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55期 | 2014-08-11 02:41:23

10版   天佑高雄  半夜氣爆降低死傷人數 

        只要提早一小時 鬧區人潮洶湧  後果將難以想像  市府錯失黃金三小時難辭其咎

 

 

         如果那一個晚上「驚爆高雄」不幸的提早一個小時引爆,可能造成的死傷不是三十人,而是更多,有可能造成千人甚而萬人的不幸事件,因為,發生在深夜近十二時許,正是市民從一心路、三多路等多條市區熙來攘往中「曲終人散」都打道回家,而提早一小時的晚上十時正是人潮洶湧,途為之塞,晚一個小時避免了更重大傷害,但面對四分之一個高雄市區遭氣爆摧殘,造成三十條人命喪生,二百多人重輕傷,更是人們不忍見,造成這麼重大災害是一百多年頭一遭,挺綠媒體強烈主張有人應為這一事件負責,沒錯,只要究責,刑事責任也好,民事賠償責任也罷,都要追根究柢,當然,也該一併讓有權的政治人物負起「政治責任」。


   經過追查禍首,進一步瞭解事件發生的始末,真相大致已攤開了,追究責任之餘,善後工作,以及如何檢討,避免再重蹈覆轍,更是第一要務。

 高雄市區地下成地雷區

    經過那一晚的連環爆後,災區已千瘡百孔,這才暴露高雄市超過七十多萬市民住在「地雷區」,過去,市府一直在做行銷工作,美化市政績效,一個現代化水岸都市被包裝得美輪美奐,一場突如其來的驚人爆炸,才被揭開高雄市被美化的市容地下,早就佈滿盤根錯結的各種管線,這都是市民不知道的「秘密」,三十條寶貴人命才喚醒市民,原來高雄市是「金玉其表,敗絮其中」。
    災後高雄市長陳菊認為經濟部要負責,因為地下化學管線錯綜複雜,甚而老舊維護都付諸厥如,是經濟部應監督而未監督,該整頓而未整頓,但她話只說對了一半,另一半造成這次爆炸事件死傷慘重的直接原因是,晚間八時都已發現即將出大事的明顯跡象,但高雄市政府對到處出現的濃重瓦斯氣味四佈,束手無策,三個多小時後完全「沒轍」,自己不成,卻又慢條斯理,隔了一個多小時才通知專業單位的環保署南區毒物災害應變隊趕到現場,因時間延誤未能及早辨識出氣體成分時,不幸的「驚爆高雄」已發生,其間差了五分鐘,但大禍已鑄成。

  百年來最大氣爆慘案

   如果,市府相關人員有工安應變「SOP」的起碼認知,及早因應,提早辨出外洩毒氣成分,確知事態嚴重,立即下令疏散,進一步管制交通,大概在最短時間內可避免更大死傷,使市民生命獲得適切保護,可惜,從那個晚上卻出現「要命」的失誤,坐視「黃金時間」流失,終於拖延三小時的因應變不足,在十一時五十分後連環爆,鑄成百年來最大氣爆慘酷的大工安事件。
   經濟部未能做好廠商管線的維護監督工作,應擔負「怠責」的責任,但高雄市政府的專業不足、應變遲頓,未能當機立斷強烈疏散、淨空危險地區,致在引爆造成三十人死亡以及近三百人重輕傷,責任誰負?高雄市府是第一個應坦然面對的單位。
   固然,及時疏散對引爆後造成的道路破壞,市民財產損失是無可避免,但至少可為保住更多市民生命安全,則輕重緩急,在「兩權之間取其輕」便可一目了然了。


   專業不足釀成悲劇

   我們不能批評市府官員顢頇無能,那太超過,但工安維護,最起碼的災害應變「SOP」,
   卻在這次事件中反映市府官員的專業不足,那是叫人難以認同,消防人員在緊急趕到現場,他們對氣體認知不足,只能以噴水霧稀釋,這是不能對消防兄弟有所苛求,從晚間八時到近十時,所能做的是噴水、待命監視以待,等到主管單位的勞工局、環保局人員來了後,這二個單位既然是業務主管,總該有起碼專業素養吧,但很抱歉,在現場那些主管官員折騰了一個多小時,仍然摸索不出所以然,還是狀況外,最後才慢條斯理中想到更專業的環保署南區毒物隊,但已過了快二小時,保命時間就這樣在「無知」,乃至「怠忽」中流逝。           
 

⇧回模組首頁
⇦08-11 很角色週報155期
⇨08-11 很角色週報1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