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遠見雜誌玩了好多年 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評比,也就是每年都會泡製好幾位「五星市長」,而玩得不亦樂乎,今年公佈這家月刊「自導自演」的評比成績,有六位縣市長獲五星,陳菊與賴清德想當然耳的再度蟬聯「五星市長」殊榮,對這項年年都在辦的星級評比,我們以為獲五星的縣市長不必太高興,未獲五星,乃至只得最低三星的,也不必太難過,因為,從一家雜誌自拉自唱的評比,就像在辦「家家酒」似的,不必太認真,也沒什麼好去計較。
廿一縣市沒有遺珠
尤其,今年遠見迫不及待的就公佈他自家人公佈的評比成績,多少予人急就章,有些草率感受,因為,在接受評比的廿一縣市中,全都有如被「趕著鴨子上架」,每一個縣市無所謂自主性,都被掃入他們評比名單,沒有遺珠,個個都得接受雜誌社的評比行列,甚而不少縣市才新當選上任都不到半年。
由於一些「五星獎」的「常客」,經常拿這個「五星市長」的桂冠,當成他們施政成果,因此,在選舉時便被拿來宣傳,吹噓一番,成為競選或爭取連任的文宣,因此,獲「五星市長」的縣市長,對連年舉辦的星級施政評比,都以「與有榮焉」看待,對雜誌社而言,更可藉這個評比機會打知名度,也從「置入性廣告」中獲取好處,稱得上「名利雙收」。
人們常習以為常的是「自三代以來無不有好名者」,有了五星這個桂冠,則借風扯蓬,何樂而不為,即使只得四星以下,三星最低獎的縣市長,明知五星難得,但礙於「名份」,面子悠關,也只好硬著頭皮參加了,就算「陪榜」,也可以接受。
置入性行銷
遠見對年年舉辦各縣市長施政結果的評比,過去外界均以「好事傳千里,送佛送到天」心態看待,大都持正面態度,但一年辦一次,從不間斷,才引起外界好奇,才恍然大悟,原來一邊辦評比,卻一邊向縣市長收取「置入性行銷」的廣告收入,當然,雜誌社以特別企劃美其名,這種事,有名又有利,早在幾年前「很角色」就披露,也做了批評。
對辦理星級縣市長施政評比,理當從正面看待,因為,以遠見這些年的努力,是值得肯定,內容翔實,報導水準頗高,在國內刊物如過江之鯽中,允稱箇中翹楚。
問題是,既然要舉辦縣市長一年一度的施政滿意度評比,對其五星、四星等的創舉,可確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做法,但今年的評比,顯然草率,在廿一個縣市長列名評比中超過一半縣市長才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當選,走馬上任都不到五個月,新任縣市長才上任,正在摸索瞭解中,又如何能做出政績。
五星縣市長是「老面孔」
在獲得最高五星的五位縣市長中,陳菊、賴清德是「老面孔」,傅 萁、黃健庭也是一再蟬聯「五星」人選,新任縣長中唯一的五星獎是金門陳福海,從這個結果,剛上任不到半年的各縣市長全是新人,未能躋身「五星行列」,那是不足為奇。
雖然,在評比中都以類似民調的電話訪問為主,對新任縣市長就處於不利,因為,接受訪問的民眾對新人上任都搞不清狀況,又如何在政績表現上「說三道四」,寧非強人所難,當然,如台北市柯P的情形則迥於常態,鎮日價響打「弊」,清算前朝,每天在媒體搶鏡頭,搏版面,那副「嘴臉」,台北市民可一清二楚,但談到政績如何,恐怕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民調後給他「四星半」對這種市長已是給足了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