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員黃柏霖長期一直推動有關「減赤計畫」,事實上在上個會期中,在府會共同努力下,議會就做了幾項的決議,就是說去年減了28億,然後年底送進來的公債的淨舉借不得超過120億,然後明年開始,從120億開始,以10億的速度往下降。不過,即使是我們在推減赤,但是市府今年還是要借到135億元,明年也要借到120億元,所以即使是減赤,它還是一百多億元一直往上加,高市還有多少個一百多億元?頂多5個到6個。如果5個120億元累計到達600億元,到達上限了,那麼以後怎麼辦?
89%稅收付人事費
大家知道,100年的資本門才百分之十九點多,到101年,也就是去年的決算,市府的資本投資才15.78%,這15.78%大概佔了二百多億元,剛好市府的賒借是一百多億元,也就是說如果市府不能賒借,資本門很快就趨近於0,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也就是說,未來市府很多資本投資都要仰仗中央的計畫型補助與中央的專案補助,除此之外,市政府要拿錢出來的資本投資就會愈來愈小,而且這個頻率會愈來愈快。所以做一個永續的城市,不能只看到縣市合併後有2年、3年所需要資金的需求,而是應該要把這個頻率減緩,讓它比較能夠永續。
事實上,從數字看起來,第一就是用人費,整個人事費,包括退休、撫卹,在100年的時候是佔52.31%,到101年已經飆高到58.79%,用人費不敢下降,也沒有能力下降,這個基本上它的結構就不會改變。再來,100年市府的稅課收入89%都是在付人事費,所以就知道人事的包袱很重。
經常費用也很高
第二,市府的經常費用也很高,因為經常費用一直往上提高,包括社會福利及一些活動等等,如果這兩個不能往下降的時候,市府的資本投資就會下降;當資本投資編了以後,就是執行率還有保留數。市府在100年保留95億元,那就是一個「凍」能,把它凍住了,因為你把預算簽保留就是覺得重要,但是你又不能做,你沒有去執行,它就沒有乘數效應嘛!像工程,你編50億元在這裡,這50億元凍在那裡,但是這50億元如果去執行,他就會去僱工、去買原料,它就有乘數效應一直出來。
另外一個就是稅課收入,整個總稅課收入,達成率是89%,但是地方稅的稅課收入應該是83%,有一個是83%、一個89%。地方稅83%的部分,當然是議會在前一年度把它標得很高,現在回到常軌,雖然稅課收入不一定要超徵,但是起碼要能相當。黃柏霖認為,市府編100%,執行到年底卻是83%,在我眼中就不及格,因為落差太大,差個5%我覺得可接受,10%應該要被檢討,差17%就太多了。
編歲入預算不能膨風
所以我覺得市府在編歲入的時候應該要更仔細,議會會一項一項來檢視。因為我覺得對於財政的問題,過去我們都沒有很專心、也沒有很用心在探討高雄的財政,所以過去議員都一直覺得沒有錯啊!要建設啊!所以借錢來建設ok啊!但是沒想到這個觀念累加了十幾年,高市到現在已經借了二千多億元,甚至很快的未來在7月1日的時候又要再增加173億元,這也是沒辦法的,你要去面對。因為對總體效益來講,這173億元如果我們議會不同意,那麼它的代價是什麼?代價就是整個高捷會被清算,整個都市就打翻了,更重要的是什麼?大家會對高雄沒信心,以後沒人敢來高雄投資,連一條捷運都顧不好,我也知道你們很為難,但是還是要去面對,怎麼讓這個運量能夠出來?
最後,市議員黃柏霖表示,會一再的用五個指標來衡量市府,因為議員心中都有數字,你的數字愈精準、往上愈高,代表你做的愈好,你做不到就往下修,這就是合理。總不能老是說我要收多少歲入,到時候決算落差太大,那就代表不夠專業,所以包括年底要送進來的明年度總預算,我都要用這個指標來衡量市府,做好監督市府的財政工作,讓每一分錢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向前走