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三立電視台為高雄市長陳菊受困於氣爆災害,面對卅二條寶貴市民生命葬送,舉步維艱中,適時「送暖」後,以製造所謂「星星市長」名利雙收的遠見雜誌,也在隨後送上了他們的「關懷」,這家已為陳菊打造了連續多年「五星市長」,對陳菊的連任塑造了有利條件,但這家刊物仍然在陳菊面臨各方圍剿中「錦上添花」,以三個版面讓陳菊有話好說,想當然耳,一方做球,另一方接球,陳菊又多了一個片面辯白的好平台。
手下官員下台替她「承擔」
在三立電視台的那次「專訪」中,讓陳菊面對氣爆這個高雄有史以來最大的「人禍災害」,說出了一切都由她「承擔」的空話,所謂「承擔」,其實,是由手下官員下台替她「承擔」,市長大人什麼都不必「承擔」。
而這家一向傾綠的電視台專訪陳菊的畫面上,更「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天」,打出了陳菊受訪神情沉重而「淚崩」,其實,那是「畫虎不成反類犬」,馬屁拍到了馬腳,因為,陳菊並沒有掉出一滴眼淚,是沉重,但沒有「淚崩」。
隨後向陳菊「送暖」的遠見則以獨家專訪為名,其實,說是獨家,根本在自吹自擂,之前,三立便給陳菊「送暖」走在前頭,掠美於前,不過,據瞭解,陳菊在受困於氣爆中,倍受各方責難,政敵圍剿,讓她有「取暖」的同路人,自不在話下,其中傾綠媒體、名嘴們,更多的是,不時幫她美言塗粉抹脂,不絕於途,但不管如何,遠見沒有色彩,只是一份既要出名,也要獲利的媒體,此時此刻,在陳菊深陷氣爆「風暴」中送暖,也稱得上來得是時候,不必多費思量,陳菊當然很「感心」。
遠見的「獨家」專訪中,採取問答方式,提出問題由陳菊回答,等於是一方做球,由另一方接球,因為,提出的問題都是正面,陳菊答起來,自然順口拈來,相當順暢,這個以獨家專訪陳菊談大氣爆後的重建與未來,看了題目便知道遠見所為何來,分明是提供平台,讓陳菊有充分為氣爆災害替自己說好話的機會,這迥然於新聞報導,也不同於媒體的內幕分析,更非時事評論,以「政令宣導」,甚至專題廣告也無不可。
氣爆衝擊她從政生涯
一開始登場,陳菊便「老調重彈」,說什麼高雄不安全,她從政四十年來的努力就沒有意義,在之前,她在議會便脫口而出,高雄氣爆對她的半生從政衝擊最大,都是徒托空言,不切實際的高調,只不過,這次在遠見的專訪中用了不同台詞,但畢竟是在要「承擔」中卻不必「承擔」,都是在「打邊球」,說了等於沒說。
如果要對陳菊的空話連篇找漏洞,俯拾皆是,譬如她說高雄不安全,對她四十年從政沒有意義,那麼且問,氣爆發生了,卅二名市民生命白白葬送,外加三百多人重輕傷,此外,包括三多路在內的好幾條重要道路毀壞得面目皆非,如戰後破壞,迄今難以恢復,災民仍然飽受煎熬,這不是代表高雄已不安全了,什麼才是安全。
鐵一般的事實擺在眼前,高雄的的確確是一個「不安全的城市」,陳菊既然面對遠見專訪中給她有「一廂情願」的談話機會,不是說了高雄不安全,對從政四十年的她沒有意義,一個十足不安全的高雄,既然已沒有意義,則這個「沒有意義」代表什麼意思,是心灰意冷,難以為繼?是時候了該下台,告別政治生涯?可是,正如陳菊在滿口要「承擔」,卻完全不去「承擔」說的「已沒意義」,不正又是「沒有意義」中做天馬行空,空話一堆演出罷了,在要承擔卻不承擔,又在「沒有意義」卻還是「沒有意義」,只有上一句,沒有下一句,下回如何分解?答案是「沒解」,是「空口說白話」。
「政治語言」不必當真
因為,終其眼前,陳菊正在全力爭取連任,為市長三連霸,步上台中胡志強成為「在位最久市長」的目標,埋頭苦幹,看了陳菊說了一堆廢話後,人們可以醒醒了,不必期待「承擔」,也不用去計較什麼「沒有意義」,套一句市議會議長許崑源的說法,就是「政治語言」,聽聽即可,不必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