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人民以為精簡下,國軍官兵素質提昇了嗎?封閉的組織改善了嗎?洪仲丘冤案一夕之間砸破了人民對軍方觀感,在大失所望下,國軍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廿五萬白衫軍在那一晚砸醒了還睡眼惺忪的行政院,更重重敲醒了一知半解的馬總統,修法從分二階段,軍方還留一手,卻還在半推半就牽扯不清,最後,全民憤怒壓力才迫使馬政府完全讓步,同意「一步到位」修法。
放話治安更亂國本動搖
軍方眼見大勢已去,依舊「心不甘,情不願」,以前國防部長郝柏村為首的退役將領,他們不約而同在媒體上撰文,一派憂國憂民的假惺惺姿態,一致指出一旦軍法大權讓出,全由司法接手軍人涉及犯罪案件,則必然造成軍心渙散,跟著修法「一起殉葬」,更嚴重的放言,是修軍法,只為應付民意,一定會「犧牲國安」,也有將領警告廢軍審,不肖之徒更狂妄,會徹底整垮國軍,造成治安混亂,國本動搖。
全都是在危言聳聽,這些退役將領們,挺身為維持軍審現狀執言,他們一鼻孔出氣,話都說的「很沉重」,這與國防部先前的力擋修法,脈絡一致,這種無限上綱的誇大軍法廢審可能造成危機,其實,說穿了,對這些退役後猶領高薪,坐享將軍級優厚福利,擔心的是「怕動搖國本」嗎?不是那麼一回事,他們擔心高高在上的領導權威,因襲威權心態,一旦因此瓦解,將領至高無上地位必受沖擊,什麼「高家軍」、「郝家軍」,乃至「湯家軍」都沒有了,搞不好,再改革,進一步修法下,連他們福利,高薪都修光了。
軍審不可恃,至為明顯,洪仲丘的冤死,更證明這個留在軍中多年的軍法,非但發揮不了安定軍心士氣作用,反而造成全民公憤。
軍方封閉文化阻撓改革
修法絕對是有必要,「良藥苦口利於行」,且問,如今國軍軍紀如何,是渙散,還是嚴明,士氣是高昴?抑或低沉,所謂「既得利益者放不下」,古來改革多阻撓,皆有史實記載。
當然,修法後是否能完全發揮預期作用,不再發生第二個洪仲丘案,難說,由司法接手偵辦軍人犯罪案件,是否能因此遏止軍隊瞞上欺下,乃至凌虐發生,在司法偵辦工作上,保存證據,掌控第一時間的偵查作為,最為重要,但軍方封閉文化,對外排斥的治軍傳統,可能影響司法偵辦的順利進行,處處受制,採取不合作、不配合的作為,都是可意料到的。
立法院三讀通過了修法,有人以改寫歷史,軍法從此走入歷史終點,而表示人權維護,冤案真相揭發,從此可獲得正面改善,但千萬不要高興太早,以桃檢偵辦洪案滅證一事而言,就暴露了司法介入軍人犯罪,搜證困難,軍方表面配合,私底下卻留一手,如大兵日記消失,洪仲丘日記也不見了,消失的影響雖說非人為,但仍疑點處處,難昭公信。
為此,軍法走入歷史,由司法取而代之後,軍方內部由上而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心態一日不改,仍然要在司法完全掌控的偵辦工作,將冤案內幕逐一釐清,還是不能太樂觀,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洪案爆發後,軍方的配合度與不足為外人道的辦案疑竇重重內幕,已回應了外界軍方不可信的答案。
我們提出洪案軍方在混水摸魚,胡搞瞎搞中,對國軍存廢問題,正是值各方審思,深入探討時刻。
國軍存廢問值得探討
募兵不順,在軍方又拿不出胡蘿蔔,卻弄出了洪仲丘冤案,捅出了棍棒下,人們讓子女送進軍隊,已被嚇走了,因為,大家對國軍已失去失信,對軍方的怨怒,已到了無以復加地步,為募兵的工作,顯示難以推行,廿多萬人的國軍,卻養了一堆看似正經八百,卻是內幕重重,軍紀不彰,弊端層出不窮,那些坐領高薪的將領們,到底為國家做了什麼事,連一個冤死的洪仲丘都錯發「旌忠狀」,豈非滑天下之大稽,捅出紕漏後,國防部、陸軍互推責任,軍方高層的領導統御已糟糕到這種地步,國軍存廢或大幅裁員,人民有必要每年以血汗繳出稅捐三、四千億養這些毫無作為將領嗎?都值得期待。●犀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