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市議會刪除預算的爭議沸沸揚揚,引起許多關心,但對全貌不了解的好友質疑,益政感到相當憂心,選舉又到了,政黨擴大鬥爭掩蓋了理性空間。益政願意在這裡將整個刪減的項目和決定做說明。
吳益政並非國民黨籍,本次投票也並非遵從黨中央指示。益政在高雄市耕耘多年,堅持沒有加入兩大黨,為的正是在各項議題能保持獨立自主,並確保對高雄市的永續環境政策:環保文創,高雄產業轉型,帶動高雄轉型,推動這些,都必須和執政黨和最大的在野黨合作,尋求支援;有時,被看作泛藍陣營,有時又被看作泛綠,益政並不在意,市府媒體還有各大黨派,多數能了解益政的用心和誠意。
1. 預算審查早在102年底十月和十一月就應進行,相關討論也已經進行兩個月餘。因為種種因素使得審查延至103年2月中旬尚未結束,討論時間嚴重被壓縮。這既非益政所樂見,也不是憑一人之力能夠避免的。益政只能配合大會的監督,死守整個議會的議程,確保我們的理想政策被實踐;深怕追求的政策,如:文創和環保被刪除或縮減,因為這兩部份的內涵,一般議員不大了解。
2. 近來引起討論的57億,是議會針對預算部份進行的刪減,在超過1300億的預算中找出有疑慮的收入編列(約佔4.3%),亦即不容易收到或根本收不到的收入,但卻已將此有疑慮的收入列為支出的來源,此舉將埋下財政赤字的因子。預算看似平衡,但一年後決算時,赤字卻是增加。議會看到這個問題,為防止赤字增加,而進行刪減,非不顧市民福祉亂砍預算。
3. 被刪除的歲入共計四項,其中除了罰鍰收入(被刪減5億)之外,益政認為在野政黨,理由尚屬合理:
(1) 出售市有非公用土地收入55.5億元,刪減16.5億元
市府原列了55.5億的出售土地收入預算,比102年多出16.5億,明顯無法達成,因此刪減了增列的16.5億,同意39億,回到102年的預算規模,尚屬合理。
(2) 平均地權基金本金回收28億元,全數刪除
平均地權基金可簡單分為本金與盈餘,在103年歲入預算中包含了盈餘44億元,這部份議會並未反對。然而市府卻將本金中的28億元也列為103年收入,再另行借貸30億元補充平均地權基金。此舉無異於變相增加高雄市的債務,有規避舉債上限的嫌疑,顯然是不合理的做法。
(3) 南星遊艇園區土地讓售收入7.5億元,全數刪除市府在102年就曾以此編列5.6億元的歲入,結果環評並未通過,開發進度落後,開發商因此未繳納5.6億款項,但政府已列為已支出,這並非市府的不對,這樣的結果,會讓決算時增加5.6億赤字事實;興建未完成,當然開發商並未繳納這筆5.6億元款項。今年,同樣在環評尚未通過的條件下,市府再次編列歲入預算,且金額增加為7.5億元。若未實現,將會再擴大赤字。這筆預算既然有例在先,可靠程度引人疑慮。
(4) 至於罰鍰收入被刪減的5億,益政自始並未同意刪除。這項討論是在103年1月就已進行,而非和前述三項一起在103年2月討論。當時益政提出市府編列的15億收入與102年的實收相當,屬合理預算,並要求限定其用途,專用於大眾運輸發展,而不應刪減。並且,原法案在一讀,已被財政委員刪除五億。益政在二讀中,嘗試論述,尋求議會同仁的支持,能夠恢復市府十五億的編列。事實是,執政黨議員也未積極出席,當然,就無法協助論述,益政一人的努力最終還是未能翻案成功,遭刪除!但益政已附帶決議,雖然減五億,收入還是能收到五億,則必須用於大眾運輸發展。
(5). 歲出部份遭刪除的2.8億當中,除了一些減列的2.8億預算中,也包括許多了一些益政自己所推動,以及所支持的項目。益政在正式會議前表達反對包裏式的刪除內容,但當天審查時,只有刪除或反對刪除的兩項,而在野黨表達包裏表決,無法逐項討論。現場國民兩黨甲級動員,但民進黨多人未全到,原為1:1比例人數,當天兩造人數明顯落差3:2,無論益政選擇哪一邊,或離席不選,結果都會是這些預算遭刪除。在這樣明顯的情況下,益政作了一個政治決斷,已保護我們追求的政策能有翻案的機會:即和多數的一方合作,但要求國民黨承諾,同意日後,透過追加預算救回相關項目的機會,在取得同意之下,才做包裏表決。
高雄不應只是合宜居住的城市,更需建立理性公民的社會,才能在全世界城市競爭中,包含硬體和內涵上,脫穎而出,創造一個心目中理想的社會。透過此事件,各位朋友,睜亮公民的雙眼,建立公民的社會。●吳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