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要加油了,人口減 少,工商業發展遲滯,「屏東居大不易」。屏東以農立國,近年更著重在觀光發展,但還是留不住人,從一家媒體最近公佈的台灣地區十九個縣市總體競爭力的調查,屏東縣吊車尾,以第十八名作收,僅比本來就不行的雲林縣的十九名墊底,高出一名,屏東人能不憂心長此下去的縣政推動,綠營長年以來執政卻繳出如此暗淡、縣民面子無光的績效,能不汗顏、深加檢討。
就任七個月
數字會說話,包括教育與文化、公共安全與消防、醫療衛生、生活品質與現代化、社會福利,乃至經濟與就業六大所謂的調查構面,屏東縣都在後段班,唯一夠瞧的只有環保與環境品質居第二,治安一項則位居中段班,這已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堪可「一皮天下事」,全都是硬碰硬的比較,而是「人比人氣死人」的大事。 縣長潘孟安就任七個月,應該從摸索、瞭解中走出來,半年不到便幾度出國,先後在日本、韓國、香港為屏東縣的農產品產銷扮演促銷工作,重視農業問題,對其他待興待舉的問題,似乎著墨不多,也許是逐步進行,在步步為營,因頻頻出國,難免造成人們錯覺,以為縣太爺偏好農產問題,卻錯怪了他的用心良苦。 當年楚莊王好「細腰」,宮中人人追求「腰細」,企求有趙飛燕婀娜多姿,款擺柳腰的好身段,因而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千古名言。這只是一個隱喻,不必想太多。 屏東以農立國,縣長走馬上任第一把火,便全力在地方農特產上戮力以赴,雖說一個多月就有一次出國行,但密集似的國外促銷,是否易收立竿見影效應,因此,縣太爺帶著官員推銷屏東農特產,未來效果如何,會很快顯現,縣民可等著瞧。
出國促銷農特產
由於這家媒體每年都在做「星級縣市長」評比,稍後又接著進行各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後者客觀性強烈,且有學術研究數據的評比基礎,因此,從各縣市在九大構面上展現的調查結果,皆來自官方的績效,最後公佈的名次,可信度很高,具有權威性,因此,屏東縣在評比上吊車尾,也只能坦然承受,怨不了誰。 這個調查結果,對位居南端的屏東是一種警訊,不可以「騎尾包衰」看待,固然,潘孟安走馬上任半年多,新手上路,競爭力殿後,責任不在他,是之前他的綠營前輩留下的,有道是「種什麼因,結什麼果」,顯見,過去綠色執政確實在縣政推動工作上,之所以出現績效上的落差,表現不好,自是難辭其咎,這是難以呼攏,打馬虎眼的。 但相對的問題當然會落在新官上任的潘孟安身上,畢竟是,他面對的縣政不只是到國外走走,把地方農產品推銷出去,僅此一端,相信他應該有帶動縣政工作走上正軌信心,也胸有成竹,如何促成屏東縣的全面發展。
推出縣政推動白皮書
不過,過去縣政績效透過這一次的競爭力評比,屏東縣在十九縣市中吊車尾,過去的執政者在這方面表現,不乏固守本位,墨守成規,難有大開大闔的作為,尤其,識見不足,心態保守,最糟糕的是「眼高手低」,能力有限,則「橘逾淮而為枳」,當然雄心難展,捉襟見肘,期待有更大的揮灑,那是「阿婆生孩子,難了」。 據瞭解,潘孟安有皇皇大作的「縣政推動白皮書」,顯見,他是有備而來,但過去的相關作為,光有光鮮亮麗的計劃,到頭來卻以效果不彰,而草草收場,顯見執行與計劃落差,扞格不入,處處受挫,就是缺少強有力,足以落實計劃的執行力,大都在畫餅充饑,不切實際,天馬行空,只在依樣畫胡蘆,只做表面,最後,或不了了之,或敷衍了事,因此,人們的期待,新任縣長能正視問題,也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四年任期轉瞬即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