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66期 | 2014-12-29 03:50:53

12版  觀察政治風向球  檢方縱放氣爆元凶

      李謀偉被提起公訴  反成替罪羔羊  官員及相關單位該負責任闕如

 

          檢方偵辦高雄氣爆告一段落,但是整個過程卻充滿民粹式的自我限制,以至於氣爆元凶並沒有隨著司法而揭發。
表面上,高雄檢察署將李長榮化工董事長李謀偉都提起公訴,好像正義得到伸張。但是從氣爆發生的真正原因來看,李謀偉簡直是替罪羔羊;而追查官員的責任,卻拿二十年前的往事開刀,予以外界觀感,就是活生生觀察政治風向球的結果。

   七項調查鉅細靡遺

    其實高雄檢察署偵辦程度幾乎到鉅細靡遺的地步,針對官員廢弛職務的查證,檢方詳細解釋其中原因,竟然分成區域淨空及交通管制、未即刻疏散區域淨空致大量人員死傷、未及時強制切斷管線輸氣、被告怠慢延宕至無法及時辨識氣體、未即時開設災害應變中心、未有勞工局人員前往氣爆現場檢測、陳菊在氣爆前未到現場指揮,一共七項調查,可以說是相當完整,結果不起訴的解釋,比法辦十二位廠商官員還詳細。
    根據檢方的簽結理由,認為『高雄市政府其他公務員於當天之處理,雖因故遲未能發現丙烯洩漏,但多位一級局處主管及承辦人均已盡職到場處理,試圖阻止災難發生,並因此有7位警消死亡,33位市府公務員受傷,查無任何人有故意廢弛職務之情事』。
   至於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當天在現場無法知悉福聚公司管線,檢方也代為解釋,『係因為公共管線圖資配合高雄縣市合併,委請坤眾公司整合,由於座標系統不同,導致漏未將「福聚公司」之管線歸類於「八大管線分類圖層」所致』。

市府橫向連繫不足無責任

    至於工務局、捷運局各有關局處間橫向業務聯繫不足,因而未能即時查悉洩漏丙烯管線,因此喪失防止氣爆嚴重災害之可能機會之一,檢方認為『自應由權責機關檢討改進』。
    檢方不起訴理由體貼、細心,可說是洋洋大觀,但是難釋群疑,因為,根據議會高雄氣爆專案調查小組的會議紀錄顯示,工務局官員曾經以ipad向消防局長陳虹龍說明管線圖,結果陳虹龍看到兩條粗線,漏看一條細線,所以才是未及時切斷管線輸氣的主要原因,但是檢方何以疏漏?
   至於災害應變中心的開設時間,在高雄氣爆事件後引起討論,不過,高雄市政府曾經委外由大學教授訂定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手冊,其中明顯訂出石化災害發生時,或者不明氣體出現,應該成立災害應變中心的作業程序,結果在偵辦高雄氣爆,檢方認為災害中心『要以一定程度之傷亡或失蹤為開設要件』,甚至,即使消防局長陳虹龍曾經要欣高瓦斯公司、中油公司人員到場查明名氣體,顯然已經知道名氣體屬於石化業產品,石化管線出了問題,因此,依照大學教授制定的標準作業流程,消防局或市府經發局早應開設災害應變中心,但是事實上卻沒有,檢方簽結報告何以隻字未提?

二十年前的舊帳算得很清楚

   至於檢方認為在洩漏氣體種類、洩漏點及『洩漏源頭』的原因查明前,『開設應變中心無益於災害發生之防止』,如果檢方的看法正確,以後包括颱風在內的災害,都不必事先開設災害應變中心,因為即使開設也『無益於災害發生之防止』。
   但是檢方卻對高雄市政府二十年前的舊帳算得一清二楚,包括現任養工處長趙建喬在內的三名官員被起訴,但是趙建喬表示,已向檢方說明清楚,仍然被起訴,他說,只有再向法官說明清楚。
 

⇧回模組首頁
⇦12-29 很角色週報166期
⇨12-29 很角色週報1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