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台南市給天下雜誌限制性招標,讓這家媒體的業務收入進帳數百萬元,乃不爭事實,因此,市府為了幫著天下澄清此一事件,也強調此一限制性招標是合法,而且,給天下透過行銷宣導「公告」,凸顯縣市特色,並非台南市獨有,夠了,原來和天下打交道,給天下限制性招標藉以博取好名聲,其他縣市也在做。
多位遠見雜誌長期讀者,連記者也是該月刊長期訂戶,大家每年會看到好幾次打著「遠見雜誌廣告企劃製作」名義,以很大篇幅為縣市政府的各項施政、重大建設做正面報導,美化市政工作績效,而高雄市府給遠見的形同一般所謂「置入性行銷廣告」,幾乎年年有,因此,看在讀者眼中,印象深刻。
雜誌有其專業度
我們不會直言不爽,指陳菊市長連年在遠見的施政支持評比,一再獲「五星獎」,是否和大把公帑給遠見登廣告有關,但仍不免引發「瓜田李下」遐思,自然而然會連結想到「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這句話。
遠見雜誌也好,天下雜誌也罷,他表現在報導內容的深度與專業性方面,確是著墨最大,甚至國際性學術論壇,也做得很出色,在國內的訂戶數固然不如以報導情色,乃至藉狗仔而所為的八卦新聞,以招廣徠的刊物,但其權威性的報導長期以來已建立很高的地位。
但二家雜誌卻一直在各種支持度,乃至政績表現方面不斷做不同調查評比工作,這種為執政者做好壤評比,出發點值得肯定,同時,他們也會對企業的表現,乃至為善盡社會責任,在調查評比中,公佈優劣,都具有啟發性,問題是,任何一個做法都得單純化,不要有太多思考,如一邊拿錢做廣告,一邊卻當裁判做施政評比,都是媒體很大忌諱,二家雜誌高層不乏學者專家、媒體前輩,何以對可能招來爭議,未能深思熟慮。
其他縣市比比皆是
前朝陳水扁施政時,備受批評的「置入性廣告」,便被指責在討好媒體,甚而有更難聽的話「收買媒體」,在備受責難中,置入性廣告已經打住,但相關政府仍然不時透過所謂凸顯施政績效,與地方特色,假公開招標,披著合法性外衣之名,讓媒體大做行銷廣告之實,已經形成一種檯面下運作手法,為此,從台南市府為天下雜誌評比,卻從該府獲數百萬元廣告收入,在發表澄清聲明中卻「露了餡」,原來幹這碼事,非台南市府獨有,其他縣市比比皆是。
台南市坦承大家都在做,基於媒體經營困難情形下,一個願施,一個願捨,鈔票到手刊登變相以新聞報導手法所為的廣告,便在此情形下「銀貨兩訖」,雙方皆大歡喜。
但花公帑買政績宣傳,總是引人非議,高雄市治安問題,債台高築,卻能連年給市長陳菊「五星獎」殊榮,這個五星獎的五連霸,之所以引起議會質疑,並非無的放矢,如市議員瞭解在遠見雜誌的一再為陳菊披上最高「五星獎」榮譽,背後,卻有以廣告費流向這家雜誌,換取了正常的報導,恐怕對「五顆星」的純度,會引發更大非議。
●章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