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75期 | 2015-05-24 07:30:20

16版  十多年來「府會一家親」  劃下句點

      現任議長周典論被民進黨拱上寶座  次級團體成立意謂議會不再是一言堂    

 

     

   因此,十五位議員組成的「大屏東聯盟」的產生,正當性十足,在多元聲音,不容「一言堂」的操弄,造成民意監督機制的自我「宮刑」,正是縣民的期待,這十多年來「府會一家親」的操弄,已大大降低了作為問政品質提昇,為民喉舌已淪為「口號」,府會制衡已形同末路,消失已久。
    
  未來府會關係待觀察

   從程清水主持議會中,府會哥倆好,早就成為縣民心目中的一個奇異怪哉特殊現象,如今,周典論重作馮婦再接手議長,他雖是如假包換的國民黨籍,但他這次高票當選,卻是拜民進黨的力挺,這才逼退了原來各方條件俱佳的郭再添,一個國民黨籍的議長是在反對黨主席南下「拍板定案」由綠營定調支持當選,而現在主持縣政的縣長潘孟安正是民進黨籍。
    這種發生在屏東縣藍綠合作聯手把周典論捧上了議長寶座,未來期待這個跨越藍綠的議會又如何發揮監督,制衡機制,那可是很難想像,恐怕也是「老阿婆生孩子,難了」。
   當年周典論當了議長後,即由國民黨提名投入當年屏東縣長選舉,他的對手是民進黨爭取連任的曹啟鴻,曹的施政表現平平,但周典論的挑戰條件卻不足,這是曹之所以能在平平之政績中輕易擊敗周而當選連任,用膝蓋想都有答案。國民黨老是犯了同樣的錯誤,回顧十多年來,都是在縣長提名人選中打出B咖,給自家人出去充當「炮灰」,地方政權那是如職棒中全壘打「已回不了」,有去無回。

    周典論被投桃報李

   而周典論落選後,卻能在短時間沉澱後東山再起。稍後,他被暴出一個勁暴消息是,在民進黨縣長黨內初選中,被地方黨部查出他介入對手的初選,為潘孟安爭取提名全力支持,由前主委張雅屏報中央「開除黨籍」,但後來在某有力人士斡旋下,希望周在簡太郎競選縣長時力挺,以「將功贖罪」,改以停權二年處分,但恢復黨籍的周典論在去年屏東縣長選舉中又「唱的是那齣戲」,大概是他知、天知、簡太郎也該知道吧。
   所謂「投之以李桃,報之以瓊瑤」,因此,潘孟安黨選縣長後由他策動民進黨支持周典論當選議長,也算是投挑李報,但究竟是回報周在縣長選舉中的支持?或是在黨內提名中的支持,那是一筆糊塗帳,不足為外人道。
   「大屏東聯盟」的成立,當然具有高度政治意涵,那是無庸置疑的,但不管是議會自家人的「舊帳新算」也好,是志在發揮對縣府的制衡也罷,都可以,問題在,由十五人組成的聯盟,絕對是一個影響力很大的組合,從問政到查縣府預算,不再如過去的打馬虎眼,什麼都好說,尤其每位議員從縣府分配的地方建設補助,都是過去被認為「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為縣民所詬病,即從縣府那一廂獲得補助款,但那是師出有名,應該拿得名正言順,否則「不拿白不拿」,才是白痴,因此,今後對議事進行,是質詢也好,預算審查也好,一切按步來,字斟句酌,議員們成天說的比唱的好聽的為民喉舌,看緊人民荷包,便可為他們大大建立了好名聲,值得期待。

   質詢宜對事不對人

   而以十五人集體操作的監督制衡,未來既使有人在議會出現所謂「內場贏三分」,私下與縣府互通有無,絕對會收到嚇阻作用,雖說,屏東地方媒體在發揮第四權力量,微不足道,是否因縣府手中有「政令宣傳」,隨時派發一萬、五千廣告費,在「有奶必是娘」的牽動下,爆料效應可能受嚇阻,但不公不義的事,應該會有偏不信邪的媒體,聯盟成員不必擔心「公理換不回」,縣民的期待殷切,千萬不要漏氣。
   當然,地方的期待是,對事而不是對人,這是一個大前提,不可超越才好。●盧慧

⇧回模組首頁
⇦05-24 很角色週報175期
⇨05-10 很角色週報1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