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應檢討縣府相關官員的能力,有所不足,乃至因應偏差,只知粉飾門面,仍有不學無術,難膺大任,輔助縣政推行,一旦有敷衍了事,無法勝任者,應趁早更換,用人唯才,自然更應用人不疑,充分授權,漢高祖劉邦之所以取得天下,並非他有多大本事,而是重用張良運籌帷幄,居中策略,後有蕭何後應,全力支援,使爭戰無後顧之憂,前則有韓信百萬大軍,指揮若定,攻無不克,克無不爭,稱帝後固然獨尊,稱孤道寡,但對取得政權把功勞推給上述三人,前車之鑑,正如唐太宗所言「以史為鏡可知更迭,以人為鏡可知得失」,在在都是殷鑑。
連續兩年毫無進步
這次各縣市競爭力評比,台灣地區有廿一縣市(含所謂的六都),但列入調查只有十九縣市,排除的三個縣市都是離島縣份,如連江、金門、澎湖,因為這三縣績效數據不全,偏處島外,難以彙整而未列入,卻在十九個縣市評比中,屏東縣以十八名作收,領先的是台北、桃園市居第一、二名,屏東縣在最近二年,去年是十八名,今年也是十八,毫無進步,實在不長進。 而比較之下,偏處東陲的台東縣表現突出,在沒有五都評比中,僅以縣市比較去年是第二,今年第四,異軍突起,而蕞爾「小市」的嘉義市則在包括六都在內居第三名,但在十三縣市,也是排除六都則躍居第一,表現亮眼,屏東縣相對遜色,很難看。 其中值得一提是台東縣,在九大構面評比中,在治安一項中更高居全國第一,公共安全與消防也是全國第一,人家嘉義市則在醫療衛生中,奪得全國第二,十三縣市第一。
經濟與就業要動起來
比較首善地區的台北,在評比中,在六都中第一,全國排名也第一,果然首都盛名,不是浪得虛名,但這份殊榮可不是「好大喜功」,好出風頭的柯P的功勞,他不過是「前人種樹,後人納涼」罷了,台北市取得六都和全國雙料第一,主要在經濟與就業、教育與文化奪得先機,也在醫療衛生、公共安全與消防、治安,乃至地方財政、社會福利等項領先全國,屏東縣一比就被比下去,不僅不能和台北、新竹市、嘉義市、台東縣比較,比較其他縣市,也沒得比,如社會福利即為其一,難望其他縣市之項背,地方財政勉強守住中段班位置,但在醫療、衛生、生活品質、公共安全與消防、教育與文化,乃至經濟與就業都落在後段班。 一般看法是,諸如教育與文化這是一個悠閒人民教育水準是否提高,文化水平是否有提昇的主流項目,而經濟就業更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地方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關的切身問題,而屏東縣卻表現得很差勁,也是缺乏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更是廿年來在綠色執政後,造成人口外流,人口從二十年前九十二萬人不增反減,廿年來的歲月折騰,竟然如今落後到現八十五萬人,有謂「屏東居大不易」,並非誇大,是屏東人心目中的「痛」。
心中有人民就對了
操作這次縣市總體競爭力評比的媒體,在公佈網查結果名次後,他開宗明義便指出,全球化浪潮撲面而來,為城市發展帶來衝擊,提供新的機會,縣市長做為城市治理的執行者,不僅要厚實競爭力,更要挑戰國際化目標,避免被邊緣化。從評比結果中,證明這一段話,擲地有聲,也一針見血。 也就是說,競爭力評比的高下之分,反映縣市長的執政績效的好與壞,這是一+一等於二的問題,競爭力低,被比下去,因而被邊緣化,「差勁的縣市長」罵名,應運而生,在這種情形下,吊車尾的屏東縣已不容蹉跎、虛應故事,人民都在看,也在等待下一回的評比,等著在看新縣長是否已在戮力而為,迎頭趕上。●影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