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文議員是高雄市議會少 數專業議員之一。
個頭嬌小卻非常認真的陳慧文,出身鳳山五甲地區,曾擔任過鳳山市民代表、兩屆高雄縣議員、一屆高雄市議員,基層服務經驗豐富、落實,平常最關心教育、婦幼、民生等議題。
陳慧文去年在高雄市議會上半會期市政總質詢,建議市府比照日本在學校推行「新食育運動」,教育我們的孩子們珍惜食物,而教育局應在五育之外,推行第六育「食育教育」,讓孩子懂得感謝食物、不再浪費,鼓勵學生多吃 當地、當季的食物,避免浪費食材,減少食物里程浪費,也顧及農民生計。讓市民印象深刻。
下半會期一開議,陳慧文議員以油電雙漲可能會造成黑心商品氾濫成災,要求衛生單位加強食品安全檢查,結果質詢完才一個禮拜,果然發生一連串的食安危機,許多市民朋友對陳慧文議員的政治敏感度大為佩服。
從糧食危機到食品安全
台灣雖是一個多雨的島國,但是山高水急、河流短促,水資源保存不易,在全世界已開發國家中,台灣水資源危機排名第十八,可見其嚴重性。水資源不足,首當其衝的威脅就是糧食不足的問題。
陳慧文指出,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2%,換句話說,有68%的糧食仰賴進口。多年來台灣農產品出口值未有明顯成長,總進口值卻逐年增加,致使貿易逆差淨額越來越大,對糧食的依存度也愈大。而這些農產品進口值快速增加,主要是來自於我國自各國進口之提升,從90年98.94億美元,至99年167.24億美元,十年之間大幅增加69.03%,農產品貿易逆差淨額越來越大,恐有礙國家糧食安全。
仰賴進口的食物,不只有國安的問題,而且也有食品安全的疑慮。陳慧文說,台灣每年進口的240萬噸黃豆,有9成是經基因改造,多半被植入抗除草劑、嘉磷塞基因,但立委林淑芬調查發現,台灣從1996年開放基改黃豆進口,竟然連一次都沒有抽驗過!陳慧文表示,光大豆一樣就讓人寢食難安了,何況還有其它數百種的農產品的食安風險。
英國刮起 「在地有機生產」風
英國雖是老牌的農業國家,但工業革命以後的百年間,農地廢耕情況嚴重,糧食也是需大量仰賴進口。尤其蔬菜大都靠歐陸國家及亞洲各國進口,但英國民眾也是擔心進口食物含有農藥、重金屬等污染。
陳慧文說,在英國一個小鎮,有一位帕姆.沃爾赫斯特女士,發動一場「在地有機生產」的運動,讓民眾在都市的土地上,利用閒置空間,種植有機作物,這是全新的都市治理思維,也是食物的革命。
在倫敦街頭,世界最繁華的金融中心,現在也可以看到街口轉角處、捷運站出口、大廈公寓旁,被開闢成一畦一畦的菜園,種了綠油油的蔬菜、水果,菜園也可以像花園一樣美麗,點綴在這個古老、繁華的大都市,不但美化了市容,也為英國省下大量進口蔬果的費用,縮減了「食物哩程」(食物長途運輸的距離),降低了進口到含有農藥、重金屬等不安全食物的風險。
倫敦可以, 高雄為什麼不能?
陳慧文指出,目前高雄市的閒置空間,有私人的也有公有的。私人閒置空間,政府鼓勵綠美化,可以補助地價稅;公有空間則是由養工處負責綠美化,種上花花草草。但我們在街頭看到的景象,經常是一堆一堆枯黃的野草或已枯死的花欉,缺乏照顧,任其枯死。而每年到了年終,就又花一筆預算再去種新的,無形中浪費了龐大的公帑。
對糧食危機與食物安全非常重視的陳慧文議員表示,高雄市也應該引進新的城市治理思維,把高雄市的閒置空地,變成「可以吃的風景」,而不再只是花費公帑去綠化與美化,讓高雄市民也可以變成開心的都市農夫。
陳慧文希望與一些公民團體結合,一起來推動這個「在地有機生產」運動,把都市閒置空間,規劃成一塊一塊的農地,讓市民申請認養。
陳慧文樂觀地表示,經過認真研究發現,高雄市政府管理閒置空地是根據兩個法令,一是「高雄市私有空地綠美化辦法」;一是「高雄市市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前者規範私有土地綠化,後者是市有土地的出租使用辦法。而這二個規定,都不需另定法律,只要市議會通過,應該可以推動。●彩虹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