入也麥克麥克
 

 

    今年由遠見雜誌評審的縣市   長施政成績單已公佈了,高雄市長陳菊又蟬聯五星獎外,有多達五個縣市長獲五星獎,除涉及關說案的基隆市長張通榮與大埔抗爭案被拖累的苗栗縣長劉政鴻二人外,其他縣市長都獲四星,乃至多半星的四星半,照遠見的說法,這次評審的各縣市整體施政品質全都提昇,但給外界的感受則是,幾乎是「統統有獎」,因此,老是得五星獎加冕的縣市長們,不再表現那麼興奮,似乎,新鮮度少了不少,五星也好,既使差半顆星的四星半也罷,也就反應不如過去的熱絡。
  儘管,鮮度降低了,但外界對這個評審的結果,開始質疑了,可有得話說了。

   公正透明度遭質疑

   因為,遠見雜誌多年來對縣市長施政成績的評定工作,不少好奇人士發現,主辦單位是遠見,評定過程也是遠見「單操一家,別無分店」,最後,也是由遠見這家雜誌公佈其評定結果,成績由遠見打,那些縣市長是五星,又那些縣市長四星半,乃至四星,全由遠見包辦,因此,質疑評定的透明度如何,公正性又如何,外人難以置喙,似乎給人有「球員兼裁判」的感受。
   而大部份獲大獎的五星縣市長們,在過去多年來一直是遠見雜誌的「廣告忠實客戶」,年年以「置入性廣告」,付鈔票給遠見,刊登相關縣市長的施政績效。當然,這些刊登在遠見的廣告以遠見廣告「專欄製造」刊出,吹捧之類的文章,洋洋灑灑,則付錢的縣市的廣告支出,不外以頁數論計,有些一百多萬,也有二、三百萬元,這次評定成績被「提昇」的屏東縣就在去年以最多十一個版面刊登「看見.不一樣的屏東」為名的政令宣傳,由於版數達到二位數,相信花在遠見的廣告至少在三位數以上,過往屏東縣很少超過四星半,大都在四星獎便打住,是否,置入性廣告付出多,而獲相對「回饋」,也許,今年屏東四星半的優異評定有其他的評斷理由?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則有待商榷。
    外界人士在質疑,辦縣市長施政成績評定,遠見辦此一評定工作,已連續多年,年年如此,似乎辦得不亦樂乎,因而指出,辦這種全國性活動,對一家雜誌而言,可獲得了好名聲,卻又在一面辦評定活動,一面又向接受評定的縣市長拿錢刊廣告,有大把廣告收入,自然是「利之所至,雖千萬人吾往之」了,在這種情形,對遠見既得名又得利,豈非「名利雙收」。

     遠見「名利雙收」

    對遠見這種「名利雙收」,的經營刊物的手法,確實是雜誌市場的一大「創舉」,值得其他刊物效尤。
當然,對遠見以辦縣市長施政評定,也不能以偏概全,完全否定其當初舉辦活動的初衷是善意的,為了提昇縣市長在施政上的表現,作為一份媒體行使所謂的「第四權」,並非不可,而遠見在報導政治、經濟、文化專業方面的努力,尤其,經常搶先其他刊物設定熱門主題,指派專業記者遍訪相關國度深入而實地採訪,報導深入而翔實,且有啟發性,也頗能收拋磚引玉效應,如過去報導「杜拜學」,即甚受政經界人士肯定。
    而熟悉媒體市場人士也深感雜誌經營不易,光靠發行是撐不了場面,多少刊物因維持困難而停刊,比比皆是,遠見之外,更有較早的天下,其他相關刊物不少,經營者能在腦力激盪下,祭出好點子,分別在遠見辦縣市長施政評定,在天下辦全國企業不同項目評鑑,辦活動支出可觀,順便找上受評鑑對象以置入性廣告作為收入,挹注營收之不足,無可厚非。
    問題是舉辦類似績效之類評定,總是要避免予人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如年年舉辦的縣市長施政成績評鑑,固然評定計劃已儘量面面俱到,但包辦評鑑工作,無其他學術,乃至公正或新聞界參與,就有不足之處,而成績得分全由「遠見民調中心」執行,然後以施政滿意度與施政表現度各得五十分,經加總後得出來的得分,便是決定多少星的依據。

       權威性不足
 
    其實,對民意調查的正確性,與公正性,其評定結果一直受到質疑,如執政的國民黨與在野民進黨就委外辦理,而且,為取信爭取縣市長等不同選舉候選人提名初選中,不會偏向一家,而由不同三家辦理,然後,根據三家民調的加總評分,才決定提名入選,不僅如此,更有所謂的幹員或黨員投票,因此,評定結果,脫穎而出者高興,名落孫山者不高興,也只能接受,沒有爭議。
    為此,遠見對縣市長施政成績評選,如此影響一縣一市施政的重大活動,理當更慎重,僅經由本身的民調中心即決定縣市長施政好壞,權威性不足,公正性也不足,照其公佈的調查,接受民調樣本最多七百人,甚而離島有四百,乃至少到二百人的住戶數,其正確性如何,值得檢討。 
 

⇧回模組首頁
⇦06-24 很角色週報152期
⇨06-24 很角色週報1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