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屏東居大不易,有他的主客觀因素,廿年黃樑夢醒,才發現九十萬的人口只剩下八十四萬人,從千分之三出生率計算,扣去死亡人口,正常的推理,別說維持九十萬,至少逼近百萬人才是,但現實情況是二十多年人口不增反減,這個道理應該好好加以檢討,綠色執政的責任,首當其衝,推也推不了,硬拗都不成,沒錯,高雄人口也減少了,數字會說話,較早之前遠見公佈的六都人口,原來是第二大都(以人口多少論)的高雄市,卻留不住人,快被第三大都的台中市超越了,但「高雄易居」的口號卻在市面上宣揚,這是建商在玩的推銷手法,難免也有官員跟著在「唱和」,對屏東人口而言,當然也可由建商促銷「屏東易居」,但實在不容易,建築界在屏東打拼,困難度高,總不能叫他們「睜著眼睛說瞎話」吧。
觀光勝地設施簡陋
最近,一年吸引七百萬人觀光的墾丁,在地方政府引以為傲,三句不離「墾丁好」中,很見笑,居然「如廁有問題」,觀光客為上廁所小解一番,竟碰上難題,面對「一廁難求」無不叫苦連天,一個國際級觀光勝地,卻連廁所這種事都解決不了,如何吸引更多外國觀光客,觀光縣的美名,卻是「金玉其表,敗絮其中」,這個責任不全是地方政府的事,國家公園管理處責任最大,該打九個大板。
墾丁貓鼻頭是遊客必走之地,但老舊簡陋的攤販中心說好重建,但原來答應配合的當地鎮政府,卻「半夜吃西瓜反症」,對二千萬配合款拒不接受,工程因此擱下,不是錢的問題,因為二千萬可從租金中按年扣回墊還,據說是有人不爽墾管處長,是「因私嫁公」,看了這種事都發生,怎不叫人對屏東發展觀光搖頭三嘆,憂心忡忡!
屏東溪底公園雜草叢生
而已被列為國定古蹟的高屏溪百年「鐵路橋樑」,經高屏二地縣市政府分頭整建後,在高雄那一端,鐵橋維護完好如昔,橋下溪地公園經過規劃後已整建為一處新的溪床遊憩區,假日遊客絡繹不絕,反觀屏東縣這一端,唯一的火車廂已破壞了,鐵橋也幾乎在缺乏維護下,形成「柔腸寸斷」,不堪目睹,原來的溪底公園,早就雜草叢生,不成樣。
光是一個高屏鐵橋下的風光,便出現「高屏兩樣情」,高雄市給觀光遊客留下美好的記憶,人們流連忘返,屏東縣則不聞不問,遊客的印象是「不堪話說當年」,惡評如潮。
從墾丁「廁所一處難求」,到高屏鐵橋的兩樣「風光」,反映了屏東縣的不長進,不積極,僅此一端,概見其他,二十年綠色執政如何,一葉落可知秋了。
新的縣府執政才半年,當然不能對他們有更苛刻的要求與看待,但大凡一個留不住人居住下來的,不外乎工商發展落後,謀職困難,生活不易,當年「長安居大不易」套在當下大屏東不妥適,但仍可反映一個事實,那就是物價高漲,如長安因政治動亂,大米飛漲,造成「長安居大不易」,眼前屏東米價低廉,物價平穩,問題在經濟發展不前,謀職困難,導致人口外流則是不爭事實。
六十五歲老人不值錢
當下有不少縣市對出生率祭出獎勵手法,兩胎有補助,甚至連到讀小學都補助,屏東縣顯然出手不大,過去的主政者似乎對社會福利工作興趣缺缺,對改善失業問題毫無作為,因此,年輕人為了謀出路,只好北上,而留在外縣市求學的學子更在畢業後,留在當地,離鄉背景,「屏東居不大易」的問題因此呈現了。
九十萬人口是一個關卡,二十年來綠色執政的一個不進反退,難以突破的「夢魘」,這個造成屏東居不易的困境,有待新的執政團隊突破,而近來更傳出屏東人出走,相中了高雄福利好,老人假牙免費、搭公車免費、健保免負擔、敬老金也多過屏東人,最起碼的六十五歲老人們「高雄易居」當一回事,屏東一比便比下去,確實值得縣府新團隊檢討。●林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