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gh-guy - 很角色週報135期 | 2013-09-24 06:00:15

5版  提出國會彈劾總統 喊爽的

       蘇主席明知不可行而為 恐怕將造成國民黨大團結

 

 

  

  上次總統選舉蔡英文自詡對大陸瞭解多,當過陸委會主委,又在WTO審議中著墨頗深,對馬英九提出兩岸簽訂ECFA已不利台灣,因此,在大選前向馬單挑,以此為公開辯論主題,結果,雙方一場二小時辯論後,被認為不善言詞的馬,反而掌握了整個過程,他步步為營,而逼得以談判稱高手的蔡步步退怯,終而以處下風而灰頭土臉收場。
   對政策議題辯論,可不是口才好,應變機峰巧即能勇著先鞭,搶盡上風的,蔡英文的失算,蘇貞昌難道忘了嗎?後來,馬回應接受辯論挑戰時,蘇居然提出不接受媒體發問但書,顯見,蘇未戰氣勢已失,沒有發問,淪為自說自話,還稱得上辯論嗎?果然,在外界不看好的情形下,蘇貞昌即以馬在「關說」一案中造成國家「紊亂」,社會氛圍不佳為由,主動提出取消公開辯論的主張,馬的回應則是輕描淡寫「對手已失去信心,不辯也罷」,落得由對手「知難而退」。

   見獵心喜 操作過頭

     而在關說案造成的輿論,確是一面倒向王金平,馬處理這件事的「急就章」,卻成為掀起「政治鬥爭」的主要因素,蘇貞昌「見獵心喜」,除了公然「謢短」,對柯關說一案絕而不提外,卻舉行記者會,提出由國會「彈劾馬英九」主張,這一手,表面看,他借風扯篷,搶足了這一政治風潮的風頭,其實,他忽略了「傷人七分,內傷三分」的風險。
   因為,馬對王金平咄咄逼人的強勢作為,王則反而避重就輕的哀兵策略,因而贏得了社會輿情的較多同情,如今,王透過法院假處分扳回一城,逼使馬由盛轉衰,蘇趁機見風煽火,以「彈劾案」逼馬於「死角」,這個如意算盤,「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搞不好,反而造就了馬陣營的因勢利導,被迫團結以對,此乃始料未及。
   政治風向演變,真的是瞬息萬分,風水隨時在輪流轉,既使撇開誰在政治漩渦的轉移中,掌握了先機不提,就蘇貞昌提出「彈劾案」本質而言,熟知政情人士認為,那是「蜀道難,難如上青天」,他提出國會彈劾總統案,實在滋事體大,為此,法令門檻訂得很高,首先要有二分之一過半通過提案,進入彈劾審議時,更得有三分之二立委同意才算通過,然後,最後一關是送憲法法庭判決同意才能成立。
   民進黨在國會一一二席中僅有四十席,不過半,即使加上台聯、親民、無黨籍的七席,還是不過半,除非,國民黨內有人「窩裡反」,但也得有至少九席立委倒戈才行,這只是通過提案,要通過三分之二,就更難了,既使,彈劾案不是罷免案,不必署名,秘密策反是可行,蘇貞昌大概是看準了,免署名策反國民黨立委參與,可能性大,但不要忽略了,對馬的相逼太急,會否造成反彈,使得敵陣同仇敵愾而走向團結。

  反馬者也不樂見藍營垮

   其實,在國民黨內反馬人士,大有其人,但真正到自家人配合對手人馬彈劾也好、罷馬也罷,都不是一廂情願可論定,因為,終其結果,造成國民黨冰消瓦解的,造就民進黨獨大,恐怕在國民黨內,就是反馬者,也不樂見。
為此,彈劾馬一事,叫叫可以,要成事就難了,蘇貞昌也不可錯判時勢,把馬給看扁了,國民黨可是最大執政黨,縱然內部有雜音,但馬難道會按兵不動,無視現實,不出面安撫之理,他會冷靜以對,一一回應,全面撫平內部雜音。
   對蘇貞昌而言,千萬不要忽略了社會的反應,對民進黨淪為「保王黨」,又對柯建銘關說一事完全不理,一味「謢短」,其實,對民進黨的眼前作為,已傳出責難,批評之聲,正視問題本質,不是任何人可隻手遮天,把人民都當成任由他們操弄的白痴,蘇貞昌可不要看走眼才好。 ●犀力哥

⇧回模組首頁
⇦09-24 很角色週報135期
⇨09-24 很角色週報1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