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頂新已否認獻金 空砲彈還是亂炸
連間接收賄都出籠 宛如犯罪推理 爆料者已無限上綱

在野黨的高姿態,不免叫人想到,不久前發生在去年七月卅一日的高雄氣爆,造成卅二條人命喪生,近三百人輕重傷,事後檢討,責任是陳菊領導的高雄市府團隊「怠忽」又「失職」,當時在災民怨聲載道中,陳菊安排幾位大員辭職下台,她自己被逼急了才公開坦承疏失,一切責任由她來「承擔」。
這個「承擔」不就是陳菊說在前頭,算起來,馬英九的「承擔」,不外乎「拾人牙慧」罷了,何況,敗選了是國民黨的家務事,沒有國民黨慘敗,那來民進黨的高唱「勝利頌」,如今,還要打出「地方包圍中央」咄咄逼人的高架勢,外界會問一聲,陳菊的「承擔」說,又承什麼擔?她在氣爆後的三個月的九合一大選中以超高的得票當選連任,這就是「承擔」
嗎?
趴著也中槍
也許,民進黨大可侃侃而言,多數市民的支持陳菊高票當選連任,已反映了市民對氣爆一案的瞭解,仍然技持她,但可不要忘了,卅二條人命,三百人重輕傷慘劇,那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事實,並未因陳菊高票當選而一筆抹消,可是,在陳菊所說的「承擔」後,什麼也沒有,卻又讓三個月前因氣爆下台以示負責的一名大員,只不過換了一個洗牌,那位大員又回市府,且高升為副市長,這就是陳菊向災民交代的「承擔」嗎?
在野黨是「有嘴說別人,無嘴說自己」,套一句成語,不就是「嚴以待人,寬以利己」,從這句「承擔」的看法不一中,便看出整個端倪來了。
一個人衰了,連喝水都會嗆到,甚至會倒楣到被溺斃,名嘴們從打馬中,進而演出「滅馬」的鬧劇,確實已到了無可復加地步,民視在那位學法律出身的主持人便粗暴的標出「間接收賄,信譽崩解」這種駭人的題示,顯然,也是效法周女士那一套「合理懷疑」,才有合理推理,依據周女士指出的馬英九收了頂新二億元,便進一步推定這就是「間接收賄」,因而合理指馬的信譽已崩解,這也是法律上的「犯罪推理」嗎?
根本就是胡扯
如果,那位主持人沒忘記的話,二億政治獻金,頂新已否認,馬英九也因此造謠生事,無中生有提出告訴了,而且,不只告民事,也告了刑事,尤其,還採取「自訴」,而周玉蔻到現在還在扯,扯出四、五十人名單要特偵組查證,但證據在那裡,一樣是「空砲彈」,則所謂的「間接收賄」,是否想太多了,根本就是胡扯。
在年代那一台則更超過,已有幾位名嘴在替「古人擔憂」了,說什麼馬英九會成為陳水扁第二,真不知他們如此的「大膽假設」是根據什麼,套一句周女士的老調,不外乎從合理懷疑中進而做了合理的推理,是懷疑也好,推理也罷,統統都是「屁話」,因為,證據在那裡,任何人要「欲加之罪」,固然是「何患無詞」,但也不可漫無邊際的推理,沒有證據,什麼都不是,全都是瞎扯。
要知道,爆料不能濫用,更不可無限上綱,任何人,乃至於那些以名嘴自居,以及樂於提供平台給名嘴們在談話節目中無所不談,任意推理,都是不可被容許的,但憑個人「自認如此」,便小題大作,未經合理、合法的程序的查證,即是毀人名節。
已超越了紅線
也許,二億元,乃至十億元不是空穴來風,姑且「寧信其有,也不信其無」,但還是要查證,非得「證據在先」,這幾日,甚而在給馬英九算老帳,當年他任市長時的聯合開發案,都被端上檯面,從京站到美河市、大巨蛋,乃至其他開發,統統算起來多達五十多件,沒錯,這其中有弊端,在「形應上大夫」的情形下,如馬在任市長時有「作弊」,當然要徹查,柯P不是說美河市案要公開調查嗎?但柯P再怎麼狂妄,也未敢未查便武斷有弊,可是,出自名嘴的合理推理,馬英九似已犯了「天條大罪」,一派全面「清算」,頗有「抄家」的態勢,令人為名嘴們的「棒打落水狗」,卻已忘了自己超越了紅線而不知。
政治問題當然由政治手段解決,法律問題就由司法當局處理吧,任何「未審先判」,尤其,經由爆料對他人形同犯罪認定的做法,不應被容許,也不會被認同。●犀力哥
8.9版 國民黨在高雄續唱空城計?
府會雙輸 基層視顏世一是頭號戰犯 毫無鬥志 黨務工作人事佈局擺爛

歷經市長選舉大敗,連帶輸了議會主控權,但是國民黨似乎在高雄市根本沒有東山再起的打算,尤其從目前的黨務工作的人事布局來看,可以看出國民黨根本毫無鬥志。
但是如此繼續擺爛下去,不只是三年後推不出市長參選人選,就連未來四年的市政的監督責任,也已變成鬆懈的螺絲。
前主委許福明戰績彪炳
國民黨在高雄市最近三任市黨部主委,以許福明戰績最為彪炳,但在馬金眼中,以為許福明只是運氣好,才打贏2008年總統選舉,頂多是福將,所以即使許福明替馬英九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卻未獲重用,反而降調桃園當縣黨部主委。
雖然馬英九沒有知人之明,把人才視如敝履,但是高雄市親國民黨的政壇人士都知道許福明絕不是運氣好,而是靠著智慧加上努力,才能夠讓藍軍團結打贏選仗。
許福明遭到罷黜,接替人選雖然是馬英九親信,可是卻毫無黨務經驗,因此幹了半年就重回總統府,不過因為是金溥聰的親信,所以雖然在高雄市的總統選舉以慘敗收場,但是卻高升總統府副秘書長,論到官場前途,比起許福明是天壤之別。
馬親信雖然號稱是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但是連街名都還沒有弄清楚,就向地方說再見,所以除了少數大老外,地方人士對於馬親信是毫無印象。
黨代表很不爽
送走了庸才,可是接替的人卻像是王小二過年,一任不如一任,現任高雄市黨部主委顏世一打著副總統吳敦義旗號南下,可是卻毫無舊主識人就過目不忘的英明才幹,甚至見過兩三次,顏世一仍然記不住名字,不過,顏世一卻很勤快,因此結識很多國民黨基層里長,只是因為也很自負,所以顏世一往往得罪人而自知,前年黨代表大會上遭水瓶砸中腦門的事件,就是為了顏世一看上不看下,引起黨代表不滿,當著馬英九的面前,給顏世一相當難堪。
顏世一自稱現在是請辭待命,其實在前年發生黨代表向他丟水瓶的事情後,顏世一就曾經上演請辭秀,親自向所屬黨工表示,已經向黨中央請辭,但是後來證明根本是作秀,實際上並沒有走人,因為顏世一搞的是口頭請辭,並沒有實際遞出辭呈。
今年九合一選舉,離投票前兩個月,顏世一又搬出辭職的擋箭牌,放言指出自己在高雄市租屋到去年十一月底已經到期,所以他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晚上六點就會離開高雄市,不再是國民黨市黨部主委,但是轉眼過了四十天,顏世一仍然在高雄市。
顏世一上演辭職秀
顏世一將辭職當成家常便飯,原因在於自知才幹難以服眾,只好打出辭職的悲情牌,以便獲得同情。這個說法,出自顏世一底下的黨工之口,因為去年的辭職,就是因為九合一選舉壓力導致,只不過,顏世一當時以為只有高雄市慘敗,所以自我解嘲地以辭職來掩飾無能,沒想到國民黨一敗塗地,全台幾乎慘綠一片,所以顏世一找到高雄市悽慘下場的最好藉口,從此不但不提辭職,而且好像還打算繼續爭取擔任高雄市黨部主委。
國民黨各區黨部主委 連署自救
拒絕空降 將推薦地方人士負責黨務工作 就看新主席朱立倫買帳否
但是顏世一繼續當主委,只說明國民黨在高雄市毫無鬥志,才會繼續擺爛。
在高雄市的國民黨人士都知道,顏世一已經樹敵無數,國民黨里長提到顏世一,就咬牙切齒,可是向黨中央反映,卻是馬耳東風,因此去年九合一選舉時,就連死忠的國民黨里長都改以無黨籍參選,他們甚至表示,只要顏世一當主委,就不參加國民黨活動。
藍營里長咬牙切齒
以這樣的處境,顏世一能夠替國民黨在高雄市起死回生嗎?
其實不只影響到國民黨未來一年,甚至四年後的選舉,就連現在高雄市議會黨團的運作都產生危機。
其實在縣市合併後的第一屆高雄市議會,國民黨已經是少數黨,但是黨籍議員的心態卻彷彿仍然是執政黨,所以四年中砲火零星,根本無法引起選民共鳴,現在第二屆議會,國民黨席次更少,如果沒有霸氣的黨團幹部帶頭衝鋒,如何能夠指望軟弱的國民黨議員擔起監督市政的責任?
因此,國民黨議會黨團的幹部要扮演相當重要的腳色,但是在顏世一主導下,黨團幹部竟然是溫和的國民黨議員出任,當然難以相信其他的國民黨議員可以成功發揮監督功能。
國民黨議員敢打架嗎?
國民黨基層里長李水池指出,合併前的高雄市第四屆議會,四十四席議員中,民進黨只有七席,但是卻將議會攪得天翻地覆,當時的民進黨議員江振陸曾經一夫當關,讓國民黨市長吳敦義的座車都無法駛進議會,迫不得已,吳敦義在路口下車,走進議會。李水池說,民進黨議員能夠將監督權發揮到徹底程度,國民黨議員能嗎?
不願具名的國民黨里長指出,整個國民黨在馬英九帶領下,已經毫無鬥志,加上顏世一的高姿態,就連忠貞黨員都不願再蹚渾水,現在國民黨議員能夠像從前的在野黨議員脫下西裝,準備打架嗎?
國民黨地方人士語重心長指出,直選地方黨部主委曾經是馬英九當第一任黨主席的政見,但是過了八年,仍然是空降地方黨部主委,他們的過客心態,才是導致國民黨根都爛了的原因,現在國民黨新主席出爐,地方人士建議,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建立地方黨部主委直選的機制,至少也要選派地方人士擔任高雄市黨部主委,因為只有本土人士才知道地方的需要。
要求主委直選
相反的,如果黨中央仍然為掌控地方黨部,繼續空降主委,而且放縱已經慘敗的顏世一,這位國民黨地方大老認為,國民黨絕對會永遠無法起死回生。
因此,高雄市國民黨各區黨部主委已經私下串聯,打算聯署推薦地方人士負責黨務工作,目的在先杜絕空降弊病,逐步實現主委直選的夢想,但是國民黨中央究竟會不會買帳?就要看新主席朱立倫的智慧了。
◎喬偉
10版 官網還是黨主席馬英九、秘書長曾永權
國民黨「看守」擺爛 黨務改革空轉

從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國 民黨在九合一大選慘敗後,在一片檢討聲中,兼任黨主席的馬英九辭去主席職務,之後,提出洋洋灑灑的檢討報告,但在主席走人,由副主席吳敦義代理主席後,整個黨就處在看守階段,黨內氣氛詭異,毫無作為,有檢討卻沒有改進,檢討報告束諸高閣,甚至連敗選後,各地方黨部主委應負的責任也停擺,「敗軍之將,豈可言勇」,慘敗的各縣市黨部主委未進入檢討責任前,都留在原位「待命」而陷入空轉,整個黨機器老態龍鍾,基層黨員莫不為國民黨的未來憂心忡忡。
敗選後未見快速賞罰
過去,國民黨在選舉後,雖也有檢討,但動作最快的是賞罰分明,打了勝仗的地方黨部主委很快被調升,到中央或是調到更大的縣市,吃了敗仗的主委必定是降調走人,或被冷凍了。
但九合一大選慘敗,照說,各地方黨部主委將被列入第一波檢討,降調走人,新的主委早已走馬上任,重新再出發了,但選後已過了快二個月,如高雄市主委顏世一、屏東縣主委張雅屏,乃至其他吃了敗仗的其他主委仍然原地「待命」,尤其,如屏東縣的張雅屏還是在大選的關鍵時刻因強出頭,親自「下海」操作被認定為黑函的文宣海報,即遭檢方以涉嫌重大,諭命收押,縣長候選人簡太郎受到最大沖擊,輔選工作群龍無首下,以破紀錄的得票慘遭對手「洗盤」,國民黨在屏東慘敗後,張雅屏才獲檢方交保候傳。
花蓮屏東主委涉案 還坐鎮縣黨部
張雅屏闖出的禍,雖是他個人問題,但波及整個縣長選情,影響所及,也使包括縣議員、鄉鎮市長選舉都遭受挫折,但獲釋後由於國民黨中央主席去職,陷入真空狀態,張雅屏早該調走,但到現在他卻回到黨部上班,現在肩負即將舉行的第三選區立委補選的輔選重責大任,黨中央卻不當一回事,也毫無作為,這是少見的現象。
更好笑的是,擔任花蓮縣黨部主委的蔡啟塔獲國民黨提名競選花蓮縣長,落選後再恢復縣黨部主委職務,但檢察官卻好整以待,以其涉及在花蓮市長任內收賄弊案被提起公訴求請重刑之訴,但他仍然留任在黨部。
屏東和花蓮的二位地方黨部主委都在選後吃上官司,前者違反選罷法,後者則觸犯貪瀆罪,步調一致的在九合一大選後面臨官符纏身,如今二位主委也以「待罪之身」,仍然坐鎮縣黨部,對國民黨來說,更是最大諷刺。
但是黨中央仍然以「看守階段」,對相關人事問題未便處理回應外界的質疑,據指出,代理主席吳敦義現在只是掛名,形式上的代主席,包括人事等在內的重要工作都未便擅專,一切都等新主席產生後處理,因此,對其他近二十位縣市黨部主委承受輔選失利的責任問題,只好硬著頭再說吧。
黨機器病入膏肓
九合一大選大敗後,黨主席馬英九辭職走人,秘書長曾永權當然是「照章辦理」,一塊兒跟進,也辭職了,原來的其他多位副主席紛紛以輔選不力,辭職以示負責,但在馬英九的勸說下,全都留下。
於是,主席一職由第一副主席吳敦義代理,秘書長由副主席的洪秀柱兼任,這個國民黨中央的新的人事安排已經公告,也昭告了各方,但叫人難以理解的是,國民黨中央官網的人事組織,主席還是馬英九,秘書長是曾永權,敗選的人事變革是在一個多月前公佈對外宣示,何以過了二個月,對外的官網還是由馬英九「主席」,曾永權「秘書長」掛牌?外界嘲諷整個黨機器確實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11版 基層要求地方黨部主委開放直選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代理主席浪費三個月 培養人才只聞樓梯響

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慘敗,由代理主席吳敦義主導的敗選檢討的原因就坦白的列出「青年、網軍、公民團體」,也就是說敗在不重視年輕世代,忽略新媒體崛起的網路時代,同時,未能掌握公民團體在大選中潛在的影響力,檢討了,也精準找出敗選因素,可是,檢討後卻立即被束諸高閣,有檢討,沒有改進,一切都是白搭,從官網中連主席、秘書長大名都懶得更正,但把責任歸咎於還在「看守階段」,那是說不過去。
改革 說的比唱的好聽
顯然,國民黨現在的黨中央,以「看守階段」為理由,卻不作為,這個黨的老大、僚氣、不長進,受到九合一大選嚴苛的教訓後,仍然不圖反省,甚而,在檢討聲中提出要在未來強化「婉君」,加強網路的重要工作,根本是「說的比唱的好聽」,整個黨就這樣因「看守階段」而不作為,什麼事都不作行嗎?
眼前國民黨難道因「看守階段」,藉著這個不著邊際的理由什麼事都不做,從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敗選後,黨主席走人,由代理主席主持黨務工作,所謂的「看守階段」會延續到下一任新主席產生後為止才結束,也就是說,在過去到未來二個多月中,偌大的黨部都處在「看守階段」,連官網都不必更動,攸關黨務檢討的地方黨工的更調,都停擺,不正是意味整個黨還是陷入「空轉」的黑暗潮。
代主席「佔著毛坑不拉屎」
外界因此質疑代主席吳敦義在幹什麼?如果代理的前提是「看守階段」,就可以不作為,就算是人事等比較重要工作留待新主席處理,但連官網都保留原狀,主席都走人,秘書長也易人,舉手之勞,也無關重要黨務未便僭越,卻坐視不聞不問,豈非這個代主席「佔著毛坑不拉屎嗎?難道,老大的國民黨,已老大到大選慘敗後,仍然在忽悠中繼續在和稀泥,人事名單都說什麼未來要追求網路科技,但從官網不動手更改,老態的國民黨要改革,要追婉君,那可是門兒都沒有,未來日子可長得很,就這麼的混下去嗎?
三個月的寶貴時間被浪費掉,只是因為「看守階段」,則不難想像新主席朱立倫連日來在各地奔波,為競選主席到處發表政見,他深知一定要爭取新生代認同,非全面網路世代不可,而且要「快速參與,快速回應」,但寶貴的三個月都平白的被「看守階段」而浪費掉,所謂「前方吃緊,後方緊吃」,朱立倫的用心,回頭看後方卻以不變應萬變,以不作為在扯後腿,如何快速起來,那是緣木求魚。
馬金體制更需改革
地方黨部主委開放直選問題,基層已強烈的反應,但攤開眼前的是,黨中央卻不當一回事,看基層的著急,但「皇帝不急,急死太監」,未來新主席能不一個頭二個大?
國民黨要改革一定要長進,重視年輕世代,把握公民團體,全面強化網路,缺一不可,但用人改革更重要,黨主席都直選了,沒有理由不接受縣市黨部主委也開放直選的道理,國民黨要落實黨內民主,馬金體制過去只開放主席直選,仍然把持地方黨部主委的任用權,改革只做了半套,不免予人有「私心自用」的批評,改革當然從基層做起,黨中央不能再走一步,退二步,黨產問題不是主要,關鍵是當前國民黨的最大危機是人才培養,新生代認同,因此,對地方黨工的任用,正是培養人才,爭取認同,才是當前要務。●吳濤
12版 台南、新北市議長選舉 綠營煮熟的鴨子飛了
論述反覆 蔡英文的執政路待考驗

台南市和新北市正副議長選舉,民進黨是「贏贏的賭」卻意外輸了,完全執政美夢破滅,黨主席蔡英文在氣極敗壞中,猛批這是「民主之恥」,指責藍營買票,於是,她倡言非修法不可,一定要把正副議長選舉改為「記名投票」,也就是滿足她先前強調的要「亮票」,一致性投票,從九合一大選大勝後,沈醉於跨入「準執政」門檻的蔡英文,豈容黨員違反黨中央的決定,在大勝一個月後便面對正副議長嚴重挫敗的打擊,她急了,急得前言不對後語,也急得自打嘴巴,這種反覆的表現,叫人為她心急,是否已準備好,足以坐上大位,感到疑惑。
亮票主張前後矛盾
一般認為,之前,民進黨不是對「亮票」心痛惡極嗎?才一年吧,那時立法院為了行使監察院與考試院兩院正副院長、委員同意權時,他們在聲廝力竭,強烈反對國民黨公開亮票,當時,民進黨抨擊亮票是「反民主」的作為。
如今,蔡英文以民進黨主席之尊卻忘了一年前該黨反對公開亮票是違反民主正義,如今,同樣的戲碼,同樣的劇本,都是在行使投票權,之前反對亮票,如今卻主張亮票,但做法卻完全被翻轉過來,這種朝令夕改,反覆無常的作為,這才叫老百姓無所是從。
其實,被藍軍嘲笑她是「空心菜」的「老英」,很抱歉她已是耳順的年華,媒體還以「小英」呼之而名,外人聽起來難免很見笑,之前的話事後不認帳,那種「天高任意飛、海闊憑魚躍」早已司空見慣,不是嗎?幾年前國民黨力主推動與大陸ECFA時,蔡英文挺身而出指責那是在「喪權辱國」,而她的同路人,更以「賣台」呼應,敲鑼打鼓,一派「逢中必反」的架勢,令人肅然起敬,可是,到了她「老英」選中華民國總統時,對這個兩岸經貿問題時,話鋒一改,立即回應可以「概括承受」。
「喪權辱國」 VS. 「概括承受」
也就是說,之前對ECFA極盡詆毀之能事,不惜祭出「喪權辱國」的嚴重話語,卻一轉身全都收起來,一句概括承受,不就是她在自打嘴巴,上次的話不算數,現在概括承受才算數。
政治人士深知「老英」上次選總統大敗的因素是老美支持,大陸也反對她,對她提不出足以讓各方接受的兩岸政策,而上次她在選前赴美和美方談美、中、台的關係與政策時,已不是一句「概括承受」推掉她自己說的「喪權辱國」能取信美方。
那麼,九合一大選大勝後,民進黨已堂堂皇皇已進階為「準執政」地位,「老英」在明年總統選舉的聲勢看漲,被認為登大位指日可待,傳出她又有赴美的消息,九二共識正是她的「罩門」,到時又如何面對美方的疑慮,乃至對岸的不放心,她總得「醜媳婦終得見公婆」
,難道,反覆那一套再拿來玩不成,但有識之士則認為兩岸問題可不是她在國內玩得不亦樂乎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呼攏」得了。
因此,再來一個「概括承受」,也許又是老調重彈也說不定,如果,老是搞反覆那一套,難免給人「老狗已玩不出什麼勾當」的感受。
一致性投票等同「亮票」
也許這次台南市議會正副議長選舉玩得太過火,民進黨在新選出議員過半,正常的投票,被稱為「賴神」的市長賴清德已經在做她的「春秋大夢」,以為府會一把抓,完全執政的美麗境界在望,包括高雄市與新北市也都是過半席次,因此,黨主席蔡英文為了擔心有變卦,怕自家人「窩裡反」,立即下令所有黨籍議員在正副議長選舉時均應「亮票」,此話一出,便引致最高檢察總長嗆聲,宣示亮票違法,檢察官一定依法究辦,為此,「老英」稍後便以「一致性投票」取代用詞太粗暴,可能觸法的「亮票」。
實際上,一致性投票就等同「亮票」,「老英」的黨籍議員亮票又如何做到「一致性投票」,進而達成她期待的完全執政的目標。
13版 只罵買票不責賣票 邏輯不通
「老英」「賴神」完全執政夢碎 民進黨掀茶壺內的風暴

於是乎,十二月十九日那天,從台南市以降到高雄市、新北市三都的市議會正副議長選舉進行時,但看民進黨籍議員們在大演「亮票秀」,有人大剌剌的公然亮出選票,有人故意掉下選票,在一番扭捏作態下,完成了「亮票秀」,當然,檢察官已在現場蒐證,如何處理,那是以後的事。
上演亮票秀
亮票秀演完後,人們以為賴清德和蔡英文的完全執政美夢可圓,意外發生了,台南市爆冷的由原來被看扁的國民黨籍議員李全教爆出冷門,一舉擊敗對手當選議長,砸了蔡英文和賴清德二人自以為垂手可得的台南市完全執政美夢。
外界對台南市議長選舉的丕變,認為賴清德輕敵,但熟悉選情人士則指賴清德的強勢作風,逼使同黨的議員不甘被當「局外人」而倒戈,可是,蔡英文、賴清德則一口咬定是國民黨「買票」造成。
顯然,蔡英文這種只知把責任推給國民黨「買票」,卻忘了如非民進黨「賣票」,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何致於此,買票也好,賣票也罷,基於「買賣不成仁義在」的道理,在這次台南市正副議長選舉中則是「買賣雙方成交」了。要追究責任,買票有責任,難道賣票一方沒事嗎?就算把這場變起肘腋的選舉結果以一場見不得人的「交易」看待,沒有賣又如何有買,這才是雙方一拍即合的道理。
既然,買賣雙方都有責任,那麼,「老英」又憑什麼只指責「買票」的一方不對,卻對自家人的「賣票」勾當,不置一詞,沒錯,人們都是「胳臂往裡彎」,但在光天化日下的公然進行「買票與賣票」,蔡英文又如何能「隻手遮天」呢?只罵買票不責賣票。
立院正副院長選舉不能亮票
她曾經公開指責國民黨的「買票」是違反民主正義,卻在情急之下,在稍後力主未來縣市議會正副議長選舉非修法採取「記名投票」不可,這個主張當然在迎合她先前對該黨議員要「亮票」同樣的主張,但舉出就像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就是「記名投票」,才沒有其他的不法行為,這一點「老英」又大錯特錯,中華民國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是「不記名投票」,絕對不可「亮票」的,這是憲法明訂,似乎蔡英文要強出頭,卻不做功課。
今日之非,可做為他日之是的延伸,蔡英文總記得去年初才在立法院舉行的對考、監兩院的正副院長與委員的同意權,當國民黨為了執行所謂「黨紀」,擔心自家人跑票,可能進行「亮票」手法,「老英」領導的民進黨團當時是如何全力阻擋,不惜癱瘓議事運作,使同意權行使難以執行,那時候的同意權投票因此被迫一再延遲。
綠營執政還未準備好
反對亮票,不惜癱瘓立法院會,民進黨的反對理由不就是維護民主正義嗎?如今,自家的台南市捅出了大紕漏,他們也是在事前下令黨籍議員要亮票,卻美其名為「一致性投票」,理由還是在維護民主正義,同樣都是政黨為本位主義所持的觀點,只是時間、地點不一,便可把過去指責亮票是不對的,現在搖身一變力主亮票的正當性,是非顛倒,黑白不分,難道蔡英文不知這種反覆做法,很難杜外界悠悠之口嗎?也許,彼一時,此一時,反正政治人物「一隻嘴胡雷雷」不是嗎?前立委朱高正說過「政治是高明的騙術」,他日之非成為今日之是,對一個已跨過「準執政」門檻的民進黨,因九合一大勝,蔡英文已被公認是登上二○一六年大位呼聲最高的人選,「老英」一直在強調,距執政之路只差一那麼「一里路」,但看了她對這次議長選舉意外重挫,卻表現了反覆無常,對亮票的主張,前後一不,甚至不惜自打嘴巴,可看出她似乎還沒準備好,不止差那麼一里路,恐怕何止好幾十,甚至好幾百里路,差得遠了。●高鳴
14版 賴清德宣布抵制議會 國民黨揚言提告瀆職

台南市議長案持續發酵,國民黨中央表示,台南市長賴清德政治操作過頭,不僅有違代議政治、漠視民主法治,更對全體台南市民很不負責任。針對賴清德宣布抵制議會,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態相挺,「不讓賴市長孤單面對」,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陳以信嚴詞批評,「請蔡主席與賴市長對民主法治與代議體制能有一點基本尊重!」
陳以信表示,賴清德既然身為市長,進入議會就市政備詢,就是市長重要義務之一,也是對市民負責的關鍵作為,今天豈能因為個人政治理由而逕自決定抵制議會?他強調,此事仍在司法調查中,請賴予以尊重。陳以信認為,賴清德政治抵制顯然政治操作過頭,不僅有違代議政治、漠視民主法治,更對台南全體市民很不負責。
此外,陳以信也批評蔡英文一味護短,竟然舉民進黨一黨之力,不顧違法瀆職之嫌,也要袒護賴到底。他抨擊,民進黨過去批判「亮票」,現在卻支持「亮票」;過去批判「黨紀」,現在卻祭出「黨紀」,在在顯示出民進黨一貫採取雙重標準,「嚴以律國民黨、寬以待民進黨」,而蔡英文為求目的一再不擇手段的政治伎倆,相信國人都已清楚看在眼裡。●圖文:官言行
15版 屏東下屆三席立委 恐無藍天
綠營施錦芳已為明年選戰起跑 國民黨缺戰將

國民黨對民進黨縣長潘孟安走馬上任後,留下的屏東縣第三區立委缺額的補選,在無人有意願出馬後,由廖婉汝披掛上陣,而民進黨早已敲定徵召莊瑞雄了,明顯反映國民黨在九合一大選大敗後,地方政治人士的信心崩盤,其實,一年後的下屆屏東縣三席應選立委名額的選舉,更迫在眉捷,國民黨人再不振作,仍在妄自菲薄,則未來出現全盤皆墨連一席都留不住的局面並意外。
九合一後藍營士氣低
這次第三選區立委補選,民進黨當然抱持趁熱打鐵,乘勝追擊的心態,因此,在黃昭展與莊瑞雄二人,經由民調比高下,立即決定敲定徵召人選,而國民黨則遲遲人選難定,最後,才從包括簡太郎、蘇清泉、廖婉汝等人中,由廖婉汝上陣,由此不難看出九合一大選慘敗後的國民黨人選鬥志也好,信心也罷,都瀕臨崩盤的局面,對這一席補選的選戰如何,形勢並不樂觀。
事實上,下屆立委選舉還有一年多,但民進黨籍的屏東稅務局長施錦芳已經在屏東豎起了超大看板,昭告選民,她提前表態決定投入選戰了,補選才在辦理,施錦芳已迫不急待的宣告,可見,屏東地方選情的形勢,潘孟安在縣長選戰大勝對手後,局勢明顯的落在民進黨這一邊,形勢比人強,難怪一年多後的下屆立委選舉都提早炒上了檯面。
施佈局第一選區
施錦芳跑出第一步後,這位四年前曾為民進黨在屏東市長選舉中向當時爭取連任的國民黨籍前市長葉壽山挑戰,最後在屏東市這個「藍大於綠」的政治生態中僅以一千多票之微落選,也因此打出了她的知名度,但這次屏東市長選舉她並未參選,反而在大選才落幕便搶先表態,以大型看板宣示她將在明年底的立委選舉中投入,而且選區在第一選區的屏東市,顯示她的積極進取與志在必得。
下屆屏東立委選舉應選名額三席,分成三個選區,施錦芳已搶先宣示她在第一選區的參選決心,第二選區應該是現任立委蘇震清,第三選區如在這次補選的莊瑞雄順利當選,自然會當仁不讓,再爭取參選的機會,如未能勝選,這次和他力爭補選失敗的黃昭展是否捲土重來,可拭目以待。
國民黨這一廂恐怕會有一段人選難覓的「陣痛期」,第一選區現任立委王進士照說會再爭取連任。但傳出也有可能倦勤,打起退堂鼓,一般看法是,已連任兩屆了,都幹上癮了退選機會不大,問題是未來對手李世斌過去連敗在他手上二次,下一回施錦芳出馬,就不同了,王進士想三連霸是一個難度很高挑戰,第二選區的屏北國民黨可能出現一難求窘境,是否由曾永權這個屏北子弟出馬,但可能性不高。
曾永權動向受關注
因為,曾永權自從成為不分區立委後,已很少經營地方,上次,他一度打算在「藍大於綠的第一選區參選,由於王進士堅持不讓,曾永權想揀軟的柿子吃的機會受阻,正在進退兩難時,馬英九總統這時出面拉了他一把,拔擢他出任總統府秘書長,一向只知抬頭往上看的他,升官了,豈會再留在屏東找出路,立即打道北上向總統府報到,但沒多久,馬英九又有新的人事安排,讓曾永權騰出總統府秘書長寶座由伍錦霖補上,他則安排為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對曾永權而言,更是樂歪了。
可是,九合一大選國民黨大敗,黨主席馬英九都辭職了,曾永權的黨秘書長當然也跟著下台了,好在黨副主席全都被留任,他是副主席,總算還有一個職務,否則什麼都沒了,何處是歸宿?那才是不知如何是好?
16版 補選之役 廖婉汝出馬力圖翻盤
莊瑞雄挟著民進黨勝選餘威 銳不可擋 勝負影響三個選區藍綠佈局

政界人士以為曾永權最後的盤算是,返屏東投入第二選區立委選舉,東山再起才是正辦,問題是他在地方脫節已久,重新盤整,困難重重,對手蘇震清是強敵,實在勝算機會不大,而且,以上駟對下駟,一旦失利了,堂堂中央黨部秘書長顏面盡失,這應該是曾永權回屏東參選立委可能性太低的原因。
蘇清泉明年再任不分區?
第三選區國民黨很尷尬,這次補選照說國民黨希望蘇清泉出馬,以便為明年的下屆選舉熱身,但只有一年多任期,他現在是不分區立委,考慮特別多,反而打消投入補選念頭,卻由前立委廖婉汝取代,因此,地方人士認為,這次補選如廖婉汝勝選了,明年的下屆立委選舉必然會在第二選區再選,那麼一直在第三選區的蘇清泉到時怎麼走?除非再度獲不分區提名,要不然廖婉汝在這次補選中失利,他只好留在原地再選。
對國民黨而言,第三選區的未來變數很大,也就是說,這次的補選是關鍵因素,其實,對民進黨也何嚐不是如此,莊瑞雄如在這次補選獲勝,則一年後的下屆選舉,當然再選,如失利了,就不一樣了,黃昭展到時是否捲土重來,是未來演變的另一因素。
這次的第三區補選對明年的下屆立委選舉影響很大,民進黨已徵召莊瑞雄,國民黨在考量的人選中最後敲定前女立委廖婉汝出馬,藍綠雙方都決定人選,莊瑞雄被指是「空降」,因為,他雖出身里港鄉,但一直在台北發展,現在更是台北市議員,這次是看準潘孟安縣長選舉中勝算機會大,才對潘孟安當選縣長後留下第三選區立委這一席空缺急於表態,而曾經擔任台聯秘書長的黃昭展也是同樣的盤算,可惜,他的知名度不如經常在政論節目中露面的莊瑞雄,因此,在民調中不如莊而未能在黨內提名初選中過關。
莊瑞雄挨批空降
相對的,國民黨籍的廖婉汝過去都是在屏東第二選區當選立委,但之前是屏東縣不分選區,她當選多屆立委之後,分為三個選區後她看上屏東這個選區,但於選縣長失敗的王進士說過會讓出機會,卻食言而肥,以時機不同,堅持不退,國民黨只好給廖婉汝不分區立委,但一屆而定,卻迫使不再連任,這次投入屏東市長選舉,但在國民黨內提名中敗給林亞 ,林則順利當選,後來政界分析廖之未能在初選中過關敗在起步太慢。
廖婉汝過去立委任內服務選民,相當盡責,表現頗獲好評,這次投入第三選區補選,雖受國民黨大敗影響,戰情氛圍不佳,但她的對手莊瑞雄則是「空降」,在雙方得失之間,各有優劣,因此,評斷二人實力,應以五五波看待,雙方都有機會。
國民黨面臨保一
如果,莊瑞雄挾民進黨大勝餘威,在這次補選中取勝,當然對明年立委選情會造成正面效應,如失利了,對陷入愁雲慘霧,鬥志盡失的國民黨,則打了一劑強心針,形勢就大有可為了。
也就是說,莊、廖在這次補選的結果,勢必影響明年三個選區的未來選情,如國民黨全盤皆墨,一席都不保,則民進黨三席全拿,相對的,廖婉汝贏了,但國民黨在明年立委選舉,充其量的演變是坐一望二,第二選區會丟,第一選區面臨考驗,但保住一席,終不致於落得連一席都不保的窘局,既使要保有一席,也不容易,要加把勁。●章無忌
2版 逼宮馬英九 李登輝報「田螺仔冤」
認為九合一敗選辭黨主席還不夠 加碼演出未獲回應

九合一大選慘敗後,馬英九總統已被迫辭去國民黨主席,但最近卻傳出有人認為還得從總統寶座上下台,頭一個跳出來向馬英九「逼宮」的是九十五歲的前總統李登輝,但呼應聲不大,可見這個逼馬下台的主張只是他個人的主張,有識之士則認為,李登輝會這麼做,其實他是在報當年的「田螺仔冤」,因為,當年他擔任總統並兼任國民黨主席時,便是因為他領導的國民黨第一次在總統選舉中失利,讓國民黨失去政權,在群情激昂,難以接受喪失政權中,馬英九是領頭進入總統府官邸,把李登輝趕出國民黨的人。
法理上說不通
儘管,古人有「冤冤相報何時了」一說,但當年國民黨大敗,馬英九帶領的群眾,也不過只逼李登輝辭去黨主席,並未進一步「逼宮」,要李登輝從總統寶座上下台,一般看法,馬已辭去黨主席職務,要進一步迫他下台,辭去總統一職,那是說不過去,也是法理上說不通的。
因此,李登輝要報當年被逼辭黨主席,後來更被趕出國民黨之仇,也算是「一報還一報」了,他卻認為還不夠,進一步「逼宮」,之所以聽不到熱烈的呼應,道理再明顯不夠,因為,大選慘敗是國民黨的失敗,雖說,和馬英九執政不佳,選民對他的不信任投票,已給了教訓,辭去黨主席就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但要他也下台一說,憲法對總統任期的保障,馬英九還有一年半的任期,卻要他下台,顯然,這個被陳水扁罵為「老蕃顛」年近百歲老人,根本是在無限上綱。
李登輝要馬英九下台的理由,說什麼馬英九阻撓憲政改革,這個理由真不知從何說起,馬英九由全國選民直選,連選連任,其就任中華民國總統不就是依據當年李登輝修改了七次的憲政條例,憲法是李登輝主導下一改再改,把總統職權變大了,變成「有權無責」,卻是李登輝種下的禍根,如果,憲政有問題,也是錯在李老先生了,難道他忘了,當年他在總統任內黨政大權一把抓,如行政院長任免取消須經立法院同意,總統的令出,也不必經由行政院長「副署」,更進而把國安會改成總統的幕僚,不是為了黨、政、情治一身攬嗎?坐實其「超級大總統」。
修憲成超級大總統
馬英九擔任總統之前的陳水扁也是因循李登輝當年七次修改的憲政而做,馬英九不過跟著辦吧了,如今,國民黨在九合一大選慘敗,居然與憲改有關,這根本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沒錯,當年經李登輝七度修改的憲法,已被改得面目全非,總統大權一把抓,有權無責,這些年來是外界所詬病,陳水扁獨享了大權一把抓,馬英九也享受總統大權獨尊的果實,陳水扁避談憲改,馬英九「利之所趨」,又何嚐提起憲政改革,從李登輝個人量身獨修的憲法,他享受了,陳水扁也享受過,馬英九不過如法泡製罷了。
如今,國民黨大敗,在馬英九迫於形勢不利的壓力,只好辭去黨主席,繼任人選明朗化後,朱立倫才拋出憲改問題,主張實施「內閣制」,李登輝這時以為正是報「田螺冤仔」的時候,以馬英九阻撓憲政改革理由,要馬下台,這個下台當然是辭去總統一職,此舉,頗有明在「趁火打劫」,報當年被馬逼宮的一箭之仇之嫌。
姚立明成傳聲筒
其實,李登輝還未亮出他的反擊馬英九底牌前,那位因幫助柯文哲當選的頭號功臣姚立明早就成為李登輝傳聲筒,在談話性節目中預告李登輝要馬英九下台的「告白」,只不過姚立明「加碼」,揚言如馬不下台,李將有進一步迫使就範的做法,一般看法,不外乎動員群眾堵住總統官邸,包圍總統府,讓馬走不出官邸罷了。
3版 阿扁口中的「老蕃顛」 可以休矣
黑金政治的始作俑者 戒急用忍搞慘台灣經濟 最沒資格說三道四

對姚立明沾占自喜為李登輝當傳聲筒,外界的反應冷淡,想當年百萬紅衫軍都阻擋不了陳水扁出入官邸、總統府,而且最後以「逼宮」不成收場,姚某當年還是施明德的左右手,在陣中搖旗吶喊,李登輝真的那麼神嗎?垂垂老矣,一個經常要有醫療侍候的老人,能有當年勇嗎?不過是「夜行人在吹口哨」?
食言而肥罄竹難書
國人對李登輝記憶猶新的是,他什麼時候說話算話過?所謂「君無戲言」,對李登輝而言,那是屁話,當年他在總統兼國民黨主席任內,政界人士一直在質疑他的國家認同?結果,他老先生說了好幾次,不是台獨份子,絕對不是獨派,結果呢?他被逼從國民黨出走後,立即成立台聯,一個鮮明台獨主張的政黨,後來,李登輝食言而肥,不僅台獨言論,車載斗量,甚至,連釣魚台是日本的,都侃侃而談,一度還被懷疑是日本人生的兒子,真是舔不知恥。
陳水扁認為李登輝老了,經常口不擇言,便送「老蕃顛」一句,觀乎李的言行,確是太貼切不夠了,國人不是聽李登輝另一個公然的預告嗎?他說過下台後,要當牧師去,行走於島內各地,勸人行善,但他可有當過一天牧師嗎?這就是一般庶民說李登輝的話可信,糞都可以吃。
人們都深知台灣當年曾是亞洲四小龍,而李登輝就任後卻抄襲大清皇朝康熙皇帝在熱河別宮留下的「戒急用忍」,便讓國人誤以為是他的「創作」,只不過是拾人牙慧,卻拿來阻止兩岸發展,最後的演變是,他看衰大陸政權將不保,經濟不振,阻礙國家發展,可是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市場,其經濟已躍居全球第二大,逼近老美,而我們台灣因戒急用忍,失去了成為對岸經貿主導機會,更被躋出四小龍,已被韓國超越,連馬來西亞,甚至菲律賓都追上來了。
罪在國民黨
台灣經濟發展,李登輝中斷兩岸發展結果是,經濟落後,失業率偏高,當年在他主政時促成「黑金政治」的猖狂,正是國民黨從此式微,是國人記憶中的最痛。
李登輝可休了,誰都可以說三道四,惟李登輝不行,他應該「閉口」,他罪在國民黨,有什麼資格批評國民黨。從現在開始,只要他出現電視台講的話,全部都可丟到糞坑沖走。
他說什麼國民黨在九合一大選中慘敗的理由是商品不好,人選不當,次是馬英九執政做事太爛,政策太差,再次是人民想法變化大,年輕人有自己意見,以上三點理由,都是套語爛調,毫無新意,也看得出被捧為「民主導師」的李登輝,老狗已玩不出什麼新把戲,國民黨商品不好,早就存在問題,他自己當了十三年國民黨主席,國民黨品牌就一路下滑,名聲不好,便是從他開始,難道他沒責任,提名人選不當,政策太差,乃至和選民落差大,與年輕人脫節,早就眾說紛云,他不過是在「人云亦云」,而馬英九個人問題,才是眾口鑠金,問題所在。
李登輝也不過如此而已,可見,他老了,自己便與當下脫節,離太遠了,上世紀的思維,卻用在新的世代,他是「人在深山,不知蘆山真面目」。
少造一些口業才是
他應該好好休養,少出來丟人現眼,老是在賣老,又有多少人聽他的,一些放言高談,除了老調重彈外,充其量,成為報屁股的「填充物」,應該看看人家美國小布希下台後,窩在家裡陪老婆過幸福的日子,柯林頓雖到處奔波,不堪寂寞,卻也很少批評當道施政,到世界各國演講,除了賺取大把鈔票外,便是賣弄他的「剩餘價值」,儘管如此,仍然有自知之明,避免政局的批評。
而年逾九十多的卡特偶而露面,卻是為公益,涉足國際人權問題,人家把持分際,絕不在政治上說三道四,只有李登輝,一派唯恐天下人不知有他這一號人物存在的架勢,不時強出頭,時而批評這,批評那,甚至在說三道四中,以為人家忘卻他是「民主導師」,老人家閉口吧,棒子交出後,蓋已二十年,來日不長,為什麼不多留口德,別在叫人家也對他說三道四,少造一些口業才是。●吳濤
4版 肥佬辭壹傳媒主席 棄帥保車?
力挺香港佔中被捕後釋放 突然卸下職務 臆測應與保護集團有關

創辦港台兩地「蘋果日報」 的黎智英在香港政府全面清除佔中運動前夕,突然辭去整個壹傳媒集團主席,台灣媒體界的反應冷淡,事實上,以佔有近七成集團大部份股份的他,既使辭去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他在這個集團的影響力仍然無可取代,還是「號令」旗下各家媒體,外界關切的是黎智英在台灣推出以「八卦新聞」的壹週刊,將境外狗仔新聞因子引進後,一炮而紅,繼而推出有煽情新聞的「蘋果日報」後,一舉打趴台灣所有的主流媒體而成名,正當火夯之際,何以會從集團主席寶座上卸下這個職務?其實,應該和他在香港力挺佔中,公然豎起反旗對抗中共政權有關,是否「棄帥保車」值得觀察。
狗仔文化引進台灣
照說,蘋果日報在台灣、香港兩地之所以打出了名號,不無藉狗仔新聞突顯其「爆料新聞」特色有關,而這個靠爆料與狗仔隊交相運作的手法,成為讀者群年輕化,終而取得二地閱報率都取得第一,但近年來,蘋果日報的編輯政策已有改變,除了維持爆料新聞外,在政治新聞的取向更做了很大轉變,在台灣傾向綠營的在野,在香港則更露骨的和港府唱起了對台戲。
黎智英會「反港府」並不意外,但在台灣轉而對執政的藍營採取批判取向,則被認為始料未及,黎智英在這次香港引起國際注目爭議的佔中運動,他身先士卒,不但出錢,也出力,更站上了第一線和港府公然嗆聲,在中環那場清掃行動中,他便遭港警當場逮捕,雖然,稍後已被釋放,但是否涉及法律問題,正由香港司法當局處理中。
在香港引起關注
在黎智英遭逮捕又釋放後,他先是辭去壹集團報社的社長一職後,隔了一天,又進一步辭下整個報業集團主席與執行董事,在香港方面的反應,認為此舉顯示黎對所謂「爭民主,爭普選」的立場,完全豁出去了,大有未來他的作為都與集團無關,但也傳出此舉目的在保全集團的生存與發展,因此,香港外界的反應很熱烈而關注,但在台灣則反應冷對。
台灣政界對黎智英辭壹集團,沒有太大關切,主要是在香港發生的事少了一層互動,當然關注比較少,而台灣新聞界則認為,辭不辭主席,沒什麼差,因為,後台老板還是他這個「肥仔」,在蘋果日報,也只有他「說了算」,而在台灣成立蘋果日報與壹週刊都超過十年,「十年磨劍」早已煉成了精,從狗仔隊起家,標籤已定位,近年加重政治新聞報導,做了基於在野立場,採取對執政政府的批判,這正是國際媒體主流價值的作為,現在批藍捧綠,未來,如綠營逆轉取得執政權時,是否也跟著翻轉,何妨拭目以待。
在台發行量超前
十年前,黎智英來台打天下,先推壹周刊,繼又推出蘋果日報,都如預期的成功奠定了紮實基礎,尤其,對彩色版面的著墨,使用照片佔有較大版面,乃至加大照片的獨特編輯手法,對國內平面媒體那種保守又忌做華麗的版風,造成很大沖擊,自由時報率先「跟風」,中時、聯合只做了取其長,仍保有既有優勢,卻在蘋果的沖擊下,喪失了在發行量超前的好成績。
5版 水果日報加重政治版面 猛批執政黨
壹電視失利被迫轉手 媒體王國夢碎 但壹週刊仍領風騷

新聞界傳出,某報老板以燒錢打造了旗下報社出名,終在送房又送金的砸重金下,成就了閱報率一度領先地位,在獲知黎智英打算在台灣砸五十億後,就以不屑口氣指五十億行嗎?外傳這位老板為了取得台灣第一大報,多年砸下的鈔票可能有好幾百億,此一說法傳說甚囂塵上,但仍不足為外人道,但後來蘋果日報投下資金似乎沒有上限,那位報老板可看走眼,「黎肥」在香港上市公司資金很雄厚,後援源源而來,之後,推出壹電視,丟下近百億,因上不了頻道,只好以十四億多賣給年代的練老板,也助長了練某在台灣電視界的地位,在年代、高點與壹電視三台中,打出了一面倒偏綠伐藍的「大本營」,可樂了綠營,讓藍營被唱衰到如今,也成一大批所謂「名嘴」投身,可以為所欲為,批藍最帶勁的地盤。
窮苦出身坐擁百億財產
黎智英在台灣開疆闢地無往不利,如非壹電視失利,不然,他早已在台灣打下了「媒體王國」。
六十六歲的黎智英只有國小教育程度,但他在十幾歲從廣東偷渡香港後,雖投靠長輩,但生活困苦,儘管如此,他半工半讀,一方面在基層討生活,卻仍埋頭苦讀,如今,他可以流利英文侃侃而談,更能寫出一手好文章,批評時政,其所以成功,坐擁百億財產,名利兼收,來之不易。
他的成功是眼光準,又有決斷力,他在躋身服裝界時,卻能隻手創業,把義大利一家叫佐丹努的名牌服飾,在取得華人地區經營權後,他把富人才買得起的名牌,改變為平民衣服,這一轉變,佐丹努在香港打出了知名度,正值人們講究休閒生活之時,佐丹努適時切入,立即掀起風潮,成為年輕人爭先搶購的服飾,為他賺進了大把鈔票,之後,他進軍大陸,從一線城市北京、上海,一直到橫掃整個大陸服裝市場。
六四觸怒中國
黎仔的興趣在媒體,有一個暢所欲言的平台,蘋果日報因此應運而生,他以一元銅板一份報紙推出後,果真異軍突起,震撼了當地所有的報業主場,成為在香港具有強大影響力紙媒,而此時大陸六四學運發生,在北京的驅離行動,造成了學生受創,引起國際的關注,他卻在主持的蘋果日報報導同情學生,在風起雲湧的氛圍中,第一版以頭題處理,醒目的「王八蛋」三字,這是一個驚人之舉,也震怒了相關當局。
於是,佐丹努被迫撤出北京市場,黎智英當機立斷,馬上把經營權轉手,完全和佐丹努切割,這些年來,襲捲港、台、中市場的佐丹努,似乎已大不如前了,從此,他全力投入媒體經營這個版圖。
從蘋果日報以「王八蛋」大標題引起爭議後,黎智英的作為已經相當分明了,他立場早已有之,並非現在,孩提時他偷渡囚泳逃亡香港,當時無法適應,到六四運動的思維,這次佔中運動,他身先士卒,出錢出力在「爭民主,爭普選」中和學運一起表達了強烈的抗爭行動,都是脈絡可循。
立場是否一致待觀察
為此,辭去壹集團主席,可視為他未來對香港佔中行動的投入,是全都豁出去了,說是義無反顧,未免太抬舉了他,認為在「棄帥保車」為了保全壹傳媒的未來生存,比較貼切。
事實上,在台灣偏綠,難免顧綠失藍,在香港支持佔中,卻和商家站在不同線上,又與港府唱對台戲,也會顧此失彼,因此,不談政治操作,只談報紙的發展,是否會出現「顧得了嫂意,卻違了姑意」,影響如此,值得肥佬深思。●章無忌
6版 法輪功應全面退出台灣的觀光景點

今年兩岸民間互信論壇,於十一月共四天,在廈門大學科學藝術中心舉行。這次的主題是「旅遊、文化、互信」。台灣與會的學者專家有廿餘人,大陸亦有廿餘人,雙方都踴躍發言。
大陸學者:影響兩岸互信
參加本次論壇的最大意外和感覺是,大陸學者專家,泰半圍繞在「法輪功」的議題上,狠批窮打。有些大陸學者,竟然認為,台灣政府坐視法輪功在各個景點,舉牌擺攤批評共產黨,這樣會影響到兩岸的交流與互信。台灣學者專家,則反應,法輪功在台灣,若以台灣現有法律制度來看,法輪功在各地風景區舉牌擺攤,散發攻擊大陸傳單,只要沒有人提告,實在很難說它們的行為是違法的。法輪功成員,在台灣不偷不搶,也不騙財騙色,也沒叫人練功不治病,它確實令很多人不舒服。但如果說台灣法輪功妨礙兩岸互信與交流,這表示兩岸確實存在很大的落差。台灣的馬英九以及若干意見領袖,政治人物、行政官員等,經常被媒體罵得臭頭,也極少有人公開動怒。或許這就是「台灣特色的民主」。因此,共產黨在台灣被批,基本上,台灣人不會有太強烈的反應,但這也是台灣需要檢討的地方。
歸結為「外國勢力」
從台灣的經驗來看,藉宗教行騙,帶頭者通稱「神棍」。若干依附在「宗教」的假宗教,台灣也不會稱為「邪教」,頂多要信徒小心些別上當。台灣的法輪功,可能是美國反共反中的民間團體,出錢支持的,但又沒有任何證據,因此歸結為「外國勢力」吧!
地方政府應積極處理
平心靜氣而論,如果站在境外觀光客,特別是大陸客的立場來看,他們興致忡忡地不遠千里來到台灣,結果在觀光景點到處都看到法輪功舉牌擺攤練功,甚至造謠生事,再有修養的人,也會發怒生氣、掃興。法輪功的行為,確實令人不舒服。因此,與會者有學者提出一些建議,供各景區管理者或物業所有者參考。
首先,觀光客能來到的景點,一定會帶給當地相關旅遊業的生意興榮。這點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因此,維護觀光景點的舒適和開心,也是當地景點的商業所應負的責任。法輪功所在的景點,大多數都是當地政府觀光部門或是觀光局的管轄區。因此,為了觀光者的愉快觀光,我們建議這些單位是應該檢討一下,如何讓法輪功遠離這些景點,讓他們去適合練功又不吵人的地方去活動,當然這也是地方政府應該積極宣導積極去處理的事。
法輪功學員勿造謠攻擊大陸
我們也要設身處地的替來台旅遊的大陸同胞著想,如果我們到大陸,我們在各個景點,也看到很多招牌,上面寫著讓台灣觀光客不愉快的招牌內容,我們又做何感想?我們更希望法輪功成員,自己也替台灣民眾設身處地想一想,這樣鬧下去,事實上是傷害了臺灣人和大陸同胞的情感。在台灣的法輪功學員,實在沒有理由再做反中的工具。如果能多宣揚練功,不要做政治訴求,不要造謠攻擊大陸,把自己的正當性提升,不是更好嗎?
讓觀光客遊台更開心
冤冤相報,那裡是學佛向佛的人所應該有的。五十年前,慘絕人寰的「大陸文化大革命」多少人被搞得家破人亡。但大陸也走出來了,記取教訓,堅持開放改革。台灣法輪功成員,是該反省自省,多一份善心,少一份怨懟,讓台灣更美麗,讓觀光客來台旅遊玩的更開心,這才是法輪功要成為正教該走的路吧。●崧耀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