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府及其支持者的反彈,把刪減預算的重點,完全放在老人,基層人員支出福利中,這種操作所為何來,三歲小孩都看出市府在玩什麼把戲。 市府雖然以經費支出需求孔急,對市議會五十七億元的刪減,相當不滿,但他們的算計,把所有攻防操作完全擺在老人及基層福利支出上,針對性太明顯,這種選舉操作手法反而予人話柄,而予對手有反擊的機會。
市府打如意算盤
所以說,市府在這場十七億預算被刪減的爭議風波中,完全搞錯了方向,市府不是在強調,因為不少法定支出增加,如新年度屬於中央法令的社會救助修法,降低中低收入補助門檻,乃至八大津貼調整與回饋 金增加了十六億元,再加公車處民營化增加支出六億元,此外,年底三合一選舉支出增加三億元,還有教育人員退撫金也增加十一億元,這些增加的支出都反映在新年度預算中,因此,這些增加支出實際上的新年度預算非但是縮減而不是增加。
面對市府提出理由堂皇的支出增加,市府其實針對議會刪減五十七億元,造成市府正常運作困難,有的是大作「翻案文章」的理由,但市府太會算計了, 卻捨上述正當性的理由卻轉而在老人與基層福利支出上著墨,可能當初打的如意算盤是,抬出老人福利,乃至基層人員福利支出,乃一石二鳥之計,一來可藉老八仙與基層人員的反彈,加壓力於議會身上,迫使市議會的刪減是「刪得無理」,胡亂刪減,二來可藉此在年底選舉中做 為反制對手選舉操作,但市府這個如意算盤可敲錯了,根本就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因為,面對許崑源的公開辯論挑戰,拿老人裝假牙與基層人員福利上檯面做為制衡議會的理由,輕易會被看破手腳,市府的罩門因此盡現,這場公開辯論不辯也罷,只好以「溝通求共識」自找台階下。
為人民看緊荷包
平心而論,市議會這次刪減市府預算,理由可是堂而皇之,一 句「為人民看緊荷包」,便足以堵住市府的嘴巴,讓市府落得「欲刮人鬍子,卻得先刮自己」。
其次,審查市府預算在刪減中只要拿捏得恰到好處,市府就算不爽,也沒輒,因為,這是議會的天職,支持陳菊團隊,為市府護航的民進黨籍市議員,縱然有一千張嘴,也是難以自圓其說,難道做為民代,為「人民看緊荷包」有什麼不可以嗎?要謢航也得「照步來」。
更何況,市政府心中的「長痛」,一直是對手「眾口鑠金」,指責不斷的市府財政困境,高雄市舉債二千三百多億元,舉債全國各縣市第一,債台高築,冠絕全國,這是鐵一般事實,而這個空前最多的債務,為二百八十多萬市民每人平添八萬多元債務,更是無人可及,而市府的舉債上限是二千七百多億元,可能,既使過得了今年,又如何渡過明年,雖然,借錢為建設,情可有原,但債務高高掛,已足以證明市政團隊的生財無道,節流無方了。
過去一年來陳菊市政團隊一直在迫切的急待中央,早日通過財政劃分法修正,期望因此增加統籌分配款,同時放寬舉債上限,如此,高雄市的債務沈重問題便可讓市府鬆出一口氣。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修改財政劃分法在各縣市爭吵中,遲遲難定案,既使各縣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一致共識後,還得經立法院通過,照立法院這個立法延宕的最高民意機關的修法進度,何時才能修法通過,恐怕有得等。
面對問題菊團隊走偏門
陳菊執政團隊的財政艱辛,又面對捉襟見肘的財務困境,一再被抨擊,相信,高雄市府的財政話題、舉債最多會成為年底市長選舉的主要攻防焦點,白紙黑字,數字會說話,想迴避都難,在這種情形下,回過頭再看市議會刪減市府新年度預算五十七億元,只需把話題擺在高雄市債務太重上,就刪得有理,刪得理直氣又壯,市府到了這個地步,還說什麼,更何況市府走短線,搞「選舉操作」,想說清楚講明白都難,由此可見,市府陳菊團隊面對問題,不走正道而專搞旁門,那是在「損人又不利己」。●高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