餿水油混充食用油牟取暴利事件,已延燒全台,也燒到了國外,台灣這個「美食之島」的聲譽,大受重挫,政府雖由江揆出面滅火,提出「治亂世用重典」處罰的嚴厲措施,但基層的看法仍然在存疑,因為,違法業者是「狡兔有三窟」,依舊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阻絕廢油泛濫,困難重重。
高雄市一位合法廢油回收處理業者向本報反映,廢油混充食油事件歷經一個多月的發展,政府主管當局僅把取締目標對準有照業者,不惜「斷水斷電」,採取強烈而斧底抽薪的做法,但存在於各角落的「無照業者」,因為他們都潛匿在暗處,繼續廢油變食油的違法勾當,反而成為取締「死角」,形成劣幣驅逐良幣,廢油混充食油問題仍然存 在,不勝其取締。
有照業者遭取締
有照業者的不滿是,他們都是依法納稅的合法業者,主管單位的取締目標,全部都著重在合法有照業者身上,對無照而違法業者取締不力,又不勝其取締下,廢油問題非但無法全面阻止發生,問題依舊存在,這已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欲理還亂的現象,結果是,對有照業者是不公平,反而造就了無照業者的更加猖狂。
他們指出,相信無照的所謂「地下業者」光是在高雄地區至少有一、二十家,而遍及全台灣的違法業者大約超過百 家,形勢險惡。
某不願透露身份的合法業者認為,照政府目前對餿水油的取締做法,由於有照業者廠址公開,一查便知,取締工作輕而易取,但對潛匿在各個角落的違法業者,則因查尋困難,如非接獲確切的檢舉,只能「睜眼閉眼」
輕輕放過,形成「捉有照放無照」的本末倒置的「放縱」,為此,在政府雷厲風行的取締下,有照業者大都難逃重罰,面臨因斷水斷電,廠房被迫停擺,業者難以為繼困境。
再重的處罰修法於事無補
放縱了無照業者的結果是,餿水油問題還是存在,只是由檯面上轉入檯面下罷了,因此,政府再重的處罰修法,根本於事無補。
這些業者認為,以食品安全最為重的義美食品公司提出提高認證規格,加強食品工廠在食油的嚴格措施,都是很好的意見,但基層業者卻認為,對大型食品廠當然有正面作用,但對深藏在各個角落的無照業者則毫無用處,所有的認證的嚴格措施,地下無照業者根本不在乎,也派下上用場。
他們更指出這次餿水油事件之所以燒起的源頭是屏東一家地下無照業者,從各地回收廢油後在竹田一處偏僻的田間的鐵皮屋內,進行違法製造混充食油事件,這個點火,便是由無照業者為開端,而造成這家違法業者在長達五年來的違法製造混充食油勾當,卻是因為當地的屏東縣政府「縱容」造成,據指出,這家違法工廠因為長期以來以回收廢油製造食用油,經常排放污染,製造臭不堪聞的異味,當地居民在忍無可忍下向屏東縣府相關單位舉發,五年來先後五度檢舉,縣府官員則都是虛晃一招混充了事,並未正視,未依法採取具體的取締行動。
老農蒐證越界檢舉
最後,是由一位老農扮演了「私家偵探」角色,他自掏腰包購置先進各種器材,在夜深人靜時埋伏查探虛實,在他「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根源的鍥而不拾的精神下,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讓他掌握了以廢油混充食油的具體事證,他深知當地政府,也就是屏東縣政府官員的不作為,更擔心有「官商勾結可能,於是,他隻身到台中警局檢舉,抖出所有驚人的犯罪事證,這才由台中警方向高雄地檢署報告,在檢警聯手出擊下,一舉揭發了這件轟動全國,且又是駭人聽聞的餿水油事件。
而由屏東一位小型違法無照工廠被揭發出來的餿水油事件,意外的禍延全國各大小知名的食品工廠,一把火燒出了滿天火焰,而這一事件居然由一位老農隻手舉發,屏東縣府官員顯然都在夢睡中被驚醒,羞於面對的屏縣長曹啟鴻在「神隱」了六天後,才在各方的交相指責下被迫露面,坦承屏東縣府的怠忽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