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最要命的連環爆前五分鐘辨別出毒氣原來是「丙烯」,但已時不我予了,如果早一點找他來,再早一點確定「禍首」是丙烯,也許可立即促成市府緊急斷然措施,疏散、管制交通,阻止人們進入,但一切都太晚了。也只有徒呼負負,也因為這個延誤,三十條人命送走了,還外帶二百多人重輕傷,真的是要人命的寶貴時間白白流失。
陳菊坐鎮五權國小指揮救災,以她的身體狀況,負荷之沉重,不難理解,尤其,時值深夜,更得熬夜從公,辛苦難熬,市長難為,更讓外界肯定她的表現,她居中指揮若定,提出一切以救災、安置為前提的重點工作,也頗能面對問題,但災害已發生,對可能命懸旦夕、困在災場中市民、救災人員,當然是一切以救人為重。
高雄救災出現專業死角
不過,既然有特定媒體迫不及待提出有人該為此不幸事件負責,如果真的要錙銖必究,鉅細靡遺都要追查個是非分明,在眼前固然一切以救災為重,究責是下一步。
為此,未能防患於未然,甚而做未雨稠繆的工作,實在有太多的問題了,一一攤開來後,都是很難被檢驗,某家 媒體以「延宕的三小時,高雄救災的專業死角為題,透過該報社論評論這次災變,拜讀之下,頗為中肯。
因為,那個晚上住在災區乃至周圍的市民,從當晚目擊此起彼落的連環爆,炸裂的爆炸聲,烈焰沖天,房子搖撼,濃重的氣體瀰漫四處,當時,多少市民有如陷進人間煉獄,在驚心膽跳的茫然中,不知何處是落腳處,在驚魂甫定後,已是夜深卻沒人能安然入睡,大家都過了一個難熬的夜晚,人人有世界末日的感受,稍後,才獲悉已有多位市民死傷,電視上傳出的死傷人數一直往上增加,一場百年來未曾發生的重大工安災害「驚爆高雄」,在二百多萬市民心中烙下了慘痛記憶。
災後已過了多天,禍首是誰已查出,但死傷已造成,大家知道七十二萬市民住在地下滿佈化學管線的危險地區,有四分之一的高雄人如處「地雷」地帶,如何不叫人心生忐忑,在不安中過日子。
市府束手無策
而市民們又猛然回頭看了這次氣爆事件,從一心路、二聖路、三多路、瑞隆路以及凱旋路的居民在那晚八時便聞到濃重臭味,紛紛打電話一一九求救,但從晚間八時到驚爆發生,長達三個小時,市府相關人員始終無法研判問題出那裡,也因此無法提出有效控制事件發生的措施,就這樣,在市府人員應作為而無作為下,造成這次事件發生,而市府只能雙手一攤,束手無策,這是多麼叫人觸目驚心,叫人難過,也無法接受的。
市府環保局官員在事件後指李長榮化工是禍首,理由是管線輸送異常,且有丙烯排出紀錄,但「事後諸葛」已於事無補,但工業管線惹禍早在那八時市民聞到臭味時便確定,已知道的是不管是瓦斯、丙烯或乙烯,有五公司在列管名單,則市府包括環保局、勞工局都未找到源頭,馬上下令立即關掉閥門,已任毒氣流動,終致沿下水道亂竄而造成連環爆。
雖然,在那個要命三小時中還未找出是什麼成分的毒氣,而欣高瓦斯已在十一時多便公佈他們沒有瓦斯管不正常問題,則還有四家,但這不是問題,如在當時八時對到處出現的氣體外洩,緊急措施,把五家有地下管線公司統統關掉門閥,雖說有「亂槍打鳥」,但五家關了,只要有一家關對了,災害即可避免,縱使有餘氣,不能完全避免災害發生,但災情降低,使死傷人數大幅減少,乃至減輕其他災害是可辦到的。
刑責、民事責任跑不了
因此,市府的責任是扯不開的,不是怠忽,也是因缺專業認知,又未當機立斷做斷然防範,造成嚴重災害,三十位市民喪失生命,二百多人受傷以官員一念之差看待,也許稍嫌不足,但責任問題,坐令三小時的流失,仍然是災害造成的主要因素。
那麼,誰該負責任,經濟部是免不了,但不是造成慘重災害主因,未能有效防範,高雄市政府的責任似乎較重,那麼,刑責、民事責任,禍首跑不了,但行政責任,乃至更高一層的政治責任如何,大概也可看出箇中端倪了。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